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情之美:为文学台湾的黄金时代画一幅有温度的群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情之美:为文学台湾的黄金时代画一幅有温度的群像

如同一节文学课,如同一本历史书,如同台湾副刊编辑丘彦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微信朋友圈。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丘彦明作为台湾《联合报·联合副刊》编辑,得以与当时一些台湾著名文人有所往来。其时,这些文人东渡台湾已经三十年,其中有的如梁实秋、台静农、叶公超都已经步入人生暮年。吴鲁芹、高阳也已经年逾花甲。白先勇、三毛、张爱玲、西西、王祯和、王拓、林怀民等一些新文人和艺术家却正当风华正茂。丘彦明得以以副刊编辑的身份与这些文学大家展开往来,其中自然有她作为副刊编辑工作上的约稿组稿事宜,私底下,更有他们作为良师益友文人雅客的人情交往。巨海拾遗,多年以后,丘彦明遂将这些来往细节,勾勒成文,进而成书,取名《人情之美》。其间有随笔,有书信,也有访问,书中着重摹写的作家有十二位,而前后提及的作家艺术家不下上百位。书中更有丘彦明与这些作家的手写通信,还有一些丘彦明独家私藏的作家肖像照片。与作家之间的互相回忆与赏评不同的是,丘彦明书中取材的多是一些闲情趣事,生活细节,比如一次宴请、一次郊游、甚至一次闲谈和玩笑。然而微言大义,这些闲情趣事之外,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个不同以往的充满人性和人情的作家肖像。可以说,丘彦明的这本书提供给我们另外一个更加活泼的文学史维度,丰富了我们对于这些作家和他们文学的认知。

白先勇与丘彦明在《联合报》合影

在丘彦明笔下,这些作家呈现出了丰满的人情和人性姿态,或可爱或活泼或悠然或热情。比如晚年梁实秋的幽默、风趣、机智甚至充斥着些许小小赌气和任性。丘彦明写梁实秋如此形容一个人的吝啬:“开了电灯怕费电,关了灯又怕费开关。”“闻者莫不捧腹。”又写他怕惊醒了睡在腿上的猫,更是腿麻也不敢动弹一下。体现了梁实秋的细腻和童趣。书中还记录了梁实秋与鲁迅儿子周令飞的一次晚宴,写梁为周热情夹菜,席间两人更是大谈老北京的旧河、小吃、冰糖葫芦……原来这两家文坛宿敌,私下竟然有这样亲切动人的交往,让人大感意外。书中更以动人的笔触描写了梁实秋与大儿子梁文骐因世易时移那场“相隔35年的棋局”,读来令人唏嘘。丘彦明写三毛,她写三毛的热情洋溢,真情真性之外,更为我们勾勒了一个邻家女孩般热情和温暖的三毛。丘彦明写她在加那利、马德里停留期间,与三毛一同种菜,一同看山,写天冷时三毛细心地为她加上一件披肩。写三毛因思念荷西而生的憔悴与寂寥,更写出了三毛最后时日的那种痛苦和孤绝。可以说,丘彦明笔下的三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对芸芸众生充满着无限热情、爱、眷顾与悲悯的三毛,读之令人悲怀。而丘彦明笔下的白先勇敏感纤细的同时又平添了一份贵族忧郁孤绝的风骨。丘彦明写台湾文学黄金时代的文人咖啡馆,则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台湾文艺上的“乌有之乡”。那些电唱机、古典乐、彻夜难眠的文学倾谈与争论,在我们头脑中复原了一个精神上无限丰盈自足的台湾,一个艺术圣地和精神家园。这份独特的“精神索引”,带我们回到了台湾文艺鼎盛的黄金时代。让我们深感,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文学和艺术都为这块地域打下了灵魂的底色,成就出它精神气质中最浑圆坚实的那部分。(袁永苹)

《人情之美》所包含的不仅有台湾本土的作家,也有诸如西西这种生活于香港,但与台湾文学圈不乏交往的写作者。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人情之美》一书中节选了丘彦明写西西的篇章。她以一位友人的视角,记录下了西西的母亲家人与生活琐事、读书写作和外出旅行、人情交往和个性胸怀,如同将我们带到上世纪的香港和台湾,与西西一同走了一程。

丘彦明《人情之美》​

《像这样的一个女子》

文 | 丘彦明 

第一次见到西西是1983年。我从香港希尔顿饭店打电话给她。放下电话她立刻跑来,我正坐在旅馆房间的地毡上,把行李散了一地找一件重要的资料,她进来也就一屁股地坐在地上帮忙东翻西寻。十分钟后找着了,我终于舒了口气,抬起头来歉然地笑着,她也笑嘻嘻地回看。与我一般是小个子,她有一张很童话的脸,圆圆的,鼻子因此更显细挺,两个大眼睛在镜片后头,充满好奇与单纯快活的光彩。

下一个十分钟,我们两个人已经手牵着手在香港街上游逛了,她一路哼着歌,我问是什么曲子,她耸耸肩说:“我也不知道。”又哼了起来,仔细听,确实没什么调子。我问她:“大家都说香港治安不好,顶危险的,晚上别在外头,尤其是女孩子。”她睁着大眼睛回道:“不会啊!我们素叶出版社的一群朋友,白天都做事,只有晚上才能聚在一起,我们常常聊天、喝咖啡到半夜一两点钟才回家,一点儿都不危险。九龙还有夜市是开整夜的,热闹得不得了呢!”

我兴奋地央她带我去九龙的大笪地夜市。果然满街的地摊满街的人,我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满身出汗,好玩极了。这里是低收入的人们交易买卖的地方,货品从头饰到衣服、鞋子、日用品、录音带......什么都有,物品虽粗糙,价钱却便宜,好几条长街全是。有一条街全搭了棚子用绳子圈围起来,棚子里有人唱歌、唱戏。有唱现代流行歌的、有唱广东戏的、也有唱京戏的,胡琴咿呀咿呀地拉着,围观的路人离开时丢下几个铜板。讨生活确是艰难,走这条街,便想起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描述樊家树到北京天桥,遇到关大爷和唱大鼓的凤喜姑娘,他和凤喜因而生出一段缠绵爱情。

这一日待西西领我在海边散步,看足了星星,回到旅馆已近凌晨1时。朋友来电话责问,以为我出事要报警了。我笑道:“不会啊!西西都很晚回家。她说晚上不危险,好玩得很呢!”

第二天晚上,西西和我在海边一家酒店剪烛喝茶聊天。香港素叶出版社已出版了她的《我城》(长篇小说)、《哨鹿》(短篇小说集)、《石磬》(诗集)三本书,可惜书没进台湾,我没读过。但是,她在《联合报》副刊上发表的几篇小说,我都喜欢,爱她每篇小说风格、技巧、语言都不相同。

在文学写作上,像张爱玲、七等生等是文体家,只要一看语言文字就猜得出是他们的作品。但,西西不是,你很难猜出她下一篇文章会写出什么样的东西。就像她不能拥有支票簿,因为每次签名都不一样。我喜欢她《像我这样一个女子》那篇小说,写一个在殡仪馆当化妆师的女孩子的恋爱故事: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职业,等到男朋友知道她的工作性质后,她失去了爱情。小说题材特殊,写女子在爱情上的无助,是难得的佳作。西西坦率地说:“我以前没写过爱情小说,朋友说我没谈过恋爱不会写,我不服气就写了《像我这样一个女子》。”这篇小说刊出后,引起很大的瞩目,不但赢得了《联合报》小说推荐奖,更有不少学校戏剧团体把它改编成剧本演出,甚至拍成实验电影。

我离开香港时,西西一定要到机场来送我,她说:“我已经退休了,时间很自由。”其实西西一点儿都不老,但40岁却已从小学教师的岗位退下来,因为家里有个足不出户、没有安全感的母亲需要照顾。上机时她递给我一个手绣彩线的美丽布背袋,是她从云南旅行回来的纪念品。

1985年10月我又去了香港,住在新界的朋友家里。打电话给西西,两人约在半岛酒店门口见面,我迟到了。天下着大雨,只见西西撑着伞,在冷风寒雨中瑟缩着身子东张西望。我从身后往她肩上大力地一拍,她猛然转身,拉着我欢喜地叫着:“真担心你走丢了。”然后带我到一家匈牙利餐厅吃自助餐,直问:“情调还可以吧!”她仍是老样子——一张孩子气的脸,一双大大的单纯喜乐充满好奇的眼睛。

西西

从尖沙咀搭小巴士去西西家。在土瓜湾下车,走过一排店铺,她停下来买了母亲喜欢的面包。接着,我们左转到上乡道,再左转长宁街,来到一幢铁门锁着的美利大厦。这幢老旧的大楼总共有一百多户人家,西西家住九楼。

跟门警打了招呼进了电梯,它极吃力地往上升。出了九楼电梯口,一条长廊两侧全是房门,门前都摆了鞋,剩下的通道仅够一人走路,每户人家的木门前都另加了一道厚重的铁门。

香港的居住空间狭小,西西家便是典型300尺(约为27平方米)的房子。客厅、饭厅、卧室全在一间房里,另外只有一个小小的盥洗室和厨房。

明明是仅容一人转身的空间,西西却能布置得窗明几净;一个家需要齐备多少日用品和家具,西西却有本事把它们归置在最恰当的位置,使视觉空间增大。

这里住着母亲、西西和妹妹。房里摆了两张单人式的双层床,占去了二分之一的空间,用一个书架隔开了一个半径四十厘米的小圆餐桌。书架不大,能放的书有限。西西歉然地说:“妹妹连放化妆品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放在书柜里书本前面剩下的小空间上。”妹妹喜欢金鱼和花,西西硬把已经够小的房间挤出了位置,放下一个金鱼缸,养了20条金鱼,另外还搭了个小花架,养了好几盆紫罗兰。白天妹妹上班,养鱼养花的工作就落在西西的身上。金鱼养了一年,除了一尾不明原因死了,其余19尾全由5厘米长的小金鱼长成10多厘米的大金鱼。花盆里的紫罗兰被照顾得好,叶子舒展,生得肥厚而青绿,抽出花茎绽开着紫红的小花。

除了间隔床铺和餐桌的书柜,西西只能在餐桌旁、临近厨房的墙壁前,放一个小小的扁长形书柜。西西说,没地方放书架所以几乎没书。我看了一下她的书,大多是西方的最新文学杰作。中国古典书籍,只有她最喜欢的《史记》和《红楼梦》等少少几部。她解释:“最新的西方的文学名著,图书馆不一定有,但是中国古典书籍图书馆一定可以找到。我在报章杂志上看到广告,知道有什么好的新书,立刻从英国订了来读,很多书香港还看不到呢!”这番话不但点出了她利用空间的诀窍,也道出了她求知若渴的心境。

西西阅读英文书籍的速度极快,另外她也阅读一些法文、西班牙文书籍。她谦虚地说,并不是真会看这两种文字,而是因为太喜欢那些作家的缘故。学生时代,她曾念过五年法文,却一直念的是一年级的法文,理由是她拒绝考试,不考试自然不能升级。原来当年西西还是个具反叛个性的学生哩!说到书,西西的眼睛特别发亮。她在小学教书,当到了年限可以提出退休要求时,她立刻办理。除开照顾母亲的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书那么多,读都读不完,哪有时间教书?

不过,现在西西的眼睛不太好,校正书稿已很吃力,看电影更会落泪,对爱读书的她确是件麻烦事。西西出了本读书札记《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王祯和读了便请西西替他推介好书与新书,西西便一大包一大包地把书寄给祯和,祯和欣喜若狂。

西西有一群爱书的朋友,每星期聚会一次谈书。他们读书方法是:新出了书只由其中一人购买,读完之后向全体做心得报告,然后再轮流阅读。提到这群“素叶”的朋友,西西自然流露出特别浓厚的感情。他们都是文艺青年,大家凑钱办了一份报纸型的刊物叫《素叶文学》,有钱时就出版得密集一些,没钱就隔长一点时间出版,每次由一个人负责内容筹划、约稿和编辑,另外也出版了十几本丛书。这批朋友,每个人都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小王子》书里的那位小王子,《素叶文学》是他们的玫瑰花,尽管这世界上有再多美的文学刊物,它是他们唯一的“玫瑰”。

爱书之外,西西喜欢旅行,从这两者,她衍生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写作灵感。除了日本、美国没去过外,其他地方差不多都去过了。从伊斯坦布尔她带回来了一张鲜艳的“土耳其挂毡”,家里实在太小没地方挂这张美丽的毡子,西西只好把它小心地卷起搁在她的小床脚。每晚睡觉,脚指头碰触到毡子,便生出许多念头来。她正写一个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描写一个城市和一张飞行的地毡,地毡的主人用地毡帮助城里人的故事(即1996年5月香港素叶出版社出版的西西长篇小说《飞毡》);曾经她去过青海,回来后写下了《鸟岛》;到了埃及,回来后写成《图特碑记》。《图特碑记》整整写了半年,不知浏览了多少书籍。最初她全以文言文书写,写完后“素叶”的朋友群起围攻:“五四新文学运动便是革文言文的命,你怎么可以复古?不通的。”舌战群雄不过,她竖起白旗,重新以白话写作,总共写了七次才定稿,但仍保留第一段前言为文言文。西西依旧有她的固执。

西西心爱的土耳其织毡

杨牧读了《图特碑记》后赞叹不已,认为是《联合报》副刊少见的杰作。另外,台静农教授读到西西的《灰阑记》,连问此人是谁?文章真好。西西写文章,有时完成得很快,有时速度慢极了,特别是写小说,她想急也急不来。西西每回写文章,“素叶”的朋友帮忙她找许多的资料。西西说:“我的生活很单纯,以前是学校,现在是家里,除了旅行就是读书,很多写作的泉源都是从读书中得来的。我自己实际活动的空间很小,所以在头脑里活动。”

在西西的房子里,占最重要位置的是一架电视机——为了母亲。下午3时,西西的母亲从床上起来,一位瘦瘦弱弱、头发灰白的妇人。她扭开电视机,把音量转得很大,然后站在离电视一尺的地方盯着屏幕看得入神。西西告诉我,母亲的耳朵重听。

西西原有五个兄弟姊妹,父亲去世了,哥哥、姊姊结婚搬出去,留母亲、西西、妹妹三人住在一起。母亲年纪大,身体不好,虽瘦血压却极高,心里没有安全感,总觉得自己随时会死,所以足不出户。曾让她出一下门,没走几步路即嚷头晕。她不喜欢西西工作,要她在家里陪她,因她十分惧怕没人在时自己死掉。

西西实在是个孝顺的女儿,她真为了使母亲心安从工作上退休。母亲喜欢吃软一点儿的饭,说外头买的饭不干净不肯吃,她每天一定亲自为母亲烧饭。母亲每天要吃蒸鱼,鱼需新鲜蒸了才好吃,西西便每天下午走一段路去市场为母亲买活鱼。她每次出门旅行,必须很早就开始跟母亲做心理建设,并安排妹妹多费心照料,一切安排妥当才能放心离开。

西西,《我城》剧照

母亲每天下午3点钟开始固定要看电视,每天西西要买报纸让她读马经,替她买马票。母亲喜欢打牌,西西不会,每星期周末哥哥姊姊回来陪母亲打。在这样狭小而吵杂的环境下,西西怎么读书、写作?

她已经自我训练出一套本领:不论母亲打牌、看电视,任何吵闹的环境下,她都可以看书而不受影响,但是无法写作。写作只能利用上午母亲睡觉的时间,她拿一张直径30厘米可以折叠的小圆木椅当桌子,一张矮木板凳做椅子,关了门,有时在厨房写,有时在浴室写。厨房、浴室的小通道宽度正好是她放一张椅子的宽度。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我既佩服又叹息。西西神色自若:“我自己没能力给母亲单独的房间,所以心平气和。自己从小学教师退休,没钱买大房子,不怪人。”她有着一个好脾气,从不生气,达观认命。

家里人从不看西西写的文章,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妹妹觉得亦舒写的罗曼史小说才真正好看,亦舒才是值得崇拜的作家。西西说:“这样很好,其实不只家里人不理你写作的事,整个香港也没有人理你写作的事。所以在这里写作与名利无关,真正为喜欢写而写。”西西没有什么作家朋友,她笑道:“我和他们不同,他们有名气,不会喜欢我的。”她有她的执着、骄傲与稚气。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主任林以亮先生与西西早已相识,觉得她是不可多得的小说奇才,特别把几篇西西的小说找人译成英文,在《译丛》上介绍,自己又为评析她的作品写了篇好几万字的评论。林以亮先生为翻译事及写评事,与西西写信联络,西西回信致谢,回答了问题。虽同在九龙,也不特别去看望林以亮先生。她说:“我尊敬他,怎么可以打扰他呢?”

西西曾到过台湾,为了寻找她喜欢的作家生长的泥土。她和“素叶”的朋友,去到通宵的海滩,七等生在那里走过;她们搭火车到莺歌,因为那是陈映真的家乡;通过苏花公路到花莲,王祯和度过童年的地方;转往宜兰,黄春明的小说《锣》从这里孕育;到永和,找她最喜欢的诗人痖弦喝了一碗豆浆。痖弦向西西约小说稿,她回信,简短的几个字:“痖弦啊!痖弦!你为什么不读我的诗呢?”写小说、散文,西西也写诗,而且写得好,她认为写诗是最难的事。离开台湾前夕,她独自跑到阿里山顶等看日出,不看台湾阿里山的日出心不甘,那怎么算去过台湾呢?

傍晚离开西西家,她拿出了红布缝制的西安小蝴蝶、小鸟、小象,还有杭州的小竹篮,一股脑地都要送我,我不拿她不高兴,只好各选一个带走。

隔了几日,我回请她吃饭,她硬是不肯,说在香港我是客。两人争执了半天,她勉强答应我付钱,却选了一家意大利饼店,无非是让我付极少的钱。离开香港那天,西西又赶来送机,两人牵手走到登机门前道别,她又塞了个皮包过来:“你常常旅行要用的。”

除了《联合文学》杂志,西西一直希望有份《联合报》副刊可读,我回台北订了一年航空版送她,请办事小姐从刊登王祯和最新短篇小说那天起寄送。

西西回了一封信,很简单的几个大字:“谢谢你,素叶的朋友们天天都有联副做精神食粮了。”

多可爱的朋友啊!像这样的一个女子!

原载1987年9月第三十五期《联合文学》杂志2014年修订作注

《人情之美》丘彦明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05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情之美:为文学台湾的黄金时代画一幅有温度的群像

如同一节文学课,如同一本历史书,如同台湾副刊编辑丘彦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微信朋友圈。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丘彦明作为台湾《联合报·联合副刊》编辑,得以与当时一些台湾著名文人有所往来。其时,这些文人东渡台湾已经三十年,其中有的如梁实秋、台静农、叶公超都已经步入人生暮年。吴鲁芹、高阳也已经年逾花甲。白先勇、三毛、张爱玲、西西、王祯和、王拓、林怀民等一些新文人和艺术家却正当风华正茂。丘彦明得以以副刊编辑的身份与这些文学大家展开往来,其中自然有她作为副刊编辑工作上的约稿组稿事宜,私底下,更有他们作为良师益友文人雅客的人情交往。巨海拾遗,多年以后,丘彦明遂将这些来往细节,勾勒成文,进而成书,取名《人情之美》。其间有随笔,有书信,也有访问,书中着重摹写的作家有十二位,而前后提及的作家艺术家不下上百位。书中更有丘彦明与这些作家的手写通信,还有一些丘彦明独家私藏的作家肖像照片。与作家之间的互相回忆与赏评不同的是,丘彦明书中取材的多是一些闲情趣事,生活细节,比如一次宴请、一次郊游、甚至一次闲谈和玩笑。然而微言大义,这些闲情趣事之外,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个不同以往的充满人性和人情的作家肖像。可以说,丘彦明的这本书提供给我们另外一个更加活泼的文学史维度,丰富了我们对于这些作家和他们文学的认知。

白先勇与丘彦明在《联合报》合影

在丘彦明笔下,这些作家呈现出了丰满的人情和人性姿态,或可爱或活泼或悠然或热情。比如晚年梁实秋的幽默、风趣、机智甚至充斥着些许小小赌气和任性。丘彦明写梁实秋如此形容一个人的吝啬:“开了电灯怕费电,关了灯又怕费开关。”“闻者莫不捧腹。”又写他怕惊醒了睡在腿上的猫,更是腿麻也不敢动弹一下。体现了梁实秋的细腻和童趣。书中还记录了梁实秋与鲁迅儿子周令飞的一次晚宴,写梁为周热情夹菜,席间两人更是大谈老北京的旧河、小吃、冰糖葫芦……原来这两家文坛宿敌,私下竟然有这样亲切动人的交往,让人大感意外。书中更以动人的笔触描写了梁实秋与大儿子梁文骐因世易时移那场“相隔35年的棋局”,读来令人唏嘘。丘彦明写三毛,她写三毛的热情洋溢,真情真性之外,更为我们勾勒了一个邻家女孩般热情和温暖的三毛。丘彦明写她在加那利、马德里停留期间,与三毛一同种菜,一同看山,写天冷时三毛细心地为她加上一件披肩。写三毛因思念荷西而生的憔悴与寂寥,更写出了三毛最后时日的那种痛苦和孤绝。可以说,丘彦明笔下的三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对芸芸众生充满着无限热情、爱、眷顾与悲悯的三毛,读之令人悲怀。而丘彦明笔下的白先勇敏感纤细的同时又平添了一份贵族忧郁孤绝的风骨。丘彦明写台湾文学黄金时代的文人咖啡馆,则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台湾文艺上的“乌有之乡”。那些电唱机、古典乐、彻夜难眠的文学倾谈与争论,在我们头脑中复原了一个精神上无限丰盈自足的台湾,一个艺术圣地和精神家园。这份独特的“精神索引”,带我们回到了台湾文艺鼎盛的黄金时代。让我们深感,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文学和艺术都为这块地域打下了灵魂的底色,成就出它精神气质中最浑圆坚实的那部分。(袁永苹)

《人情之美》所包含的不仅有台湾本土的作家,也有诸如西西这种生活于香港,但与台湾文学圈不乏交往的写作者。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人情之美》一书中节选了丘彦明写西西的篇章。她以一位友人的视角,记录下了西西的母亲家人与生活琐事、读书写作和外出旅行、人情交往和个性胸怀,如同将我们带到上世纪的香港和台湾,与西西一同走了一程。

丘彦明《人情之美》​

《像这样的一个女子》

文 | 丘彦明 

第一次见到西西是1983年。我从香港希尔顿饭店打电话给她。放下电话她立刻跑来,我正坐在旅馆房间的地毡上,把行李散了一地找一件重要的资料,她进来也就一屁股地坐在地上帮忙东翻西寻。十分钟后找着了,我终于舒了口气,抬起头来歉然地笑着,她也笑嘻嘻地回看。与我一般是小个子,她有一张很童话的脸,圆圆的,鼻子因此更显细挺,两个大眼睛在镜片后头,充满好奇与单纯快活的光彩。

下一个十分钟,我们两个人已经手牵着手在香港街上游逛了,她一路哼着歌,我问是什么曲子,她耸耸肩说:“我也不知道。”又哼了起来,仔细听,确实没什么调子。我问她:“大家都说香港治安不好,顶危险的,晚上别在外头,尤其是女孩子。”她睁着大眼睛回道:“不会啊!我们素叶出版社的一群朋友,白天都做事,只有晚上才能聚在一起,我们常常聊天、喝咖啡到半夜一两点钟才回家,一点儿都不危险。九龙还有夜市是开整夜的,热闹得不得了呢!”

我兴奋地央她带我去九龙的大笪地夜市。果然满街的地摊满街的人,我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满身出汗,好玩极了。这里是低收入的人们交易买卖的地方,货品从头饰到衣服、鞋子、日用品、录音带......什么都有,物品虽粗糙,价钱却便宜,好几条长街全是。有一条街全搭了棚子用绳子圈围起来,棚子里有人唱歌、唱戏。有唱现代流行歌的、有唱广东戏的、也有唱京戏的,胡琴咿呀咿呀地拉着,围观的路人离开时丢下几个铜板。讨生活确是艰难,走这条街,便想起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描述樊家树到北京天桥,遇到关大爷和唱大鼓的凤喜姑娘,他和凤喜因而生出一段缠绵爱情。

这一日待西西领我在海边散步,看足了星星,回到旅馆已近凌晨1时。朋友来电话责问,以为我出事要报警了。我笑道:“不会啊!西西都很晚回家。她说晚上不危险,好玩得很呢!”

第二天晚上,西西和我在海边一家酒店剪烛喝茶聊天。香港素叶出版社已出版了她的《我城》(长篇小说)、《哨鹿》(短篇小说集)、《石磬》(诗集)三本书,可惜书没进台湾,我没读过。但是,她在《联合报》副刊上发表的几篇小说,我都喜欢,爱她每篇小说风格、技巧、语言都不相同。

在文学写作上,像张爱玲、七等生等是文体家,只要一看语言文字就猜得出是他们的作品。但,西西不是,你很难猜出她下一篇文章会写出什么样的东西。就像她不能拥有支票簿,因为每次签名都不一样。我喜欢她《像我这样一个女子》那篇小说,写一个在殡仪馆当化妆师的女孩子的恋爱故事: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职业,等到男朋友知道她的工作性质后,她失去了爱情。小说题材特殊,写女子在爱情上的无助,是难得的佳作。西西坦率地说:“我以前没写过爱情小说,朋友说我没谈过恋爱不会写,我不服气就写了《像我这样一个女子》。”这篇小说刊出后,引起很大的瞩目,不但赢得了《联合报》小说推荐奖,更有不少学校戏剧团体把它改编成剧本演出,甚至拍成实验电影。

我离开香港时,西西一定要到机场来送我,她说:“我已经退休了,时间很自由。”其实西西一点儿都不老,但40岁却已从小学教师的岗位退下来,因为家里有个足不出户、没有安全感的母亲需要照顾。上机时她递给我一个手绣彩线的美丽布背袋,是她从云南旅行回来的纪念品。

1985年10月我又去了香港,住在新界的朋友家里。打电话给西西,两人约在半岛酒店门口见面,我迟到了。天下着大雨,只见西西撑着伞,在冷风寒雨中瑟缩着身子东张西望。我从身后往她肩上大力地一拍,她猛然转身,拉着我欢喜地叫着:“真担心你走丢了。”然后带我到一家匈牙利餐厅吃自助餐,直问:“情调还可以吧!”她仍是老样子——一张孩子气的脸,一双大大的单纯喜乐充满好奇的眼睛。

西西

从尖沙咀搭小巴士去西西家。在土瓜湾下车,走过一排店铺,她停下来买了母亲喜欢的面包。接着,我们左转到上乡道,再左转长宁街,来到一幢铁门锁着的美利大厦。这幢老旧的大楼总共有一百多户人家,西西家住九楼。

跟门警打了招呼进了电梯,它极吃力地往上升。出了九楼电梯口,一条长廊两侧全是房门,门前都摆了鞋,剩下的通道仅够一人走路,每户人家的木门前都另加了一道厚重的铁门。

香港的居住空间狭小,西西家便是典型300尺(约为27平方米)的房子。客厅、饭厅、卧室全在一间房里,另外只有一个小小的盥洗室和厨房。

明明是仅容一人转身的空间,西西却能布置得窗明几净;一个家需要齐备多少日用品和家具,西西却有本事把它们归置在最恰当的位置,使视觉空间增大。

这里住着母亲、西西和妹妹。房里摆了两张单人式的双层床,占去了二分之一的空间,用一个书架隔开了一个半径四十厘米的小圆餐桌。书架不大,能放的书有限。西西歉然地说:“妹妹连放化妆品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放在书柜里书本前面剩下的小空间上。”妹妹喜欢金鱼和花,西西硬把已经够小的房间挤出了位置,放下一个金鱼缸,养了20条金鱼,另外还搭了个小花架,养了好几盆紫罗兰。白天妹妹上班,养鱼养花的工作就落在西西的身上。金鱼养了一年,除了一尾不明原因死了,其余19尾全由5厘米长的小金鱼长成10多厘米的大金鱼。花盆里的紫罗兰被照顾得好,叶子舒展,生得肥厚而青绿,抽出花茎绽开着紫红的小花。

除了间隔床铺和餐桌的书柜,西西只能在餐桌旁、临近厨房的墙壁前,放一个小小的扁长形书柜。西西说,没地方放书架所以几乎没书。我看了一下她的书,大多是西方的最新文学杰作。中国古典书籍,只有她最喜欢的《史记》和《红楼梦》等少少几部。她解释:“最新的西方的文学名著,图书馆不一定有,但是中国古典书籍图书馆一定可以找到。我在报章杂志上看到广告,知道有什么好的新书,立刻从英国订了来读,很多书香港还看不到呢!”这番话不但点出了她利用空间的诀窍,也道出了她求知若渴的心境。

西西阅读英文书籍的速度极快,另外她也阅读一些法文、西班牙文书籍。她谦虚地说,并不是真会看这两种文字,而是因为太喜欢那些作家的缘故。学生时代,她曾念过五年法文,却一直念的是一年级的法文,理由是她拒绝考试,不考试自然不能升级。原来当年西西还是个具反叛个性的学生哩!说到书,西西的眼睛特别发亮。她在小学教书,当到了年限可以提出退休要求时,她立刻办理。除开照顾母亲的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书那么多,读都读不完,哪有时间教书?

不过,现在西西的眼睛不太好,校正书稿已很吃力,看电影更会落泪,对爱读书的她确是件麻烦事。西西出了本读书札记《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王祯和读了便请西西替他推介好书与新书,西西便一大包一大包地把书寄给祯和,祯和欣喜若狂。

西西有一群爱书的朋友,每星期聚会一次谈书。他们读书方法是:新出了书只由其中一人购买,读完之后向全体做心得报告,然后再轮流阅读。提到这群“素叶”的朋友,西西自然流露出特别浓厚的感情。他们都是文艺青年,大家凑钱办了一份报纸型的刊物叫《素叶文学》,有钱时就出版得密集一些,没钱就隔长一点时间出版,每次由一个人负责内容筹划、约稿和编辑,另外也出版了十几本丛书。这批朋友,每个人都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小王子》书里的那位小王子,《素叶文学》是他们的玫瑰花,尽管这世界上有再多美的文学刊物,它是他们唯一的“玫瑰”。

爱书之外,西西喜欢旅行,从这两者,她衍生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写作灵感。除了日本、美国没去过外,其他地方差不多都去过了。从伊斯坦布尔她带回来了一张鲜艳的“土耳其挂毡”,家里实在太小没地方挂这张美丽的毡子,西西只好把它小心地卷起搁在她的小床脚。每晚睡觉,脚指头碰触到毡子,便生出许多念头来。她正写一个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描写一个城市和一张飞行的地毡,地毡的主人用地毡帮助城里人的故事(即1996年5月香港素叶出版社出版的西西长篇小说《飞毡》);曾经她去过青海,回来后写下了《鸟岛》;到了埃及,回来后写成《图特碑记》。《图特碑记》整整写了半年,不知浏览了多少书籍。最初她全以文言文书写,写完后“素叶”的朋友群起围攻:“五四新文学运动便是革文言文的命,你怎么可以复古?不通的。”舌战群雄不过,她竖起白旗,重新以白话写作,总共写了七次才定稿,但仍保留第一段前言为文言文。西西依旧有她的固执。

西西心爱的土耳其织毡

杨牧读了《图特碑记》后赞叹不已,认为是《联合报》副刊少见的杰作。另外,台静农教授读到西西的《灰阑记》,连问此人是谁?文章真好。西西写文章,有时完成得很快,有时速度慢极了,特别是写小说,她想急也急不来。西西每回写文章,“素叶”的朋友帮忙她找许多的资料。西西说:“我的生活很单纯,以前是学校,现在是家里,除了旅行就是读书,很多写作的泉源都是从读书中得来的。我自己实际活动的空间很小,所以在头脑里活动。”

在西西的房子里,占最重要位置的是一架电视机——为了母亲。下午3时,西西的母亲从床上起来,一位瘦瘦弱弱、头发灰白的妇人。她扭开电视机,把音量转得很大,然后站在离电视一尺的地方盯着屏幕看得入神。西西告诉我,母亲的耳朵重听。

西西原有五个兄弟姊妹,父亲去世了,哥哥、姊姊结婚搬出去,留母亲、西西、妹妹三人住在一起。母亲年纪大,身体不好,虽瘦血压却极高,心里没有安全感,总觉得自己随时会死,所以足不出户。曾让她出一下门,没走几步路即嚷头晕。她不喜欢西西工作,要她在家里陪她,因她十分惧怕没人在时自己死掉。

西西实在是个孝顺的女儿,她真为了使母亲心安从工作上退休。母亲喜欢吃软一点儿的饭,说外头买的饭不干净不肯吃,她每天一定亲自为母亲烧饭。母亲每天要吃蒸鱼,鱼需新鲜蒸了才好吃,西西便每天下午走一段路去市场为母亲买活鱼。她每次出门旅行,必须很早就开始跟母亲做心理建设,并安排妹妹多费心照料,一切安排妥当才能放心离开。

西西,《我城》剧照

母亲每天下午3点钟开始固定要看电视,每天西西要买报纸让她读马经,替她买马票。母亲喜欢打牌,西西不会,每星期周末哥哥姊姊回来陪母亲打。在这样狭小而吵杂的环境下,西西怎么读书、写作?

她已经自我训练出一套本领:不论母亲打牌、看电视,任何吵闹的环境下,她都可以看书而不受影响,但是无法写作。写作只能利用上午母亲睡觉的时间,她拿一张直径30厘米可以折叠的小圆木椅当桌子,一张矮木板凳做椅子,关了门,有时在厨房写,有时在浴室写。厨房、浴室的小通道宽度正好是她放一张椅子的宽度。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我既佩服又叹息。西西神色自若:“我自己没能力给母亲单独的房间,所以心平气和。自己从小学教师退休,没钱买大房子,不怪人。”她有着一个好脾气,从不生气,达观认命。

家里人从不看西西写的文章,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妹妹觉得亦舒写的罗曼史小说才真正好看,亦舒才是值得崇拜的作家。西西说:“这样很好,其实不只家里人不理你写作的事,整个香港也没有人理你写作的事。所以在这里写作与名利无关,真正为喜欢写而写。”西西没有什么作家朋友,她笑道:“我和他们不同,他们有名气,不会喜欢我的。”她有她的执着、骄傲与稚气。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主任林以亮先生与西西早已相识,觉得她是不可多得的小说奇才,特别把几篇西西的小说找人译成英文,在《译丛》上介绍,自己又为评析她的作品写了篇好几万字的评论。林以亮先生为翻译事及写评事,与西西写信联络,西西回信致谢,回答了问题。虽同在九龙,也不特别去看望林以亮先生。她说:“我尊敬他,怎么可以打扰他呢?”

西西曾到过台湾,为了寻找她喜欢的作家生长的泥土。她和“素叶”的朋友,去到通宵的海滩,七等生在那里走过;她们搭火车到莺歌,因为那是陈映真的家乡;通过苏花公路到花莲,王祯和度过童年的地方;转往宜兰,黄春明的小说《锣》从这里孕育;到永和,找她最喜欢的诗人痖弦喝了一碗豆浆。痖弦向西西约小说稿,她回信,简短的几个字:“痖弦啊!痖弦!你为什么不读我的诗呢?”写小说、散文,西西也写诗,而且写得好,她认为写诗是最难的事。离开台湾前夕,她独自跑到阿里山顶等看日出,不看台湾阿里山的日出心不甘,那怎么算去过台湾呢?

傍晚离开西西家,她拿出了红布缝制的西安小蝴蝶、小鸟、小象,还有杭州的小竹篮,一股脑地都要送我,我不拿她不高兴,只好各选一个带走。

隔了几日,我回请她吃饭,她硬是不肯,说在香港我是客。两人争执了半天,她勉强答应我付钱,却选了一家意大利饼店,无非是让我付极少的钱。离开香港那天,西西又赶来送机,两人牵手走到登机门前道别,她又塞了个皮包过来:“你常常旅行要用的。”

除了《联合文学》杂志,西西一直希望有份《联合报》副刊可读,我回台北订了一年航空版送她,请办事小姐从刊登王祯和最新短篇小说那天起寄送。

西西回了一封信,很简单的几个大字:“谢谢你,素叶的朋友们天天都有联副做精神食粮了。”

多可爱的朋友啊!像这样的一个女子!

原载1987年9月第三十五期《联合文学》杂志2014年修订作注

《人情之美》丘彦明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05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