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猫奴的诞生:猫是如何成功驯化人类并统治世界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猫奴的诞生:猫是如何成功驯化人类并统治世界的?

猫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被石器时代的村民所包容,被古埃及人所崇敬,被当今千禧一代在网上热捧。似乎在某种意义上,猫确实蛊惑了人类。

猫奴示意图

按:纵观历史长河,家猫最重要的捕获物是什么?答案无疑是——人。猫确确实实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虽然它们通常什么也不干,和勤勤恳恳为人服务的狗迥然不同——猫被石器时代的村民所包容,被古埃及人所崇敬,被当今千禧一代热捧,这不仅限于养猫族日常吸猫晒猫,就连没猫的人也要在网上日览无数“cat porn”,以云吸猫实现打发时间、修复心灵或滋润生活。在某种意义上,猫确实蛊惑了人类。

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猫对于人类社会基本没什么可以表彰的贡献。它们不会排雷,不会救溺水者,甚至不会导盲。所以为什么世界上猫会比狗多?为什么美国家庭所养猫的数量比狗多了1200万?这种蹑手蹑脚、一脸冷漠、毫不逢迎的常见生物,究竟凭借什么能力,大摇大摆地蛊惑并统治了人类的生活?

在《人类吸猫小史》一书中,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艾比盖尔·塔克(Abigail Tucker)认为,家猫是通过一系列行为上的演化和天生的好样貌,对人类产生了微妙的控制力。无需任何基因改良,家猫天生长得就像人类的孩子,连体格都和人类新生儿十分接近,抱起来感受也相似。此外,猫的眼睛不仅大,其构造也是它们看起来像人类的重要因素。猫天生可爱的外貌和骨子里的大胆,使得它们坐稳了全世界以女性为主的爱猫群体的膝头。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新近出版的《人类吸猫小史》一书中文版中节选了部分内容,以期与你一同了解猫奴养成背后的深层奥秘。

“猫主子”一览

《人类“吸猫”小史》(节选)

文 | [英] 艾比盖尔·塔克   译 | 黄竹沁

猫的存在似乎没什么实用性。驯化它们没有什么意义,因而我们可能从未想过驯化它们,当它们自我驯化了之后,亦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实际的便利。它们没有在饥荒中拯救我们,黑死病也并非起源于猫数量的减少。然而猫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被石器时代的村民所包容,被古埃及人所崇敬,被当今千禧一代在网上热捧。现在很多人都承认享受猫的陪伴。似乎在某种意义上,猫确实蛊惑了人类。

赢得人类的兴致和喜爱是家猫成功的核心。“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非常功利,做任何事情都有合理的原因,”动物驯化学者格雷格·拉尔森(Greger Larson)告诉我,“然而这完全是胡说八道。经济或者逻辑之类的动机并不是一切行为的前提条件。相反,神话、猜疑、从众等其他的因素才是我们行为的初衷——它们促成了文化、审美以及意外的产生。”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外就是,尽管猫和人在9200万年以前曾共享同一个祖先,但是我们之间看起来完全不同。更棒的是,现代家猫看起来与人类婴儿十分相似。它们常常被夸赞为“可爱”——可爱并不是一个抽象或者良性的概念,而是一组特殊且强大的物理特性,以至科学家不忍心下手解剖它们进行研究。家猫拥有一组被奥地利人种学者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称作“怜幼触发特质”(baby releasers)的无敌特性:这些外表特征让我们想起自己的孩童并相应地释放出荷尔蒙——圆乎乎的脸蛋,肉嘟嘟的双颊,大脑门,大眼睛以及小鼻子。

我在心里盘点自己宠物的特征时,发现自己尤其对这种长相毫无抵抗力。我弟媳第一次看见奇多的时候就惊呼,“哇哦!他的脸好像人啊!”——确实如此。和看见我们自己可怜巴巴的宝宝时一样,其他动物的怜幼触发特质会在成年人体内引起一种愉悦的、类似于毒品的“催情般的容光焕发”(oxytocin glow),最终导致一系列的保护抚养行为,包括提高自身精细运动的协调性以让我们做好抚育幼童的准备。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养宠物的行为其实是“一不小心点燃了我们的母性”的行为。或者就像进化生物学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所认为的那样,“人类对于幼童产生这种怜爱的本能反应其实是进化的结果,而我们在养宠物的过程中无疑将这种反应转移到了动物身上,仅仅因为它们具有和人类幼童相似的特征。”

进化生物学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当然了,很多动物非常可爱(尤其是它们小时候),且家养动物往往会在成年阶段依旧保持这种幼龄的长相。其中一些幼龄化的长相是温顺的性格所致,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人类对家养动物长相的偏好。长脸尖鼻的狼并不可爱,但是很多犬类却很可爱,我们在怜幼触发特质方面的弱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哈巴狗之类动物的进化。事实上,很多受欢迎的狗,比如博美,看起来和猫非常相似。

但是家猫,包括成年的猫,甚至是最原始的野生lybica,无需任何基因改良,天生长得就像人类的孩子。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体格[平均约8磅(约3.6公斤)]和新生儿的比例完全一样。(人尽皆知,我会把温顺的猫抱在臂弯里,和抱孩子没什么两样。)部分在于它的声音——猫叫声能让人自动联想起小孩的哭声,且研究表明猫可能有段时间调整过自己的发声,以更精确地模仿小孩哭。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关键的面部特点,实际上反映了猫致命的解剖学特征——它们短小有力的下颚造就了甜甜的圆脸,小小的短翘鼻子是源于它们并不依赖嗅觉捕猎,这点和狗完全不一样。

但真正的秘密在于它们的眼睛。

秘密之源:猫的眼睛

猫的眼睛和我们不一样,裂缝状的瞳仁和高度敏感的视网膜使得它们的眼睛在夜间如同月般明亮。但是人和猫的眼睛在几个重要的方面非常相似。其一,猫眼都很大:一只成年猫的眼睛几乎和人类的一样大,而猫仔的大眼睛在一张小脸上看起来格外水灵。一个动物眼睛的大小预示着它的商业吸引力,这点可能与大眼睛的人类往往更加迷人的事实有潜意识关联:熊猫眼部黑色的斑块让它亮晶晶的小眼珠看起来大了一百倍,因而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定为最终的海报封面。然而,家猫(尽管基本上不可能濒危)吸引的捐款数量能与熊猫媲美。

猫眼睛不仅大,它们的构造也非常幸运。很多其他逗人喜欢的动物,比如兔子,它们的眼睛位于脑袋两侧以获得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甚至狗的眼睛也相对比较分散。但猫是埋伏型狩猎者:尤其是在夜间,为了能够扑到快速移动的猎物,它们需要精准目测距离的能力,因而它们进化出了食肉动物中最好的双目视角。这种视觉策略需要两眼的视野高度重合,所以猫的眼睛是向前的,且位于头的前部中间。

人类的眼睛也是同样的构造。灵长类动物并非埋伏型狩猎者,但我们是大型的素食搜寻者。我们利用位于面部中间的眼睛来完成不同的目的:在灌木丛中近距离寻找成熟的果实,以及后来的读取别人的面部表情。猫眼睛的构造是它们看起来像人类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夜视捕食者猫头鹰也有相似的面部构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相比秃鹰更喜欢猫头鹰。)

所以猫的脸是一系列可爱特质的完美组合,尽管这张可爱面孔的主人曾经大肆屠戮我们的祖先。既是一张超级捕猎者的脸,也是一张孩子气的脸:这样的组合使它们看起来危险又迷人。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女性身上:事实上,怜幼触发特质的催化效应似乎对于适育年龄的女性尤其明显。老生常谈,全世界波斯猫爱好者和爱猫群体都是以女性为主导的,但我并不确定这中间有多少和母性有关。即使是顶级的猫展,名字和血统能写一页纸的猫冠军们也仅仅被称作“小男孩”或者“小女孩”。你会常常听到这种对话:“你信吗,那个俄罗斯裁判居然把我家‘小女孩’丢在地上?”现在很多婴儿产品都会提供猫咪同类产品,从有机肉类浓汤到高端折叠婴儿车;再比如一个成功的猫咪精品网店奥斯潘德(Hauspanther),其创始人最早就是经营婴儿用品起家的。

这并不是说,近东地区石器时代的女性已经会常常抱着猫咪在膝盖上玩耍——这些母性的冲动是一个漫长、缓慢,复杂且千头万绪的演化结果。但是猫天生可爱的外貌和骨子里的大胆,解释了为什么当别的动物被人类拒之门外时,猫能够将爪子伸进人类的家门。

家猫通过一系列行为上的演化和天生的好样貌,对人类产生了微妙的控制力

对于人类来说,拥有假的宝宝[或称“虚拟亲属”(fictive kin),进化论心理学上的术语]的影响尚不清楚。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可以在给一个毛茸茸的小宝贝做父母的过程中获利:因为这对于我们日后养育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难得的练习机会,以及我们可以借机向潜在的未来伴侣展示自己抚养后代的能力。还有一些其他说法,比如猫更类似于一种“社会性寄生虫”(social parasite),利用我们的怜幼天性,占据了我们原本应该花在自己后代身上的时间、精力以及其他资源。

目前,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家猫通过一系列行为上的演化和天生的好样貌,对人类产生了微妙的控制力。人类沦为了猫奴,一如它们对人类也言听计从。它们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享受着我们的食物。猫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收获的好处比我们所见的要多得多。

尽管在今天,猫取悦于人,优雅地坐在我们的客厅里,狼吞虎咽地吃着垃圾,远离下水道的老鼠,它们其实并不需要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毕竟作为猫科动物,它们一直具备着随时离开我们、回到野生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只不过它们的身份不再是中型狩猎者——它们现在是人类世界中的顶级捕食者。

书摘部分节选自《人类“吸猫”小史:家猫如何驯化人类并统治世界》第三章,较原文有删节,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人类“吸猫”小史:家猫如何驯化人类并统治世界》
[英]艾比盖尔·塔克 著  黄竹沁 译
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8-01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猫奴的诞生:猫是如何成功驯化人类并统治世界的?

猫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被石器时代的村民所包容,被古埃及人所崇敬,被当今千禧一代在网上热捧。似乎在某种意义上,猫确实蛊惑了人类。

猫奴示意图

按:纵观历史长河,家猫最重要的捕获物是什么?答案无疑是——人。猫确确实实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虽然它们通常什么也不干,和勤勤恳恳为人服务的狗迥然不同——猫被石器时代的村民所包容,被古埃及人所崇敬,被当今千禧一代热捧,这不仅限于养猫族日常吸猫晒猫,就连没猫的人也要在网上日览无数“cat porn”,以云吸猫实现打发时间、修复心灵或滋润生活。在某种意义上,猫确实蛊惑了人类。

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猫对于人类社会基本没什么可以表彰的贡献。它们不会排雷,不会救溺水者,甚至不会导盲。所以为什么世界上猫会比狗多?为什么美国家庭所养猫的数量比狗多了1200万?这种蹑手蹑脚、一脸冷漠、毫不逢迎的常见生物,究竟凭借什么能力,大摇大摆地蛊惑并统治了人类的生活?

在《人类吸猫小史》一书中,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艾比盖尔·塔克(Abigail Tucker)认为,家猫是通过一系列行为上的演化和天生的好样貌,对人类产生了微妙的控制力。无需任何基因改良,家猫天生长得就像人类的孩子,连体格都和人类新生儿十分接近,抱起来感受也相似。此外,猫的眼睛不仅大,其构造也是它们看起来像人类的重要因素。猫天生可爱的外貌和骨子里的大胆,使得它们坐稳了全世界以女性为主的爱猫群体的膝头。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新近出版的《人类吸猫小史》一书中文版中节选了部分内容,以期与你一同了解猫奴养成背后的深层奥秘。

“猫主子”一览

《人类“吸猫”小史》(节选)

文 | [英] 艾比盖尔·塔克   译 | 黄竹沁

猫的存在似乎没什么实用性。驯化它们没有什么意义,因而我们可能从未想过驯化它们,当它们自我驯化了之后,亦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实际的便利。它们没有在饥荒中拯救我们,黑死病也并非起源于猫数量的减少。然而猫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被石器时代的村民所包容,被古埃及人所崇敬,被当今千禧一代在网上热捧。现在很多人都承认享受猫的陪伴。似乎在某种意义上,猫确实蛊惑了人类。

赢得人类的兴致和喜爱是家猫成功的核心。“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非常功利,做任何事情都有合理的原因,”动物驯化学者格雷格·拉尔森(Greger Larson)告诉我,“然而这完全是胡说八道。经济或者逻辑之类的动机并不是一切行为的前提条件。相反,神话、猜疑、从众等其他的因素才是我们行为的初衷——它们促成了文化、审美以及意外的产生。”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外就是,尽管猫和人在9200万年以前曾共享同一个祖先,但是我们之间看起来完全不同。更棒的是,现代家猫看起来与人类婴儿十分相似。它们常常被夸赞为“可爱”——可爱并不是一个抽象或者良性的概念,而是一组特殊且强大的物理特性,以至科学家不忍心下手解剖它们进行研究。家猫拥有一组被奥地利人种学者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称作“怜幼触发特质”(baby releasers)的无敌特性:这些外表特征让我们想起自己的孩童并相应地释放出荷尔蒙——圆乎乎的脸蛋,肉嘟嘟的双颊,大脑门,大眼睛以及小鼻子。

我在心里盘点自己宠物的特征时,发现自己尤其对这种长相毫无抵抗力。我弟媳第一次看见奇多的时候就惊呼,“哇哦!他的脸好像人啊!”——确实如此。和看见我们自己可怜巴巴的宝宝时一样,其他动物的怜幼触发特质会在成年人体内引起一种愉悦的、类似于毒品的“催情般的容光焕发”(oxytocin glow),最终导致一系列的保护抚养行为,包括提高自身精细运动的协调性以让我们做好抚育幼童的准备。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养宠物的行为其实是“一不小心点燃了我们的母性”的行为。或者就像进化生物学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所认为的那样,“人类对于幼童产生这种怜爱的本能反应其实是进化的结果,而我们在养宠物的过程中无疑将这种反应转移到了动物身上,仅仅因为它们具有和人类幼童相似的特征。”

进化生物学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当然了,很多动物非常可爱(尤其是它们小时候),且家养动物往往会在成年阶段依旧保持这种幼龄的长相。其中一些幼龄化的长相是温顺的性格所致,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人类对家养动物长相的偏好。长脸尖鼻的狼并不可爱,但是很多犬类却很可爱,我们在怜幼触发特质方面的弱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哈巴狗之类动物的进化。事实上,很多受欢迎的狗,比如博美,看起来和猫非常相似。

但是家猫,包括成年的猫,甚至是最原始的野生lybica,无需任何基因改良,天生长得就像人类的孩子。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体格[平均约8磅(约3.6公斤)]和新生儿的比例完全一样。(人尽皆知,我会把温顺的猫抱在臂弯里,和抱孩子没什么两样。)部分在于它的声音——猫叫声能让人自动联想起小孩的哭声,且研究表明猫可能有段时间调整过自己的发声,以更精确地模仿小孩哭。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关键的面部特点,实际上反映了猫致命的解剖学特征——它们短小有力的下颚造就了甜甜的圆脸,小小的短翘鼻子是源于它们并不依赖嗅觉捕猎,这点和狗完全不一样。

但真正的秘密在于它们的眼睛。

秘密之源:猫的眼睛

猫的眼睛和我们不一样,裂缝状的瞳仁和高度敏感的视网膜使得它们的眼睛在夜间如同月般明亮。但是人和猫的眼睛在几个重要的方面非常相似。其一,猫眼都很大:一只成年猫的眼睛几乎和人类的一样大,而猫仔的大眼睛在一张小脸上看起来格外水灵。一个动物眼睛的大小预示着它的商业吸引力,这点可能与大眼睛的人类往往更加迷人的事实有潜意识关联:熊猫眼部黑色的斑块让它亮晶晶的小眼珠看起来大了一百倍,因而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定为最终的海报封面。然而,家猫(尽管基本上不可能濒危)吸引的捐款数量能与熊猫媲美。

猫眼睛不仅大,它们的构造也非常幸运。很多其他逗人喜欢的动物,比如兔子,它们的眼睛位于脑袋两侧以获得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甚至狗的眼睛也相对比较分散。但猫是埋伏型狩猎者:尤其是在夜间,为了能够扑到快速移动的猎物,它们需要精准目测距离的能力,因而它们进化出了食肉动物中最好的双目视角。这种视觉策略需要两眼的视野高度重合,所以猫的眼睛是向前的,且位于头的前部中间。

人类的眼睛也是同样的构造。灵长类动物并非埋伏型狩猎者,但我们是大型的素食搜寻者。我们利用位于面部中间的眼睛来完成不同的目的:在灌木丛中近距离寻找成熟的果实,以及后来的读取别人的面部表情。猫眼睛的构造是它们看起来像人类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夜视捕食者猫头鹰也有相似的面部构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相比秃鹰更喜欢猫头鹰。)

所以猫的脸是一系列可爱特质的完美组合,尽管这张可爱面孔的主人曾经大肆屠戮我们的祖先。既是一张超级捕猎者的脸,也是一张孩子气的脸:这样的组合使它们看起来危险又迷人。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女性身上:事实上,怜幼触发特质的催化效应似乎对于适育年龄的女性尤其明显。老生常谈,全世界波斯猫爱好者和爱猫群体都是以女性为主导的,但我并不确定这中间有多少和母性有关。即使是顶级的猫展,名字和血统能写一页纸的猫冠军们也仅仅被称作“小男孩”或者“小女孩”。你会常常听到这种对话:“你信吗,那个俄罗斯裁判居然把我家‘小女孩’丢在地上?”现在很多婴儿产品都会提供猫咪同类产品,从有机肉类浓汤到高端折叠婴儿车;再比如一个成功的猫咪精品网店奥斯潘德(Hauspanther),其创始人最早就是经营婴儿用品起家的。

这并不是说,近东地区石器时代的女性已经会常常抱着猫咪在膝盖上玩耍——这些母性的冲动是一个漫长、缓慢,复杂且千头万绪的演化结果。但是猫天生可爱的外貌和骨子里的大胆,解释了为什么当别的动物被人类拒之门外时,猫能够将爪子伸进人类的家门。

家猫通过一系列行为上的演化和天生的好样貌,对人类产生了微妙的控制力

对于人类来说,拥有假的宝宝[或称“虚拟亲属”(fictive kin),进化论心理学上的术语]的影响尚不清楚。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可以在给一个毛茸茸的小宝贝做父母的过程中获利:因为这对于我们日后养育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难得的练习机会,以及我们可以借机向潜在的未来伴侣展示自己抚养后代的能力。还有一些其他说法,比如猫更类似于一种“社会性寄生虫”(social parasite),利用我们的怜幼天性,占据了我们原本应该花在自己后代身上的时间、精力以及其他资源。

目前,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家猫通过一系列行为上的演化和天生的好样貌,对人类产生了微妙的控制力。人类沦为了猫奴,一如它们对人类也言听计从。它们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享受着我们的食物。猫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收获的好处比我们所见的要多得多。

尽管在今天,猫取悦于人,优雅地坐在我们的客厅里,狼吞虎咽地吃着垃圾,远离下水道的老鼠,它们其实并不需要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毕竟作为猫科动物,它们一直具备着随时离开我们、回到野生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只不过它们的身份不再是中型狩猎者——它们现在是人类世界中的顶级捕食者。

书摘部分节选自《人类“吸猫”小史:家猫如何驯化人类并统治世界》第三章,较原文有删节,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人类“吸猫”小史:家猫如何驯化人类并统治世界》
[英]艾比盖尔·塔克 著  黄竹沁 译
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8-01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