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日间行车灯是天使还是魔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日间行车灯是天使还是魔鬼?

我们认识日行灯,正是它们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时候,所以很多人才误认为日行灯是一个装饰品。

 

日间行车灯,一个乍一听名字有点让人费解的汽车配置:大白天的,为什么要开灯?就是这么一个配置,欧盟从2011年起就开始强制所有新车必须安装,国内虽然没有法规要求,但配备日行灯的车型已经逐渐从过去几十万的豪华车,逐渐普及到了10万以内的国产买菜车。而当它逐渐来到我们身边时,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在国内,日行灯的作用似乎显而易见,国内消费者初识日行灯大多是从被称为“灯厂”的奥迪开始,由于日行灯的造型太炫酷,大家在白天看到一辆配备日行灯的奥迪车型时,第一反应就是“哇靠这灯好霸气!”,而不是“卧槽这车白天为啥还开灯?”

所以,日行灯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提升逼格的装饰,但实际上,日行灯的美观只是LED车灯普及后带来的一个附加效果,日行灯的历史要比LED车灯久远得多,那个时候,日行灯只是纯粹的一个安全配置。

LED光源首次作为车灯,是21世纪之后奥迪首先开辟的,而日行灯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首先是1972年,芬兰出台了一项规定,在一些郊区、乡村等地区,白天开车时必须要打开车灯,后来这项规定拓展到了全国范围,挪威、瑞典、冰岛等其它北欧国家也在不久之后跟进。

白天必须开车灯这个规定,在我们看来显得很奇葩,但在处在寒带的高纬度北欧国家,白天时的光线远不如我国大部分地区充足,且到了冬天阳光照射时间很短,开灯行驶能够有效降低一些交通事故。久而久之,欧洲其它国家也逐渐认识到了日行灯的必要性,终于在2011年将其列为新车强制配备的配置。

我们现在提到日行灯,总会直接联想到LED,好像所有的日行灯都是采用LED光源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奥迪将LED车灯引入量产车之前,日行灯在欧洲、北美等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应用,那个时候的日行灯主要有三种:

1、直接让近光灯常亮,将亮度调暗用作日间行车灯;

2、采用远光灯灯源,用作日行灯时将亮度调暗;

3、采用转向灯,用作日行灯时将亮度增强。

4、设计两个专用日行灯。

也就是说,早期的日行灯都是借用远光灯、近光灯及转向灯这些常用的光源,后来有些车企开始在车型的前脸专门设计一套日行灯,但灯源大多也是采用卤素灯。所以那个时候的日行灯,不过是在白天亮起的普通车灯而已,并不会起到额外的美观、装饰作用。

而当LED车灯普及之后,车企们可以利用LED光源的特性设计出时尚、炫酷的造型,而这种材料消耗的能量远低于卤素灯和氙气灯,所以马上就成为担任日间行车灯的最佳方案。正因如此,我们认识日行灯,正是它们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时候,所以很多人才误认为日行灯是一个装饰品。

那么,日行灯是否真的能够提高日间行车的安全性呢?其实这曾经是个颇有争议性的话题,在北欧与加拿大将日行灯列为强制配置之后,其它一些国家的政府结构,在这一点上一直举棋不定,其中美国就是争论最激烈的国家之一。

早在1987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没错,就是那个在汽车碰撞测试与E-NCAP齐名的机构)曾向美国当局NHTSA发出提议,要求政府对车企开放配备日行灯的权限,但遭到后者回绝,理由是NHTSA认为日行灯无法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并有可能在高速上分散其它驾驶员的精力,增加风险。

不过,除了IIHS之外,美国当时还有一家车企是日行灯的坚决拥趸,它就是通用汽车。

1990年,通用再次提请NHTSA,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允许车辆选配日行灯,这个时候NHTSA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安装日行灯逐渐在美国全经合法化,而在当时,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州份都是禁止车轮安装日行灯的。1993年,通用开始将日行灯配备在部分车型上,不久之后,日行灯成为通用汽车在美国市场所有新车中的标准配置。

注意,当时的美国只是开始允许车企安装日行灯,而并非强制安装,当时美国人对日行灯的作用有很大分歧,甚至有人专门组织了名为ADADRL(抵制日行灯车主协会)的机构和网站(http://lightsout.org/index.html),他们反对车企安装日行灯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白天常开日行灯会消耗大量能量,不利于节油环保,且会加快车灯损耗;

2、 以通用为代表的车企推广日行灯,目的并非出于安全,而是增加卖点追逐利润。

3、 日行灯在北欧、加拿大这些高纬度地区或许有效,但在光照充足的美国毫无必要,反而过强的光线会分散他人注意力,增加交通风险。

经过新车君简单的了解,ADADRL最活跃的时候是在21世纪初,距今已经有很长时间,而那个时候正是美国车企大力推广日行灯,而LED光源尚未普及的时候。由于LED的能耗比卤素灯和氙气灯要低得多,且使用寿命长,所以LED日行灯普及后,上述第一个反对日行灯的理由其实就不再成立了。

至于第二点,如果说LED车灯普及之前,推广日行灯可能是车企增加利润和卖点的措施的话,那么如今能够提升逼格的LED日行灯其实已经变成消费者关注的装逼配置了。

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第三点,因为我国与美国的纬度相近,大部分地区并不存在阳光匮乏的问题,那么在安全方面,日行灯是否真的有必要?

其次是日行灯的负面作用,欧美地区法规相对完善,对于日行灯的亮度、照射角度等设计都有明确的规定,能够尽量避免对他人产生炫光干扰的问题。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强制有效的约束法规,日行灯的后装市场非常混乱,很多人为了追求逼格,甚至会跑到一些路边改装店买一套亮瞎眼的LED日行灯,它们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魔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日间行车灯是天使还是魔鬼?

我们认识日行灯,正是它们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时候,所以很多人才误认为日行灯是一个装饰品。

 

日间行车灯,一个乍一听名字有点让人费解的汽车配置:大白天的,为什么要开灯?就是这么一个配置,欧盟从2011年起就开始强制所有新车必须安装,国内虽然没有法规要求,但配备日行灯的车型已经逐渐从过去几十万的豪华车,逐渐普及到了10万以内的国产买菜车。而当它逐渐来到我们身边时,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在国内,日行灯的作用似乎显而易见,国内消费者初识日行灯大多是从被称为“灯厂”的奥迪开始,由于日行灯的造型太炫酷,大家在白天看到一辆配备日行灯的奥迪车型时,第一反应就是“哇靠这灯好霸气!”,而不是“卧槽这车白天为啥还开灯?”

所以,日行灯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提升逼格的装饰,但实际上,日行灯的美观只是LED车灯普及后带来的一个附加效果,日行灯的历史要比LED车灯久远得多,那个时候,日行灯只是纯粹的一个安全配置。

LED光源首次作为车灯,是21世纪之后奥迪首先开辟的,而日行灯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首先是1972年,芬兰出台了一项规定,在一些郊区、乡村等地区,白天开车时必须要打开车灯,后来这项规定拓展到了全国范围,挪威、瑞典、冰岛等其它北欧国家也在不久之后跟进。

白天必须开车灯这个规定,在我们看来显得很奇葩,但在处在寒带的高纬度北欧国家,白天时的光线远不如我国大部分地区充足,且到了冬天阳光照射时间很短,开灯行驶能够有效降低一些交通事故。久而久之,欧洲其它国家也逐渐认识到了日行灯的必要性,终于在2011年将其列为新车强制配备的配置。

我们现在提到日行灯,总会直接联想到LED,好像所有的日行灯都是采用LED光源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奥迪将LED车灯引入量产车之前,日行灯在欧洲、北美等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应用,那个时候的日行灯主要有三种:

1、直接让近光灯常亮,将亮度调暗用作日间行车灯;

2、采用远光灯灯源,用作日行灯时将亮度调暗;

3、采用转向灯,用作日行灯时将亮度增强。

4、设计两个专用日行灯。

也就是说,早期的日行灯都是借用远光灯、近光灯及转向灯这些常用的光源,后来有些车企开始在车型的前脸专门设计一套日行灯,但灯源大多也是采用卤素灯。所以那个时候的日行灯,不过是在白天亮起的普通车灯而已,并不会起到额外的美观、装饰作用。

而当LED车灯普及之后,车企们可以利用LED光源的特性设计出时尚、炫酷的造型,而这种材料消耗的能量远低于卤素灯和氙气灯,所以马上就成为担任日间行车灯的最佳方案。正因如此,我们认识日行灯,正是它们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时候,所以很多人才误认为日行灯是一个装饰品。

那么,日行灯是否真的能够提高日间行车的安全性呢?其实这曾经是个颇有争议性的话题,在北欧与加拿大将日行灯列为强制配置之后,其它一些国家的政府结构,在这一点上一直举棋不定,其中美国就是争论最激烈的国家之一。

早在1987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没错,就是那个在汽车碰撞测试与E-NCAP齐名的机构)曾向美国当局NHTSA发出提议,要求政府对车企开放配备日行灯的权限,但遭到后者回绝,理由是NHTSA认为日行灯无法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并有可能在高速上分散其它驾驶员的精力,增加风险。

不过,除了IIHS之外,美国当时还有一家车企是日行灯的坚决拥趸,它就是通用汽车。

1990年,通用再次提请NHTSA,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允许车辆选配日行灯,这个时候NHTSA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安装日行灯逐渐在美国全经合法化,而在当时,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州份都是禁止车轮安装日行灯的。1993年,通用开始将日行灯配备在部分车型上,不久之后,日行灯成为通用汽车在美国市场所有新车中的标准配置。

注意,当时的美国只是开始允许车企安装日行灯,而并非强制安装,当时美国人对日行灯的作用有很大分歧,甚至有人专门组织了名为ADADRL(抵制日行灯车主协会)的机构和网站(http://lightsout.org/index.html),他们反对车企安装日行灯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白天常开日行灯会消耗大量能量,不利于节油环保,且会加快车灯损耗;

2、 以通用为代表的车企推广日行灯,目的并非出于安全,而是增加卖点追逐利润。

3、 日行灯在北欧、加拿大这些高纬度地区或许有效,但在光照充足的美国毫无必要,反而过强的光线会分散他人注意力,增加交通风险。

经过新车君简单的了解,ADADRL最活跃的时候是在21世纪初,距今已经有很长时间,而那个时候正是美国车企大力推广日行灯,而LED光源尚未普及的时候。由于LED的能耗比卤素灯和氙气灯要低得多,且使用寿命长,所以LED日行灯普及后,上述第一个反对日行灯的理由其实就不再成立了。

至于第二点,如果说LED车灯普及之前,推广日行灯可能是车企增加利润和卖点的措施的话,那么如今能够提升逼格的LED日行灯其实已经变成消费者关注的装逼配置了。

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第三点,因为我国与美国的纬度相近,大部分地区并不存在阳光匮乏的问题,那么在安全方面,日行灯是否真的有必要?

其次是日行灯的负面作用,欧美地区法规相对完善,对于日行灯的亮度、照射角度等设计都有明确的规定,能够尽量避免对他人产生炫光干扰的问题。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强制有效的约束法规,日行灯的后装市场非常混乱,很多人为了追求逼格,甚至会跑到一些路边改装店买一套亮瞎眼的LED日行灯,它们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魔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