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军史作家余戈:中国写战争史的实践很糟糕 没什么出彩的作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军史作家余戈:中国写战争史的实践很糟糕 没什么出彩的作品

“读者水平提高了、要求高了,不像过去抱着崇拜的态度,而是会去质疑。做历史的人也就面临着特别严峻的考验。”

云南保山市龙陵县的中国远征军塑像群。

战史作家余戈不是一位历史学者,而是一位历史“发烧友”。“我不指望玩这些东西吃饭、评职称,完全基于个人化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发烧友的特点”。余戈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他的外祖父是杨虎城西北军的军医,参加过西安事变;父亲也是军医,参加过新中国一个重要导弹基地的奠基。1985年,余戈考入军校从军,曾在部队任雷达技师、宣传干事,后来调入解放军出版社,从事文字工作。

2000年前后,作为《军营文化天地》杂志的编辑,余戈采访了抗战文物收藏家樊建川和沈克尼,这段经历让他深受影响,从此他也开始收藏侵华日军的军品。除了日军图囊、钢盔、水壶、望远镜等物件,他还收集了许多文件资料:作战地图、老照片、士兵家信、典范令、手绘情报、日军战史和士兵战记。伴随着收藏物品的增多,他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每天直接与器物打交道,我写的文章也开始远离宏大叙事,变得具体而清晰。”余戈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个模糊的想法,希望能够就某一段战史做一些具体研究。

余戈

2004年正值松山战役60周年,余戈去了一趟滇西。此前,他对抗战期间滇西战场的认识来自于邓贤的《大国之魂》和一些电视纪录片,这些资料的问题在于太“粗线条,细节上不太让人满足”。可是到了战争现场,当年日军的交通壕、堡垒、蓄水池、慰安所、指挥所清晰可见,余戈立刻被吸引住了。在20天时间里,余戈踏遍了18平方公里的松山阵地,积累的史实一下在脑海中激活,在松山的黄昏落日下,他决定要为滇西战场的松山战役写一本书。

靠着先前收藏的物品和后来买回的史料,余戈开始复盘战争的每一天、每一幕,一次次攻守、一场场搏杀……由于受不了杀戮的血腥,余戈买了一盘《大悲咒》,靠着梵音完成了“滇西抗战三部曲”的第一本《1944:松山战役笔记》。这本书出版于2009年,与钟情于政治、外交、战略层面纵横捭阖的战史作品保持了距离。“中国人擅长定性,不喜欢定量,那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尝试着在螺蛳壳内做道场,拿着显微镜去弄清楚一场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余戈提出了“微观战史”的研究写作方法,形象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历史,尽可能提供“像素”最高的历史图景。从对双方兵力、兵员成分、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的仔细研判,到对战场所在地域社会、人文、地理状况的必要交代,以及对战事进程中空间坐标、时间节点的网格化标注。在这种努力下,历史有可能变得“接近于无限透明”,显出细腻丰富的肌理,挤压掉“演义”和“戏说”的空间,让很多高蹈虚浮的历史成见难以立足。余戈这样描述自己所做的工作:“相当于一把针掉在地上,我一根一根得都找起来。希望能用这种写法,让年轻人更加了解战争的详细过程,正确看待这些历史。”

松山、腾冲、龙陵是1944年滇西战场日军防御体系的三个支撑点,也是中国军队在滇西对日军实施战略反攻作战的核心战场,在《1944:松山战役笔记》之后,余戈又在2014年出版《1944:腾冲之围》,2017年完成《1944:龙陵会战》。在“滇西抗战三部曲”完成之际,界面文化(微信公众号ID:Booksandfun)专访余戈,他谈了鲜为人知的滇西抗战和“微观战史”写作的秘密。

“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
余戈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滇西战场:被遗忘的战场

界面文化:你研究的是滇西抗战,但为何滇西抗战为何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也不在中国抗战正面战场22次大会战之列?

余戈:它在抗战史研究中相对比较冷门。当时,云南在军阀控制之下,实际上是半独立状态,远离中国内地,公众了解少。又因为共产党没有参与,今天对它的研究积极性也不高,让它沉寂了很多年。到上世纪90年代公众才能看到一些相关的作品,比如邓贤的《大国之魂》、陈立人的纪实文学《缅甸中日大角逐》。但是这段历史认知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国民党自己干脆否定它。

国民党方面的历史叙事对滇缅抗战采取冷藏态度。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美军派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所以滇缅战场是一个同盟合作的战场。可是蒋介石认为滇缅战场浪费了中国的人力物力,导致中国在豫湘贵战场一败涂地,所以从那时起就对滇缅战场评价不高。抗战后期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注:蒋介石和史迪威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战略以及与其相关的是否装备中共军队、租界物资控制权的方面,并由此导致蒋、史矛盾不断激化。1944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史迪威调离回国。)导致中美合作陷入了僵局。美国和中国建交前夕,蒋介石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招了一个御用文人梁敬錞,向他开放了很多档案,让他操作了《史迪威事件》这本书,代表当时国民党对历史的权威评述,目的是谴责美国背信弃义、抛弃国民党。这个背景之下,是不可能对这段历史有客观评价的。

国民党一直是褒扬陈纳德,贬低史迪威,也贬低史迪威背后的美国陆军,包括马歇尔与史丁生以及罗斯福总统。(注:在中国战区的战略观点上,当时分成陆战与空战两派,史迪威是陆战派,这派的支持者包括马歇尔与史丁生。陆战派人士主张修筑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公路,进一步反攻缅甸,同时训练与装备中国陆军。而陈纳德是空战派,这派的观点是全力提高驼峰航线空运量、加强在中国境内的空军,利用战机切断南洋到日本本土的运输生命线。)

界面文化:你提到这是一个同盟合作的战场,为什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叙事里也没有强调这个战场?

余戈:整个西方世界的二战史叙事当中,反法西斯战争也是分层次的。欧洲战场第一,太平洋战场第二,东南亚战场第三。

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把中国拉入同盟四大国,给了一个虚名,让中国尽义务,我们在这种状态下也跻身四大国,但实力还是很弱。美国在舆论上支持中国,但实际操作上还是把中国当作弱国,给中国战场的物资援助、兵力都比较少,也不让中国参与重大决策。而当时美军在战争资源的调度上,也是优先欧洲,其次太平洋,最后是滇缅。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也主要是英国的力量。而英国又有北非战场、欧洲战场等很多战场,认为缅甸可以通过其他战场的胜利最后收取回来,所以不太积极,如果日本不主动攻击,就不会主动去打日本。史迪威没有自己的部队,主要靠自己手上的美国物资和中国的人力,所以对于盟军来说,这是一个小成本的战争。这些因素造成了滇缅战场在整个二战史叙事中地位不高。

综合以上国际和国内的因素,这个战场就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战场。

界面文化:当时蒋介石和史迪威的矛盾,似乎也和中国战场的东线/西线之分有关,这两个战场之间是什么关系?滇缅战场在当中重要性如何?

余戈:1942年到1944年,战争前景并不清晰,没人知道日本最后会怎样被打败。美国当时的基本设想是以中国大陆为跳板,从中国东南沿海发起对日本本土的打击。实现这个设想得分成几步。第一步就是提高中国的抗战力量,但当时中国的外援通道只有滇缅公路,而且还被切断了。所以当时史迪威就想把这条“输血管”打通,把物资从印度运过来。经过卡萨布兰卡会议、开罗会议等等运筹,盟军决定在缅北由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对向打通缅北的通路,修一条中印公路和原来的滇缅公路连起来,把物资送到中国。第二步在中国组建90个美式装备的中国师,壮大中国的力量。第三步在中国大陆发起对日本的反攻,从西南推进到中国东部,最后从东部攻击日本。当时美国高层都是这么打算的,蒋介石也认为是这样。

蒋介石、宋美龄、史迪威

但是蒋介石又有自己的利益考虑。蒋介石觉得自己独立抗战已经四五年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美英介入战争比较晚,现在应该由他们出大力。当时驼峰航线运量特别低,获得的物资很有限,只能维持政府运转和军队很少的装备,但蒋介石认为,绑在美英的战车上,也能熬到胜利,所以从美英介入之后,蒋介石就松了一口气,处于等待的状态,不太积极。蒋介石不想积极打仗,只想要美国保持空运,让自己运转。史迪威则认为美军已经介入,蒋介石就应该积极筹措兵员,准备打仗。所以1944年,在反攻这件事情上,中美冲突很激烈。蒋介石认为驻印军鞭长莫及,交给了史迪威指挥,这支缅北的军队在1943年10月底就开始了反攻。可是在云南的部队蒋介石不想动它,等了半年,到1944年的5月份才让它反攻。可以说在战事过程中,一直是史迪威逼迫着蒋介石动作。

但这个时候,日军又在豫湘桂全线发动了50万兵力的大举进攻,结果蒋介石的东线战场全线失利。蒋介石压力很大,把东线战场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西线战场的消耗。但是实际上,物资都在印度,就是因为补给困难才得就近利用,如果把驼峰航线运来的一点点东西再运到东线来,相当于提着一个漏壶经过漫长的空中通道运到湖南、广西,会造成很大的浪费。1944年东西线的尖锐矛盾导致了蒋介石和史迪威合作的崩溃。后来,很多人赞同蒋介石的看法或者对西线评价低,那是因为战争结束以后才弄清楚这场战争其实不需要经过中国大陆,美国从太平洋上直接发起对日本本土的打击以后,日本就投降了。

惨胜的教训: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界面文化:你把滇西抗战总结为“惨胜”,能不能讲讲为什么胜,又为什么是惨胜?

余戈:胜利代价太大。原因主要是先进的物力和相对较弱的人力之间的不匹配。当时的中国还是腐败的旧制度、旧的人力资源,训练不足,素质跟不上,没有能够消化美国的物资力量和高技术,不能把好装备立刻转化为战斗力。举个例子,“吃空饷”的现象在整个滇西都存在。本身军队补给少、军饷低,但是依然打包发给长官,由长官向下分发。部队常常不编满,一万人的编制常常只编五六千人,这样军官可以分掉四五千人的空饷。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缺兵源,在开战之前,本来编制16个师也就是16万人,竟然缺额10万。蒋介石对此也心知肚明,而史迪威把这些问题戳穿,伤到了中国的面子。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形成了对比。驻印军的部队指挥权被史迪威牢牢控制在手里,在制度上有革新,比如说全体列队在广场上公开发饷,军官就没法贪污,编制也都是满编的。驻印军训练也很彻底,在兰姆伽的美式训练营,士兵们从武器装备的使用到战术的运用都得到了训练。充分的训练加上充足的装备,战斗力很高,在缅北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把日军第18师团打得丢盔卸甲。但是滇西的进程就特别艰难,伤亡代价也特别大,平均伤亡比是1:5,我们拿5个换日军1个人。过程漫长,代价惨重,这就是惨胜。

  1943年12月,中国驻印军在兰姆伽的美军训练基地整齐地排好方阵,准备接受蒋介石的检阅

胜是因为毕竟赢了,而且战争的主体还是中国军队,不完全借助外部的力量。我们还是在这个战场上找到了胜利的自信。滇缅战场也开启了反攻的序幕。

界面文化:你在书中讲到了很多远征军指挥官的低级失误,比如宋希濂误报收复龙陵,比如让日军掌握了中国军队的密码……当时在远征军高级指挥官层面似乎有不少问题,能否具体谈一谈?

余戈:这还是和腐败的制度有关。高级军官都是中国二三十年代过来的,都经历了中国从相对弱后的状态,身上积陋甚深。黄埔系教育本身只有两年多时间,甚至更短,很多人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军事理论知识,就被提拔到很高的位置,当上了师长、军长甚至集团军总司令。而且,当时中国的武力主要是用来在军阀割据之下取得政权、维持政局的,不是专业进行战争的部队,并没有经过现代战争的考验。所以,美国职业化军队的将领史迪威对这些高级将领的表现评价很低。

史迪威认为中国的兵吃苦耐劳,一点微薄的待遇就可以忍受其他国家军队无法忍受的艰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兵,但他认为军官尤其是师以上的军官不太称职。所以他曾经有个极端的想法,驻印军只保留团以下的士兵,团以上都让美国将领指挥。由于这件事关系到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抵制,也就不了了之。不过,在这种压力之下,驻印军的高级将领也不得不提升自己的状态。孙立人、廖耀湘等人虽然也高为师长、军长,但这样单纯的环境下,能够摆脱国内的陈腐环境,状态得到了刷新。但内地就不一样,宋希濂、霍揆彰这些人身上依然有很深的旧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宋希濂误报收复龙陵,稍微想想都知道日军不可能放弃龙陵,但宋希濂急于邀功,想要投机取巧,就判断失误,造成了很大的被动。而且,这些将领不仅政治上有问题,还经常瞎指挥,在他们自己的战斗总结中也说得很清楚:指挥官不具备指挥现代作战、攻坚战的能力。

界面文化:所以总结“三部曲”的时候,你认为不仅要实现武器的现代化,更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余戈:刚才说了军官,而士兵呢,吃不饱、身体弱,很多都是少年兵。虽然吃苦耐劳,但文化素质不高,很多都是文盲。他们操作美式武器主要靠模仿,其实没有完全掌握,常常损坏装备,无法发挥武器应有的效能。这些因素在一起,如何胜任严酷的战争考验?所以滇西战场上伤亡很大。

人的现代化过程太漫长了。战场就是考场,在滇缅战场打完仗以后锻炼出来的部队就成长为中国最好的部队。“国军五大主力”中,新一军、新六军都是滇缅战场下来的,其他部队也都装备了美式装备。

“微观战史”写作:以后的战争史至少要写到这个程度

界面文化:“滇西抗战三部曲”最大的特点就是首创了“微观战史”的写作理念,你是如何开始微观战史的写作的?

余戈:我在军队学的是理工科,但是在军内30多年,又是在出版社从事文字工作,对战争很感兴趣,特别想把一件事情弄清楚。阅读过程中,我发现美国、日本的战争史的技术扎实,叙事深入,觉得很优秀,读得很服气。而中国写战争史的实践很糟糕,没什么出彩的战争史作品。国内的战争题材主要有两类,一是教科书体例的抗日战争史,一类是纪实文学。我工作的解放军出版社是出版军事题材纪实文学的重镇,操作的方法我了解,不仅很多材料的来源不可靠,而且处理方法常常是以点带面,很不系统。很多作者是文青,没有军事背景,文学情怀一上来,容易缺少理性,作品很难让人获得对战争全面客观的认识。

我认为,不能一本书就把抗战全写了,可哪里都是蜻蜓点水,我就要写具体的战斗过程。“微观战史”说起来也很简单,要把战争的过程从了解敌情、战争部署、作战展开、战斗过程,像做工程一样做起来。首先控制战场全局,对时间和空间做网格化的标定,然后在每一步寻找史料把情况说清楚,没有说清楚的留下以后再找。最终就可以尽最大可能性写得很透彻,做到像素最高。

这个过程中,史料开拓是最重要的工作。史料占有要极其充分,在小题材上做到垄断,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要有当时自己的视角。我把历史留下的分散的碎片进行归拢和拼接,这样的拼接一定会准确。这个过程中我借助了沉寂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的资料。而且随着近年条件变好,还找到了很多美军、日军的乙方叙事。用甲方乙方的史料进行互参,还原战斗过程。

《1944:松山战役笔记》写完之后,我把自己写作过程中的感想进行了梳理,写出了“微观战史”这个词,后来我也不断在想它是什么内涵,想法还是比较零散。不过,这个概念是被大家接受了,毕竟写了三部曲,提供了一个文本,读者会感觉到它的品质和以前读习惯的东西不一样。而读者对这种文本的接受就意味着他们提出了需求。“微观战史”树立了一个标准,影响到其他人去做。以后中国的战争史可能至少要写到这个程度,不然读者会觉得看得不过瘾。

界面文化:你说史料开拓是最重要的工作,如何辨别史料的价值,怎么看得出哪些说得对,哪些有错误?

余戈:只有接触材料不多的人才有这种提问,钻进去以后自然就知道怎么辨识了。“微观战史”在材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史料批判。占有双方大量宏观、微观的材料以后,一比对就知道哪部分是准确的,哪部分不准确。研究的时间长了,我发现任何一方都会有错误,就不会迷信任何一方的说法。他们的错误也不一定都是故意要抬高自己贬低对方,还有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说编订双方战史的人没有到过战场,留下口述的亲历者因为自己的地位和视角局限导致认知不到位。我掌握的资料比当时的亲历者要多得多,就变成了全知的,处理材料的时候就有把握。也有一些问题当时没有完全解决,后来又有了新的史料发现,我就进行修订。《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修订版增加了五万多字,修改了技术不准确的部分,删除了没有必要的内容。如果以后有新的发现,《1944:腾冲之围》和《1944:龙陵会战》也会做修订。说实话,大概也只有我自己能够修订自己了。

界面文化:有读者去当地考察,对照战场非常震惊,说你写得太真实了,你是不是实地考察也去了很多次?

余戈:从2004年到现在大概有十几次,每年至少去一次。最近给非虚构写作班上课,我讲了三个问题,一是材料,二是写作,三是田野调查。微观战史要求一切都要落地,田野调查是离不开的环节。如果有读者带着书去现场检查,就会发现作者是一个一个战场研究过的,而书可以当作历史导游手册来用。军队的一切动作都在大地上展开,所以我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地图上,我在军校的时候学过军事地形学,这方面知识很丰富,攻山头的时候文字记载的错误,我在地图上一看就能够看出来。我先是在谷歌地图上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推进,碰到解决不了的地理问题,我就列好清单,带去云南,一次去一个星期左右,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但是在文字当中我不会刻意体现自己到了哪里,我希望文字比较干净,不是个人的旁观视角。

松山战役遗址

界面文化:《解放军文艺》副主编殷实评价你的作品时称:“目前为止20世纪中国的国史研究一直无法摆脱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的羁绊,在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立场自然会出现严重的扭曲史观、史事,这种自我遮蔽、相互遮蔽必定会为真正的历史书写留下很多遗憾,然而20世纪40年代的滇西抗战历史碰巧不存在上述困难。”是不是因为不涉及意识形态,相对来说获得史料比较方便?

余戈:这也是一个优势。宏观的战争史可能有很多政治判断,但是聚焦战争的微观层面,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战争是怎么打的,双方真实的经验得失是什么,这样就屏蔽掉那些问题,就可以就事论事。只有对战争了解不深入的才回去追究谁是主导力量。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有搞清楚一个具体问题,就靠这些大而无当的问题,在这里写文章在那里讲话,评高级职称,混一辈子,这叫什么呀?

过去大家满足于在教科书上获得一个粗线条的认识。到了这个时代,人们回头看历史的时候就不服气,觉得不应该是这样。读者水平提高了、要求高了,不像过去抱着崇拜的态度,而是会去质疑。做历史的人也就面临着特别严峻的考验,做历史得要有真功夫,要有澄清史实、还原历史真相这个本事。

界面文化:也就是要写出让读者服气的历史书。据说你的标杆是写《最长的一天》的美国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

余戈:还有约翰·托兰。约翰·托兰和瑞恩太厉害了,他们一边在战场上写通讯报道,一边也做历史研究,本来是二战战场上的职业军事记者,写出了作品就成了历史学家。而且他们用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其实文体和认识世界的深度有关系,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对世界认识的表达也是落后的,过去我们写不出来约翰·托兰和瑞恩这样的作品。读了他们的作品,才明白还能这样写、这样研究。他们本身是当事人,又访问了几千个战争的亲历者,还看过档案。《最长的一天》写了1944年6月6日这一天的事件,可是你会觉得他在诺曼底的海滩上装了一万个摄像头,这种上帝般的控制能力建立在对几千个人的访问之上。他的采访还是打完仗没多久之后做的,而不是等人家七八十岁记忆模糊了才去做。

《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
作者:  [美] 科尼利厄斯·瑞恩 译者: 李文俊 / 陶洁 / 申慧辉
中信出版社 2015-9

他们的作品是理想模版,但是我只能把百分之八九十的精力放在爬梳材料上。毕竟我和滇西抗战隔了六七十年,口述史料没有怎么用上。我也用了一些别人整理的口述或者自述,可是当时的记者即便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访问对象,也常常没怎么挖出有价值的内容,也没有能力鉴别真伪,有时候访问对象撒了个谎,登在报纸上,大部分读者也看不出来,就这么接受了。隔着时间久了,好几层都出了问题,但也没有办法。

我写作过程中要注明史料来源,提醒自己不能耍小聪明。有的作者实在没有材料,编了一个,还和人得意地宣传说自己编的东西读者没有看出来,我觉得这是耍流氓。非虚构绝对不能这样。我有了约翰·托兰和瑞恩等人作为标尺,就觉得“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努力了可能只落到中等,但总比在最低水平要好吧。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军史作家余戈:中国写战争史的实践很糟糕 没什么出彩的作品

“读者水平提高了、要求高了,不像过去抱着崇拜的态度,而是会去质疑。做历史的人也就面临着特别严峻的考验。”

云南保山市龙陵县的中国远征军塑像群。

战史作家余戈不是一位历史学者,而是一位历史“发烧友”。“我不指望玩这些东西吃饭、评职称,完全基于个人化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发烧友的特点”。余戈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他的外祖父是杨虎城西北军的军医,参加过西安事变;父亲也是军医,参加过新中国一个重要导弹基地的奠基。1985年,余戈考入军校从军,曾在部队任雷达技师、宣传干事,后来调入解放军出版社,从事文字工作。

2000年前后,作为《军营文化天地》杂志的编辑,余戈采访了抗战文物收藏家樊建川和沈克尼,这段经历让他深受影响,从此他也开始收藏侵华日军的军品。除了日军图囊、钢盔、水壶、望远镜等物件,他还收集了许多文件资料:作战地图、老照片、士兵家信、典范令、手绘情报、日军战史和士兵战记。伴随着收藏物品的增多,他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每天直接与器物打交道,我写的文章也开始远离宏大叙事,变得具体而清晰。”余戈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个模糊的想法,希望能够就某一段战史做一些具体研究。

余戈

2004年正值松山战役60周年,余戈去了一趟滇西。此前,他对抗战期间滇西战场的认识来自于邓贤的《大国之魂》和一些电视纪录片,这些资料的问题在于太“粗线条,细节上不太让人满足”。可是到了战争现场,当年日军的交通壕、堡垒、蓄水池、慰安所、指挥所清晰可见,余戈立刻被吸引住了。在20天时间里,余戈踏遍了18平方公里的松山阵地,积累的史实一下在脑海中激活,在松山的黄昏落日下,他决定要为滇西战场的松山战役写一本书。

靠着先前收藏的物品和后来买回的史料,余戈开始复盘战争的每一天、每一幕,一次次攻守、一场场搏杀……由于受不了杀戮的血腥,余戈买了一盘《大悲咒》,靠着梵音完成了“滇西抗战三部曲”的第一本《1944:松山战役笔记》。这本书出版于2009年,与钟情于政治、外交、战略层面纵横捭阖的战史作品保持了距离。“中国人擅长定性,不喜欢定量,那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尝试着在螺蛳壳内做道场,拿着显微镜去弄清楚一场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余戈提出了“微观战史”的研究写作方法,形象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历史,尽可能提供“像素”最高的历史图景。从对双方兵力、兵员成分、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的仔细研判,到对战场所在地域社会、人文、地理状况的必要交代,以及对战事进程中空间坐标、时间节点的网格化标注。在这种努力下,历史有可能变得“接近于无限透明”,显出细腻丰富的肌理,挤压掉“演义”和“戏说”的空间,让很多高蹈虚浮的历史成见难以立足。余戈这样描述自己所做的工作:“相当于一把针掉在地上,我一根一根得都找起来。希望能用这种写法,让年轻人更加了解战争的详细过程,正确看待这些历史。”

松山、腾冲、龙陵是1944年滇西战场日军防御体系的三个支撑点,也是中国军队在滇西对日军实施战略反攻作战的核心战场,在《1944:松山战役笔记》之后,余戈又在2014年出版《1944:腾冲之围》,2017年完成《1944:龙陵会战》。在“滇西抗战三部曲”完成之际,界面文化(微信公众号ID:Booksandfun)专访余戈,他谈了鲜为人知的滇西抗战和“微观战史”写作的秘密。

“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
余戈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滇西战场:被遗忘的战场

界面文化:你研究的是滇西抗战,但为何滇西抗战为何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也不在中国抗战正面战场22次大会战之列?

余戈:它在抗战史研究中相对比较冷门。当时,云南在军阀控制之下,实际上是半独立状态,远离中国内地,公众了解少。又因为共产党没有参与,今天对它的研究积极性也不高,让它沉寂了很多年。到上世纪90年代公众才能看到一些相关的作品,比如邓贤的《大国之魂》、陈立人的纪实文学《缅甸中日大角逐》。但是这段历史认知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国民党自己干脆否定它。

国民党方面的历史叙事对滇缅抗战采取冷藏态度。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美军派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所以滇缅战场是一个同盟合作的战场。可是蒋介石认为滇缅战场浪费了中国的人力物力,导致中国在豫湘贵战场一败涂地,所以从那时起就对滇缅战场评价不高。抗战后期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注:蒋介石和史迪威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战略以及与其相关的是否装备中共军队、租界物资控制权的方面,并由此导致蒋、史矛盾不断激化。1944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史迪威调离回国。)导致中美合作陷入了僵局。美国和中国建交前夕,蒋介石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招了一个御用文人梁敬錞,向他开放了很多档案,让他操作了《史迪威事件》这本书,代表当时国民党对历史的权威评述,目的是谴责美国背信弃义、抛弃国民党。这个背景之下,是不可能对这段历史有客观评价的。

国民党一直是褒扬陈纳德,贬低史迪威,也贬低史迪威背后的美国陆军,包括马歇尔与史丁生以及罗斯福总统。(注:在中国战区的战略观点上,当时分成陆战与空战两派,史迪威是陆战派,这派的支持者包括马歇尔与史丁生。陆战派人士主张修筑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公路,进一步反攻缅甸,同时训练与装备中国陆军。而陈纳德是空战派,这派的观点是全力提高驼峰航线空运量、加强在中国境内的空军,利用战机切断南洋到日本本土的运输生命线。)

界面文化:你提到这是一个同盟合作的战场,为什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叙事里也没有强调这个战场?

余戈:整个西方世界的二战史叙事当中,反法西斯战争也是分层次的。欧洲战场第一,太平洋战场第二,东南亚战场第三。

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把中国拉入同盟四大国,给了一个虚名,让中国尽义务,我们在这种状态下也跻身四大国,但实力还是很弱。美国在舆论上支持中国,但实际操作上还是把中国当作弱国,给中国战场的物资援助、兵力都比较少,也不让中国参与重大决策。而当时美军在战争资源的调度上,也是优先欧洲,其次太平洋,最后是滇缅。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也主要是英国的力量。而英国又有北非战场、欧洲战场等很多战场,认为缅甸可以通过其他战场的胜利最后收取回来,所以不太积极,如果日本不主动攻击,就不会主动去打日本。史迪威没有自己的部队,主要靠自己手上的美国物资和中国的人力,所以对于盟军来说,这是一个小成本的战争。这些因素造成了滇缅战场在整个二战史叙事中地位不高。

综合以上国际和国内的因素,这个战场就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战场。

界面文化:当时蒋介石和史迪威的矛盾,似乎也和中国战场的东线/西线之分有关,这两个战场之间是什么关系?滇缅战场在当中重要性如何?

余戈:1942年到1944年,战争前景并不清晰,没人知道日本最后会怎样被打败。美国当时的基本设想是以中国大陆为跳板,从中国东南沿海发起对日本本土的打击。实现这个设想得分成几步。第一步就是提高中国的抗战力量,但当时中国的外援通道只有滇缅公路,而且还被切断了。所以当时史迪威就想把这条“输血管”打通,把物资从印度运过来。经过卡萨布兰卡会议、开罗会议等等运筹,盟军决定在缅北由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对向打通缅北的通路,修一条中印公路和原来的滇缅公路连起来,把物资送到中国。第二步在中国组建90个美式装备的中国师,壮大中国的力量。第三步在中国大陆发起对日本的反攻,从西南推进到中国东部,最后从东部攻击日本。当时美国高层都是这么打算的,蒋介石也认为是这样。

蒋介石、宋美龄、史迪威

但是蒋介石又有自己的利益考虑。蒋介石觉得自己独立抗战已经四五年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美英介入战争比较晚,现在应该由他们出大力。当时驼峰航线运量特别低,获得的物资很有限,只能维持政府运转和军队很少的装备,但蒋介石认为,绑在美英的战车上,也能熬到胜利,所以从美英介入之后,蒋介石就松了一口气,处于等待的状态,不太积极。蒋介石不想积极打仗,只想要美国保持空运,让自己运转。史迪威则认为美军已经介入,蒋介石就应该积极筹措兵员,准备打仗。所以1944年,在反攻这件事情上,中美冲突很激烈。蒋介石认为驻印军鞭长莫及,交给了史迪威指挥,这支缅北的军队在1943年10月底就开始了反攻。可是在云南的部队蒋介石不想动它,等了半年,到1944年的5月份才让它反攻。可以说在战事过程中,一直是史迪威逼迫着蒋介石动作。

但这个时候,日军又在豫湘桂全线发动了50万兵力的大举进攻,结果蒋介石的东线战场全线失利。蒋介石压力很大,把东线战场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西线战场的消耗。但是实际上,物资都在印度,就是因为补给困难才得就近利用,如果把驼峰航线运来的一点点东西再运到东线来,相当于提着一个漏壶经过漫长的空中通道运到湖南、广西,会造成很大的浪费。1944年东西线的尖锐矛盾导致了蒋介石和史迪威合作的崩溃。后来,很多人赞同蒋介石的看法或者对西线评价低,那是因为战争结束以后才弄清楚这场战争其实不需要经过中国大陆,美国从太平洋上直接发起对日本本土的打击以后,日本就投降了。

惨胜的教训: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界面文化:你把滇西抗战总结为“惨胜”,能不能讲讲为什么胜,又为什么是惨胜?

余戈:胜利代价太大。原因主要是先进的物力和相对较弱的人力之间的不匹配。当时的中国还是腐败的旧制度、旧的人力资源,训练不足,素质跟不上,没有能够消化美国的物资力量和高技术,不能把好装备立刻转化为战斗力。举个例子,“吃空饷”的现象在整个滇西都存在。本身军队补给少、军饷低,但是依然打包发给长官,由长官向下分发。部队常常不编满,一万人的编制常常只编五六千人,这样军官可以分掉四五千人的空饷。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缺兵源,在开战之前,本来编制16个师也就是16万人,竟然缺额10万。蒋介石对此也心知肚明,而史迪威把这些问题戳穿,伤到了中国的面子。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形成了对比。驻印军的部队指挥权被史迪威牢牢控制在手里,在制度上有革新,比如说全体列队在广场上公开发饷,军官就没法贪污,编制也都是满编的。驻印军训练也很彻底,在兰姆伽的美式训练营,士兵们从武器装备的使用到战术的运用都得到了训练。充分的训练加上充足的装备,战斗力很高,在缅北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把日军第18师团打得丢盔卸甲。但是滇西的进程就特别艰难,伤亡代价也特别大,平均伤亡比是1:5,我们拿5个换日军1个人。过程漫长,代价惨重,这就是惨胜。

  1943年12月,中国驻印军在兰姆伽的美军训练基地整齐地排好方阵,准备接受蒋介石的检阅

胜是因为毕竟赢了,而且战争的主体还是中国军队,不完全借助外部的力量。我们还是在这个战场上找到了胜利的自信。滇缅战场也开启了反攻的序幕。

界面文化:你在书中讲到了很多远征军指挥官的低级失误,比如宋希濂误报收复龙陵,比如让日军掌握了中国军队的密码……当时在远征军高级指挥官层面似乎有不少问题,能否具体谈一谈?

余戈:这还是和腐败的制度有关。高级军官都是中国二三十年代过来的,都经历了中国从相对弱后的状态,身上积陋甚深。黄埔系教育本身只有两年多时间,甚至更短,很多人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军事理论知识,就被提拔到很高的位置,当上了师长、军长甚至集团军总司令。而且,当时中国的武力主要是用来在军阀割据之下取得政权、维持政局的,不是专业进行战争的部队,并没有经过现代战争的考验。所以,美国职业化军队的将领史迪威对这些高级将领的表现评价很低。

史迪威认为中国的兵吃苦耐劳,一点微薄的待遇就可以忍受其他国家军队无法忍受的艰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兵,但他认为军官尤其是师以上的军官不太称职。所以他曾经有个极端的想法,驻印军只保留团以下的士兵,团以上都让美国将领指挥。由于这件事关系到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抵制,也就不了了之。不过,在这种压力之下,驻印军的高级将领也不得不提升自己的状态。孙立人、廖耀湘等人虽然也高为师长、军长,但这样单纯的环境下,能够摆脱国内的陈腐环境,状态得到了刷新。但内地就不一样,宋希濂、霍揆彰这些人身上依然有很深的旧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宋希濂误报收复龙陵,稍微想想都知道日军不可能放弃龙陵,但宋希濂急于邀功,想要投机取巧,就判断失误,造成了很大的被动。而且,这些将领不仅政治上有问题,还经常瞎指挥,在他们自己的战斗总结中也说得很清楚:指挥官不具备指挥现代作战、攻坚战的能力。

界面文化:所以总结“三部曲”的时候,你认为不仅要实现武器的现代化,更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余戈:刚才说了军官,而士兵呢,吃不饱、身体弱,很多都是少年兵。虽然吃苦耐劳,但文化素质不高,很多都是文盲。他们操作美式武器主要靠模仿,其实没有完全掌握,常常损坏装备,无法发挥武器应有的效能。这些因素在一起,如何胜任严酷的战争考验?所以滇西战场上伤亡很大。

人的现代化过程太漫长了。战场就是考场,在滇缅战场打完仗以后锻炼出来的部队就成长为中国最好的部队。“国军五大主力”中,新一军、新六军都是滇缅战场下来的,其他部队也都装备了美式装备。

“微观战史”写作:以后的战争史至少要写到这个程度

界面文化:“滇西抗战三部曲”最大的特点就是首创了“微观战史”的写作理念,你是如何开始微观战史的写作的?

余戈:我在军队学的是理工科,但是在军内30多年,又是在出版社从事文字工作,对战争很感兴趣,特别想把一件事情弄清楚。阅读过程中,我发现美国、日本的战争史的技术扎实,叙事深入,觉得很优秀,读得很服气。而中国写战争史的实践很糟糕,没什么出彩的战争史作品。国内的战争题材主要有两类,一是教科书体例的抗日战争史,一类是纪实文学。我工作的解放军出版社是出版军事题材纪实文学的重镇,操作的方法我了解,不仅很多材料的来源不可靠,而且处理方法常常是以点带面,很不系统。很多作者是文青,没有军事背景,文学情怀一上来,容易缺少理性,作品很难让人获得对战争全面客观的认识。

我认为,不能一本书就把抗战全写了,可哪里都是蜻蜓点水,我就要写具体的战斗过程。“微观战史”说起来也很简单,要把战争的过程从了解敌情、战争部署、作战展开、战斗过程,像做工程一样做起来。首先控制战场全局,对时间和空间做网格化的标定,然后在每一步寻找史料把情况说清楚,没有说清楚的留下以后再找。最终就可以尽最大可能性写得很透彻,做到像素最高。

这个过程中,史料开拓是最重要的工作。史料占有要极其充分,在小题材上做到垄断,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要有当时自己的视角。我把历史留下的分散的碎片进行归拢和拼接,这样的拼接一定会准确。这个过程中我借助了沉寂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的资料。而且随着近年条件变好,还找到了很多美军、日军的乙方叙事。用甲方乙方的史料进行互参,还原战斗过程。

《1944:松山战役笔记》写完之后,我把自己写作过程中的感想进行了梳理,写出了“微观战史”这个词,后来我也不断在想它是什么内涵,想法还是比较零散。不过,这个概念是被大家接受了,毕竟写了三部曲,提供了一个文本,读者会感觉到它的品质和以前读习惯的东西不一样。而读者对这种文本的接受就意味着他们提出了需求。“微观战史”树立了一个标准,影响到其他人去做。以后中国的战争史可能至少要写到这个程度,不然读者会觉得看得不过瘾。

界面文化:你说史料开拓是最重要的工作,如何辨别史料的价值,怎么看得出哪些说得对,哪些有错误?

余戈:只有接触材料不多的人才有这种提问,钻进去以后自然就知道怎么辨识了。“微观战史”在材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史料批判。占有双方大量宏观、微观的材料以后,一比对就知道哪部分是准确的,哪部分不准确。研究的时间长了,我发现任何一方都会有错误,就不会迷信任何一方的说法。他们的错误也不一定都是故意要抬高自己贬低对方,还有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说编订双方战史的人没有到过战场,留下口述的亲历者因为自己的地位和视角局限导致认知不到位。我掌握的资料比当时的亲历者要多得多,就变成了全知的,处理材料的时候就有把握。也有一些问题当时没有完全解决,后来又有了新的史料发现,我就进行修订。《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修订版增加了五万多字,修改了技术不准确的部分,删除了没有必要的内容。如果以后有新的发现,《1944:腾冲之围》和《1944:龙陵会战》也会做修订。说实话,大概也只有我自己能够修订自己了。

界面文化:有读者去当地考察,对照战场非常震惊,说你写得太真实了,你是不是实地考察也去了很多次?

余戈:从2004年到现在大概有十几次,每年至少去一次。最近给非虚构写作班上课,我讲了三个问题,一是材料,二是写作,三是田野调查。微观战史要求一切都要落地,田野调查是离不开的环节。如果有读者带着书去现场检查,就会发现作者是一个一个战场研究过的,而书可以当作历史导游手册来用。军队的一切动作都在大地上展开,所以我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地图上,我在军校的时候学过军事地形学,这方面知识很丰富,攻山头的时候文字记载的错误,我在地图上一看就能够看出来。我先是在谷歌地图上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推进,碰到解决不了的地理问题,我就列好清单,带去云南,一次去一个星期左右,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但是在文字当中我不会刻意体现自己到了哪里,我希望文字比较干净,不是个人的旁观视角。

松山战役遗址

界面文化:《解放军文艺》副主编殷实评价你的作品时称:“目前为止20世纪中国的国史研究一直无法摆脱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的羁绊,在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立场自然会出现严重的扭曲史观、史事,这种自我遮蔽、相互遮蔽必定会为真正的历史书写留下很多遗憾,然而20世纪40年代的滇西抗战历史碰巧不存在上述困难。”是不是因为不涉及意识形态,相对来说获得史料比较方便?

余戈:这也是一个优势。宏观的战争史可能有很多政治判断,但是聚焦战争的微观层面,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战争是怎么打的,双方真实的经验得失是什么,这样就屏蔽掉那些问题,就可以就事论事。只有对战争了解不深入的才回去追究谁是主导力量。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有搞清楚一个具体问题,就靠这些大而无当的问题,在这里写文章在那里讲话,评高级职称,混一辈子,这叫什么呀?

过去大家满足于在教科书上获得一个粗线条的认识。到了这个时代,人们回头看历史的时候就不服气,觉得不应该是这样。读者水平提高了、要求高了,不像过去抱着崇拜的态度,而是会去质疑。做历史的人也就面临着特别严峻的考验,做历史得要有真功夫,要有澄清史实、还原历史真相这个本事。

界面文化:也就是要写出让读者服气的历史书。据说你的标杆是写《最长的一天》的美国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

余戈:还有约翰·托兰。约翰·托兰和瑞恩太厉害了,他们一边在战场上写通讯报道,一边也做历史研究,本来是二战战场上的职业军事记者,写出了作品就成了历史学家。而且他们用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其实文体和认识世界的深度有关系,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对世界认识的表达也是落后的,过去我们写不出来约翰·托兰和瑞恩这样的作品。读了他们的作品,才明白还能这样写、这样研究。他们本身是当事人,又访问了几千个战争的亲历者,还看过档案。《最长的一天》写了1944年6月6日这一天的事件,可是你会觉得他在诺曼底的海滩上装了一万个摄像头,这种上帝般的控制能力建立在对几千个人的访问之上。他的采访还是打完仗没多久之后做的,而不是等人家七八十岁记忆模糊了才去做。

《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
作者:  [美] 科尼利厄斯·瑞恩 译者: 李文俊 / 陶洁 / 申慧辉
中信出版社 2015-9

他们的作品是理想模版,但是我只能把百分之八九十的精力放在爬梳材料上。毕竟我和滇西抗战隔了六七十年,口述史料没有怎么用上。我也用了一些别人整理的口述或者自述,可是当时的记者即便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访问对象,也常常没怎么挖出有价值的内容,也没有能力鉴别真伪,有时候访问对象撒了个谎,登在报纸上,大部分读者也看不出来,就这么接受了。隔着时间久了,好几层都出了问题,但也没有办法。

我写作过程中要注明史料来源,提醒自己不能耍小聪明。有的作者实在没有材料,编了一个,还和人得意地宣传说自己编的东西读者没有看出来,我觉得这是耍流氓。非虚构绝对不能这样。我有了约翰·托兰和瑞恩等人作为标尺,就觉得“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努力了可能只落到中等,但总比在最低水平要好吧。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