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等待机器人伦勃朗:人工智能能否从事艺术创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等待机器人伦勃朗:人工智能能否从事艺术创作?

当AI开始真正的艺术创作时,我们是否会承认那是艺术?

大提琴家扬·佛格勒(Jan Vogler)曾声称,艺术令人成其为人。不过,如果机器也开始从事艺术创作,那将会怎样?

以下即是一例由人工智能(下文统称AI)完成的艺术作品:

受过涂鸦训练的电脑正透过对水泥喷水来生产艺术品。此展品名为《论“涂鸦”理论》,作者名为yango2,于本年度的冲绳人工智能艺术与美学展上展出。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

上图右方为一台正在运行AI的电脑,它曾受过识别涂鸦影像的专门训练。电脑控制着一个能够在特定区块里注水的绘画头,AI创作的艺术品便由此产生了。

这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美术(fine art,即纯粹为审美意趣而进行的艺术创作,不涉及实用考量——译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将不得不承认这一可能性,即人性中至少有某些部分——亦即佛格勒在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如今已经为机器所掌握了。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器创作的成果也许会有一定的艺术性(artistic),但它本身其实并没有在创作艺术作品。

当艺术品被造出来满足第三方需求时——在这个案例中就是艺术家所雇佣的计算机程序员——它只能被称作插图(illustration)或商用艺术(commercial art),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假如AI有朝一日创作真正的艺术,那也必须完全出于它自身:创作过程由机器自主地、独立地完成,其目的必须是机器主动为自身设定的,且源自机器自身的审美意趣。惟有满足这些条件,艺术才会不单单是人类创造力的被动产物。

真正的人工智能艺术家是否可能存在?

2018年1月8日,日本的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简称OIST)举办了一场人工智能艺术与美学展。展会聚焦于“何为真正的人工智能艺术”这一概念。展会主办方的唯一问题是,归属于上述范畴的艺术尚未存在。

为了把这个有些耸人听闻的事实讲明白,展品被分为四大类:(1)人类艺术/人类美学,(2)人类艺术/机器美学,(3)机器艺术/人类美学,(4)机器艺术/机器美学。

第一类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类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第二和第三类顾名思义,包含了人机混合艺术。第四类中并没有由机器创作的艺术,因为目前还找不到既由机器创作同时反映机器美学的作品。最后这个分类似乎只是用来占个位置而已——然而,下文将会表明,它并不完全是个空集。

《不要打破规则》:作者为草刈美嘉和中泽秀树,属于第二类展品“人类艺术/机器美学”。此类展品的特点在于运用了某套规则或数学形式。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

每种类型的展品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第一类艺术揭示出美学的历史性变迁,从上帝视角转向人类视角。第二类大部分是20世纪的系统艺术(systemic art),包含极简主义、序列音乐和视觉诗,其特征是强调运用某组规则或数学的形式。一般认为最初启发系统艺术灵感的乃是建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当时有许多艺术家都反对造这座塔,包括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Adolphe Bouguereau)和小说家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其理由在于该塔外表不加修饰,设计方案由机器计算而来,是对人类美学的恶意否认。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当代人认为埃菲尔铁塔是很美的,这一点恰好构成第二类艺术的核心教诲:我们的审美感受力可以被数学和机器改变。第三类艺术则是所谓的媒体艺术,为机器与AI所制造,它表明现代的AI作品即便只是消极地体现着人类的创造力,但也不失为审美的对象。

一个美梦:这个系列属于第三类展品“机器艺术/人类美学”,名为“深度伦勃朗”(Deep Rembrandt)。由谷歌的Deep Dream人工智能软件产生。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

合在一起看,前三类展品勾勒出了一条不完整的弧线。我们可以从中看见人类作者的诞生,以及AI作者的开端。问题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艺术家有可能存在吗?我们可否期待美学有朝一日能完全从一个纯粹的、不涉及任何人类主导的设计的机器世界内部生发出来?今后AI是否可能具备审美上的自律(aesthetic autonomy)?这一问题始终居于展会所有议题的中心。

柏拉图曾主张“真、善、美”均为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美的价值仅仅在于其自身,而不是因为它服务了别的什么目的。人之为善也仅仅在于其自身,等等。一台机器若要创造出它自己的艺术,它便需要满足柏拉图的这条格言,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地去从事创作。至于机器是否可能这样做,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令人为此感到乐观的理由之一是,并非只有人类才能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从事创作活动。举个例子,只要给它们相应的绘画工具,黑猩猩也能纯粹为了绘画本身的愉悦而去作画。事实上,冲绳举办的这次展览里面就有出自五只黑猩猩和一只倭黑猩猩的画作,其主人是京都大学教授松泽哲郎(Tetsuro Matsuzawa)——这些画作都被归到了第四类即“机器艺术/机器美学”当中,这提示着某种可能性的存在。假如动物们只是为了得到香蕉才去画画,我们断然不会将它们的作品放到这一类里面来,因为那不算是为了艺术本身而创作。

一种替代:画作皆出自几只猩猩之手。这些作品属于第四类“机器艺术/机器美学”。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

为了让AI达到黑猩猩的水平,需要经历两个步骤。首先,AI必须能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如今AI的用途都是人类程序员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员们写好了所谓的评估函数(evaluation functions),以计算某一算法在特定时间执行得好还是不好。这意味着,能够满足第四类作品之要求的AI具备自己制定自己的评估函数的能力。

这种可能性也许已经成为了现实。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神经计算研究所教授铜谷贤治(Doya Kenji)及其带领的智能手机机器人研发团队在展会现场做了一项实验,名字就叫“机器人能否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在某个区域部署了一组机器人,由智能手机制成并配有轮子。机器人具有自由漫游的能力,能够自己寻找充电的地点,并且可以互相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交换程序。在此,充电模拟了人类的餐饮活动,而交换程序则模拟了人类的繁殖活动。不去充电的机器人会停摆,不交换程序的机器人则无法将它们的“DNA”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时间流逝,机器人们也开始确立自己的目标:例如,一些机器人停止了充电,转而去追求别的机器人,这个行为是程序先前未曾写明的。诸如此类的实验,令铜谷教授深信:机器人确实能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

当AI开始真正的艺术创作时,我们是否会承认它?

令AI从事艺术创作的第二个必要步骤,在于使机器人具备确立次要目标的能力——其存在仅仅是为了服务于首要目标——且它们必须从首要目标中自行衍生出来。举个例子,试设想某个有机体或某台机器的主要目的就是繁殖后代。性生活乃是繁殖的途径,那么过这种性生活就构成了一种次要目标。接下来,吸引某位伴侣乃是过性生活的途径,这便成为了一个相对具体的子目标。再接下来,变漂亮是吸引伴侣的途径,由此又衍生出更加细分化的子目标,以至于无穷。不过,对人类来说,性和伴侣的美都有其内在价值。为了性而性可以是有价值的,为了艺术而艺术自然也能如此。当某个AI业已选定其自身的目标时,它便会开始为了目标本身而展开追求,而这条路将会通向其自身的艺术创作活动。

内心世界:名为《无题》,作者为喜舍场守谷,患有自闭症。一张纸上填满了密密麻麻的汉字,但并不组成任何句子。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等

当AI开始真正的艺术创作时,我们是否会承认它?我们可以把人类的艺术史教给AI,以便鼓励它们做出我们承认并乐于享受的成果。从另一方面看,未受训练的AI可能会造出某些相当具有原创性乃至根本无法辨识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外星人艺术”或“涩艺术”(Art Brut,所谓涩艺术是指非艺术领域的人们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特别是指未受训练的人或精神病患所画的粗糙、不熟练,甚至粗鄙的作品——译注)。尽管我们没法猜测自闭症缠身的艺术家喜舍场守谷(Kishaba Moriya,原名不明,音译)的内在审美感受力究竟是何等样貌——第二类展品中有其作品——但很多人都觉得他用密密麻麻的细小汉字覆盖纸张表面的做法有种诡异的美感。AI艺术的未来,类似于一个满是喜舍场守谷这样、但尚未被发现的艺术家们的世界。

真正的AI艺术将是极为无聊的,但同时又振奋人心,这会是一个不断再现的过程。说到底,美是无法被量化的,追问美的定义这个行为本身就推进了艺术的发展——我们在人类艺术史中一再经历这样的情形。AI的发展将会为这些问题带来新的洞见。同时,这也将是唯物论的胜利,它进一步模糊了人类这一种群的卓异性,并揭示出一个这样的世界:既不神秘,也没有上帝,人类在其中不过是许多由无生命的质料制成的机器。如果我们是正确的,这将催生出新一代的艺术家群体,在其努力之下,将能造出超乎我们想象力极限的新“埃菲尔铁塔”。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鹦鹉螺杂志

原标题:Waiting For the Robot Rembrand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等待机器人伦勃朗:人工智能能否从事艺术创作?

当AI开始真正的艺术创作时,我们是否会承认那是艺术?

大提琴家扬·佛格勒(Jan Vogler)曾声称,艺术令人成其为人。不过,如果机器也开始从事艺术创作,那将会怎样?

以下即是一例由人工智能(下文统称AI)完成的艺术作品:

受过涂鸦训练的电脑正透过对水泥喷水来生产艺术品。此展品名为《论“涂鸦”理论》,作者名为yango2,于本年度的冲绳人工智能艺术与美学展上展出。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

上图右方为一台正在运行AI的电脑,它曾受过识别涂鸦影像的专门训练。电脑控制着一个能够在特定区块里注水的绘画头,AI创作的艺术品便由此产生了。

这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美术(fine art,即纯粹为审美意趣而进行的艺术创作,不涉及实用考量——译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将不得不承认这一可能性,即人性中至少有某些部分——亦即佛格勒在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如今已经为机器所掌握了。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器创作的成果也许会有一定的艺术性(artistic),但它本身其实并没有在创作艺术作品。

当艺术品被造出来满足第三方需求时——在这个案例中就是艺术家所雇佣的计算机程序员——它只能被称作插图(illustration)或商用艺术(commercial art),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假如AI有朝一日创作真正的艺术,那也必须完全出于它自身:创作过程由机器自主地、独立地完成,其目的必须是机器主动为自身设定的,且源自机器自身的审美意趣。惟有满足这些条件,艺术才会不单单是人类创造力的被动产物。

真正的人工智能艺术家是否可能存在?

2018年1月8日,日本的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简称OIST)举办了一场人工智能艺术与美学展。展会聚焦于“何为真正的人工智能艺术”这一概念。展会主办方的唯一问题是,归属于上述范畴的艺术尚未存在。

为了把这个有些耸人听闻的事实讲明白,展品被分为四大类:(1)人类艺术/人类美学,(2)人类艺术/机器美学,(3)机器艺术/人类美学,(4)机器艺术/机器美学。

第一类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类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第二和第三类顾名思义,包含了人机混合艺术。第四类中并没有由机器创作的艺术,因为目前还找不到既由机器创作同时反映机器美学的作品。最后这个分类似乎只是用来占个位置而已——然而,下文将会表明,它并不完全是个空集。

《不要打破规则》:作者为草刈美嘉和中泽秀树,属于第二类展品“人类艺术/机器美学”。此类展品的特点在于运用了某套规则或数学形式。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

每种类型的展品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第一类艺术揭示出美学的历史性变迁,从上帝视角转向人类视角。第二类大部分是20世纪的系统艺术(systemic art),包含极简主义、序列音乐和视觉诗,其特征是强调运用某组规则或数学的形式。一般认为最初启发系统艺术灵感的乃是建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当时有许多艺术家都反对造这座塔,包括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Adolphe Bouguereau)和小说家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其理由在于该塔外表不加修饰,设计方案由机器计算而来,是对人类美学的恶意否认。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当代人认为埃菲尔铁塔是很美的,这一点恰好构成第二类艺术的核心教诲:我们的审美感受力可以被数学和机器改变。第三类艺术则是所谓的媒体艺术,为机器与AI所制造,它表明现代的AI作品即便只是消极地体现着人类的创造力,但也不失为审美的对象。

一个美梦:这个系列属于第三类展品“机器艺术/人类美学”,名为“深度伦勃朗”(Deep Rembrandt)。由谷歌的Deep Dream人工智能软件产生。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

合在一起看,前三类展品勾勒出了一条不完整的弧线。我们可以从中看见人类作者的诞生,以及AI作者的开端。问题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艺术家有可能存在吗?我们可否期待美学有朝一日能完全从一个纯粹的、不涉及任何人类主导的设计的机器世界内部生发出来?今后AI是否可能具备审美上的自律(aesthetic autonomy)?这一问题始终居于展会所有议题的中心。

柏拉图曾主张“真、善、美”均为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美的价值仅仅在于其自身,而不是因为它服务了别的什么目的。人之为善也仅仅在于其自身,等等。一台机器若要创造出它自己的艺术,它便需要满足柏拉图的这条格言,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地去从事创作。至于机器是否可能这样做,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令人为此感到乐观的理由之一是,并非只有人类才能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从事创作活动。举个例子,只要给它们相应的绘画工具,黑猩猩也能纯粹为了绘画本身的愉悦而去作画。事实上,冲绳举办的这次展览里面就有出自五只黑猩猩和一只倭黑猩猩的画作,其主人是京都大学教授松泽哲郎(Tetsuro Matsuzawa)——这些画作都被归到了第四类即“机器艺术/机器美学”当中,这提示着某种可能性的存在。假如动物们只是为了得到香蕉才去画画,我们断然不会将它们的作品放到这一类里面来,因为那不算是为了艺术本身而创作。

一种替代:画作皆出自几只猩猩之手。这些作品属于第四类“机器艺术/机器美学”。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

为了让AI达到黑猩猩的水平,需要经历两个步骤。首先,AI必须能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如今AI的用途都是人类程序员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员们写好了所谓的评估函数(evaluation functions),以计算某一算法在特定时间执行得好还是不好。这意味着,能够满足第四类作品之要求的AI具备自己制定自己的评估函数的能力。

这种可能性也许已经成为了现实。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神经计算研究所教授铜谷贤治(Doya Kenji)及其带领的智能手机机器人研发团队在展会现场做了一项实验,名字就叫“机器人能否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在某个区域部署了一组机器人,由智能手机制成并配有轮子。机器人具有自由漫游的能力,能够自己寻找充电的地点,并且可以互相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交换程序。在此,充电模拟了人类的餐饮活动,而交换程序则模拟了人类的繁殖活动。不去充电的机器人会停摆,不交换程序的机器人则无法将它们的“DNA”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时间流逝,机器人们也开始确立自己的目标:例如,一些机器人停止了充电,转而去追求别的机器人,这个行为是程序先前未曾写明的。诸如此类的实验,令铜谷教授深信:机器人确实能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

当AI开始真正的艺术创作时,我们是否会承认它?

令AI从事艺术创作的第二个必要步骤,在于使机器人具备确立次要目标的能力——其存在仅仅是为了服务于首要目标——且它们必须从首要目标中自行衍生出来。举个例子,试设想某个有机体或某台机器的主要目的就是繁殖后代。性生活乃是繁殖的途径,那么过这种性生活就构成了一种次要目标。接下来,吸引某位伴侣乃是过性生活的途径,这便成为了一个相对具体的子目标。再接下来,变漂亮是吸引伴侣的途径,由此又衍生出更加细分化的子目标,以至于无穷。不过,对人类来说,性和伴侣的美都有其内在价值。为了性而性可以是有价值的,为了艺术而艺术自然也能如此。当某个AI业已选定其自身的目标时,它便会开始为了目标本身而展开追求,而这条路将会通向其自身的艺术创作活动。

内心世界:名为《无题》,作者为喜舍场守谷,患有自闭症。一张纸上填满了密密麻麻的汉字,但并不组成任何句子。图片来源:展会主办方等

当AI开始真正的艺术创作时,我们是否会承认它?我们可以把人类的艺术史教给AI,以便鼓励它们做出我们承认并乐于享受的成果。从另一方面看,未受训练的AI可能会造出某些相当具有原创性乃至根本无法辨识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外星人艺术”或“涩艺术”(Art Brut,所谓涩艺术是指非艺术领域的人们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特别是指未受训练的人或精神病患所画的粗糙、不熟练,甚至粗鄙的作品——译注)。尽管我们没法猜测自闭症缠身的艺术家喜舍场守谷(Kishaba Moriya,原名不明,音译)的内在审美感受力究竟是何等样貌——第二类展品中有其作品——但很多人都觉得他用密密麻麻的细小汉字覆盖纸张表面的做法有种诡异的美感。AI艺术的未来,类似于一个满是喜舍场守谷这样、但尚未被发现的艺术家们的世界。

真正的AI艺术将是极为无聊的,但同时又振奋人心,这会是一个不断再现的过程。说到底,美是无法被量化的,追问美的定义这个行为本身就推进了艺术的发展——我们在人类艺术史中一再经历这样的情形。AI的发展将会为这些问题带来新的洞见。同时,这也将是唯物论的胜利,它进一步模糊了人类这一种群的卓异性,并揭示出一个这样的世界:既不神秘,也没有上帝,人类在其中不过是许多由无生命的质料制成的机器。如果我们是正确的,这将催生出新一代的艺术家群体,在其努力之下,将能造出超乎我们想象力极限的新“埃菲尔铁塔”。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鹦鹉螺杂志

原标题:Waiting For the Robot Rembrand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