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感叹号泛滥的年代里 我们该如何表达感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感叹号泛滥的年代里 我们该如何表达感叹?

“一个感叹号就好像在说,我已经在努力装得友善诚恳了,而两个感叹号才能真实表达激动之情。”感叹号已经迎来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

图片来源:FREDERICK FLORIN / GETTY

用多少个感叹号才够表达强调的意思?有着健全大脑并对标点符号有所了解的人会回答:一个就够了。一个感叹号就代表了惊叹的意思。只要一个就够了。

但互联网现在不再遵守这个规则了。数字交流正在经历感叹号的通货膨胀。当商业邮件中的每一个句子都以感叹号作结时,人们需要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感叹号,才能表达真正的情感了。

我(本文作者、《大西洋月刊》编辑Julie Beck )最近在自己的社交圈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平常的地方开始出现多个感叹号,这既和夸张无关,也不代表任何疯狂的情绪。一个简单的工作邮件中也会出现“听上去不错!!!”这样的句子,而我自己也在这么做。

“社交媒体上有三种表达强烈情绪的方式:多个感叹号、字母全大写和重复字母。”乔治城大学语言学教授德博拉·谭能评价道。

这种通货膨胀是一种正常的语言学现象,一般发生在词汇上。比如“赞”(awesome)这个词曾经是指心惊胆战的恐惧状态,现在基本就是口语化的举起大拇指。但这一次,这种现象出现在了标点符号上。

不久之前,一个感叹号都会让人觉得有点过分。2005年出版的一本语法指南中写道,感叹号“用来表达极端的痛苦、恐惧、震惊、愤怒、反感和嚎叫”。在新闻系学习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整个职业生涯中只有用一次感叹号的机会,所以必须要慎之又慎。也许你可以把这唯一的份额用在像“战争结束!”这样的标题上,其他标题都配不上(我相信我早已用光了我的份额,不要举报我)。作家埃尔莫尔·伦纳德(Elmore Leonard)写小说时也有一条类似的规则:“每十万个词可以用两到三个感叹号。”但显然他也没有严格遵守。

网络上从来没缺少过感叹号,也不缺少老男人抱怨感叹号无处不在。但同样有人欢迎这种新的标点符号使用方式。戴维·希普利(David Shipley)和威尔·施瓦尔贝(Will Schwalbe)在电子邮件礼仪指导《发送》(Send)一书中展示了他们的先见之明:“感叹号是一种懒惰但有效的方式,可以用来弥补邮件中缺失的情感。”既然邮件不能传达感情,他们预测道:“我们将会在邮件里自由地使用感叹号。”

他们没错。人们最终停止了对这一趋势的反抗。2012年,《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一名专栏作家在压力下屈服:“前几次出于礼貌在句子中使用这种虚假的强调时,连我自己都能感觉到我指尖下流露的羞耻感,”他写道,“但现在我已经没法回头了。”

我们确实已经没办法回头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感叹号本身的意义已经改变了。

社交媒体上对感叹号的滥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感叹号曾经是招摇恐怖的,会让你吓一跳,”海蒂·朱拉维茨(Heidi Julavits)2015年在她的传记《折叠的钟表》(The Folded Clock)中写道,“感叹号的出现说明你要有麻烦了。它们就是标点符号中的双节棍。它们就像是一声狗叫,一把剑,一次绞刑。但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感叹号变得轻松愉快,甚至可以用来闹着玩。”

就像“赞”曾经有着更重要的含义,感叹号也从表达警示和强烈的感情变成了一种象征礼貌和友好的标志。就像戴维·希普利和威尔·施瓦尔贝在《发送》中所写:“感叹号可以立刻为网络交流注入人类的温暖。”这就是我们现在开始滥用感叹号的原因。

“一个感叹号不再指代强烈的感情,而是用来表示真诚,”研究在线交流的语言学家格雷昌·麦卡洛克(Gretchen McCulloch)说,“如果我用‘谢谢!’作为邮件的结尾,我不是在大喊大叫,也不是要表达什么特殊的感情,只是要表达我由衷的感谢。这样的用法就像是一个礼貌的微笑。”

必须使用感叹号的压力越来越强,德博拉·谭能称之为“情感束缚”。此外,多项研究指出,这种压力对女性的束缚更明显。尤其是在工作场合里,女性必须通过使用感叹号来表达情绪,这样才能让她们更受欢迎。但现在大多数的交流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发生的,没有语气、肢体语言或表情进行辅助,因此我们找到了另一种方法来让交流变得更为顺利。现在看来,感叹号的这种用法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同时能够被多数网民理解。

“这种现象已经完全正常化了,至少在我看来如此,”麻省理工大学一位研究在线交流的博士生乔尼·孙(Jonny Sun)说,“使用一个感叹号已经被广泛接受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对孙来说很正常。他的推特账号非常有名,把可笑的笑话和苦乐参半的幽默、真诚的格言警句结合起来,他甚至还基于自己发布的内容写了一本图像小说。他经常使用感叹号,尤其是在回复朋友或粉丝的时候。他说,一个感叹号已经太过平常了,不再让人感到真诚。

“一个感叹号就像是替补,不再能准确地传达真实的情感,”他说,“一个感叹号就好像在说,我已经在努力装得友善诚恳了,而两个感叹号才能真实表达激动之情。”

格雷昌·麦卡洛克和孙在推特上互相关注,她告诉我,她就是从孙那里学会了使用多个感叹号。“一两年前,我是绝对不会连用几个感叹号的。”她说。

语言趋势就是这样发展的。德博拉·谭能解释道,一般来说,这种趋势从年轻人蔓延到老年群体,从女性传播到男性,从日常对话环境延展到正式语境中。“使用多个感叹号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用语的一部分,”她说,“从私人的对话逐渐传播到了更为大众的环境中。现在不仅朋友间会这么用,工作中也很常见。”

采访结束后,格雷昌·麦卡洛克在推特上发起投票:“如果我想要表达强烈的情绪,你觉得我需要多少个感叹号?”在接近800人投票后,得票最多的答案是三个感叹号。麦卡洛克还发起过类似的后续投票,要表达情绪时,句子末尾应该用多少个感叹号,单独使用时又该用几个感叹号。这两个后续投票的意见不算统一,但大多数人都认为一个感叹号是绝对不够的。

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三个感叹号也不够表达友好,又会发生什么?

“也许大众会转向使用另一种不同的标点符号。”麦卡洛克说。如果感叹号只是用来表达诚意,那么当大家用腻了感叹号,也许笑脸表情是商业场合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孙也有着类似的理论,他认为诚意和网络非正式语言之间有一种关联。在社交媒体上,比起正确使用大小写来说,全用大写或全用小写给人感觉更真诚。“诚意正在逐渐破坏我们用语言建立起来的任何正式效果,在网络上尤甚,”孙解释道,“在现在的网络上,诚意意味着全部使用小写,回复迅速,即使有错字也没关系——这就使得错字也变成了诚意的一部分。对我来说,砸键盘才是最真诚地表达激动之情的方式。”

当非正式用法变得和诚意息息相关时,它便有机会逐渐融入正式的交流中了。你和同事用全大写字母聊天,或者在邮件中塞满感叹号,这不代表你没有礼貌,也不代表你在套近乎。你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表示你说的是真的。

但也许最真诚的感情是不需要文字来表达的。“有时候为了表达我的情绪,我会只发送一堆感叹号,不用任何文字,”孙说,“我觉得这是表达纯粹的激动或愉悦的正确方式。”

(翻译:李思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BBC

原标题:Read This Articl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感叹号泛滥的年代里 我们该如何表达感叹?

“一个感叹号就好像在说,我已经在努力装得友善诚恳了,而两个感叹号才能真实表达激动之情。”感叹号已经迎来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

图片来源:FREDERICK FLORIN / GETTY

用多少个感叹号才够表达强调的意思?有着健全大脑并对标点符号有所了解的人会回答:一个就够了。一个感叹号就代表了惊叹的意思。只要一个就够了。

但互联网现在不再遵守这个规则了。数字交流正在经历感叹号的通货膨胀。当商业邮件中的每一个句子都以感叹号作结时,人们需要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感叹号,才能表达真正的情感了。

我(本文作者、《大西洋月刊》编辑Julie Beck )最近在自己的社交圈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平常的地方开始出现多个感叹号,这既和夸张无关,也不代表任何疯狂的情绪。一个简单的工作邮件中也会出现“听上去不错!!!”这样的句子,而我自己也在这么做。

“社交媒体上有三种表达强烈情绪的方式:多个感叹号、字母全大写和重复字母。”乔治城大学语言学教授德博拉·谭能评价道。

这种通货膨胀是一种正常的语言学现象,一般发生在词汇上。比如“赞”(awesome)这个词曾经是指心惊胆战的恐惧状态,现在基本就是口语化的举起大拇指。但这一次,这种现象出现在了标点符号上。

不久之前,一个感叹号都会让人觉得有点过分。2005年出版的一本语法指南中写道,感叹号“用来表达极端的痛苦、恐惧、震惊、愤怒、反感和嚎叫”。在新闻系学习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整个职业生涯中只有用一次感叹号的机会,所以必须要慎之又慎。也许你可以把这唯一的份额用在像“战争结束!”这样的标题上,其他标题都配不上(我相信我早已用光了我的份额,不要举报我)。作家埃尔莫尔·伦纳德(Elmore Leonard)写小说时也有一条类似的规则:“每十万个词可以用两到三个感叹号。”但显然他也没有严格遵守。

网络上从来没缺少过感叹号,也不缺少老男人抱怨感叹号无处不在。但同样有人欢迎这种新的标点符号使用方式。戴维·希普利(David Shipley)和威尔·施瓦尔贝(Will Schwalbe)在电子邮件礼仪指导《发送》(Send)一书中展示了他们的先见之明:“感叹号是一种懒惰但有效的方式,可以用来弥补邮件中缺失的情感。”既然邮件不能传达感情,他们预测道:“我们将会在邮件里自由地使用感叹号。”

他们没错。人们最终停止了对这一趋势的反抗。2012年,《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一名专栏作家在压力下屈服:“前几次出于礼貌在句子中使用这种虚假的强调时,连我自己都能感觉到我指尖下流露的羞耻感,”他写道,“但现在我已经没法回头了。”

我们确实已经没办法回头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感叹号本身的意义已经改变了。

社交媒体上对感叹号的滥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感叹号曾经是招摇恐怖的,会让你吓一跳,”海蒂·朱拉维茨(Heidi Julavits)2015年在她的传记《折叠的钟表》(The Folded Clock)中写道,“感叹号的出现说明你要有麻烦了。它们就是标点符号中的双节棍。它们就像是一声狗叫,一把剑,一次绞刑。但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感叹号变得轻松愉快,甚至可以用来闹着玩。”

就像“赞”曾经有着更重要的含义,感叹号也从表达警示和强烈的感情变成了一种象征礼貌和友好的标志。就像戴维·希普利和威尔·施瓦尔贝在《发送》中所写:“感叹号可以立刻为网络交流注入人类的温暖。”这就是我们现在开始滥用感叹号的原因。

“一个感叹号不再指代强烈的感情,而是用来表示真诚,”研究在线交流的语言学家格雷昌·麦卡洛克(Gretchen McCulloch)说,“如果我用‘谢谢!’作为邮件的结尾,我不是在大喊大叫,也不是要表达什么特殊的感情,只是要表达我由衷的感谢。这样的用法就像是一个礼貌的微笑。”

必须使用感叹号的压力越来越强,德博拉·谭能称之为“情感束缚”。此外,多项研究指出,这种压力对女性的束缚更明显。尤其是在工作场合里,女性必须通过使用感叹号来表达情绪,这样才能让她们更受欢迎。但现在大多数的交流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发生的,没有语气、肢体语言或表情进行辅助,因此我们找到了另一种方法来让交流变得更为顺利。现在看来,感叹号的这种用法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同时能够被多数网民理解。

“这种现象已经完全正常化了,至少在我看来如此,”麻省理工大学一位研究在线交流的博士生乔尼·孙(Jonny Sun)说,“使用一个感叹号已经被广泛接受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对孙来说很正常。他的推特账号非常有名,把可笑的笑话和苦乐参半的幽默、真诚的格言警句结合起来,他甚至还基于自己发布的内容写了一本图像小说。他经常使用感叹号,尤其是在回复朋友或粉丝的时候。他说,一个感叹号已经太过平常了,不再让人感到真诚。

“一个感叹号就像是替补,不再能准确地传达真实的情感,”他说,“一个感叹号就好像在说,我已经在努力装得友善诚恳了,而两个感叹号才能真实表达激动之情。”

格雷昌·麦卡洛克和孙在推特上互相关注,她告诉我,她就是从孙那里学会了使用多个感叹号。“一两年前,我是绝对不会连用几个感叹号的。”她说。

语言趋势就是这样发展的。德博拉·谭能解释道,一般来说,这种趋势从年轻人蔓延到老年群体,从女性传播到男性,从日常对话环境延展到正式语境中。“使用多个感叹号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用语的一部分,”她说,“从私人的对话逐渐传播到了更为大众的环境中。现在不仅朋友间会这么用,工作中也很常见。”

采访结束后,格雷昌·麦卡洛克在推特上发起投票:“如果我想要表达强烈的情绪,你觉得我需要多少个感叹号?”在接近800人投票后,得票最多的答案是三个感叹号。麦卡洛克还发起过类似的后续投票,要表达情绪时,句子末尾应该用多少个感叹号,单独使用时又该用几个感叹号。这两个后续投票的意见不算统一,但大多数人都认为一个感叹号是绝对不够的。

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三个感叹号也不够表达友好,又会发生什么?

“也许大众会转向使用另一种不同的标点符号。”麦卡洛克说。如果感叹号只是用来表达诚意,那么当大家用腻了感叹号,也许笑脸表情是商业场合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孙也有着类似的理论,他认为诚意和网络非正式语言之间有一种关联。在社交媒体上,比起正确使用大小写来说,全用大写或全用小写给人感觉更真诚。“诚意正在逐渐破坏我们用语言建立起来的任何正式效果,在网络上尤甚,”孙解释道,“在现在的网络上,诚意意味着全部使用小写,回复迅速,即使有错字也没关系——这就使得错字也变成了诚意的一部分。对我来说,砸键盘才是最真诚地表达激动之情的方式。”

当非正式用法变得和诚意息息相关时,它便有机会逐渐融入正式的交流中了。你和同事用全大写字母聊天,或者在邮件中塞满感叹号,这不代表你没有礼貌,也不代表你在套近乎。你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表示你说的是真的。

但也许最真诚的感情是不需要文字来表达的。“有时候为了表达我的情绪,我会只发送一堆感叹号,不用任何文字,”孙说,“我觉得这是表达纯粹的激动或愉悦的正确方式。”

(翻译:李思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BBC

原标题:Read This Articl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