正在阅读:

致百度Apollo:别小看自动驾驶,也别小瞧汽车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致百度Apollo:别小看自动驾驶,也别小瞧汽车业

百度喊出要做汽车界的安卓系统,只能说压根就没有摆对自己的位置。

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近十年的汽车媒体从业者,我看多了车企大爷们霸道傲慢的脸色。所以这几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汽车行业的时候,我个人是充满期待的,期待互联网新贵们带来焕然一新的气象。但在见识了互联网公司各种作秀、撕X以及刷新下限的举动后,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是什么让一家家既无尖端技术又缺乏雄厚资金,更无政府资源的公司,自信地向汽车行业和车企叫嚣?

当然,至少从资金上说,BAT都不属于上述范畴,但结论还是差不多的:以百度Apollo为例,就算设想全部实现,百度在汽车产业链条上也不过是一个T2级别的供应商,达不到T1;而且如果把百度Apollo抽丝剥茧,百度自有的技术、资源和实力,连T2也做不了。

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说起

自动驾驶系统目前主要有两个流派,一种是自传感系统,这种系统的特征是车辆使用传感器的探测以及激光雷达的三维立体扫描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而车载控制计算机则像人类大脑一样决定需要进行的操作。自传感系统是目前最为主流、也是可行性最高的类型,所以主流车企基本都走的这个路线,众多车企宣布2020年商业化量产的自动驾驶车型也大都是这种类型。最具代表的车型是奔驰S 500 INTELLIGENT DRIVE(奔驰认为这款车型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不过,不少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更青睐“弱硬件+强数据”模式,也就是弱化车辆和传感器的地位,强调超视距规划,云端控制。现在是不是觉得熟悉了?正所谓言必称数据,动必用云端。(当然,车企其实并没闲着,通用、丰田、本田等等车企大佬都在研究这种V2X模式的网联汽车,积极推动相关标准建立,并且实实在在进行测试,比如通用推出的雪佛兰EN-V 2.0,丰田在密歇根搞的5000辆网联汽车的V2X试验……)

V2X技术面向的是未来交通运输领域,它使得车与车、车与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都能够进行通信,从而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和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提高驾驶安全性,理论上可以降低79%的交通事故。此外,同时减少拥堵,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也是V2X技术的优势所在。通过V2X实现自动驾驶看起来很美好,但缺点也能明显,那就是真正实现需要所有交通参与者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协力,严重依赖智能化交通设施,以及高速网络和中枢调度。自传感系统的自动驾驶车辆2020就可以商业化量产,V2X技术路线则遥遥无期,在中国的交通环境下更像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曾经的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在2016年会抛出环境感知、行为预测、规划控制、操作系统、智能互联、车载硬件、人机交互、高精定位、高精地图和系统安全是自动驾驶十大技术的说法了。在不同的路线里,实现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并不一致。互联网公司自然想把战场拉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且由于根本看不到实现的日期,讲故事的空间就很大。

百度Apollo究竟秀出了什么技术

假设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全如百度所说,那么百度有这些技术吗?王劲当初表示百度是掌握这些技术的。但接替王劲的陆奇,在百度Apollo发布时候,并没有再提及十大关键技术。百度真正掌握了什么技术,只是汽车媒体人的我并不知道,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不知道。我们来看看汽车产业链T1的博世是怎么说的。这是博世工作人员在百度Apollo发布当天发的朋友圈,随后就删除了,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也删除了。

但互联网总会留下痕迹,这篇来自博世所在园区的官方公众号,原文是这么描述的:李彦宏坐着的那辆车上的是苏州牌照!为什么!因为这辆车是咱们园区企业造出来的!

这就是百度发布阿波罗计划时,李彦宏乘坐的那辆车。仔细看车身,还能看到博世的白色贴字。按照博世的官方说法,博世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参与百度“Apollo(阿波罗)计划”,提供传感器、相关硬件及车辆定位服务。

现在问题来了,刨除博世的支持,百度自己能做的还有啥?百度自动驾驶使用的核心引擎,本来就不是百度开发的,本身就是开源算法;跟硬件相关的技术,并非互联网公司的长项,更致命的汽车行业现有产业链条的企业先发优势明显;百度最擅长的,到最后怕是主要就是高精地图了。

“百度推出的不是成熟的商业计划,只能说是一个探索性计划,我们也在观望。”这是国内多家车企负责技术研发的高管对汽车媒体的表态。当然也有车企研究院说的更直白一些:百度开始加入PPT公司大军了,不靠谱!

刨除技术因素,车企欢迎百度吗?

“Apollo开放平台是汽车界的安卓系统,并且比安卓更开放、更强大,对于整个汽车工业的贡献将是巨大的。”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在发布会上是这么表示的。

说实话写到这里我实在是憋不住了,你在中国互联网圈混的再牛逼,跟汽车工业又有关系呢?百度Apollo开放平台这么牛,这麽强大,车企不用行不行?

其实“百度Apollo开放平台是汽车界的安卓系统”这个观点,陆奇在2017年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就已经给媒体讲了,并在当时刷爆了互联网圈,可惜汽车圈并没有给予太多反应。因为:2017年上海车展有18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家中外汽车展商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整车14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3辆(外国公司30辆、中国公司83辆),外国公司亚洲首发车44辆,新能源车159辆(国内厂商96辆、国外厂商63辆),概念车56辆。4月19日、20日两天媒体日,各大汽车厂商举行120场新闻发布会……车企大佬们实在没来得及为百度转身。

在7月5日,百度终于把15家车企的LOGO挂上墙,看起来很酷,但背后是残酷。不止一家车企对汽车媒体表示,就是给百度授权挂个LOGO,双方并没有实质性合作。这还不算完。鉴于跨国车企比如宝马早已经踹飞了百度,这15家车企里面更多的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怎么对汽车媒体说的:

上海汽车:上汽有自动驾驶的团队,自己也拥有自动驾驶的平台。对车企而言,最关键的因素是要确保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些领域可以共享,有些领域并不能共享。

吉利汽车:德国很多企业已经走得很超前,只是他们没有宣传,我们最近正在进行考察。他们的技术,已经把国内一些声势很大的企业甩出了几条街。

匿名车企:还在观望,现在参与的也并非以后一定会参与。有实力的整车企业不会轻易将自动驾驶系统押宝在百度身上。

最后是最支持百度,目前与百度合作最深的奇瑞汽车:我们会和任何合作方保持开放心态,做产业变革的坚定推动者…...

看到这里,汽车制造商对百度Apollo的态度想必已经不用再做任何解释和说明了,百度想借系统实现苹果IOS和谷歌安卓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绩,这个梦刚说出口,就已经破灭了。

其实不难理解,如果稍微对汽车行业有过一些了解,就知道车企和T1供应商们大都横跨数个经济周期,经历过社会变迁,见过太多“生死”,家门口的外来“野蛮人”换了一波又一波。这些车企巨头宛如贵族世家,大都建立了高大的城堡,挖宽了护城河,精通纵横捭阖之道。面对警惕性如此之强,势力如此之盛的汽车制造商,前有安卓开源吸髓,后有IOS关门收保护费,百度还喊出要做汽车界的安卓系统,只能说压根就没有摆对自己的位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百度

5.5k
  • 日产(中国)与百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百度智驾卷进15万级车型争夺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致百度Apollo:别小看自动驾驶,也别小瞧汽车业

百度喊出要做汽车界的安卓系统,只能说压根就没有摆对自己的位置。

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近十年的汽车媒体从业者,我看多了车企大爷们霸道傲慢的脸色。所以这几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汽车行业的时候,我个人是充满期待的,期待互联网新贵们带来焕然一新的气象。但在见识了互联网公司各种作秀、撕X以及刷新下限的举动后,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是什么让一家家既无尖端技术又缺乏雄厚资金,更无政府资源的公司,自信地向汽车行业和车企叫嚣?

当然,至少从资金上说,BAT都不属于上述范畴,但结论还是差不多的:以百度Apollo为例,就算设想全部实现,百度在汽车产业链条上也不过是一个T2级别的供应商,达不到T1;而且如果把百度Apollo抽丝剥茧,百度自有的技术、资源和实力,连T2也做不了。

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说起

自动驾驶系统目前主要有两个流派,一种是自传感系统,这种系统的特征是车辆使用传感器的探测以及激光雷达的三维立体扫描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而车载控制计算机则像人类大脑一样决定需要进行的操作。自传感系统是目前最为主流、也是可行性最高的类型,所以主流车企基本都走的这个路线,众多车企宣布2020年商业化量产的自动驾驶车型也大都是这种类型。最具代表的车型是奔驰S 500 INTELLIGENT DRIVE(奔驰认为这款车型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不过,不少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更青睐“弱硬件+强数据”模式,也就是弱化车辆和传感器的地位,强调超视距规划,云端控制。现在是不是觉得熟悉了?正所谓言必称数据,动必用云端。(当然,车企其实并没闲着,通用、丰田、本田等等车企大佬都在研究这种V2X模式的网联汽车,积极推动相关标准建立,并且实实在在进行测试,比如通用推出的雪佛兰EN-V 2.0,丰田在密歇根搞的5000辆网联汽车的V2X试验……)

V2X技术面向的是未来交通运输领域,它使得车与车、车与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都能够进行通信,从而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和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提高驾驶安全性,理论上可以降低79%的交通事故。此外,同时减少拥堵,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也是V2X技术的优势所在。通过V2X实现自动驾驶看起来很美好,但缺点也能明显,那就是真正实现需要所有交通参与者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协力,严重依赖智能化交通设施,以及高速网络和中枢调度。自传感系统的自动驾驶车辆2020就可以商业化量产,V2X技术路线则遥遥无期,在中国的交通环境下更像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曾经的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在2016年会抛出环境感知、行为预测、规划控制、操作系统、智能互联、车载硬件、人机交互、高精定位、高精地图和系统安全是自动驾驶十大技术的说法了。在不同的路线里,实现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并不一致。互联网公司自然想把战场拉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且由于根本看不到实现的日期,讲故事的空间就很大。

百度Apollo究竟秀出了什么技术

假设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全如百度所说,那么百度有这些技术吗?王劲当初表示百度是掌握这些技术的。但接替王劲的陆奇,在百度Apollo发布时候,并没有再提及十大关键技术。百度真正掌握了什么技术,只是汽车媒体人的我并不知道,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不知道。我们来看看汽车产业链T1的博世是怎么说的。这是博世工作人员在百度Apollo发布当天发的朋友圈,随后就删除了,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也删除了。

但互联网总会留下痕迹,这篇来自博世所在园区的官方公众号,原文是这么描述的:李彦宏坐着的那辆车上的是苏州牌照!为什么!因为这辆车是咱们园区企业造出来的!

这就是百度发布阿波罗计划时,李彦宏乘坐的那辆车。仔细看车身,还能看到博世的白色贴字。按照博世的官方说法,博世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参与百度“Apollo(阿波罗)计划”,提供传感器、相关硬件及车辆定位服务。

现在问题来了,刨除博世的支持,百度自己能做的还有啥?百度自动驾驶使用的核心引擎,本来就不是百度开发的,本身就是开源算法;跟硬件相关的技术,并非互联网公司的长项,更致命的汽车行业现有产业链条的企业先发优势明显;百度最擅长的,到最后怕是主要就是高精地图了。

“百度推出的不是成熟的商业计划,只能说是一个探索性计划,我们也在观望。”这是国内多家车企负责技术研发的高管对汽车媒体的表态。当然也有车企研究院说的更直白一些:百度开始加入PPT公司大军了,不靠谱!

刨除技术因素,车企欢迎百度吗?

“Apollo开放平台是汽车界的安卓系统,并且比安卓更开放、更强大,对于整个汽车工业的贡献将是巨大的。”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在发布会上是这么表示的。

说实话写到这里我实在是憋不住了,你在中国互联网圈混的再牛逼,跟汽车工业又有关系呢?百度Apollo开放平台这么牛,这麽强大,车企不用行不行?

其实“百度Apollo开放平台是汽车界的安卓系统”这个观点,陆奇在2017年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就已经给媒体讲了,并在当时刷爆了互联网圈,可惜汽车圈并没有给予太多反应。因为:2017年上海车展有18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家中外汽车展商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整车14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3辆(外国公司30辆、中国公司83辆),外国公司亚洲首发车44辆,新能源车159辆(国内厂商96辆、国外厂商63辆),概念车56辆。4月19日、20日两天媒体日,各大汽车厂商举行120场新闻发布会……车企大佬们实在没来得及为百度转身。

在7月5日,百度终于把15家车企的LOGO挂上墙,看起来很酷,但背后是残酷。不止一家车企对汽车媒体表示,就是给百度授权挂个LOGO,双方并没有实质性合作。这还不算完。鉴于跨国车企比如宝马早已经踹飞了百度,这15家车企里面更多的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怎么对汽车媒体说的:

上海汽车:上汽有自动驾驶的团队,自己也拥有自动驾驶的平台。对车企而言,最关键的因素是要确保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些领域可以共享,有些领域并不能共享。

吉利汽车:德国很多企业已经走得很超前,只是他们没有宣传,我们最近正在进行考察。他们的技术,已经把国内一些声势很大的企业甩出了几条街。

匿名车企:还在观望,现在参与的也并非以后一定会参与。有实力的整车企业不会轻易将自动驾驶系统押宝在百度身上。

最后是最支持百度,目前与百度合作最深的奇瑞汽车:我们会和任何合作方保持开放心态,做产业变革的坚定推动者…...

看到这里,汽车制造商对百度Apollo的态度想必已经不用再做任何解释和说明了,百度想借系统实现苹果IOS和谷歌安卓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绩,这个梦刚说出口,就已经破灭了。

其实不难理解,如果稍微对汽车行业有过一些了解,就知道车企和T1供应商们大都横跨数个经济周期,经历过社会变迁,见过太多“生死”,家门口的外来“野蛮人”换了一波又一波。这些车企巨头宛如贵族世家,大都建立了高大的城堡,挖宽了护城河,精通纵横捭阖之道。面对警惕性如此之强,势力如此之盛的汽车制造商,前有安卓开源吸髓,后有IOS关门收保护费,百度还喊出要做汽车界的安卓系统,只能说压根就没有摆对自己的位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