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史学家宫崎市定:处在封建体制之下,仍有人不失自由精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史学家宫崎市定:处在封建体制之下,仍有人不失自由精神

“都市的市民在任何世界中都是将自由作为信条的,这在中国古代也不例外,只不过在中国找不到表示自由的词语。”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第十二》记载了颜渊问孔子何为仁的故事。孔子在指出“克己复礼为仁”后,紧接着说了这句话。一直以来,我们对“为仁由已”的解释是“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然而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宫崎市定(1901-1995)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孔子所说的‘仁’,有时候翻译成‘自由’最为通顺。……‘为仁由己,不由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不受他人的影响、引诱、胁迫,完全自由的人所做的行为自然就可以称为‘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说‘为善’,而是说‘为仁’。”

宫崎市定是“京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毕业于京都大学东洋史学科,曾师从内藤湖南、桑原隲藏等著名学者,1994年起任京都大学文学部教授,曾荣获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法国儒莲奖,并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在中国史的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

上述对于“仁”的解释出现在《宫崎市定解读《史记》》一书中。该书首次出版于昭和五十四年(1979年),在序言中,宫崎市定表示自己研读《史记》已大约有60年,写过相当数量的论文,却仍时时发现以往研究方法所没能读懂的问题。在他看来,正确解读《史记》,就是正确理解中国古代史。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此后近两千年,正史写作都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

《史记》全书共130卷,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记载了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解读列传时,宫崎市定指出长久以来唯物史观对中国古代封建制的误解。他认为,与其说封建制度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的阶级斗争关系,不如说封建是中国古代上流特权阶级的生态,而在那之下还存在着类似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的都市国家,国家里居住着自由市民:

“在中国,古代封建制的基础是都市国家。如果无视都市中自由市民的生态,就无法理解中国古代史。即便上流阶层被封建制束缚也是无可奈何的命运,但还有无视这一压力,在都市中自由生活的市民。都市的市民在任何世界中都是将自由作为信条的,这在中国古代也不例外,只不过在中国找不到表示自由的词语。”

《宫崎市定解读《史记》》
【日】宫崎市定著 马云超译
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月

《伯夷列传》:寻求自由而获得自由

《史记》列传之首是《伯夷列传》,讲的是伯夷和弟弟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都是辽东地区孤竹国君的儿子。孤竹国王喜爱叔齐,有意传位于他,于是在父亲死后,伯夷试图把国家让给弟弟,但叔齐不愿接受。都不愿接受王位的兄弟二人让国出逃,因仰慕周文王的仁德而栖身于周。适逢文王去世武王继位,武王伐纣之时,两人以仁义叩马而谏,险遭杀身之祸。等到天下归周之后,他们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做歌明志,饿死在首阳山上。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引用了《论语》中孔子与子贡讨论伯夷、叔齐二人时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在宫崎市定看来,司马迁在引用这句话时的真正含义是:“寻求自由而获得自由,这是出自信念的行为,有什么迷茫的呢?”

“自由是社会环境的问题,更是个人信念的问题。别人给予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给予的自由一定是有限度的,”宫崎市定说,“即便是在言论严格管制的政治体制下,个人若想真正捍卫自己的自由,这无疑就是自由了。”

他认为,司马迁之所以把伯夷、叔齐放在列传之首,是把这二人看作遵循自由意志、不因外界压力改变主张的最初的例子,在赞扬他们高义的同时阐述了70卷列传的主体思想。在列传接下来的章节中,司马迁刻画的,就是这些处在封建体制之下,仍然不丧失自由精神,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各种人物。

《魏公子列传》:政治家与侠客的信念与决意

《史记·游侠列传》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在这段描述中,司马迁塑造了“侠”之典范,也将这一类人正式命名,自此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余英时在《侠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指出,“侠”源自古代封建秩序的解体。文武兼包的“士”在周代封建制度中原是最底层的贵族,但到了春秋之后原有的固化封建等级制度已无可维系,“士”的阶层不仅出现上下流动,也出现了文武分化,并从中出现了侠。

司马迁认为,战国时期有一类游侠可称为有土卿相之侠——他们名列卿相,参与朝政,并召集天下侠士作为食客豢养,利用他们的能力执行外交、军事上的政策。有“战国四公子”之称的七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和魏国信陵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魏公子列传》讲述的是信陵君在门下上客侯嬴的建议下,从秦国的进攻中救助赵国,帮助赵都邯郸解围的故事。信陵君因外交情报比魏王更快速准确而遭其猜忌。这得益于信陵君麾下的三千食客——信陵君素来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将有贤人之名的魏都大梁城门守卫侯嬴奉为上宾,并时不时前往侯嬴的朋友、屠夫朱亥的家中探望。

急速扩张势力的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虽派晋鄙率10万大军前往救援,但晋鄙作壁上观。信陵君惧怕唇亡齿寒,屡屡劝魏王发起进攻,却不得首肯。最终信陵君下定决心要独自前去救援赵国。

此时,侯嬴悄悄向他传授了策略:将魏王寝宫中的一半虎符盗出,从晋鄙手中夺来军队。信陵君持盗出的一半虎符向晋鄙要求军队指挥权,晋鄙正在迟疑之际被朱亥用铁锤击倒,后者为了报答信陵君的多次登门而自愿为其杀身效命。信陵君遂成功夺取军队,发动进攻,击退了秦军。

在侯嬴送别信陵君时许诺,为了表达忠心,他将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队的那一天面北自刎。两人诀别之后,侯嬴果然自刎而死。

“无论作为政治家立世的信陵君,还是受到信陵君知遇、被引为上宾的侯生,他们都有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以及为自己的信念而行动的时候。尤其侯生是因义而与信陵君结交的朋友,‘不见义则无勇’是侠客的信条。这是洞悉一切后的决断,侯生为了让世人知晓这一点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宫崎市定写道。

在宫崎市定看来,因声援好友李陵而遭到连坐、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是在对现实心灰意冷之后潜心修史,而追溯过去的世界、以史家的身份留名,正是太史公寻求自由的方式:“司马迁之所以能够身临其境般地热情诉说过去,正是因为他回到了原本的自由人的立场,忘却现在,一心只想为后世之人娓娓道来。”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史学家宫崎市定:处在封建体制之下,仍有人不失自由精神

“都市的市民在任何世界中都是将自由作为信条的,这在中国古代也不例外,只不过在中国找不到表示自由的词语。”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第十二》记载了颜渊问孔子何为仁的故事。孔子在指出“克己复礼为仁”后,紧接着说了这句话。一直以来,我们对“为仁由已”的解释是“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然而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宫崎市定(1901-1995)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孔子所说的‘仁’,有时候翻译成‘自由’最为通顺。……‘为仁由己,不由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不受他人的影响、引诱、胁迫,完全自由的人所做的行为自然就可以称为‘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说‘为善’,而是说‘为仁’。”

宫崎市定是“京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毕业于京都大学东洋史学科,曾师从内藤湖南、桑原隲藏等著名学者,1994年起任京都大学文学部教授,曾荣获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法国儒莲奖,并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文化功劳者奖章,在中国史的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

上述对于“仁”的解释出现在《宫崎市定解读《史记》》一书中。该书首次出版于昭和五十四年(1979年),在序言中,宫崎市定表示自己研读《史记》已大约有60年,写过相当数量的论文,却仍时时发现以往研究方法所没能读懂的问题。在他看来,正确解读《史记》,就是正确理解中国古代史。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此后近两千年,正史写作都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

《史记》全书共130卷,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记载了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解读列传时,宫崎市定指出长久以来唯物史观对中国古代封建制的误解。他认为,与其说封建制度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的阶级斗争关系,不如说封建是中国古代上流特权阶级的生态,而在那之下还存在着类似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的都市国家,国家里居住着自由市民:

“在中国,古代封建制的基础是都市国家。如果无视都市中自由市民的生态,就无法理解中国古代史。即便上流阶层被封建制束缚也是无可奈何的命运,但还有无视这一压力,在都市中自由生活的市民。都市的市民在任何世界中都是将自由作为信条的,这在中国古代也不例外,只不过在中国找不到表示自由的词语。”

《宫崎市定解读《史记》》
【日】宫崎市定著 马云超译
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月

《伯夷列传》:寻求自由而获得自由

《史记》列传之首是《伯夷列传》,讲的是伯夷和弟弟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都是辽东地区孤竹国君的儿子。孤竹国王喜爱叔齐,有意传位于他,于是在父亲死后,伯夷试图把国家让给弟弟,但叔齐不愿接受。都不愿接受王位的兄弟二人让国出逃,因仰慕周文王的仁德而栖身于周。适逢文王去世武王继位,武王伐纣之时,两人以仁义叩马而谏,险遭杀身之祸。等到天下归周之后,他们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做歌明志,饿死在首阳山上。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引用了《论语》中孔子与子贡讨论伯夷、叔齐二人时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在宫崎市定看来,司马迁在引用这句话时的真正含义是:“寻求自由而获得自由,这是出自信念的行为,有什么迷茫的呢?”

“自由是社会环境的问题,更是个人信念的问题。别人给予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给予的自由一定是有限度的,”宫崎市定说,“即便是在言论严格管制的政治体制下,个人若想真正捍卫自己的自由,这无疑就是自由了。”

他认为,司马迁之所以把伯夷、叔齐放在列传之首,是把这二人看作遵循自由意志、不因外界压力改变主张的最初的例子,在赞扬他们高义的同时阐述了70卷列传的主体思想。在列传接下来的章节中,司马迁刻画的,就是这些处在封建体制之下,仍然不丧失自由精神,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各种人物。

《魏公子列传》:政治家与侠客的信念与决意

《史记·游侠列传》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在这段描述中,司马迁塑造了“侠”之典范,也将这一类人正式命名,自此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余英时在《侠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指出,“侠”源自古代封建秩序的解体。文武兼包的“士”在周代封建制度中原是最底层的贵族,但到了春秋之后原有的固化封建等级制度已无可维系,“士”的阶层不仅出现上下流动,也出现了文武分化,并从中出现了侠。

司马迁认为,战国时期有一类游侠可称为有土卿相之侠——他们名列卿相,参与朝政,并召集天下侠士作为食客豢养,利用他们的能力执行外交、军事上的政策。有“战国四公子”之称的七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和魏国信陵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魏公子列传》讲述的是信陵君在门下上客侯嬴的建议下,从秦国的进攻中救助赵国,帮助赵都邯郸解围的故事。信陵君因外交情报比魏王更快速准确而遭其猜忌。这得益于信陵君麾下的三千食客——信陵君素来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将有贤人之名的魏都大梁城门守卫侯嬴奉为上宾,并时不时前往侯嬴的朋友、屠夫朱亥的家中探望。

急速扩张势力的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虽派晋鄙率10万大军前往救援,但晋鄙作壁上观。信陵君惧怕唇亡齿寒,屡屡劝魏王发起进攻,却不得首肯。最终信陵君下定决心要独自前去救援赵国。

此时,侯嬴悄悄向他传授了策略:将魏王寝宫中的一半虎符盗出,从晋鄙手中夺来军队。信陵君持盗出的一半虎符向晋鄙要求军队指挥权,晋鄙正在迟疑之际被朱亥用铁锤击倒,后者为了报答信陵君的多次登门而自愿为其杀身效命。信陵君遂成功夺取军队,发动进攻,击退了秦军。

在侯嬴送别信陵君时许诺,为了表达忠心,他将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队的那一天面北自刎。两人诀别之后,侯嬴果然自刎而死。

“无论作为政治家立世的信陵君,还是受到信陵君知遇、被引为上宾的侯生,他们都有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以及为自己的信念而行动的时候。尤其侯生是因义而与信陵君结交的朋友,‘不见义则无勇’是侠客的信条。这是洞悉一切后的决断,侯生为了让世人知晓这一点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宫崎市定写道。

在宫崎市定看来,因声援好友李陵而遭到连坐、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是在对现实心灰意冷之后潜心修史,而追溯过去的世界、以史家的身份留名,正是太史公寻求自由的方式:“司马迁之所以能够身临其境般地热情诉说过去,正是因为他回到了原本的自由人的立场,忘却现在,一心只想为后世之人娓娓道来。”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