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未来的工人全是钢铁侠 奥迪、宝马、维珍员工都已披上智能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未来的工人全是钢铁侠 奥迪、宝马、维珍员工都已披上智能衣

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正从消费者应用,向企业应用转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提到可穿戴设备,我们通常会想到谷歌眼镜、小米手环和苹果iwatch。身为管理者,如果你也认为这是电子设备制造商才要关心的话题,那你会让公司错过下一轮升级改善。

因为,可穿戴技术代表着下一个主流计算平台,未来,人人都可以是钢铁侠,在各个场景中“穿”出价值,一些领先企业,奥迪、维珍、宝马的员工都已经“穿”上新衣了。

可穿戴设备究竟有哪些类型?

可穿戴技术包括手持设备或佩戴设备(通常连接到互联网),用于收集用户的数据或把数据传输给用户。

根据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虽然大多数可穿戴设备最初是为消费者设计的,但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探索如何将其运用于企业内部,辅助工人的培训、提高生产力、提高安全性。根据数据收集和共享的方式,它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运动和环境检测设备,用于监测位置、运动和环境。比如健身追踪器、智能鞋或智能服装。

2.语音或听觉设备,佩戴者可以通过免提方式将实时音频指令发送到设备上,或者激活控制设备,从而解放双手。比如语音激活助手和免提的语音文本转换记录设备。

3.视觉和增强现实(AR)设备,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图像叠加到用户的视觉中显示出来,仿佛真实场景一般,比如平视显示器和空间增强现实的设备。

4.虚拟现实(VR)设备,提供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仿真三维图像或环境,实现虚实交互,比如VR耳机。

企业“穿”了新设备能做什么?

虽然第一代谷歌眼镜没能获得大范围推广,但谷歌又推出了企业版眼镜,希望通过为其增加实用性,开拓快速增长的企业可穿戴设备市场。科尔尼发现,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正从消费者应用,向企业应用转移。

未来,可穿戴设备是全面互联智能工厂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数字时代的工人发挥更大的力量。适用于企业用户的可穿戴技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员工生产力

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IoT)相结合,可提高生产力。它以各种方式增加了人工的附加价值,包括减少了在文书类工作上花费的时间,促进了蓝领工人与企业其他人的沟通,使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所需的信息等等。

奥迪引入了可穿戴扫描技术——可穿戴的扫描器与操作员的手部运动机制完美结合,让工作人员再也不需要随时拿放扫描器,解放了他们的双手。物流公司DHL尝试使用AR软件提供实时的产品和材料数据,使分拣流程加速25%,同时降低了错误率。

2.加强健康和安全性

安全保健的可穿戴设备,会在有危险的情况下提供反馈,改善员工的安全状况,减少缺勤,降低公司支出的保险费用。

例如,一些能源公司使用可穿戴设备检测危险气体,并在紧急情况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工作人员的位置。重工业领域也开始使用头戴设备,来监测工作场所驾驶员或操作员的疲劳或警觉程度。

3.改进质量

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远程验证、自动差错预防、现场分步指令、文档记录等功能,推动质量的逐步改进。有了它,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减少材料报废和客户投诉。

例如,宝马正在使用智能眼镜来提高涂装质量,这款设备存有指令和规范要求,可以帮助操作员识别喷涂位置不准确的地方,从而提高喷涂质量。

4.增强培训

可穿戴设备在员工培训方面的应用也很有很大潜力,不仅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差旅费用和所耽误的工作时间),还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曲线。

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推出了一项计划,使用AR技术对其新型787飞机上的乘务员进行培训,帮助乘务员快速掌握技能。这一举措减少了工作人员在个人能力上的差距,使他们几乎可以胜任所有应执行的任务。

5.加快产品设计与创新

VR可穿戴设备可以加快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创新,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客户可以通过它们备亲身体验各种产品,并提供早期反馈,减少设计迭代次数。

例如,一家领先的中国建筑设备制造商采用了VR设备模拟工作环境,鼓励终端用户参与产品的研发,他们在原型设计之前就收集了大量的客户反馈。

新商业模式、人力资源模式即将诞生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中国政府将重点推动可穿戴设备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而地方政府(如青岛和长沙)已经出台相关指导和配套政策,计划建立AR/VR产业园区。2017年,中国的小米超越Fitbit和苹果成为世界第一大可穿戴设备供应商。预计,中国企业将陆续开始使用可穿戴设备来提高工作质量,改善员工福利。

科尔尼认为,随着可穿戴设备应用的不断增加,未来会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可穿戴设备即服务(wearables-as-a-service),并涌现一批应用该模式的新型企业,它们专门提供可穿戴设备的租赁与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客户量的扩张,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企业中,也将诞生一个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劳动力即服务(workforce-as-a-service)。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和未来互联性的提高,将使全球范围内的员工沟通、完全远程工作成为可能。而企业将根据业务起伏变化的需求,来招募员工和增减员工队伍。科尔尼预计,到2030年,世界范围内将有超过一半的劳动力,是根据临时需要或按项目具体情况雇用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未来的工人全是钢铁侠 奥迪、宝马、维珍员工都已披上智能衣

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正从消费者应用,向企业应用转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提到可穿戴设备,我们通常会想到谷歌眼镜、小米手环和苹果iwatch。身为管理者,如果你也认为这是电子设备制造商才要关心的话题,那你会让公司错过下一轮升级改善。

因为,可穿戴技术代表着下一个主流计算平台,未来,人人都可以是钢铁侠,在各个场景中“穿”出价值,一些领先企业,奥迪、维珍、宝马的员工都已经“穿”上新衣了。

可穿戴设备究竟有哪些类型?

可穿戴技术包括手持设备或佩戴设备(通常连接到互联网),用于收集用户的数据或把数据传输给用户。

根据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虽然大多数可穿戴设备最初是为消费者设计的,但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探索如何将其运用于企业内部,辅助工人的培训、提高生产力、提高安全性。根据数据收集和共享的方式,它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运动和环境检测设备,用于监测位置、运动和环境。比如健身追踪器、智能鞋或智能服装。

2.语音或听觉设备,佩戴者可以通过免提方式将实时音频指令发送到设备上,或者激活控制设备,从而解放双手。比如语音激活助手和免提的语音文本转换记录设备。

3.视觉和增强现实(AR)设备,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图像叠加到用户的视觉中显示出来,仿佛真实场景一般,比如平视显示器和空间增强现实的设备。

4.虚拟现实(VR)设备,提供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仿真三维图像或环境,实现虚实交互,比如VR耳机。

企业“穿”了新设备能做什么?

虽然第一代谷歌眼镜没能获得大范围推广,但谷歌又推出了企业版眼镜,希望通过为其增加实用性,开拓快速增长的企业可穿戴设备市场。科尔尼发现,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正从消费者应用,向企业应用转移。

未来,可穿戴设备是全面互联智能工厂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数字时代的工人发挥更大的力量。适用于企业用户的可穿戴技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员工生产力

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IoT)相结合,可提高生产力。它以各种方式增加了人工的附加价值,包括减少了在文书类工作上花费的时间,促进了蓝领工人与企业其他人的沟通,使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所需的信息等等。

奥迪引入了可穿戴扫描技术——可穿戴的扫描器与操作员的手部运动机制完美结合,让工作人员再也不需要随时拿放扫描器,解放了他们的双手。物流公司DHL尝试使用AR软件提供实时的产品和材料数据,使分拣流程加速25%,同时降低了错误率。

2.加强健康和安全性

安全保健的可穿戴设备,会在有危险的情况下提供反馈,改善员工的安全状况,减少缺勤,降低公司支出的保险费用。

例如,一些能源公司使用可穿戴设备检测危险气体,并在紧急情况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工作人员的位置。重工业领域也开始使用头戴设备,来监测工作场所驾驶员或操作员的疲劳或警觉程度。

3.改进质量

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远程验证、自动差错预防、现场分步指令、文档记录等功能,推动质量的逐步改进。有了它,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减少材料报废和客户投诉。

例如,宝马正在使用智能眼镜来提高涂装质量,这款设备存有指令和规范要求,可以帮助操作员识别喷涂位置不准确的地方,从而提高喷涂质量。

4.增强培训

可穿戴设备在员工培训方面的应用也很有很大潜力,不仅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差旅费用和所耽误的工作时间),还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曲线。

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推出了一项计划,使用AR技术对其新型787飞机上的乘务员进行培训,帮助乘务员快速掌握技能。这一举措减少了工作人员在个人能力上的差距,使他们几乎可以胜任所有应执行的任务。

5.加快产品设计与创新

VR可穿戴设备可以加快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创新,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客户可以通过它们备亲身体验各种产品,并提供早期反馈,减少设计迭代次数。

例如,一家领先的中国建筑设备制造商采用了VR设备模拟工作环境,鼓励终端用户参与产品的研发,他们在原型设计之前就收集了大量的客户反馈。

新商业模式、人力资源模式即将诞生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中国政府将重点推动可穿戴设备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而地方政府(如青岛和长沙)已经出台相关指导和配套政策,计划建立AR/VR产业园区。2017年,中国的小米超越Fitbit和苹果成为世界第一大可穿戴设备供应商。预计,中国企业将陆续开始使用可穿戴设备来提高工作质量,改善员工福利。

科尔尼认为,随着可穿戴设备应用的不断增加,未来会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可穿戴设备即服务(wearables-as-a-service),并涌现一批应用该模式的新型企业,它们专门提供可穿戴设备的租赁与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客户量的扩张,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企业中,也将诞生一个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劳动力即服务(workforce-as-a-service)。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和未来互联性的提高,将使全球范围内的员工沟通、完全远程工作成为可能。而企业将根据业务起伏变化的需求,来招募员工和增减员工队伍。科尔尼预计,到2030年,世界范围内将有超过一半的劳动力,是根据临时需要或按项目具体情况雇用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