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丰田与铃木的合作又有了新进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丰田与铃木的合作又有了新进展

事实上,就像丰田对新技术研发向来保持低调一样,丰田与铃木的合作只是它诸多规划中的一个小目标。

去年10月中旬,丰田汽车与铃木汽车曾举行联合发布会,称双方将在汽车环保、信息安全以及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近日,据外媒报道,此项合作意向接近达成,双方最快将于2月6日宣布这项合作。

除了技术层面的合作以外,合作还将涉及开发与采购等领域,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在日本和海外市场上共享资源等。

铃木在微型车领域是领先者,丰田则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在更多车型以及其它新技术开发领域拥有较大的优势。在去年10月的丰田汽车与铃木汽车联合发布会上,双方达成一致,将在继续保持自由、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展开合作。

不久之前,丰田汽车刚宣布将旗下专注于小型车的子公司大发汽车全资收购,前者对小型车市场有着更大的野心,而小型车则是铃木汽车的核心业务。不过,虽然大发与铃木在日本国内小型车领域竞争激烈,但在全球市场上,两者的业务范围并不重叠。铃木汽车的主攻印度,而大发在印度并不销售汽车,其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报道称,即便双方进行了合作,铃木汽车和大发汽车将继续以各自的品牌出售汽车,以避免反垄断法相关的风险。

界面新闻此前的报道中将此次的合作解读为日本车企试图成为汽车行业标准制定者。作为汽车强国,日本在标准制定方面远落后于欧美——无论在自动驾驶、充电还是车用无线频率的标准上。而除了要在行业内保持竞争力以外,丰田对门外的“野蛮人”也给予了足够的警惕。

鉴于更多的科技公司对汽车行业的窥探欲望越来越强烈,并已有不少公司已经将触角伸了进来,感到了“危机”的丰田汽车希望联合更多的同行建立起“壁垒”。

事实上,就像丰田对新技术研发向来保持低调一样,丰田与铃木的合作只是它诸多规划中的一个小目标。十多年前丰田就成为了富士重工的第一大股东,同一时期与五十铃合作开发柴油机顺带也收购了后者5.9%的股份;2013年丰田和宝马集团在燃料电池、跑车、轻量化技术和锂离子电池方面合作;2016年初丰田又与福特共同开发Smart Device Link软件技术用于让手机功能更好地嵌入车机;2016年11月丰田与马自达正式达成合作,两者分别在新能源技术和内燃机技术上实现完美互补。

这家汽车制造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并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去年,连续4年销量夺冠的丰田汽车被大众汽车反超,与外界高调报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田的无动于衷——2017年丰田的销量目标早在数月前已定下,1020万,同比增长1%——无论它最终排名第几。

此外,我们看到的另一个对比是,各国汽车制造商都在结盟,但中国品牌却是一副争奇斗艳、针锋相对的景象,互相间合作的更是几乎为零。这种状态与逐渐抱团的外资车企距离只会越拉越远,所谓的“品牌向上”、“走出国门”也将只是井底之蛙的意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丰田

5.4k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分公司召回部分国产汽车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丰田与铃木的合作又有了新进展

事实上,就像丰田对新技术研发向来保持低调一样,丰田与铃木的合作只是它诸多规划中的一个小目标。

去年10月中旬,丰田汽车与铃木汽车曾举行联合发布会,称双方将在汽车环保、信息安全以及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近日,据外媒报道,此项合作意向接近达成,双方最快将于2月6日宣布这项合作。

除了技术层面的合作以外,合作还将涉及开发与采购等领域,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在日本和海外市场上共享资源等。

铃木在微型车领域是领先者,丰田则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在更多车型以及其它新技术开发领域拥有较大的优势。在去年10月的丰田汽车与铃木汽车联合发布会上,双方达成一致,将在继续保持自由、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展开合作。

不久之前,丰田汽车刚宣布将旗下专注于小型车的子公司大发汽车全资收购,前者对小型车市场有着更大的野心,而小型车则是铃木汽车的核心业务。不过,虽然大发与铃木在日本国内小型车领域竞争激烈,但在全球市场上,两者的业务范围并不重叠。铃木汽车的主攻印度,而大发在印度并不销售汽车,其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报道称,即便双方进行了合作,铃木汽车和大发汽车将继续以各自的品牌出售汽车,以避免反垄断法相关的风险。

界面新闻此前的报道中将此次的合作解读为日本车企试图成为汽车行业标准制定者。作为汽车强国,日本在标准制定方面远落后于欧美——无论在自动驾驶、充电还是车用无线频率的标准上。而除了要在行业内保持竞争力以外,丰田对门外的“野蛮人”也给予了足够的警惕。

鉴于更多的科技公司对汽车行业的窥探欲望越来越强烈,并已有不少公司已经将触角伸了进来,感到了“危机”的丰田汽车希望联合更多的同行建立起“壁垒”。

事实上,就像丰田对新技术研发向来保持低调一样,丰田与铃木的合作只是它诸多规划中的一个小目标。十多年前丰田就成为了富士重工的第一大股东,同一时期与五十铃合作开发柴油机顺带也收购了后者5.9%的股份;2013年丰田和宝马集团在燃料电池、跑车、轻量化技术和锂离子电池方面合作;2016年初丰田又与福特共同开发Smart Device Link软件技术用于让手机功能更好地嵌入车机;2016年11月丰田与马自达正式达成合作,两者分别在新能源技术和内燃机技术上实现完美互补。

这家汽车制造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并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去年,连续4年销量夺冠的丰田汽车被大众汽车反超,与外界高调报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田的无动于衷——2017年丰田的销量目标早在数月前已定下,1020万,同比增长1%——无论它最终排名第几。

此外,我们看到的另一个对比是,各国汽车制造商都在结盟,但中国品牌却是一副争奇斗艳、针锋相对的景象,互相间合作的更是几乎为零。这种状态与逐渐抱团的外资车企距离只会越拉越远,所谓的“品牌向上”、“走出国门”也将只是井底之蛙的意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