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让油价永久跌破20美元,石油真会“死”在特斯拉手上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让油价永久跌破20美元,石油真会“死”在特斯拉手上吗

特斯拉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石油是大自然精华的凝结。人类的智慧是软资源,石油资源是硬资源,用可再生的软资源调配好、利用好不可再生的硬资源,才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作者: 周末

要问当今世界谁最可能革掉石油的命,电动车特斯拉的老板埃隆·马斯克至少能问鼎前三。近日,特斯拉市值超过了有109年历史的通用汽车。他“搅乱石油业”的计划,可以说又取得了重大进展。

而且在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还以17亿美元巨资收购了特斯拉5%的股份。电动车前景有那么好?

马斯克离“终结石油”这一目标,究竟还有多远?在石油业举步维艰的今天,石油人务必要关注这位劲敌的动向。

今年2月中旬,传奇人物、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出现在迪拜,一身白衬衫、黑西装,脸上是自信而笃定的微笑。迪拜是什么地方?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东最富裕的城市,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更重要的是,这是个石油王国。而马斯克做的是新能源的生意,和石油似乎沾不上边儿。

这个盛产石油的国家,有着满大街的布加迪和兰博基尼,拥有低廉的石油使用成本,尽管如此,电动汽车特斯拉依然来了。特斯拉在迪拜的发布会选在了地标性建筑哈利法塔,马斯克亲临现场。目前,特斯拉已经在迪拜购物中心开了一个临时门店,方便用户试驾和预订 Model S和Model X。

特斯拉在阿联酋地区已经建成了 2 个超级充电站,一个在阿布扎比,一个在阿布扎比和迪拜城市之间,以方便车主往来两地;此外还有 26 个目的地充电桩,大部分位于购物中心中。马斯克说,在今年年底目的地充电桩的数量会达到 50 个,超级充电站会额外再建 5 个。除了迪拜之外,特斯拉将于 2018 年在阿布扎比新开一个门店。

货没到位,订单却已经达成。除了个人用户的订单之外,迪拜出租车公司和特斯拉在今年的世界政府首脑会议上,签订了 200 辆的采购合同。由于特斯拉在迪拜的正式门店开张要等到 7 月份,所以下订单的用户们要到7月份才能提货。

这和特斯拉2016年的财报是相符的。其首款大众车型Model3将于今年7月开始试生产。特斯拉还发布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电动车交付量超过25000辆,在创下新纪录的同时,也超过了市场24200辆的预期。Model 3上线在即,如此强劲的销售数据也为特斯拉实现2017上半年出货50000辆的目标打了一针强心剂。随着Model 3计划7月份正式上线,特斯拉下半年的销售表现将更加值得期待。

好消息似乎还在涌出。虽然,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尚未实现年度盈利,2016年亏损数亿美元。但是,这个炙手可热的硅谷新贵,成立不到14年的特斯拉,4月10日超越109岁的通用汽车公司,成为美国市值最大汽车企业,特斯拉市值达到515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的502亿美元。

特斯拉2016年生产8.4万辆汽车,起价6.8万美元。股价上涨使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跻身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估算,现年45岁的马斯克净身家大约148亿美元。一年前,特斯拉给出一组数据:32.2 亿公里,以地球赤道 4 万公里来算,特斯拉的全部里程已经够绕地球 8 万圈,根据特斯拉给出的数据。这 20 亿英里节省了 3.4 亿升汽油,减少了 65 亿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包括不少专业人士看来,相比传统汽车,电动汽车未来的潜力巨大。那么,特斯拉将成为石油终结者吗?

革掉石油的命?

14年前成立的这家公司,其追求即是为可持续能源供应提供高效方式,减少全球交通对石油类的依赖;通过开放专利以及与其它汽车厂商合作,在质量、安全和性能方面均达到汽车行业的高标准。

特斯拉在中国的表现更加亮眼。三年前,特斯拉进入中国。2015年,特斯拉在中国内地销量为3692辆。两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该公司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建设了27个体验中心,约有超过100座超级充电站、514个超级充电桩,遍布全国74个城市。三年前,特斯拉在将旗下轿跑车型Model S和SUV车型 Model X带入中国的同时,还向中国市场和公众推出了包括诸如自动辅助驾驶,HEPA高效空气过滤系统,车厢过热保护等功能在内的多项人工智能技术。

特斯拉非常看好未来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理由是从中央到地方,中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以改善能源和环境问题,而中国消费者同样意识到新能源交通对环境带来的正面影响,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肯定是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朱晓彤表示,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就像智能大屏幕手机,取代原来的非智能手机,平板电视取代显像管电视一样。

特斯拉对于自己在中国的规划与特斯拉在全球基本一致,遵循着我们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先生产面向小众的高端产品,以吸引第一批目标顾客成为电动汽车的“铁粉”( 即Roadster)。第二阶段再以中高端价位使更多顾客可以接受(即Model S和Model X)。第三阶段生产大众化的经济型电动汽车产品(即Model 3)。

特斯拉Model 3

从 2008 年第一款量产的全电动敞篷跑车 Tesla Roadster 到 2016 年推出售价亲民的 Model 3,特斯拉用 13 年的时间把纯电动高性能汽车,从概念产品,做成了为人熟知的电动车品牌。以至于有不少人说,电动车一共分两种:特斯拉和其他。

如今,纽约曼哈顿的充电桩数量首次超过了加油站。而面对飞速增长的 Model 3 订单,在解决产能问题按期发货之后。让自家的充电桩遍地开花将会是特斯拉接下来需要做的最重要一事。

华尔街对于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可以忽略其亏损,采取了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厂商,如福特和通用所采取的盈利等传统标准。 有人批判,特斯拉成立十余年来仍无法赚钱,而马斯克仍不肯先巩固核心事业,反而选择将公司业务扩张至平价电动车Model 3、打造能源储存事业和以逾20亿美元收购太阳能公司Solar City。

“现在没有人会关心资产负债表风险。”Morning star分析师David Whiston认为,“市场似乎并不关心现金流风险。人们更加在意公司潜力,老式的基本面分析并不重要。”美国汽车价值评估媒体Kelly Blue Book分析师Rebecca Lindland称,特斯拉跟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待遇不一样,“特斯拉是被归类为科技公司,因此他们不遵循同样的标准”。

如果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车开始流行,Lindland认为,股市对特斯拉的青睐是有根据的。“当我们思考汽车的未来的时候,它(特斯拉)的定位非常好。”

投资者也对特斯拉即将推出的Model 3汽车感到乐观。这款电动汽车的价格是3.5万美元,比Model S和Model X更便宜,并可以帮助该品牌深入中产阶级家庭。

看多特斯拉的人士认为,特斯拉在未来将比通用汽车和福特公司发展更为壮大,因为电力运输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取代油气运输,而特斯拉拥有最好的品牌和最大的名头。

华裔投资人王川说,特斯拉在全美国充电全部免费,而其电力将主要来自太阳能,三十分钟就可以充满80%的电,行驶170英里。新的趋势是,在美国境内旅行,基本上越来越不会再有找不到充电站的恐慌了。普通人一年也就平均十天出来长途旅行,本来也是每隔三个小时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所以三十分钟的等候,也不是很大问题。关键是,这些数字都是在更好的方向发展,充电会更快,电车航程会更长,电站会更多,充电的痛点相比汽油车会慢慢消失。如果电池技术十年后达到充满一次可以开五百英里甚至更多的时候,那么“大多数汽油车将彻底回归博物馆了”。

特斯拉充电桩

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百分之七十的原油消耗是在交通运输上。美国目前道路上有两亿辆车, 2014年全国新车销售数目大约七百四十万辆,同期有一千一百万辆旧车被拖到垃圾回收站。美国国内的原油消耗量2006年后开始下降, 2014年仍然低于1999年的水平,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如日中天的时刻。

2012 年到2014年,全球原油消耗每年平均增长不到1.5%,但在这种大环境下,油价仍然从2014年中的110美元跌到目前的50美元一桶。

有预测称,如果全球的原油需求真正开始萎缩了,发生10%以上的不可逆转的需求崩溃,石油公司将无处可藏,原油价格可能甚至跌破十美元一桶,直到达到某种新的平衡。

王川说,极具前瞻性的资本市场,不会给石油公司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当投资者看到经济实惠的电车已经成为现实,原油需求开始在全球不可逆转地萎缩时,他们会在真正大幅萎缩发生之前,果断抛售石油工业产业链上,包括炼油厂,钻井平台,勘探开发技术公司等等的一切投资。

他乐观的预测,特斯拉带来的压力,会促使传统汽车厂商布局电动汽车。他们也被迫要研发生产一次续航能力达两百英里的低价电车,扩大全球汽车充电站的网络, 同时提高汽油车的里程消耗效率,这些会进一步加速原油需求的萎缩,和电动车生态链的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这种萎缩在美国和全球将会加速,而且不可逆转。如果到2025年,电车的性能全面超过类似价格的汽油车,充电站进一步普及时,新车的买主绝大多数将会选择电车。

财富杂志也辩证给出了一种积极的说法,这种说法将特斯拉描述为搅局者,将其CEO马斯克描述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称“特斯拉硬生生地破坏了被通用和福特汽车公司长期统治的非常成熟的美国汽车行业。”

由于没有传统的束缚,特斯拉决定避开经销商,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汽车。它还作出了很多大胆的举措,例如它在所有特斯拉汽车上均安装了自动驾驶功能,而其他汽车制造商还在测试和改进无人驾驶技术。它还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宣布了提供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大胆计划。这种远见说还认为,特斯拉是一家由创始人领导的公司,因而它表现得非常灵活、迅捷,它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以及像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那样公然藐视投资者。在未来,通用、福特、大众和宝马都将蹒跚而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它们都将会被特斯拉远远甩在后面。

特斯拉声称,它计划到2017年底交付首批Model 3汽车,到2018年实现年产50万辆的目标,到2020年底达到年产100万辆的目标。马斯克的宏伟计划还包括到2020年推出至少一款全新的汽车,并攻克无人驾驶汽车难题。

但是,这些还不是全部:特斯拉正在利用先机的机器人技术和其他生产创新成果打造超级电池厂Gigafactory。一旦这个工厂在2020年全面投入运营,它将能够让电池成本减少30%。根据这一说法,特斯拉远远不止是一家汽车公司。该公司去掉其名称中的“汽车”字样就是明证。特斯拉是一家清洁能源公司,是一家数据和分析公司,还是一家物流和机动公司。

它收购了太阳能公司SolarCity,推出了开发、消费和转售太阳能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具有强大的驾驶和汽车数据,因为所有的特斯拉汽车都已连入互联网,因此它还创造了特斯拉网络,让特斯拉汽车车主在不用汽车的时候可以出租他们的汽车。

据此,马斯克的确有搅动整个燃油汽车行业,进而大大影响整个石油行业的能量。王川的分析印证了这个可能,石油在2025年之前会永久性跌破20美元一桶,而且一去不复返,他提到:“2017 年底特斯拉的Model 3 将上市,预计售价在三万五千到五万美元之间,性能将超过同等价位和大小的宝马三系列,如果到2017年有30%的新车购买者去买电动车,这意味着大约1.2%的石油需求消失……”

据此预测长远来看,从2025年之后的五到十年,电动车将全面的替代汽车,私人汽车对原油的消耗,大部分都会消失。而那时全球原油的需求,将可能出现腰斩的下降。如果石油需求将在未来10-20年内下降一半,全球的原油需求水平将退回到1986年的水平,1986年的石油平均价格仅为14.44美元/桶。

取代石油并不划算也不可能

乐观者的逻辑是,特斯拉来势汹汹,这辆从硅谷走出来的汽车,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伴随着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全无线网络系统等等概念的逐步实现,移动办公时代即将来临。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电驱动将颠覆性的改变人类对石油的依赖,而石油这个统治世界能源结构长达多半个世纪的“魁首”很可能被摧毁,因为当今石油的70%用于汽车燃料。如今特斯拉已在美国、欧洲建了充电网络并且免费充电,这不就相当于“石油免费”吗?这还仅仅是个开始,那么石油行业的70%市场被摧毁了,石油不就自然崩溃了吗?

然而,只要多思考一步,就算的出来,从汽车使用量全局的角度来看,即便按王川的预测,如果某年新车销售中有五十万辆变成特斯拉的电动车,这也只有道路上行车比例的不到百分之零点三,对全美国原油消耗的影响不到0.2%。应该紧张的也许是传统汽车厂商,这将抢占新车市场的百分之七。而非石油行业。

2016年的销售数量印证了这一点。2016年特斯拉营收70亿美元,销量为7.6万辆汽车,净亏损达6.75亿美元。而通用汽车去年营收1664亿美元,销量1000万辆,净利润高达94.3亿美元。今年前3个月,特斯拉出售2.5万辆Model S和Model X汽车。相比之下,通用销售69万辆汽车和卡车,福特销售61.7万辆汽车。

财富杂志援引另一种观点,认为特斯拉长于愿景,但却短于执行。而且,它素来喜欢胡乱承诺,结果总是超出最后期限。虽然消费者对于特斯拉Model 3具有很高的期待,但是特斯拉要达到生产目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却很有挑战性。特斯拉在执行方面的另一个阴影面就是《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杂志给予了它很低的质量可靠性评价。特斯拉的质量在29个品牌中仅排在第25位。《消费者报告》列举了Model X汽车的鹰翼门问题。

特斯拉Model X

这些问题给特斯拉的承诺蒙上了一层阴影。特斯拉承诺用机器人打造全自动化超级工厂,以闻所未闻的速度组装生产汽车。这种承诺听起来似乎也有点遥远。

即使根据最乐观的估计,特斯拉的基本状况也无法证明它的高昂估值的合理性。在2016年,该公司总共生产了8.3922万辆汽车。这使得它计划在2020年达到年产100万辆汽车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它生产的每辆汽车都在亏钱,在它推出廉价版Model 3的时候,它的利润率也在减少。这一点加上兴建超级工厂Gigafactory和收购SolarCity的庞大资本开支,使得特斯拉的未来“钱景”显得很不确定。财富杂志坦言“如果基本情况能够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投资者将特斯拉的估值推高至500多亿美元简直是疯人之举。”

如果现在阶段,石油价格就跌破25美元的现金操作成本,由于企业削减成本和支出也很难来得及,诸多油气企业就会减产甚至停产,由此必然会造成石油供应的大幅度减少。但是,太阳能技术和储电池技术还有个技术完善过程,这种石油供应的大幅减少并非一时可以补缺,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石油一时难以替代甚至不可被替代。

抛开特斯拉,单看能源的发展史,是人们不断变换、组合和优化资源并寻求最大化使用资源的过程。也许,终有一天石油、煤炭这些石化能源将被取代。但目前来看,短期内是没有任何新能源具有像石化能源一样的经济性、稳定性和便利性。石化能源,比之清洁能源,被替换目前尚不可能,也不划算。

清洁能源并非看上去那么美

如核电,虽然核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核电厂的建造需要通过非常严格的研究和审查,选址条件比较苛刻,无法做到想建在哪儿就建在哪儿。而且造价高、建造周期长,如果离开国家的政策的倾斜,经济性并没有太大优势。

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现在的成本虽然大大降低,但是技术还是有待革新。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几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所以可再生,是因为其生成过程很快,比如太阳能就一直在的,而风能水能也是来源于太阳能。跟需要成千上万年不断浓缩能源的传统化石能源相比,生成速度要快很多。但缺点是能量密度不高,而且即便转换成电能的转换效率也不够高。而传统化石能源经历长时间的高压,将很多能量聚集在相对较小的体积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新能源的转换效率会有增加,但仍然无法与石油相比。另外,弃风弃光等行业问题、政策问题依然存在,风能和太阳能的比重长期内依然不会太高。

石油是种神奇的物质,论能量密度、使用方便,适用场合、运输容易,成本低廉、储量丰富,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石油。电动汽车可谓时下话题的焦点,然而,即便是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也比石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从化石能源的价格来看,也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完全让我们舍弃的地步。石油的成本现在来看还是比较低的,相对于其他高精尖的替代技术来讲,石油工业技术成熟,石油价格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些因素使得现阶段很多行业使用石油为原料是大势所趋。

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会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但是化石能源并不会消失,否则地球在不断慢慢产生的化石燃料也要自行消耗掉。更何况,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石油有很多难以替代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斯米尔在他 2008 年出版的《全球性灾难和趋势》一书中进行了概括, “不存在加速转向非化石燃料社会的紧迫性:地球上的化石燃料供应充足,几个世代都用不完;新能源在性能上并不具有优越性,新能源的生产成本也不会大幅下降。”

特斯拉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石油是大自然精华的凝结。人类的智慧是软资源,石油资源是硬资源,用可再生的软资源调配好、利用好不可再生的硬资源,才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资料:《国际金融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特斯拉

9.5k
  • 汽车早报|交警回应贵阳一小米SU7发生车祸致人伤亡 广汽登陆埃塞俄比亚市场
  • 奇波雷墨西哥烧烤资深高管杰克·哈通将加入特斯拉董事会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让油价永久跌破20美元,石油真会“死”在特斯拉手上吗

特斯拉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石油是大自然精华的凝结。人类的智慧是软资源,石油资源是硬资源,用可再生的软资源调配好、利用好不可再生的硬资源,才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作者: 周末

要问当今世界谁最可能革掉石油的命,电动车特斯拉的老板埃隆·马斯克至少能问鼎前三。近日,特斯拉市值超过了有109年历史的通用汽车。他“搅乱石油业”的计划,可以说又取得了重大进展。

而且在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还以17亿美元巨资收购了特斯拉5%的股份。电动车前景有那么好?

马斯克离“终结石油”这一目标,究竟还有多远?在石油业举步维艰的今天,石油人务必要关注这位劲敌的动向。

今年2月中旬,传奇人物、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出现在迪拜,一身白衬衫、黑西装,脸上是自信而笃定的微笑。迪拜是什么地方?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东最富裕的城市,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更重要的是,这是个石油王国。而马斯克做的是新能源的生意,和石油似乎沾不上边儿。

这个盛产石油的国家,有着满大街的布加迪和兰博基尼,拥有低廉的石油使用成本,尽管如此,电动汽车特斯拉依然来了。特斯拉在迪拜的发布会选在了地标性建筑哈利法塔,马斯克亲临现场。目前,特斯拉已经在迪拜购物中心开了一个临时门店,方便用户试驾和预订 Model S和Model X。

特斯拉在阿联酋地区已经建成了 2 个超级充电站,一个在阿布扎比,一个在阿布扎比和迪拜城市之间,以方便车主往来两地;此外还有 26 个目的地充电桩,大部分位于购物中心中。马斯克说,在今年年底目的地充电桩的数量会达到 50 个,超级充电站会额外再建 5 个。除了迪拜之外,特斯拉将于 2018 年在阿布扎比新开一个门店。

货没到位,订单却已经达成。除了个人用户的订单之外,迪拜出租车公司和特斯拉在今年的世界政府首脑会议上,签订了 200 辆的采购合同。由于特斯拉在迪拜的正式门店开张要等到 7 月份,所以下订单的用户们要到7月份才能提货。

这和特斯拉2016年的财报是相符的。其首款大众车型Model3将于今年7月开始试生产。特斯拉还发布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电动车交付量超过25000辆,在创下新纪录的同时,也超过了市场24200辆的预期。Model 3上线在即,如此强劲的销售数据也为特斯拉实现2017上半年出货50000辆的目标打了一针强心剂。随着Model 3计划7月份正式上线,特斯拉下半年的销售表现将更加值得期待。

好消息似乎还在涌出。虽然,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尚未实现年度盈利,2016年亏损数亿美元。但是,这个炙手可热的硅谷新贵,成立不到14年的特斯拉,4月10日超越109岁的通用汽车公司,成为美国市值最大汽车企业,特斯拉市值达到515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的502亿美元。

特斯拉2016年生产8.4万辆汽车,起价6.8万美元。股价上涨使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跻身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估算,现年45岁的马斯克净身家大约148亿美元。一年前,特斯拉给出一组数据:32.2 亿公里,以地球赤道 4 万公里来算,特斯拉的全部里程已经够绕地球 8 万圈,根据特斯拉给出的数据。这 20 亿英里节省了 3.4 亿升汽油,减少了 65 亿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包括不少专业人士看来,相比传统汽车,电动汽车未来的潜力巨大。那么,特斯拉将成为石油终结者吗?

革掉石油的命?

14年前成立的这家公司,其追求即是为可持续能源供应提供高效方式,减少全球交通对石油类的依赖;通过开放专利以及与其它汽车厂商合作,在质量、安全和性能方面均达到汽车行业的高标准。

特斯拉在中国的表现更加亮眼。三年前,特斯拉进入中国。2015年,特斯拉在中国内地销量为3692辆。两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该公司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建设了27个体验中心,约有超过100座超级充电站、514个超级充电桩,遍布全国74个城市。三年前,特斯拉在将旗下轿跑车型Model S和SUV车型 Model X带入中国的同时,还向中国市场和公众推出了包括诸如自动辅助驾驶,HEPA高效空气过滤系统,车厢过热保护等功能在内的多项人工智能技术。

特斯拉非常看好未来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理由是从中央到地方,中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以改善能源和环境问题,而中国消费者同样意识到新能源交通对环境带来的正面影响,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肯定是新能源汽车。”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朱晓彤表示,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就像智能大屏幕手机,取代原来的非智能手机,平板电视取代显像管电视一样。

特斯拉对于自己在中国的规划与特斯拉在全球基本一致,遵循着我们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先生产面向小众的高端产品,以吸引第一批目标顾客成为电动汽车的“铁粉”( 即Roadster)。第二阶段再以中高端价位使更多顾客可以接受(即Model S和Model X)。第三阶段生产大众化的经济型电动汽车产品(即Model 3)。

特斯拉Model 3

从 2008 年第一款量产的全电动敞篷跑车 Tesla Roadster 到 2016 年推出售价亲民的 Model 3,特斯拉用 13 年的时间把纯电动高性能汽车,从概念产品,做成了为人熟知的电动车品牌。以至于有不少人说,电动车一共分两种:特斯拉和其他。

如今,纽约曼哈顿的充电桩数量首次超过了加油站。而面对飞速增长的 Model 3 订单,在解决产能问题按期发货之后。让自家的充电桩遍地开花将会是特斯拉接下来需要做的最重要一事。

华尔街对于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可以忽略其亏损,采取了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厂商,如福特和通用所采取的盈利等传统标准。 有人批判,特斯拉成立十余年来仍无法赚钱,而马斯克仍不肯先巩固核心事业,反而选择将公司业务扩张至平价电动车Model 3、打造能源储存事业和以逾20亿美元收购太阳能公司Solar City。

“现在没有人会关心资产负债表风险。”Morning star分析师David Whiston认为,“市场似乎并不关心现金流风险。人们更加在意公司潜力,老式的基本面分析并不重要。”美国汽车价值评估媒体Kelly Blue Book分析师Rebecca Lindland称,特斯拉跟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待遇不一样,“特斯拉是被归类为科技公司,因此他们不遵循同样的标准”。

如果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车开始流行,Lindland认为,股市对特斯拉的青睐是有根据的。“当我们思考汽车的未来的时候,它(特斯拉)的定位非常好。”

投资者也对特斯拉即将推出的Model 3汽车感到乐观。这款电动汽车的价格是3.5万美元,比Model S和Model X更便宜,并可以帮助该品牌深入中产阶级家庭。

看多特斯拉的人士认为,特斯拉在未来将比通用汽车和福特公司发展更为壮大,因为电力运输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取代油气运输,而特斯拉拥有最好的品牌和最大的名头。

华裔投资人王川说,特斯拉在全美国充电全部免费,而其电力将主要来自太阳能,三十分钟就可以充满80%的电,行驶170英里。新的趋势是,在美国境内旅行,基本上越来越不会再有找不到充电站的恐慌了。普通人一年也就平均十天出来长途旅行,本来也是每隔三个小时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所以三十分钟的等候,也不是很大问题。关键是,这些数字都是在更好的方向发展,充电会更快,电车航程会更长,电站会更多,充电的痛点相比汽油车会慢慢消失。如果电池技术十年后达到充满一次可以开五百英里甚至更多的时候,那么“大多数汽油车将彻底回归博物馆了”。

特斯拉充电桩

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百分之七十的原油消耗是在交通运输上。美国目前道路上有两亿辆车, 2014年全国新车销售数目大约七百四十万辆,同期有一千一百万辆旧车被拖到垃圾回收站。美国国内的原油消耗量2006年后开始下降, 2014年仍然低于1999年的水平,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如日中天的时刻。

2012 年到2014年,全球原油消耗每年平均增长不到1.5%,但在这种大环境下,油价仍然从2014年中的110美元跌到目前的50美元一桶。

有预测称,如果全球的原油需求真正开始萎缩了,发生10%以上的不可逆转的需求崩溃,石油公司将无处可藏,原油价格可能甚至跌破十美元一桶,直到达到某种新的平衡。

王川说,极具前瞻性的资本市场,不会给石油公司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当投资者看到经济实惠的电车已经成为现实,原油需求开始在全球不可逆转地萎缩时,他们会在真正大幅萎缩发生之前,果断抛售石油工业产业链上,包括炼油厂,钻井平台,勘探开发技术公司等等的一切投资。

他乐观的预测,特斯拉带来的压力,会促使传统汽车厂商布局电动汽车。他们也被迫要研发生产一次续航能力达两百英里的低价电车,扩大全球汽车充电站的网络, 同时提高汽油车的里程消耗效率,这些会进一步加速原油需求的萎缩,和电动车生态链的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这种萎缩在美国和全球将会加速,而且不可逆转。如果到2025年,电车的性能全面超过类似价格的汽油车,充电站进一步普及时,新车的买主绝大多数将会选择电车。

财富杂志也辩证给出了一种积极的说法,这种说法将特斯拉描述为搅局者,将其CEO马斯克描述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称“特斯拉硬生生地破坏了被通用和福特汽车公司长期统治的非常成熟的美国汽车行业。”

由于没有传统的束缚,特斯拉决定避开经销商,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汽车。它还作出了很多大胆的举措,例如它在所有特斯拉汽车上均安装了自动驾驶功能,而其他汽车制造商还在测试和改进无人驾驶技术。它还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宣布了提供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大胆计划。这种远见说还认为,特斯拉是一家由创始人领导的公司,因而它表现得非常灵活、迅捷,它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以及像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那样公然藐视投资者。在未来,通用、福特、大众和宝马都将蹒跚而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它们都将会被特斯拉远远甩在后面。

特斯拉声称,它计划到2017年底交付首批Model 3汽车,到2018年实现年产50万辆的目标,到2020年底达到年产100万辆的目标。马斯克的宏伟计划还包括到2020年推出至少一款全新的汽车,并攻克无人驾驶汽车难题。

但是,这些还不是全部:特斯拉正在利用先机的机器人技术和其他生产创新成果打造超级电池厂Gigafactory。一旦这个工厂在2020年全面投入运营,它将能够让电池成本减少30%。根据这一说法,特斯拉远远不止是一家汽车公司。该公司去掉其名称中的“汽车”字样就是明证。特斯拉是一家清洁能源公司,是一家数据和分析公司,还是一家物流和机动公司。

它收购了太阳能公司SolarCity,推出了开发、消费和转售太阳能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具有强大的驾驶和汽车数据,因为所有的特斯拉汽车都已连入互联网,因此它还创造了特斯拉网络,让特斯拉汽车车主在不用汽车的时候可以出租他们的汽车。

据此,马斯克的确有搅动整个燃油汽车行业,进而大大影响整个石油行业的能量。王川的分析印证了这个可能,石油在2025年之前会永久性跌破20美元一桶,而且一去不复返,他提到:“2017 年底特斯拉的Model 3 将上市,预计售价在三万五千到五万美元之间,性能将超过同等价位和大小的宝马三系列,如果到2017年有30%的新车购买者去买电动车,这意味着大约1.2%的石油需求消失……”

据此预测长远来看,从2025年之后的五到十年,电动车将全面的替代汽车,私人汽车对原油的消耗,大部分都会消失。而那时全球原油的需求,将可能出现腰斩的下降。如果石油需求将在未来10-20年内下降一半,全球的原油需求水平将退回到1986年的水平,1986年的石油平均价格仅为14.44美元/桶。

取代石油并不划算也不可能

乐观者的逻辑是,特斯拉来势汹汹,这辆从硅谷走出来的汽车,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伴随着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全无线网络系统等等概念的逐步实现,移动办公时代即将来临。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电驱动将颠覆性的改变人类对石油的依赖,而石油这个统治世界能源结构长达多半个世纪的“魁首”很可能被摧毁,因为当今石油的70%用于汽车燃料。如今特斯拉已在美国、欧洲建了充电网络并且免费充电,这不就相当于“石油免费”吗?这还仅仅是个开始,那么石油行业的70%市场被摧毁了,石油不就自然崩溃了吗?

然而,只要多思考一步,就算的出来,从汽车使用量全局的角度来看,即便按王川的预测,如果某年新车销售中有五十万辆变成特斯拉的电动车,这也只有道路上行车比例的不到百分之零点三,对全美国原油消耗的影响不到0.2%。应该紧张的也许是传统汽车厂商,这将抢占新车市场的百分之七。而非石油行业。

2016年的销售数量印证了这一点。2016年特斯拉营收70亿美元,销量为7.6万辆汽车,净亏损达6.75亿美元。而通用汽车去年营收1664亿美元,销量1000万辆,净利润高达94.3亿美元。今年前3个月,特斯拉出售2.5万辆Model S和Model X汽车。相比之下,通用销售69万辆汽车和卡车,福特销售61.7万辆汽车。

财富杂志援引另一种观点,认为特斯拉长于愿景,但却短于执行。而且,它素来喜欢胡乱承诺,结果总是超出最后期限。虽然消费者对于特斯拉Model 3具有很高的期待,但是特斯拉要达到生产目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却很有挑战性。特斯拉在执行方面的另一个阴影面就是《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杂志给予了它很低的质量可靠性评价。特斯拉的质量在29个品牌中仅排在第25位。《消费者报告》列举了Model X汽车的鹰翼门问题。

特斯拉Model X

这些问题给特斯拉的承诺蒙上了一层阴影。特斯拉承诺用机器人打造全自动化超级工厂,以闻所未闻的速度组装生产汽车。这种承诺听起来似乎也有点遥远。

即使根据最乐观的估计,特斯拉的基本状况也无法证明它的高昂估值的合理性。在2016年,该公司总共生产了8.3922万辆汽车。这使得它计划在2020年达到年产100万辆汽车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它生产的每辆汽车都在亏钱,在它推出廉价版Model 3的时候,它的利润率也在减少。这一点加上兴建超级工厂Gigafactory和收购SolarCity的庞大资本开支,使得特斯拉的未来“钱景”显得很不确定。财富杂志坦言“如果基本情况能够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投资者将特斯拉的估值推高至500多亿美元简直是疯人之举。”

如果现在阶段,石油价格就跌破25美元的现金操作成本,由于企业削减成本和支出也很难来得及,诸多油气企业就会减产甚至停产,由此必然会造成石油供应的大幅度减少。但是,太阳能技术和储电池技术还有个技术完善过程,这种石油供应的大幅减少并非一时可以补缺,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石油一时难以替代甚至不可被替代。

抛开特斯拉,单看能源的发展史,是人们不断变换、组合和优化资源并寻求最大化使用资源的过程。也许,终有一天石油、煤炭这些石化能源将被取代。但目前来看,短期内是没有任何新能源具有像石化能源一样的经济性、稳定性和便利性。石化能源,比之清洁能源,被替换目前尚不可能,也不划算。

清洁能源并非看上去那么美

如核电,虽然核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核电厂的建造需要通过非常严格的研究和审查,选址条件比较苛刻,无法做到想建在哪儿就建在哪儿。而且造价高、建造周期长,如果离开国家的政策的倾斜,经济性并没有太大优势。

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现在的成本虽然大大降低,但是技术还是有待革新。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几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所以可再生,是因为其生成过程很快,比如太阳能就一直在的,而风能水能也是来源于太阳能。跟需要成千上万年不断浓缩能源的传统化石能源相比,生成速度要快很多。但缺点是能量密度不高,而且即便转换成电能的转换效率也不够高。而传统化石能源经历长时间的高压,将很多能量聚集在相对较小的体积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新能源的转换效率会有增加,但仍然无法与石油相比。另外,弃风弃光等行业问题、政策问题依然存在,风能和太阳能的比重长期内依然不会太高。

石油是种神奇的物质,论能量密度、使用方便,适用场合、运输容易,成本低廉、储量丰富,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石油。电动汽车可谓时下话题的焦点,然而,即便是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也比石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从化石能源的价格来看,也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完全让我们舍弃的地步。石油的成本现在来看还是比较低的,相对于其他高精尖的替代技术来讲,石油工业技术成熟,石油价格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些因素使得现阶段很多行业使用石油为原料是大势所趋。

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会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但是化石能源并不会消失,否则地球在不断慢慢产生的化石燃料也要自行消耗掉。更何况,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石油有很多难以替代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斯米尔在他 2008 年出版的《全球性灾难和趋势》一书中进行了概括, “不存在加速转向非化石燃料社会的紧迫性:地球上的化石燃料供应充足,几个世代都用不完;新能源在性能上并不具有优越性,新能源的生产成本也不会大幅下降。”

特斯拉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石油是大自然精华的凝结。人类的智慧是软资源,石油资源是硬资源,用可再生的软资源调配好、利用好不可再生的硬资源,才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资料:《国际金融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