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仍活在我们身边”:14位作家谈他们最爱的菲利普·罗斯作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仍活在我们身边”:14位作家谈他们最爱的菲利普·罗斯作品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菲利普·罗斯在上周离开了人世,享年85岁。从1959年的《再见,哥伦布》到2010年的《复仇女神》,包括威廉‧博伊德、大卫·巴德尔、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内的14位作家选出了他们心中最爱的罗斯作品。

2005年摄于罗斯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Douglas Healey/AP)

艾玛·布洛克斯(Emma Brockes)谈《再见,哥伦布》

《再见,哥伦布》
[美]菲利普·罗斯 著 俞理明/张迪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也就是菲利普·罗斯第一部小说出版四十年后,我爱上了尼尔·克鲁格曼(Neil Klugman)。他是《再见,哥伦布》的主人公,也是波特诺伊的先驱。人们总是用“暴力”来描述罗斯的文字,他有着桀骜不驯的风趣和一针见血的诚实,字里行间充满了愤怒和受挫的欲望。尽管他的第一部小说就野心勃勃,把接下来60年里要慢慢挖掘的主题都预演了一遍:性方面的虚荣心、中下阶层意识(比如“有那么一瞬间,小说中的布兰达让我想起蒙特克莱尔那些狮子鼻的小混蛋们”)、家庭的重担以及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人的身份认同。然而对于这本小说,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款款柔情。

《再见,哥伦布》深深沉浸在一种怀旧之情中,也许只有一个26岁的年轻作家在回忆自己20岁出头的光景时才能体会。他在这短短几年中产生的心理飞跃,可能比接下来几十年还要大。尼尔很机灵,但他贫困且能力不足,又争强好胜。他对布兰达日思夜想,又害怕被她拒绝,为了安抚他的欲望,尼尔决定先发制人。这是每个人都认可并且会这么做的事。

我的母亲告诉我,在她第一次读《波特诺伊的怨诉》(Portnoy's Complaint)时,她落泪了。当时的我很难理解,这并不是个悲伤的故事啊,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我也自然明白了。人们哭泣不一定是因为故事有多伤感,而是因为它的真实,不管它的语言多幽默,都有令人动容的力量。读罗斯的书,总是给人一种悲痛的感觉。

今天早上我拿起《再见,哥伦布》,翻到格拉迪斯舅母的段落,她是书中最常被愚弄的人,比如说她在家做饭时不肯放辣椒,因为她听说人的身体吸收不了。而书中的这段描写有着典型的罗斯式特点,揶揄幽默,情感充沛——“格拉迪斯舅母想到,她做的食物会穿过食道,经过胃,然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为的只是享受旅途的乐趣,就会深感不安。”我们该多怀念他啊。

*艾玛·布洛克斯,小说家兼《卫报》专栏作家

詹姆士·沙姆斯(James Schamus)谈《再见,哥伦布》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作品所特有的形式和结局,菲利普·罗斯也玩得游刃有余,现在他们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已经不分上下了。每个人都能选出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罗斯的作品,我最爱的是《再见,哥伦布》——虽然我也明白,《美国牧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也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不过要在罗斯的书中挑出一本最喜欢的,本身就是个挑战,因为他的作品永远都在为这样一个概念作斗争:最棒的小说作品绝不只是一件“作品”,不只是一次行动、一个创造,他认为,最好的作品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个动词,它像《美国牧歌》中充满深情、细腻精到的手套制造工艺一样熠熠生辉,像《波特诺伊的怨诉》里狂热的想象、日复一日的手淫一样荒唐可笑。现实中的人类是塑造虚构故事的工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不断的“误打误撞”中理解自己和周遭的人,正如《美国牧歌》所说的那样。而罗斯大概是所有“误打误撞”的人里面最投入的一个了,他这一生所著,实际上自相矛盾,都在和那种为他创造了不少杰作的结局形式斗争。因此,他的作品中外溢着自我、真实或虚构的角色、角色的真实想象以及自我的角色扮演。所以,在这里不得不说,菲利普·罗斯干得太漂亮了。

*詹姆士·沙姆斯,电影制作人,曾执导2016年的电影《愤怒》(Indignation)

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谈《波特诺伊的的怨诉》

《波特诺伊的怨诉》
[美]菲利普·罗斯 著 邹海仑/陈婉容 译
书林出版有限公司 2012年3月

18岁那年,我读到了这本书。在我当时静如止水的学生时代,这算是本闲书。当时我正认真地啃着剑桥英语教师阅读书单,读着乔治·艾略特的《仇与情》,我频频蹙眉,然后我拿起了《波特诺伊的怨诉》。虽然书中艾利克斯·波特诺伊(Alex Portnoy)大胆华丽的独白算不上是我读过最放肆、最妙趣横生的东西,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微醺的感觉。

这位享誉全球的犹太故事小说家,强烈冲击着我这个怯懦的、乳臭未干的盎格鲁撒克逊系的白人新教徒,因为他有着令人镇静的直率坦荡,以及一头撞进这本书里的唯一话题——打飞机,书中的风流男子谈到性,将之称作是“众多话题之最”。书中对每一位在观看舞娘表演时手淫的观众的描写,不管年龄长幼,都令人目瞪口呆,其中包括一个老头的自慰,他最终选择在帽子里解决(“竖起来,竖起来,射到他头顶戴的帽子里!”)。书中关于地狱的幻象也同样疯狂而令人发笑。不过在这里,你能看到波特诺伊痛苦的顿悟,从自己对一个金发的非犹太姑娘受挫的欲望中惊醒。(我作为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系的白人新教徒,不也深有同感吗?为一个姑娘神魂颠倒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只不过我日思夜想的是一个犹太女孩)。《波特诺伊的怨诉》让我时而陷入窒息,时而被温柔环抱,这正是一本伟大小说的特质。

*彼得·布拉德肖,《卫报》影评人

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d)谈《被释放的祖克曼》

《被释放的祖克曼》
[美]菲利普·罗斯 著 郭国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7月

回看菲利普·罗斯长长的生平作品单,我发现我对创作早期和中期的罗斯情有独钟。从《再见,哥伦布》(因为电影我读起了他的书)开始,之后的每一本书我都不曾漏掉。但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读到《反生活》时,我逐渐脱离了轨道,感觉没有那么痴迷了。当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和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正热,罗斯的絮絮叨叨让他最重视的读者都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

但我对祖克曼的故事热情不减,在书中,“内森·祖克曼”的生活和其创造者其实是平行的。《被释放的祖克曼》是系列故事的第二部,尾随在《鬼作家》之后。书中分析也折射了一个现实:在《波特诺伊的怨诉》之后,罗斯的名气可能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同时又面临着歇斯底里的谩骂。这部作品还回顾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机智问答》丑闻。祖克曼所写的小黄书被叫做《卡诺夫斯基》,尽管罗斯对二者的相似性总是予以否定并搪塞过去,但这层伪装一戳就破,祖克曼就是罗斯本人,只不过有着另一个名字。

到头来,也许祖克曼系列就是写给作家,或是写给那些梦想成为作家的读者看的。它们风趣又真实,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都藏着作者的“另一个自我”。与之相似的还有安东尼·伯吉斯笔下的恩德比(Enderby)、约翰·厄普代克的比彻(Bech)、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在《惶然录》中的署名“贝尔纳多·苏亚雷斯”、海明威书中的尼克·亚当斯还有爱德华・圣奥宾(Edward St Auby)笔下的帕特里克·梅尔罗斯等等,这类例子还有惊人的一长串。写小说的一个隐秘乐趣,就是透过虚构故事的镜头来描摹自己。不是每个作家都这么做,但我猜几乎每个作家都想要这么做,而罗斯做到了,而且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彻底。所以,祖克曼的系列小说就为读者带来了永恒的挑逗,罗斯真的这么想、这么做了吗?还是说这只不过是小说情节?祖克曼永远在骚动。

*威廉‧博伊德,小说家,剧作家

罗斯在希伯来语学校门前。摄影:Bob Peterson,图片来源: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大卫·巴德尔(David Baddiel)谈《安息日剧院》(Sabbath's Theater)

菲利普·罗斯并不算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最爱的是约翰·厄普代克。有的时候,在厄普代克和其他一些文学巨头的作品中,我们能读出“趣味”。这种趣味经常是“令人捧腹的”、“喧闹欢腾的”、“歇斯底里的”,不过也不全是这样。唯一一位具有最高文学水准的作家——我认为他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同时还能恰到好处地搞笑,那种让人捧腹大笑,让人满足窥探欲望地笑,这个人就只有罗斯了。

照这么说,我最喜欢的书可能是《波特诺伊的怨诉》,这本书像是喜剧脱口秀,能叫人笑破肚皮。然而我要选的则是《安息日剧院》——不只是因为许多人都喜欢《波特诺伊的怨诉》——罗斯的疯狂倾泻在糊涂的木偶师米基·撒巴斯(Mickey Sabbath)身上,这个糊涂的木偶师靠沉迷声色,来哀悼他死去的情妇德伦卡。要不是多了些死亡的气息,这本书就可以算是《波特诺伊的怨诉》的翻版了。撒巴斯和波特诺伊一样激烈地与生活怄气,只不过在这本书里,年龄增长了三十多岁的罗斯不得不卷进来,置身于他一如既往痴迷的性、犹太人身份迷思和死亡的话题中。当读到米基在德伦卡的墓前手淫的场景时,我不得不感慨这本书读起来令人丧胆,这是罗斯抵抗时光飞逝的一部杰作。

*大卫·巴德尔,作家,戏剧家

哈德利·弗里曼(Hadley Freeman)谈《美国牧歌》

《美国牧歌》
[美]菲利普·罗斯 著 罗小云 译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美国牧歌》为菲利普·罗斯摘得了普利策奖,但我想,这并不是读者们最喜欢的作品。除了他的“另一自我”内森·祖克曼以外,这本书中的角色们并不像《波特诺伊的怨诉》或是《安息日剧院》中塑造得那般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所有作品中,《美国牧歌》的确为他奠定了现代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的地位。

祖克曼在这本书里住到了郊区,身体日渐衰老,他回忆起了自己高中时期的一个朋友西摩·斯维德,外号“瑞典佬”。当年的斯维德似乎拥有着一切,健康的身体、完美的灵魂和幸福的家庭,但就在此时,他的生活被女儿梅丽炸得粉碎。她在越战抗议期间放置了一枚炸弹,杀死了四个无辜者,斯维德所珍爱的一切也随之灰飞烟灭。战后的一代拒绝了父母为他们铺就的一切,罗斯正是利用斯维德一家作为美国当时混乱的缩影,手法相当微妙。

想想也很吊诡,现在美国的强奸已经太频繁了,而且大多都是年轻人干的,“瑞典佬”的女儿梅丽已显得太不知所措。正如他弟弟对他那番畅快淋漓的大骂:“你想要美国小姐吗?很好,你已经得到了,她就是你的女儿!这就是报应啊。”在今天的美国,枪支遍地,社会正变得越来越两极化,这句话依然令人不寒而栗,深感警醒。

*哈德利·弗里曼,作家,《卫报》专栏作者

汉纳·贝克曼(Hannah Beckerman)谈《美国牧歌》

我读《美国牧歌》的时候只有22岁,当时的我是罗斯的死忠粉。但是,在我以前读过的罗斯作品中,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像《美国牧歌》一样,让我感受到美国梦的真正破碎。不论是《波特诺的抱怨》中的黑色幽默,还是《安息日剧院》中的猛烈怒火,都没有给过我这种感觉。这本书中的主人公西摩·斯维德是一位经典的美国式英雄,他在高中时便是棒球队的传奇球员,后来又继承了父亲收益颇丰的手套工厂。但是,在之后的人生中,斯维德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痛苦。斯维德的女儿梅丽是他的掌上明珠,但却成了反对越南战争的革命者。她所引爆的炸弹同时也摧毁了斯维德的人生。毫无疑问,这本小说对斯维德与女儿梅丽之间关系的描写,是所有文学作品中对父女关系的最为深刻的剖析。但是,罗斯的视角从来不会单单地停留在同一个方向。罗斯通过描写斯维德的破落,反映了历史的宏大叙事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并质疑了我们一直以来对身份、家庭、野心、怀旧、爱情的看法。《美国牧歌》将怒火与悔恨无缝衔接起来,充满了力量与激情,这些都在罗斯那无畏果敢的词句中体现了出来。这本书不仅是罗斯最好的作品,更是20世纪最优秀的美国小说之一。

*汉纳·贝克曼,小说家,记者,BBC纪录片《菲利普·罗斯的美国》制作人。

恩·布鲁克斯(Xan Brooks)谈《我嫁给了共产党人》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
[美]菲利普·罗斯 著 魏立红 译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当你在阅读一部伟大的小说时,每次阅读都会获得不一样的震撼。但是,当你第二次读《我嫁给了共产党人》时,你会感到自己像是在被压路机碾压一样。几十年来,我原本一直认为,在罗斯的“美国三部曲”中,这本书只能算是雏作,另外两部小说即《美国牧歌》和《人性的污秽》都比这一本完美。而且,罗斯这本书中还加入了对前妻克莱尔·布隆姆的私人怨恨。在《我嫁给了共产党人》一书中,他隐晦地借用书中的角色——自怨自艾的犹太演员伊夫·弗雷姆(Eve Frame)来表达对前妻的不满。因此,我始终觉得这本书略有不足。但这些天来我却发现,这本书或许才是罗斯最好的作品。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描写了艾拉·林戈尔德的发迹与挫败。艾拉是一位左翼广播明星,在20世纪50年代的红色恐怖中被打倒。这本书让我们燃起了正义的怒火,并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政治小说之一。这是一部真正的莎士比亚式的悲剧,却带着新泽西州的鲜明特点,其故事发生背景是麦肯锡主义兴盛时期。在这本书中,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94年去世。在尼克松的葬礼上,所有老怪物都被美化为了受人尊敬的老年政治家——“如果艾拉还活着,听到这些话,他会再次因为这个失序的世界而发疯。”

*恩·布鲁克斯,小说家,记者

艾力发·艾克巴(Arifa Akbar)谈《人性的污秽》

《人性的污秽》
[美]菲利普·罗斯 著 刘珠还 译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2000年这本书一出版我就读了。当时,我加入了一个读书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是由性别研究方面的学者、女同性恋者以及有色女性组成的,不对男性开放。我们阅读了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牙买加·琴凯德(Jamaica Kincaid)以及菲利普·罗斯等人的作品。我此前从未读过罗斯的书,因为菲利普·罗斯本人的厌女倾向饱受争议,所以我以为,他的这本书会被批评,而且我自己也会去批判这本书。我就这样读了这本《人性的污秽》。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为科尔曼,71岁,是一位古典文学教授。他与一位女清洁工建立了情人关系,她的年纪只有他的一半。作者通过描写科尔曼的种族身份,以及他所背负的种族歧视者的骂名,揭露了美国梦的破裂。

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女清洁工为这个有着男性生殖崇拜的老笨蛋跳舞,菲利普·罗斯因这个场景遭到了许多批评。但《人性的污秽》中并不单单只有这个场景。罗斯是一位犹太裔美国作家,他将笔下的主角设定为一位美国黑人男性,并将许多其他元素融入了进去:既有过去黑人被压迫的历史,也有内化的白人视角所带来的危害性,还有科尔曼所感到的 “耻辱”。正是这种“耻辱”,导致他的整个人生都在伪装中度过。就算换一个手法不那么精巧的作者,这本书的设置也仍然会令读者毛骨悚然。

我再次读《人性的污秽》时,仍然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当下,就像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这本书关乎欲望与年老,与此同时还有着关于制度化的种族歧视、政治正确的危险以及肤色歧视等内容,而这些都是我们如今讨论得越来越多的内容。

是的,我们在读书俱乐部讨论了这个跳舞的场景,在这本书里,罗斯对于这对情人之间的性描写也非常真实。他抓住了男性的真正欲望,将其与脆弱、害怕、不堪一击的男性自尊融合了起来。这本书是从“内森·祖克曼”这一角色的视角写成的,之后,我又读了一些关于祖克曼的其他小说,并意识到,在读罗斯的书时,你所想要追寻的不是女性的欲望,而是更多其他的东西。

*艾力发·艾克巴,文学评论家,记者

乔纳森·弗里德兰(Jonathan Freedland)谈《反美阴谋》

《反美阴谋》
[美]菲利普·罗斯 著
Vintage出版社 2005年9月

在21世纪初的时候,罗斯读了一份1940年共和党的会议记录,其中记录了会议建议选举一位非政治家的名人来担任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飞行英雄查尔斯·林德伯格,他曾公开主张孤立主义。“如果他们确实这样做了呢?”罗斯问自己。当时,他在这份文件的边缘写下了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这句话直接推动了《反美阴谋》的诞生。在这本书中,查尔斯·林德伯格参加了总统竞选,承诺将“美国放在第一位”,不参与希特勒挑起的欧洲大战,并因此战胜了罗斯福,成功入主白宫。

林德伯格成为美国总统之后,美国逐渐沦为了真正的法西斯主义国家,这本小说的叙述者名为“菲利普·罗斯”。他是一位九岁的小男孩,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当中。他们一家人住在新泽西的郊区,他就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度以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被颠覆了。

这本书引人入胜,同时也令人毛骨悚然,这是罗斯所写的最接近政治惊悚类型的作品。罗斯一家人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旅游的时候,因为他们是犹太人,他们原本预定的酒店拒绝让他们入住,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国人的冷血。在我读完这本书很久之后,我仍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笔下的基列国一样,罗斯对于官僚的细节描写十分到位、十分可信,因此,书中的那个美国会一直留在读者的脑海中,挥散不去。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菲利普·罗斯的哥哥在“融入美国办公室”的派遣下去了肯塔基。“融入美国办公室”的使命,是磨去犹太人原本的锋利棱角,这样他们就能融入到美国主流当中,或者全部消失。

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小说,其结尾部分陷入了狂热的猜测和想象当中。但是,这本书拥有着持久的力量,能够帮助解释为什么特朗普能够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经常重复着“美国第一”的口号。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带任何讽刺,甚至没有明显意识到自己在说这句话。读者可以通过《反美阴谋》这本书,去思考一位明星总统是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攻击社会边缘的少数族群,以此来加强他与美国主流人群的关系的。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不会在这里发生》面世已经近70年,而罗斯认为,这样的事情的的确确会在这里发生。在《反美阴谋》这本书中,他细致地描写了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将会是什么样子。

*乔纳森·弗里德兰,作家,《卫报》专栏作者

菲利普·罗斯在纽约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琳达·格兰特谈《复仇女神》(Nemesis

2004年,菲利普·罗斯出版了《反美阴谋》,始于《安息日剧院》的美国系列小说也逐渐完结。《反美阴谋》是罗斯在辉煌人生晚期的一部力作,在此之后,他出版了许多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像是他此前作品的终曲一样,围绕着即将去世的年迈男性不断下降的性欲、孤独的老年等主题展开。之后,灵光一现,他写就了《复仇女神》,又回到了战后的纽瓦克,这里正是一切开始的地方。他开启了最后一个故事,被遗忘的小儿麻痹症影响到的主要是儿童和年轻的成年人。阴谋论使恶毒广布,据说一个人群应该为此负责,像以往一样,是犹太人。

令人昂扬的主人公们以及他们道德上的沦丧——究其一生其做正确的事情,最终却做了错误的选择——会让读者陷入到一种负罪感当中。通过讲述主人公巴基·康托(Bucky Cantor)的故事,罗斯讲述了他对犹太人注定成就大事的英雄一代的喜爱,也写到了那些失败者。尽管我读过罗斯所有的作品,但这确实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我想要将《复仇女神》推荐给那些刚开始读罗斯作品的人。这部作品虽然篇幅不长,却体现了罗斯的所有特点。

*琳达·格兰特,小说家

亚历克斯·罗斯·派瑞(Alex Ross Perry)谈《欲望教授》

《欲望教授》
[美] 菲利普·罗斯 著 张廷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10月

我在纽约呆了15年。在这15年中,我所读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在地铁上读的。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也不例外。《欲望教授》这部作品中对性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周围都是老人和孩子,这种体验使得重口味内容和重要美国小说之间出现了一种令人困惑的二重性。这部作品不同于以往,它令人激情澎湃,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将性变态、性、怒火以及幽默恰当地融入到一篇严肃且颇具学识的作品当中。我通常是在纽约的F线和Q线地铁上阅读罗斯的小说。在阅读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那些大胆越轨的元素慢慢变得没那么令我震惊了。取而代之的是,我逐渐理解了这些“非正常”的行为如何体现了角色以及小说整体的实质。

我不太确定我是否会将《欲望教授》称作是我最喜欢的罗斯作品(我通常认为《安息日剧院》才配得上这一称号),但是,这肯定是第一部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品。这本书的叙述者名为凯普什,与此类似的一系列书籍让我接触到了学术圈内不正常的、类似凌辱的关系,这直接推动了我的电影《色相环》(The Color Wheel)中教授一角的诞生。

2010年,我刚开始写《色相环》的时候,罗斯便是我的北极星。罗斯作品中的角色让我为之激动、为之昂扬,我试图运用与他相似的手法,去叙述兄妹之间的乱伦。我是用一种黑白独立电影的形式来呈现的,我认为这是对这位文学巨匠的一种真诚致敬。这些书籍的封面是二十世纪最为精美的封面,优雅地隐藏了这本书中所包含的性变态等内容,没有一丝丝泄露。

*亚历克斯·罗斯·派瑞,演员,电影制作人

艾米·里格比(Amy Rigby)谈《鬼作家》

《鬼作家》
[美] 菲利普·罗斯 著 董乐山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8月

有人说,菲利普·罗斯书中的厌女倾向使得女性不可能在他塑造的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对此很不认同,我想要——我也有权——去支持这位伟大的作家。

我在读《鬼作家》的时候,原本是想要寻找一条提高写作水平的路径,却在这本书中发现了我自己。时年46岁的作者将自己当做是一位初学者,去拜访年长的文学大家。父母、妻子、情人——甚至是安妮·弗兰克——都在这本书当中出现过。这本书非常有趣,而且感人至深、精简凝练。

今天,有人问我对于这位天才作家的看法,因此,我又把这本书拿了出来。罗斯的职业道德和作品让他的伟大无可置疑,无论你是否相信他。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了一封沃普特法官写给年轻的内森·祖克曼的信件。内森·祖克曼带着蔑视和希望,向我们叙述了这段话的内容——他的话让我感觉到,我自己就是一个笨蛋——“我认为,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一封邀请函,邀请你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那么,我们会帮助你去意识到,这份邀请中所包含的责任。”

*艾米·里格比,歌手,作曲家,作品包括《从菲利普·罗斯到R·齐默曼》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谈罗斯的影响

对我来说,菲利普·罗斯是一位年纪略大的当代作家。我们成年的时候都正值压抑的50年代——当时的文学中充满了形式主义、讽刺手法、亨利·詹姆斯式的文字、间接隐喻以及压抑的性描述,缺乏对人性的关怀——正如T.S·艾略特所说的:“诗歌是逃离人性的一种方式。”

菲利普·罗斯却对以上这些手法全都嗤之以鼻。他非常崇敬卡夫卡以及莱尼·布鲁斯(事实上,真正的罗斯确实有些不同于常人,因为布鲁斯曾肆意解读卡夫卡)。但是,对于菲利普来说,他笔下的文字不单单是充满怒火的反叛。在内心里,他其实是一位真正的道德家,他希望能够肃清公共和私人生活中的任何虚伪及谎言。很少有人将《反美阴谋》看作是真正的预言,但是,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的时代。他仍活在我们身边。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家

(翻译:尉艳华、马昕)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Philip Roth ‘Savagely funny and bitingly honest’ – 13 writers on their favourite Philip Roth novel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仍活在我们身边”:14位作家谈他们最爱的菲利普·罗斯作品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菲利普·罗斯在上周离开了人世,享年85岁。从1959年的《再见,哥伦布》到2010年的《复仇女神》,包括威廉‧博伊德、大卫·巴德尔、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内的14位作家选出了他们心中最爱的罗斯作品。

2005年摄于罗斯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Douglas Healey/AP)

艾玛·布洛克斯(Emma Brockes)谈《再见,哥伦布》

《再见,哥伦布》
[美]菲利普·罗斯 著 俞理明/张迪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也就是菲利普·罗斯第一部小说出版四十年后,我爱上了尼尔·克鲁格曼(Neil Klugman)。他是《再见,哥伦布》的主人公,也是波特诺伊的先驱。人们总是用“暴力”来描述罗斯的文字,他有着桀骜不驯的风趣和一针见血的诚实,字里行间充满了愤怒和受挫的欲望。尽管他的第一部小说就野心勃勃,把接下来60年里要慢慢挖掘的主题都预演了一遍:性方面的虚荣心、中下阶层意识(比如“有那么一瞬间,小说中的布兰达让我想起蒙特克莱尔那些狮子鼻的小混蛋们”)、家庭的重担以及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人的身份认同。然而对于这本小说,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款款柔情。

《再见,哥伦布》深深沉浸在一种怀旧之情中,也许只有一个26岁的年轻作家在回忆自己20岁出头的光景时才能体会。他在这短短几年中产生的心理飞跃,可能比接下来几十年还要大。尼尔很机灵,但他贫困且能力不足,又争强好胜。他对布兰达日思夜想,又害怕被她拒绝,为了安抚他的欲望,尼尔决定先发制人。这是每个人都认可并且会这么做的事。

我的母亲告诉我,在她第一次读《波特诺伊的怨诉》(Portnoy's Complaint)时,她落泪了。当时的我很难理解,这并不是个悲伤的故事啊,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我也自然明白了。人们哭泣不一定是因为故事有多伤感,而是因为它的真实,不管它的语言多幽默,都有令人动容的力量。读罗斯的书,总是给人一种悲痛的感觉。

今天早上我拿起《再见,哥伦布》,翻到格拉迪斯舅母的段落,她是书中最常被愚弄的人,比如说她在家做饭时不肯放辣椒,因为她听说人的身体吸收不了。而书中的这段描写有着典型的罗斯式特点,揶揄幽默,情感充沛——“格拉迪斯舅母想到,她做的食物会穿过食道,经过胃,然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为的只是享受旅途的乐趣,就会深感不安。”我们该多怀念他啊。

*艾玛·布洛克斯,小说家兼《卫报》专栏作家

詹姆士·沙姆斯(James Schamus)谈《再见,哥伦布》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作品所特有的形式和结局,菲利普·罗斯也玩得游刃有余,现在他们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已经不分上下了。每个人都能选出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罗斯的作品,我最爱的是《再见,哥伦布》——虽然我也明白,《美国牧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也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不过要在罗斯的书中挑出一本最喜欢的,本身就是个挑战,因为他的作品永远都在为这样一个概念作斗争:最棒的小说作品绝不只是一件“作品”,不只是一次行动、一个创造,他认为,最好的作品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个动词,它像《美国牧歌》中充满深情、细腻精到的手套制造工艺一样熠熠生辉,像《波特诺伊的怨诉》里狂热的想象、日复一日的手淫一样荒唐可笑。现实中的人类是塑造虚构故事的工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不断的“误打误撞”中理解自己和周遭的人,正如《美国牧歌》所说的那样。而罗斯大概是所有“误打误撞”的人里面最投入的一个了,他这一生所著,实际上自相矛盾,都在和那种为他创造了不少杰作的结局形式斗争。因此,他的作品中外溢着自我、真实或虚构的角色、角色的真实想象以及自我的角色扮演。所以,在这里不得不说,菲利普·罗斯干得太漂亮了。

*詹姆士·沙姆斯,电影制作人,曾执导2016年的电影《愤怒》(Indignation)

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谈《波特诺伊的的怨诉》

《波特诺伊的怨诉》
[美]菲利普·罗斯 著 邹海仑/陈婉容 译
书林出版有限公司 2012年3月

18岁那年,我读到了这本书。在我当时静如止水的学生时代,这算是本闲书。当时我正认真地啃着剑桥英语教师阅读书单,读着乔治·艾略特的《仇与情》,我频频蹙眉,然后我拿起了《波特诺伊的怨诉》。虽然书中艾利克斯·波特诺伊(Alex Portnoy)大胆华丽的独白算不上是我读过最放肆、最妙趣横生的东西,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微醺的感觉。

这位享誉全球的犹太故事小说家,强烈冲击着我这个怯懦的、乳臭未干的盎格鲁撒克逊系的白人新教徒,因为他有着令人镇静的直率坦荡,以及一头撞进这本书里的唯一话题——打飞机,书中的风流男子谈到性,将之称作是“众多话题之最”。书中对每一位在观看舞娘表演时手淫的观众的描写,不管年龄长幼,都令人目瞪口呆,其中包括一个老头的自慰,他最终选择在帽子里解决(“竖起来,竖起来,射到他头顶戴的帽子里!”)。书中关于地狱的幻象也同样疯狂而令人发笑。不过在这里,你能看到波特诺伊痛苦的顿悟,从自己对一个金发的非犹太姑娘受挫的欲望中惊醒。(我作为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系的白人新教徒,不也深有同感吗?为一个姑娘神魂颠倒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只不过我日思夜想的是一个犹太女孩)。《波特诺伊的怨诉》让我时而陷入窒息,时而被温柔环抱,这正是一本伟大小说的特质。

*彼得·布拉德肖,《卫报》影评人

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d)谈《被释放的祖克曼》

《被释放的祖克曼》
[美]菲利普·罗斯 著 郭国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7月

回看菲利普·罗斯长长的生平作品单,我发现我对创作早期和中期的罗斯情有独钟。从《再见,哥伦布》(因为电影我读起了他的书)开始,之后的每一本书我都不曾漏掉。但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读到《反生活》时,我逐渐脱离了轨道,感觉没有那么痴迷了。当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和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正热,罗斯的絮絮叨叨让他最重视的读者都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

但我对祖克曼的故事热情不减,在书中,“内森·祖克曼”的生活和其创造者其实是平行的。《被释放的祖克曼》是系列故事的第二部,尾随在《鬼作家》之后。书中分析也折射了一个现实:在《波特诺伊的怨诉》之后,罗斯的名气可能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同时又面临着歇斯底里的谩骂。这部作品还回顾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机智问答》丑闻。祖克曼所写的小黄书被叫做《卡诺夫斯基》,尽管罗斯对二者的相似性总是予以否定并搪塞过去,但这层伪装一戳就破,祖克曼就是罗斯本人,只不过有着另一个名字。

到头来,也许祖克曼系列就是写给作家,或是写给那些梦想成为作家的读者看的。它们风趣又真实,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都藏着作者的“另一个自我”。与之相似的还有安东尼·伯吉斯笔下的恩德比(Enderby)、约翰·厄普代克的比彻(Bech)、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在《惶然录》中的署名“贝尔纳多·苏亚雷斯”、海明威书中的尼克·亚当斯还有爱德华・圣奥宾(Edward St Auby)笔下的帕特里克·梅尔罗斯等等,这类例子还有惊人的一长串。写小说的一个隐秘乐趣,就是透过虚构故事的镜头来描摹自己。不是每个作家都这么做,但我猜几乎每个作家都想要这么做,而罗斯做到了,而且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彻底。所以,祖克曼的系列小说就为读者带来了永恒的挑逗,罗斯真的这么想、这么做了吗?还是说这只不过是小说情节?祖克曼永远在骚动。

*威廉‧博伊德,小说家,剧作家

罗斯在希伯来语学校门前。摄影:Bob Peterson,图片来源: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大卫·巴德尔(David Baddiel)谈《安息日剧院》(Sabbath's Theater)

菲利普·罗斯并不算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最爱的是约翰·厄普代克。有的时候,在厄普代克和其他一些文学巨头的作品中,我们能读出“趣味”。这种趣味经常是“令人捧腹的”、“喧闹欢腾的”、“歇斯底里的”,不过也不全是这样。唯一一位具有最高文学水准的作家——我认为他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同时还能恰到好处地搞笑,那种让人捧腹大笑,让人满足窥探欲望地笑,这个人就只有罗斯了。

照这么说,我最喜欢的书可能是《波特诺伊的怨诉》,这本书像是喜剧脱口秀,能叫人笑破肚皮。然而我要选的则是《安息日剧院》——不只是因为许多人都喜欢《波特诺伊的怨诉》——罗斯的疯狂倾泻在糊涂的木偶师米基·撒巴斯(Mickey Sabbath)身上,这个糊涂的木偶师靠沉迷声色,来哀悼他死去的情妇德伦卡。要不是多了些死亡的气息,这本书就可以算是《波特诺伊的怨诉》的翻版了。撒巴斯和波特诺伊一样激烈地与生活怄气,只不过在这本书里,年龄增长了三十多岁的罗斯不得不卷进来,置身于他一如既往痴迷的性、犹太人身份迷思和死亡的话题中。当读到米基在德伦卡的墓前手淫的场景时,我不得不感慨这本书读起来令人丧胆,这是罗斯抵抗时光飞逝的一部杰作。

*大卫·巴德尔,作家,戏剧家

哈德利·弗里曼(Hadley Freeman)谈《美国牧歌》

《美国牧歌》
[美]菲利普·罗斯 著 罗小云 译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美国牧歌》为菲利普·罗斯摘得了普利策奖,但我想,这并不是读者们最喜欢的作品。除了他的“另一自我”内森·祖克曼以外,这本书中的角色们并不像《波特诺伊的怨诉》或是《安息日剧院》中塑造得那般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所有作品中,《美国牧歌》的确为他奠定了现代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的地位。

祖克曼在这本书里住到了郊区,身体日渐衰老,他回忆起了自己高中时期的一个朋友西摩·斯维德,外号“瑞典佬”。当年的斯维德似乎拥有着一切,健康的身体、完美的灵魂和幸福的家庭,但就在此时,他的生活被女儿梅丽炸得粉碎。她在越战抗议期间放置了一枚炸弹,杀死了四个无辜者,斯维德所珍爱的一切也随之灰飞烟灭。战后的一代拒绝了父母为他们铺就的一切,罗斯正是利用斯维德一家作为美国当时混乱的缩影,手法相当微妙。

想想也很吊诡,现在美国的强奸已经太频繁了,而且大多都是年轻人干的,“瑞典佬”的女儿梅丽已显得太不知所措。正如他弟弟对他那番畅快淋漓的大骂:“你想要美国小姐吗?很好,你已经得到了,她就是你的女儿!这就是报应啊。”在今天的美国,枪支遍地,社会正变得越来越两极化,这句话依然令人不寒而栗,深感警醒。

*哈德利·弗里曼,作家,《卫报》专栏作者

汉纳·贝克曼(Hannah Beckerman)谈《美国牧歌》

我读《美国牧歌》的时候只有22岁,当时的我是罗斯的死忠粉。但是,在我以前读过的罗斯作品中,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像《美国牧歌》一样,让我感受到美国梦的真正破碎。不论是《波特诺的抱怨》中的黑色幽默,还是《安息日剧院》中的猛烈怒火,都没有给过我这种感觉。这本书中的主人公西摩·斯维德是一位经典的美国式英雄,他在高中时便是棒球队的传奇球员,后来又继承了父亲收益颇丰的手套工厂。但是,在之后的人生中,斯维德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痛苦。斯维德的女儿梅丽是他的掌上明珠,但却成了反对越南战争的革命者。她所引爆的炸弹同时也摧毁了斯维德的人生。毫无疑问,这本小说对斯维德与女儿梅丽之间关系的描写,是所有文学作品中对父女关系的最为深刻的剖析。但是,罗斯的视角从来不会单单地停留在同一个方向。罗斯通过描写斯维德的破落,反映了历史的宏大叙事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并质疑了我们一直以来对身份、家庭、野心、怀旧、爱情的看法。《美国牧歌》将怒火与悔恨无缝衔接起来,充满了力量与激情,这些都在罗斯那无畏果敢的词句中体现了出来。这本书不仅是罗斯最好的作品,更是20世纪最优秀的美国小说之一。

*汉纳·贝克曼,小说家,记者,BBC纪录片《菲利普·罗斯的美国》制作人。

恩·布鲁克斯(Xan Brooks)谈《我嫁给了共产党人》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
[美]菲利普·罗斯 著 魏立红 译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当你在阅读一部伟大的小说时,每次阅读都会获得不一样的震撼。但是,当你第二次读《我嫁给了共产党人》时,你会感到自己像是在被压路机碾压一样。几十年来,我原本一直认为,在罗斯的“美国三部曲”中,这本书只能算是雏作,另外两部小说即《美国牧歌》和《人性的污秽》都比这一本完美。而且,罗斯这本书中还加入了对前妻克莱尔·布隆姆的私人怨恨。在《我嫁给了共产党人》一书中,他隐晦地借用书中的角色——自怨自艾的犹太演员伊夫·弗雷姆(Eve Frame)来表达对前妻的不满。因此,我始终觉得这本书略有不足。但这些天来我却发现,这本书或许才是罗斯最好的作品。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描写了艾拉·林戈尔德的发迹与挫败。艾拉是一位左翼广播明星,在20世纪50年代的红色恐怖中被打倒。这本书让我们燃起了正义的怒火,并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政治小说之一。这是一部真正的莎士比亚式的悲剧,却带着新泽西州的鲜明特点,其故事发生背景是麦肯锡主义兴盛时期。在这本书中,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94年去世。在尼克松的葬礼上,所有老怪物都被美化为了受人尊敬的老年政治家——“如果艾拉还活着,听到这些话,他会再次因为这个失序的世界而发疯。”

*恩·布鲁克斯,小说家,记者

艾力发·艾克巴(Arifa Akbar)谈《人性的污秽》

《人性的污秽》
[美]菲利普·罗斯 著 刘珠还 译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2000年这本书一出版我就读了。当时,我加入了一个读书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是由性别研究方面的学者、女同性恋者以及有色女性组成的,不对男性开放。我们阅读了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牙买加·琴凯德(Jamaica Kincaid)以及菲利普·罗斯等人的作品。我此前从未读过罗斯的书,因为菲利普·罗斯本人的厌女倾向饱受争议,所以我以为,他的这本书会被批评,而且我自己也会去批判这本书。我就这样读了这本《人性的污秽》。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为科尔曼,71岁,是一位古典文学教授。他与一位女清洁工建立了情人关系,她的年纪只有他的一半。作者通过描写科尔曼的种族身份,以及他所背负的种族歧视者的骂名,揭露了美国梦的破裂。

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女清洁工为这个有着男性生殖崇拜的老笨蛋跳舞,菲利普·罗斯因这个场景遭到了许多批评。但《人性的污秽》中并不单单只有这个场景。罗斯是一位犹太裔美国作家,他将笔下的主角设定为一位美国黑人男性,并将许多其他元素融入了进去:既有过去黑人被压迫的历史,也有内化的白人视角所带来的危害性,还有科尔曼所感到的 “耻辱”。正是这种“耻辱”,导致他的整个人生都在伪装中度过。就算换一个手法不那么精巧的作者,这本书的设置也仍然会令读者毛骨悚然。

我再次读《人性的污秽》时,仍然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当下,就像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这本书关乎欲望与年老,与此同时还有着关于制度化的种族歧视、政治正确的危险以及肤色歧视等内容,而这些都是我们如今讨论得越来越多的内容。

是的,我们在读书俱乐部讨论了这个跳舞的场景,在这本书里,罗斯对于这对情人之间的性描写也非常真实。他抓住了男性的真正欲望,将其与脆弱、害怕、不堪一击的男性自尊融合了起来。这本书是从“内森·祖克曼”这一角色的视角写成的,之后,我又读了一些关于祖克曼的其他小说,并意识到,在读罗斯的书时,你所想要追寻的不是女性的欲望,而是更多其他的东西。

*艾力发·艾克巴,文学评论家,记者

乔纳森·弗里德兰(Jonathan Freedland)谈《反美阴谋》

《反美阴谋》
[美]菲利普·罗斯 著
Vintage出版社 2005年9月

在21世纪初的时候,罗斯读了一份1940年共和党的会议记录,其中记录了会议建议选举一位非政治家的名人来担任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飞行英雄查尔斯·林德伯格,他曾公开主张孤立主义。“如果他们确实这样做了呢?”罗斯问自己。当时,他在这份文件的边缘写下了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这句话直接推动了《反美阴谋》的诞生。在这本书中,查尔斯·林德伯格参加了总统竞选,承诺将“美国放在第一位”,不参与希特勒挑起的欧洲大战,并因此战胜了罗斯福,成功入主白宫。

林德伯格成为美国总统之后,美国逐渐沦为了真正的法西斯主义国家,这本小说的叙述者名为“菲利普·罗斯”。他是一位九岁的小男孩,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当中。他们一家人住在新泽西的郊区,他就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度以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被颠覆了。

这本书引人入胜,同时也令人毛骨悚然,这是罗斯所写的最接近政治惊悚类型的作品。罗斯一家人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旅游的时候,因为他们是犹太人,他们原本预定的酒店拒绝让他们入住,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国人的冷血。在我读完这本书很久之后,我仍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笔下的基列国一样,罗斯对于官僚的细节描写十分到位、十分可信,因此,书中的那个美国会一直留在读者的脑海中,挥散不去。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菲利普·罗斯的哥哥在“融入美国办公室”的派遣下去了肯塔基。“融入美国办公室”的使命,是磨去犹太人原本的锋利棱角,这样他们就能融入到美国主流当中,或者全部消失。

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小说,其结尾部分陷入了狂热的猜测和想象当中。但是,这本书拥有着持久的力量,能够帮助解释为什么特朗普能够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经常重复着“美国第一”的口号。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带任何讽刺,甚至没有明显意识到自己在说这句话。读者可以通过《反美阴谋》这本书,去思考一位明星总统是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攻击社会边缘的少数族群,以此来加强他与美国主流人群的关系的。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不会在这里发生》面世已经近70年,而罗斯认为,这样的事情的的确确会在这里发生。在《反美阴谋》这本书中,他细致地描写了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将会是什么样子。

*乔纳森·弗里德兰,作家,《卫报》专栏作者

菲利普·罗斯在纽约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琳达·格兰特谈《复仇女神》(Nemesis

2004年,菲利普·罗斯出版了《反美阴谋》,始于《安息日剧院》的美国系列小说也逐渐完结。《反美阴谋》是罗斯在辉煌人生晚期的一部力作,在此之后,他出版了许多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像是他此前作品的终曲一样,围绕着即将去世的年迈男性不断下降的性欲、孤独的老年等主题展开。之后,灵光一现,他写就了《复仇女神》,又回到了战后的纽瓦克,这里正是一切开始的地方。他开启了最后一个故事,被遗忘的小儿麻痹症影响到的主要是儿童和年轻的成年人。阴谋论使恶毒广布,据说一个人群应该为此负责,像以往一样,是犹太人。

令人昂扬的主人公们以及他们道德上的沦丧——究其一生其做正确的事情,最终却做了错误的选择——会让读者陷入到一种负罪感当中。通过讲述主人公巴基·康托(Bucky Cantor)的故事,罗斯讲述了他对犹太人注定成就大事的英雄一代的喜爱,也写到了那些失败者。尽管我读过罗斯所有的作品,但这确实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我想要将《复仇女神》推荐给那些刚开始读罗斯作品的人。这部作品虽然篇幅不长,却体现了罗斯的所有特点。

*琳达·格兰特,小说家

亚历克斯·罗斯·派瑞(Alex Ross Perry)谈《欲望教授》

《欲望教授》
[美] 菲利普·罗斯 著 张廷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10月

我在纽约呆了15年。在这15年中,我所读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在地铁上读的。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也不例外。《欲望教授》这部作品中对性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周围都是老人和孩子,这种体验使得重口味内容和重要美国小说之间出现了一种令人困惑的二重性。这部作品不同于以往,它令人激情澎湃,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将性变态、性、怒火以及幽默恰当地融入到一篇严肃且颇具学识的作品当中。我通常是在纽约的F线和Q线地铁上阅读罗斯的小说。在阅读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那些大胆越轨的元素慢慢变得没那么令我震惊了。取而代之的是,我逐渐理解了这些“非正常”的行为如何体现了角色以及小说整体的实质。

我不太确定我是否会将《欲望教授》称作是我最喜欢的罗斯作品(我通常认为《安息日剧院》才配得上这一称号),但是,这肯定是第一部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品。这本书的叙述者名为凯普什,与此类似的一系列书籍让我接触到了学术圈内不正常的、类似凌辱的关系,这直接推动了我的电影《色相环》(The Color Wheel)中教授一角的诞生。

2010年,我刚开始写《色相环》的时候,罗斯便是我的北极星。罗斯作品中的角色让我为之激动、为之昂扬,我试图运用与他相似的手法,去叙述兄妹之间的乱伦。我是用一种黑白独立电影的形式来呈现的,我认为这是对这位文学巨匠的一种真诚致敬。这些书籍的封面是二十世纪最为精美的封面,优雅地隐藏了这本书中所包含的性变态等内容,没有一丝丝泄露。

*亚历克斯·罗斯·派瑞,演员,电影制作人

艾米·里格比(Amy Rigby)谈《鬼作家》

《鬼作家》
[美] 菲利普·罗斯 著 董乐山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8月

有人说,菲利普·罗斯书中的厌女倾向使得女性不可能在他塑造的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对此很不认同,我想要——我也有权——去支持这位伟大的作家。

我在读《鬼作家》的时候,原本是想要寻找一条提高写作水平的路径,却在这本书中发现了我自己。时年46岁的作者将自己当做是一位初学者,去拜访年长的文学大家。父母、妻子、情人——甚至是安妮·弗兰克——都在这本书当中出现过。这本书非常有趣,而且感人至深、精简凝练。

今天,有人问我对于这位天才作家的看法,因此,我又把这本书拿了出来。罗斯的职业道德和作品让他的伟大无可置疑,无论你是否相信他。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了一封沃普特法官写给年轻的内森·祖克曼的信件。内森·祖克曼带着蔑视和希望,向我们叙述了这段话的内容——他的话让我感觉到,我自己就是一个笨蛋——“我认为,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一封邀请函,邀请你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那么,我们会帮助你去意识到,这份邀请中所包含的责任。”

*艾米·里格比,歌手,作曲家,作品包括《从菲利普·罗斯到R·齐默曼》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谈罗斯的影响

对我来说,菲利普·罗斯是一位年纪略大的当代作家。我们成年的时候都正值压抑的50年代——当时的文学中充满了形式主义、讽刺手法、亨利·詹姆斯式的文字、间接隐喻以及压抑的性描述,缺乏对人性的关怀——正如T.S·艾略特所说的:“诗歌是逃离人性的一种方式。”

菲利普·罗斯却对以上这些手法全都嗤之以鼻。他非常崇敬卡夫卡以及莱尼·布鲁斯(事实上,真正的罗斯确实有些不同于常人,因为布鲁斯曾肆意解读卡夫卡)。但是,对于菲利普来说,他笔下的文字不单单是充满怒火的反叛。在内心里,他其实是一位真正的道德家,他希望能够肃清公共和私人生活中的任何虚伪及谎言。很少有人将《反美阴谋》看作是真正的预言,但是,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的时代。他仍活在我们身边。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家

(翻译:尉艳华、马昕)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Philip Roth ‘Savagely funny and bitingly honest’ – 13 writers on their favourite Philip Roth novel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