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企高管们2018年在中国还焦虑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企高管们2018年在中国还焦虑什么?

在调查了411家跨国公司后发现,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和自身竞争能力的信心已经触底反弹。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结束,对它们来说,过去30年靠着低竞争、低成本、高回报分一杯羹的生存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

但是,贝恩和中国美国商会联合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在调查了411家跨国公司后发现,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和自身竞争能力的信心已经触底反弹。

受访企业当中有半数企业的全球收入,至少有10%来自中国。2017年,它们在华的财务状况普遍都不错。约有64%的企业收入有所增长,这也是过去三年中比例最高的一次(2016年为58%、2015年为55%)。工业、资源和消费行业的企业,盈利增长尤为迅猛,较2016年呈现强劲反弹,消费行业收入也有所上升,服务行业和技术行业则保持稳定,大部分企业则与去年持平,收入下滑公司的比例,创下了历史新低。

而从体量来看,大型跨国公司(员工人数在250人以上) 的盈利能力最强,有83%实现了净利润,小型企业仅有57%实现净利润。

这些良好势头,让斩获了好成绩的外企对2018年的中国市场普遍持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增长,中产阶级的崛起,环境保护、数字技术、电子商务的进步,会帮助中国2018年GDP平均增速达到6.3%,高于对2017年的预测。一半以上的受访企业预计自己所在的行业增长率将超过5%,19%的企业甚至预计会有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工业和资源行业信心最佳,有45%的受访者预计行业增长率将超过5%,远超去年1/4的比例。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蔡瑞德表示:“今年的数据,最令人振奋的是过去几年的低迷情绪似乎已经触底反弹。”

当问到2018年在中国的主要商业目标时,有机增长、核心业务增长以及降低成本被受访企业排到了前三位。

17%的受访外企,将创新视为自己实现增长的首要因素。超过半数的公司说,它们在中国采用了比其他市场更为先进的数字技术。消费行业跨国公司更直接表示,中国的数字经济比其他市场更为先进,是全球数字技术的行业领导者。

降低成本的重要性虽然不复从前,但依然将耗费跨国企业的大量精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和调整战略布局的需要,让23%的企业已经或计划从中国转移产能,迁移到亚洲其他地区或重回美国。

虽然跨国公司整体生产状况比去年更为乐观,有近六成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这一数字较去年有所改善, 但它们在做有关中国的投资决策时仍保持谨慎,2018年,1/3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增加在华投资至10%以上,远远低于历史水平。

“外企在华的受欢迎程度不如以前”,是调查中跨国公司们最多的抱怨。随着中国经济变得日益发达,对外来商品、劳务、科技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转而更加信赖和保护本土科技以及创新,这导致跨国公司对于在华投资产生消极情绪,个别行业(如技术行业)甚至直接提到了“不公平待遇”——因为受到严格监管,相关的企业只能被动对新法规所带来的影响作出回应,无法提前规划自身的战略布局。

过去,跨国公司曾是人才最具吸引力的雇主,而今却常常在本土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输给本土初创公司和中型企业,因为后者能够提供更快速的成长机遇、更具吸引力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今年的调查中,45%的受访外企认为国内的竞争对手对求职者更具吸引力,高于去年的36%。1/3的受访外企表示,2017年的员工流失率比2016年高。它们在招聘和挽留人才时,常常遇到的两大难题——空气质量不佳和生活成本太高,在2017年进一步发酵,除此之外再添一条——来自内资企业的竞争。

于是,2018年,外企人力资源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寻找、招聘和引进人才转为投资和发展现有员工。几乎所有受访企业都预计2018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会上升,65%的受访企业认为上涨的薪酬开支,是公司在新一年将面临的挑战。

此外,多数受访企业认为,相较其他国家,中国的知识产权泄漏和数据安全问题十分严峻,1/4的公司将其列为自己在华面临的最大商业环境挑战。由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企业难以向法院或行政机关起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这种窘境在技术性企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它们还表示,跨境网络的网速缓慢等,是最令自己烦恼的信息技术问题。

即便如此,46%的受访企业对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抱有信心,与去年的34%相比有所提高,与此同时,仍然有半数以上的受访企业对此表示不确定或怀疑。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亚太区组织业务主席石教立建议:“面对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中国市场以及越来越强的国内竞争对手,在华外企的组织模式必须更加敏捷。要做到这点,外企需要抓住创新和数字化的机遇,及时应对监管和竞争环境中发生的快速且难以预测的变化。外企的下一轮增长将亟需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企高管们2018年在中国还焦虑什么?

在调查了411家跨国公司后发现,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和自身竞争能力的信心已经触底反弹。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结束,对它们来说,过去30年靠着低竞争、低成本、高回报分一杯羹的生存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

但是,贝恩和中国美国商会联合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在调查了411家跨国公司后发现,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和自身竞争能力的信心已经触底反弹。

受访企业当中有半数企业的全球收入,至少有10%来自中国。2017年,它们在华的财务状况普遍都不错。约有64%的企业收入有所增长,这也是过去三年中比例最高的一次(2016年为58%、2015年为55%)。工业、资源和消费行业的企业,盈利增长尤为迅猛,较2016年呈现强劲反弹,消费行业收入也有所上升,服务行业和技术行业则保持稳定,大部分企业则与去年持平,收入下滑公司的比例,创下了历史新低。

而从体量来看,大型跨国公司(员工人数在250人以上) 的盈利能力最强,有83%实现了净利润,小型企业仅有57%实现净利润。

这些良好势头,让斩获了好成绩的外企对2018年的中国市场普遍持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增长,中产阶级的崛起,环境保护、数字技术、电子商务的进步,会帮助中国2018年GDP平均增速达到6.3%,高于对2017年的预测。一半以上的受访企业预计自己所在的行业增长率将超过5%,19%的企业甚至预计会有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工业和资源行业信心最佳,有45%的受访者预计行业增长率将超过5%,远超去年1/4的比例。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蔡瑞德表示:“今年的数据,最令人振奋的是过去几年的低迷情绪似乎已经触底反弹。”

当问到2018年在中国的主要商业目标时,有机增长、核心业务增长以及降低成本被受访企业排到了前三位。

17%的受访外企,将创新视为自己实现增长的首要因素。超过半数的公司说,它们在中国采用了比其他市场更为先进的数字技术。消费行业跨国公司更直接表示,中国的数字经济比其他市场更为先进,是全球数字技术的行业领导者。

降低成本的重要性虽然不复从前,但依然将耗费跨国企业的大量精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和调整战略布局的需要,让23%的企业已经或计划从中国转移产能,迁移到亚洲其他地区或重回美国。

虽然跨国公司整体生产状况比去年更为乐观,有近六成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这一数字较去年有所改善, 但它们在做有关中国的投资决策时仍保持谨慎,2018年,1/3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增加在华投资至10%以上,远远低于历史水平。

“外企在华的受欢迎程度不如以前”,是调查中跨国公司们最多的抱怨。随着中国经济变得日益发达,对外来商品、劳务、科技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转而更加信赖和保护本土科技以及创新,这导致跨国公司对于在华投资产生消极情绪,个别行业(如技术行业)甚至直接提到了“不公平待遇”——因为受到严格监管,相关的企业只能被动对新法规所带来的影响作出回应,无法提前规划自身的战略布局。

过去,跨国公司曾是人才最具吸引力的雇主,而今却常常在本土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输给本土初创公司和中型企业,因为后者能够提供更快速的成长机遇、更具吸引力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今年的调查中,45%的受访外企认为国内的竞争对手对求职者更具吸引力,高于去年的36%。1/3的受访外企表示,2017年的员工流失率比2016年高。它们在招聘和挽留人才时,常常遇到的两大难题——空气质量不佳和生活成本太高,在2017年进一步发酵,除此之外再添一条——来自内资企业的竞争。

于是,2018年,外企人力资源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寻找、招聘和引进人才转为投资和发展现有员工。几乎所有受访企业都预计2018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会上升,65%的受访企业认为上涨的薪酬开支,是公司在新一年将面临的挑战。

此外,多数受访企业认为,相较其他国家,中国的知识产权泄漏和数据安全问题十分严峻,1/4的公司将其列为自己在华面临的最大商业环境挑战。由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企业难以向法院或行政机关起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这种窘境在技术性企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它们还表示,跨境网络的网速缓慢等,是最令自己烦恼的信息技术问题。

即便如此,46%的受访企业对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抱有信心,与去年的34%相比有所提高,与此同时,仍然有半数以上的受访企业对此表示不确定或怀疑。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亚太区组织业务主席石教立建议:“面对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中国市场以及越来越强的国内竞争对手,在华外企的组织模式必须更加敏捷。要做到这点,外企需要抓住创新和数字化的机遇,及时应对监管和竞争环境中发生的快速且难以预测的变化。外企的下一轮增长将亟需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