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小蓝单车出局谈起:共享经济不是反资本主义 而是加强版资本主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小蓝单车出局谈起:共享经济不是反资本主义 而是加强版资本主义

共享经济不仅不是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反倒畸变为一个加强版的、极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浪潮。

共享单车“大逃杀”进入2017年,媒体报道的标题已经从“第一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公司”变成了“又一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公司”。昨天,被很多用户誉为“最好骑的共享单车”的小蓝单车,也被曝出遣散员工,工资继续拖欠。

遭受损失的不仅是员工,还有未结清尾款的供应商和没来得及拿回押金的用户。据界面新闻报道,早在10月份就有网友反映,在发起退款申请后,小蓝单车APP中“押金”一栏的状态已经由正常的“退款中”变成了“未交押金”,但用户并没有收到退还的押金。随着用户的投诉越来越多,10月20日,小蓝单车表示“用户于2017年10月30日前申请退款的款项将于11月10日前退还完毕”,然而至今,仍有很多用户表示退款并未到账。

而在今年三月份购买了小蓝单车价值199元的半年免费骑行“特权卡”的用户,在被强制升级为一年卡之后,仍然无法取出存入的199元。共享单车疯狂扩张的锅,最后还是要由无辜的用户来背。

小蓝单车“大纪事”

曾几何时,共享经济被当做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受到全世界趋之若鹜的追捧。它曾被寄以厚望,很多左翼知识分子甚至乐观地认为,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资本主义的框架来组织人类生活。这种经济组织形式的特点是以使用权替代所有权、以社群主义替代个人主义、以分享替代占有,以合作替代竞争,以可持续替代一次性……

愿望固然美好,但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恰恰相反。共享经济不仅不是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反倒畸变为一个加强版的、极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浪潮,它游走在监管的空白地带,通过将原本不是商品的东西——住房、汽车等用户的私有财产——商品化的方式,更加利欲熏心地攫取利润。正如法国哲学家、前教育部长吕克·费希在《超人类革命》一书中所指出的,共享经济的目标不是“反资本主义”,而是“超资本主义”。

在这本关于“超人类革命”——即一种利用科技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的体能、智力、情感、道德等方方面面进行改良的浩大工程——的书中,费希专辟一章探讨了共享经济。因为在他看来,超人类革命与共享经济二者在技术支持、哲学基础和政治立场上都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要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再比如它们都致力于挣脱自然、或者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方式对人类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在费希看来,它们都代表了“纯粹的、死硬的极端自由主义”。

法国哲学家、前教育部长吕克·费希

而对于治理者而言,共享经济给政府监管带来的挑战仿佛是超人类主义的预演:一边是民族国家框架下的政府监管,另一边则是藐视一切国界的技术和市场;一边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的民主自由传统,另一边则是自由走向其反面并毁灭人类未来的可能性,站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上,或许我们应该反思的,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功过是非,而是人类漫长的历史、混沌的现实和失控的未来。

共享经济的目标是“反资本主义”还是“超资本主义”?

乐观主义者对于共享经济的美好想象,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世界的数字化使边际成本降为零,并导致利润的终结。以iTunes为例,假如一首歌曲需要销售1000份来摊销购买版权的成本,再加上数字音乐的存储、配送成本为零,那么卖到第1001份的时候就不再有任何成本,也就是说,此时的边际成本为零。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从此时起,利润也开始趋近于零。

但古典经济学假设的是一个自由市场的乌托邦,也就是说,在iTunes售卖的歌曲边际成本达到零的同时,还有无数个边际成本也为零的竞争对手。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数字企业的头等大事就是通过制造壁垒来保护自己不受竞争对手的威胁,最终实现半垄断。在世界范围内,优步、爱彼迎(Airbnb)等企业已经成功地在各自的领域打败了绝大部分的竞争对手,实现了半垄断;在中国,滴滴和优步以合并的方式结束了堪称血腥的补贴战,几乎实现了垄断;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小蓝单车已经出局,摩拜和ofo也难逃一山不容二虎的结局。

滴滴与优步合并

共享经济并不像乐观主义者想象的那样,完全关于分享和协作,相反,它创造了一个“超级竞争”的环境。因此,企业最初不得不通过补贴用户、打价格战的方式来占领市场,一旦形成垄断,他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地盈利。

正如费希在《超人类革命》中所指出的,共享经济不仅没有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还把原来属于私人财产的东西也变成了商品,换言之,它不但不是不盈利,还增强了资本的盈利能力。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经济:通过让个人(客户)干活,来降低企业的工作量。现在,这一逻辑已经扩散到了各行各业:在最近很时髦的“无人超市”中,消费者要为自己购买的商品扫描条形码,不再需要收银员;而在日前新浪微博引起很大争议的声明中,我们甚至被告知,我们自己写的段子,版权居然归微博所有。数字技术把这一逻辑推到了极致:个人可以提供服务(优步或Airbnb)、内容(Youtube或微博),产品(苹果应用程序),而平台只负责将其货币化。

南京首家无人超市“刷脸进店”

个人进行生产,最大的优势在于平台可以逃避许多规范和责任:比如滴滴旗下的快车司机无法保证8小时工作制,没有加班费,也没有基本的医疗和社会保障;Airbnb的住房可以不符合酒店的消防检查标准或者残疾人友好标准。数字化平台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许多企业的梦想,即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和赋税。

开拓新市场、提高资本的盈利能力、将生产和服务外包给个人、大幅减少甚至甩掉赋税,这些特点都说明:共享经济只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一个更加贪婪也更加肆无忌惮的阶段。为了包装这个竞争激烈又缺乏保障的商业模式,平台伪装出一个重建社会纽带的形象。正如费希在书中所说,“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如此清晰地看到这样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为了给新的经济格局提供一点合法性的说辞,极力歪曲现实,将疯狂的逃避监管说成是新的道德楷模。”

破除了旧世界的共享经济,能否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

共享经济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在西方国家,出租车司机对uber的抗议此起彼伏,很多国家和城市迫于工会的压力,不得不立法取缔uber;而在中国“最后一公里”交通争夺站中,也曾上演过“三蹦子”司机怒砸共享单车的故事,Airbnb更是动摇了全球酒店业的根基。资本主义的逻辑本来就是不断的破旧立新,用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话说,就是“创造性毁灭”。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力,并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但同时也不断破坏既有的就业岗位,而资本主义存续的关键就在于被毁掉的岗位能否被技术革新所创造的新岗位有效地替代。换言之,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停破除的世界,也是一个不停创造的世界,后者抵销前者。

费希指出,在今天的法国,每天有10,000个工作岗位流失,同时又有9000个新岗位被创造出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解释了为什么失业率相对上升,但同时也给我们信心,这样的差距似乎很容易弥合,只需要少破坏1000个岗位,或者多创造1000个岗位,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数据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并不像“工作终结论”说得那么悲观,具体到每一个个体身上,我们又不能对这种冲击袖手旁观:假如你是一个迫于亚马逊的竞争,而不得不关掉自己经营的实体书店的小老板,你热爱这份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经营得当,却因为不可能给出比电商更低的价格而失业。亚马逊的确创造了很多新的岗位,但这些岗位可能并不适合你,无论从喜好还是从技能层面看都是如此。对于这样的人,对于正在中国街头消失的“小而美”的实体书店,政府应该怎么办?要下令封禁亚马逊吗?“这就像想用滤茶器拦住亚马孙河一样,是异想天开。”费希在书中说。

受到电商巨大冲击的实体书店

来自新经济的竞争虽然多数时候是合法的,却常常是不公平的。这给今天的各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当共享经济逐渐变得与雇佣劳动旗鼓相当甚至可以取而代之时,我们要如何给这样一种独立的劳动形式一个恰当的定位?在费希看来,对于共享经济,完全禁绝和新自由主义的袖手旁观一样毫无意义。在民主国家,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监管。

而关于如何监管,费希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他在书的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他认为,全球化彻底打破了我们过去对人类社会进程线性的、目的论的想象,在今天,社会的发展已经退化为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自由竞争的机械结果,这是一个自动的、失控的、盲目的过程。它不仅超出任何清醒的个人意志,也超出了任何单一国家的意志。技术不再被一种为了人类整体的自由和福祉的理想所指引,它迅速地更新迭代,只是出于不想被淘汰的别无选择。启蒙的理想在这个时代的破灭了,让位于一种说不清的忧虑,正是这种“说不清”的感觉,让我们感到恐惧。

《超人类革命》
吕克·费希 著  周行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年10月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小蓝单车出局谈起:共享经济不是反资本主义 而是加强版资本主义

共享经济不仅不是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反倒畸变为一个加强版的、极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浪潮。

共享单车“大逃杀”进入2017年,媒体报道的标题已经从“第一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公司”变成了“又一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公司”。昨天,被很多用户誉为“最好骑的共享单车”的小蓝单车,也被曝出遣散员工,工资继续拖欠。

遭受损失的不仅是员工,还有未结清尾款的供应商和没来得及拿回押金的用户。据界面新闻报道,早在10月份就有网友反映,在发起退款申请后,小蓝单车APP中“押金”一栏的状态已经由正常的“退款中”变成了“未交押金”,但用户并没有收到退还的押金。随着用户的投诉越来越多,10月20日,小蓝单车表示“用户于2017年10月30日前申请退款的款项将于11月10日前退还完毕”,然而至今,仍有很多用户表示退款并未到账。

而在今年三月份购买了小蓝单车价值199元的半年免费骑行“特权卡”的用户,在被强制升级为一年卡之后,仍然无法取出存入的199元。共享单车疯狂扩张的锅,最后还是要由无辜的用户来背。

小蓝单车“大纪事”

曾几何时,共享经济被当做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受到全世界趋之若鹜的追捧。它曾被寄以厚望,很多左翼知识分子甚至乐观地认为,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资本主义的框架来组织人类生活。这种经济组织形式的特点是以使用权替代所有权、以社群主义替代个人主义、以分享替代占有,以合作替代竞争,以可持续替代一次性……

愿望固然美好,但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恰恰相反。共享经济不仅不是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反倒畸变为一个加强版的、极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浪潮,它游走在监管的空白地带,通过将原本不是商品的东西——住房、汽车等用户的私有财产——商品化的方式,更加利欲熏心地攫取利润。正如法国哲学家、前教育部长吕克·费希在《超人类革命》一书中所指出的,共享经济的目标不是“反资本主义”,而是“超资本主义”。

在这本关于“超人类革命”——即一种利用科技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的体能、智力、情感、道德等方方面面进行改良的浩大工程——的书中,费希专辟一章探讨了共享经济。因为在他看来,超人类革命与共享经济二者在技术支持、哲学基础和政治立场上都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要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再比如它们都致力于挣脱自然、或者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方式对人类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在费希看来,它们都代表了“纯粹的、死硬的极端自由主义”。

法国哲学家、前教育部长吕克·费希

而对于治理者而言,共享经济给政府监管带来的挑战仿佛是超人类主义的预演:一边是民族国家框架下的政府监管,另一边则是藐视一切国界的技术和市场;一边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的民主自由传统,另一边则是自由走向其反面并毁灭人类未来的可能性,站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上,或许我们应该反思的,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功过是非,而是人类漫长的历史、混沌的现实和失控的未来。

共享经济的目标是“反资本主义”还是“超资本主义”?

乐观主义者对于共享经济的美好想象,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世界的数字化使边际成本降为零,并导致利润的终结。以iTunes为例,假如一首歌曲需要销售1000份来摊销购买版权的成本,再加上数字音乐的存储、配送成本为零,那么卖到第1001份的时候就不再有任何成本,也就是说,此时的边际成本为零。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从此时起,利润也开始趋近于零。

但古典经济学假设的是一个自由市场的乌托邦,也就是说,在iTunes售卖的歌曲边际成本达到零的同时,还有无数个边际成本也为零的竞争对手。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数字企业的头等大事就是通过制造壁垒来保护自己不受竞争对手的威胁,最终实现半垄断。在世界范围内,优步、爱彼迎(Airbnb)等企业已经成功地在各自的领域打败了绝大部分的竞争对手,实现了半垄断;在中国,滴滴和优步以合并的方式结束了堪称血腥的补贴战,几乎实现了垄断;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小蓝单车已经出局,摩拜和ofo也难逃一山不容二虎的结局。

滴滴与优步合并

共享经济并不像乐观主义者想象的那样,完全关于分享和协作,相反,它创造了一个“超级竞争”的环境。因此,企业最初不得不通过补贴用户、打价格战的方式来占领市场,一旦形成垄断,他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地盈利。

正如费希在《超人类革命》中所指出的,共享经济不仅没有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还把原来属于私人财产的东西也变成了商品,换言之,它不但不是不盈利,还增强了资本的盈利能力。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经济:通过让个人(客户)干活,来降低企业的工作量。现在,这一逻辑已经扩散到了各行各业:在最近很时髦的“无人超市”中,消费者要为自己购买的商品扫描条形码,不再需要收银员;而在日前新浪微博引起很大争议的声明中,我们甚至被告知,我们自己写的段子,版权居然归微博所有。数字技术把这一逻辑推到了极致:个人可以提供服务(优步或Airbnb)、内容(Youtube或微博),产品(苹果应用程序),而平台只负责将其货币化。

南京首家无人超市“刷脸进店”

个人进行生产,最大的优势在于平台可以逃避许多规范和责任:比如滴滴旗下的快车司机无法保证8小时工作制,没有加班费,也没有基本的医疗和社会保障;Airbnb的住房可以不符合酒店的消防检查标准或者残疾人友好标准。数字化平台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许多企业的梦想,即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和赋税。

开拓新市场、提高资本的盈利能力、将生产和服务外包给个人、大幅减少甚至甩掉赋税,这些特点都说明:共享经济只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一个更加贪婪也更加肆无忌惮的阶段。为了包装这个竞争激烈又缺乏保障的商业模式,平台伪装出一个重建社会纽带的形象。正如费希在书中所说,“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如此清晰地看到这样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为了给新的经济格局提供一点合法性的说辞,极力歪曲现实,将疯狂的逃避监管说成是新的道德楷模。”

破除了旧世界的共享经济,能否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

共享经济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在西方国家,出租车司机对uber的抗议此起彼伏,很多国家和城市迫于工会的压力,不得不立法取缔uber;而在中国“最后一公里”交通争夺站中,也曾上演过“三蹦子”司机怒砸共享单车的故事,Airbnb更是动摇了全球酒店业的根基。资本主义的逻辑本来就是不断的破旧立新,用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话说,就是“创造性毁灭”。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力,并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但同时也不断破坏既有的就业岗位,而资本主义存续的关键就在于被毁掉的岗位能否被技术革新所创造的新岗位有效地替代。换言之,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停破除的世界,也是一个不停创造的世界,后者抵销前者。

费希指出,在今天的法国,每天有10,000个工作岗位流失,同时又有9000个新岗位被创造出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解释了为什么失业率相对上升,但同时也给我们信心,这样的差距似乎很容易弥合,只需要少破坏1000个岗位,或者多创造1000个岗位,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数据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并不像“工作终结论”说得那么悲观,具体到每一个个体身上,我们又不能对这种冲击袖手旁观:假如你是一个迫于亚马逊的竞争,而不得不关掉自己经营的实体书店的小老板,你热爱这份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经营得当,却因为不可能给出比电商更低的价格而失业。亚马逊的确创造了很多新的岗位,但这些岗位可能并不适合你,无论从喜好还是从技能层面看都是如此。对于这样的人,对于正在中国街头消失的“小而美”的实体书店,政府应该怎么办?要下令封禁亚马逊吗?“这就像想用滤茶器拦住亚马孙河一样,是异想天开。”费希在书中说。

受到电商巨大冲击的实体书店

来自新经济的竞争虽然多数时候是合法的,却常常是不公平的。这给今天的各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当共享经济逐渐变得与雇佣劳动旗鼓相当甚至可以取而代之时,我们要如何给这样一种独立的劳动形式一个恰当的定位?在费希看来,对于共享经济,完全禁绝和新自由主义的袖手旁观一样毫无意义。在民主国家,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监管。

而关于如何监管,费希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他在书的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他认为,全球化彻底打破了我们过去对人类社会进程线性的、目的论的想象,在今天,社会的发展已经退化为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自由竞争的机械结果,这是一个自动的、失控的、盲目的过程。它不仅超出任何清醒的个人意志,也超出了任何单一国家的意志。技术不再被一种为了人类整体的自由和福祉的理想所指引,它迅速地更新迭代,只是出于不想被淘汰的别无选择。启蒙的理想在这个时代的破灭了,让位于一种说不清的忧虑,正是这种“说不清”的感觉,让我们感到恐惧。

《超人类革命》
吕克·费希 著  周行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年10月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