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七月京沪展览推荐】我们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特别是美的东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七月京沪展览推荐】我们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特别是美的东西

徐冰、林天苗、玻璃与永恒、日常与革命、达芬奇与鲁班、西方摄影师与亚洲风景、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2017这一年……

【上海】

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时间:6月16日-10月7日 10:00-18:00(周一闭馆)

票价:100元(通票)

陈逸飞,踱步,1978

本次展览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的风貌,也展现了龙美术馆相关收藏的雄厚实力。展览根据时间线索分为4个章节,观众在领略艺术史的同时,也能在不经意间遇见很多知名的艺术作品。

展览以陈逸飞的《踱步》(1979)为起点,这件自画像性质的作品,描绘了艺术家本人低头沉思的背影,背景则是鸦片战争、甲午风云、八国联军等历史事件,艺术家试图通过这番图像,反思中国近代史,表达民主和人文思想。展览第一部分呈现的是1978-1984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第一个空间展示的是“星星画会”主要成员的作品,彼时,艺术家受到印象派、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立体主义等西方各类艺术形态的冲击,也希冀通过各类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星星”同期的还有四川的“伤痕美术”,罗中立的《春蚕》(1982)描绘了一位低头弄蚕的老妇,这幅作品是艺术家成名作《父亲》的姊妹篇,也可以叫做《母亲》。

展览第二部分是1985-1989年的创作。“85新潮”而今被艺术史学家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独特节点,当时,理念和知识在艺术领域刮起了一阵旋风。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以及毛旭辉、叶永青、张培力、王广义、吴山专等画家充满实验性的创作。1990年代,批判性情绪逐渐被引入中国当代艺术。冷军《丰碑》、隋建国《中山装》展现出艺术家对于宏大叙事的关照,毛焰等艺术家的作品则体现了个体化的表达,与此同时,还有陈箴、邱志杰、蔡国强、徐冰等艺术家,他们尝试着从传统文化中发掘艺术的可能性。

随着展览的深入,艺术的运动和潮流逐渐变得模糊,艺术家的个体特色逐渐凸显,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周春芽的“太湖石”、曾梵志的“面具”,而今都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经典图示,2000年之后,更有杨福东的影像、展望的假山石、丁乙的十字、向京的充满人性的裸体雕塑……年轻艺术家也在不断涌现,展现出当代艺术发展的丰富性和可能性。

林天苗:体·统(Systems)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黄浦区虎丘路20号)

时间:6月26日-8月26日 10:00-18:00(周一闭馆)

票价:50元

林天苗,白日梦,1999

林天苗是首批获得国际关注和认可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之一。女性这个身份,对于她来说,既是一种优势,又是一种束缚。作为一名出生于1960年代的艺术家,她的经历、创作和女性的身份脱不开干系。她会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创作媒介,也会运用织物、布料等充满女性意蕴的媒材,此外,她也不乏针对女性的历史地位、社会属性进行分析、探讨和呈现的艺术作品。和丈夫、另一位成功的艺术家王功新一起,林天苗曾往来于北京和纽约,而她的创作本身与美国女性艺术也形成了某种对照关系。然而,她对于“女性主义”的理念似乎不以为然,在访谈中,她也时常会表示不愿意被局限于“女性艺术家”这个命名底下。

和其他很多当代艺术家一样,林天苗对于媒介和材料(比如玻璃、织物、液体、骨骸)有一种独特的执念,她也会在作品中嵌入不同理论和学科的背景知识。比如在《我的花园》这件作品中,艺术家通过粉色墙面、绿色液体、玻璃圆柱,构建了一个充满人造感的花园,观众漫步其中,欣赏这些被命名为“发财树”、“碰碰香”、“一夜欢”等的绿色植物,它们的命名和它们的形态同样充满了欲念的虚妄。让人心旷神怡的空间环境加强了人体的舒适感,与此同时,这种虚妄的感觉又让观众体味到一丝无力的幽默和贫乏的庸俗。

本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20年前的旧作《白日梦》、《嗨!!!》,也有其近期作品《反应》、《暖流》、《失与得》。20年前的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印象非常强烈:艺术家本人雌雄莫辨的身体,从中拉扯出的数不尽的白棉线……而近期新作则展现了艺术家娴熟而多样的当代艺术创作手法……随着展览的深入,林天苗这个符号逐渐脱离了原本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女性、身体或棉线——它不再是一个平面化的形象,我们对其了解得越多,对其印象就愈发模糊……

总体来说,林天苗并不是一个特别善于用具象化的语言陈述自己的人。古根海姆博物馆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对于展览的诠释想必也对展览的呈现和表达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一种西方的、学术的视角。展览的名称叫做“体·统”,这意味着,艺术家希望通过展览表达心灵、身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交织又互相影响的关系。美术馆顶楼咖啡厅里布置了大量艺术家的创作手稿,底楼的礼品店也有一些艺术家以往作品的画册,或许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和体会这些作品。

东行记:布莱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麦凯瑞的亚洲摄影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

时间:6月17日-9月9日  10:00-17:30(周一闭馆)

票价:40元

史蒂夫·麦凯瑞,少林僧侣练功,中国郑州,2004 

布瑞克和麦凯瑞都曾与亚洲结下不解之缘。布瑞克(1927-1988)出生于新西兰,1957年以一篇关于中国的摄影专题开始了职业生涯。1959年,他作为唯一一位西方摄影师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北京的盛况。美国摄影师麦凯瑞(1950-)的第一篇摄影专题是1979年刊登于《纽约时报》的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报道,之后他的作品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常客。他们都曾拍摄印度的季风气候——布瑞克摄于1960年,麦凯瑞则摄于1983年至1985年。

从二战到阿富汗战争,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吸引了西方摄影师前来取材,在他们向西方公众展现的照片中,既有西方人长久以来对亚洲形成的某种想象,也有独属于亚洲人的生活日常与生命瞬间。在策展人伊恩·韦德看来,欧洲中心主义依然是一种值得保持强烈警惕的信号,因而,在亚洲观众面前展示这两位杰出西方摄影师的作品,能够更好地引起对话和思考。策展人将展览主题定为“Double Take”,在英文中,这个词组的意思是“再次细看”。策展人希望观众不要仅停留于照片美丽的外表,同样能够了解图像背后的曲折故事。

破碎(BRKN)

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

时间:2018年6月23日-2020年6月23日 9:30-17:00(周一闭馆)

票价:60元

安德烈斯·巴苏尔托,死亡不是终结,2018

“玻璃,总是要碎的。”以这句谚语为起点,展览“破碎”,探索了粉碎、破碎和破裂的事物,如何道出心碎、希望,及两者之间的一切。展览呈现了21项装置作品,从不同视角探索“破碎”的内涵、隐喻和可能性。

2018年4月,一名观众不小心打碎了上海玻璃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安德烈斯·巴苏尔托创作的水晶骷髅,这件作品原本的灵感来源于墨西哥米斯特克和阿兹特克古文明中用贝壳和石头镶嵌头骨的传统艺术。尽管作品不再能被修复成原样,但它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新生,本次展览中,这件作品被重新命名为《死亡不是终结》,隐隐应和了原本的作品对于存在、死亡和来世的讨论。

“破碎”是上海玻璃博物馆七周年庆的一部分。虽然是以一种工艺材质为名的博物馆,但上海玻璃博物馆一直与当代艺术领域保持着紧密联系,时常与艺术家进行合作。例如在上海外滩美术馆正在举办的“林天苗:体·统”中的玻璃装置作品,就是艺术家和博物馆去年的合作产物。

在展览的最后部分,观众可以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一个玻璃酒杯,将之投向透明玻璃幕墙,然后许个心愿,这件作品名为《幸运符》。西方传统文化中认为打碎玻璃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决定性行为,所以很多西方婚礼中,会打碎玻璃杯,传达对于婚姻誓言的坚守。而对于玻璃博物馆而言,打碎玻璃,本就是一种日常性的“事故”。

基建江山(Ingrastructrual Territory)

地点:OCAT上海馆(静安区文安路30号)

时间:6月30日-9月9日 10:00-18:00(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

陈永明+田恒德,竞争性景观:从都市渔村到旅游目的地,2012-201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放缓,越来越多的青年城市研究者将注意力从生产性的工程项目上挪开——自媒体、网课、城市微更新、乡建、泛设计、策展和论坛,成为青年一代介入城乡空间演化的方式。本次展览既是对这一转型的“截屏”。

基建(基础设施),指“服务于一个国家、州府或区域的全部公共工程”;“江山”,则是一个民族的空间领域,是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的场景。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建”和“江山”,似乎分属文化景观中冷峻与敏感的两端。在当下,青年研究者开始学会使用一种更为人文的视角来审视基础设施,传统的街道、广场、市场被视作一种充满可能性的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大量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场景——春运、村村通、包邮——也开始演变为大众媒介中牵动大众丰富情感的符码。

展览包括非常具体的案例考察,例如:厦门一个海湾如何从都市渔村转型为充满景观性的旅游目的地;如何针对上海一个特定街区进行基于历史、文化脉络的微更新改造;近代中国的建筑发展如何通过山寨的方式达成了“凑合现代化”。展览中也有一些比较诗意的、宏观的想象,例如针对长安街、天路这些意象的技术化诠释,或是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幻境。

展览运用了装置、图像、模型、影像等视觉化的呈现方式,不过,专业化的语汇多多少少会对普通观众形成一种阅读障碍。

【北京】

徐冰:思想与方法

展览地点:尤伦斯艺术中心(朝阳区798艺术区内)

展览时间:7月21日-10月18日

票价:100元

徐冰作品《天书》

7月北京展览的重头戏当属艺术家徐冰的个展了。目测此次展览与去年12月在武汉合美术馆举办的徐冰同名展览在内容和规模上相差不大。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徐冰从1980年代末开始活跃于国内国际艺术界的诸多作品。从80年代末期的“天书”系列、《鬼打墙》,到90年代的《英文方块字》和探讨观看方式蕴藏的诡计的《背后的故事》,到全部用“标识语言”写成的《地书》,再到徐冰在美国达勒姆和中国上海两个地点完成的《烟草计划》,以及完全依靠监控录像剪辑而成的电影《蜻蜓之眼》,展览以一种谱系学的方式全面回顾了徐冰将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以及丰硕成果,喜欢徐冰的观众必定能够大饱眼福。

唯一的不足在于,展览中《蜻蜓之眼》选取的仅仅是片段,而非全片放映。展览中不乏趣味性,在根据《天书》设置的观众体验区,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探索徐冰独特而有趣的造字系统。展览中最引人入胜的要属作品《背后的故事》。徐冰用干枯的植物、麻纸、纸张、编织袋以及各种废弃物在半透明玻璃后面造型,“复制”出一幅幅中国古代山水名画。“我们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特别是美的东西。只有在努力找寻隐藏于外表下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探究其不为人所知的内在。”徐冰曾经如此诠释他的创作。

跃动的音符:厐壔新作展

地点:中间美术馆(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

时间:7月14日-11月11日 11:00-18:00(周三至周五),10:00-18:00(周六、周日)

厐壔,窗外,1947年,纸本水彩,27×31厘米

厐壔(原名庞涛),生于1934年,父母均为解放前活跃于193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潮流中的艺术家。1949年厐壔考入杭州美专,两年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文革”结束后,美院艺术教育和创作逐渐打破单一的现实主义创走局面,开始推介西方现代艺术潮流,推动艺术多元化。而在这一潮流中,厐壔也逐渐将艺术创作的形式与语言从政治禁锢中解放出来,尝试对现代绘画进行深度探索。

此次展览以厐壔的艺术创作生涯为线索,试图整体再现厐壔的艺术造诣,同时通过她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示她所处的历史空间以及内在肌理。此次展览也是中间美术馆2017年1月以来“重访中国现当代艺术历史现场系列展览”的一部分。通过厐壔这一个案研究,展览将继续思考“国家变革”这个宏大框架内艺术和政治互动的多重轨迹。

日常与革命:黄山、庐山的两种风景

地点:泰康空间(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B2)

时间:6月21日-8月18日 10:30-17:30(周二到周六)

票价:免费

吴印咸,黄山系列摄影作品底片以及小样,尺寸不一,1950至1980年代

“风景摄影能增进人民的爱国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人民需要它”。这是1960年代初期,陈毅对于风景摄影发表的一番见解。陈毅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当时中国刚刚经历“反右”、“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等一连串事件,文艺生态也亟待修复。而彼时在国际上,中国陆续经历与苏联交恶、与印度发生边境战争等事件,这使得强调本民族的主体性价值成为重中之重。

1962年的黄山影展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展开的。 泰康空间的最新展览“日常与革命”聚焦泰康空间收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位重要摄影家拍摄的黄山与庐山的代表作品,并试图探讨滥觞于那个时代的新中国风光摄影,探究与革命话语交织的风景摄影和一般风光摄影的日常表达这两者间的遭遇。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看到黄山、庐山这样的风景名胜是如何与新中国革命话语交织,逐渐被塑造为充满战斗激情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圣地。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7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C7)

时间:6月9日-8月24日 10:00-17:30(每天)

票价:免费

王兵纪录片《15小时》

根据《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统计结果,2017年一年,共有12780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3776个展览中展出。编委会从这一万多名艺术家中选择了141位,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7”。由于场地限制,展馆现场展出了37位艺术家的原作。

《年鉴》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媒体、新技术和新观念的作品再度成为创造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纪录片导演王兵2017年在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展出的影像作品《15小时》。该片继承了王兵长时间记录的风格,关注浙江湖州一家童装工作坊工人们的一天:工作13小时,吃饭2小时。在挑战影像真实性边界的同时,王兵也对普通劳动者给予关照。展览中也有去年广受关注的青年艺术家葛宇路的同名作品《葛宇路》,他为北京朝阳区苹果社区附近的一条无名小路命名,并见证了这个名称逐步被多家网络地图认可的过程。还有新媒体艺术家吴珏辉的作品《电血袋》,在红色灯光下一个闪着红光的移动电源被放置在伪装成“血袋”的装置中,挂在输液架上,观众可以坐在椅子上用“血袋”给手机充电。艺术家通过这个作品讽刺了当下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重度依赖,也指出如今电子设备越来越寄生于人类身体,成为身体和意识的延伸器官的现实。

除此之外,展览中还包括冯梦波、焦应奇、雎安奇、邱黯雄、王拓、徐冰、喻红等艺术家的作品。

达芬奇与鲁班:2018山水美术馆艺术科学国际大展

地点:山水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弘燕东路)

时间:5月29日-8月28日  10:00-16:30(每天) 

票价:60元-180元

达芬奇作品《美丽的公主》

达芬奇和鲁班,这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两人,如何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展厅中?

鲁班,春秋末期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祖师。2400多年来,鲁班一直被认为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达芬奇,我们最为熟悉的可能是他的画家身份,但实际上他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生物学家,在天文、军事、物理、建筑、医学等诸多领域均有杰出成就。也由于达芬奇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他常被称为“意大利的鲁班”。 山水美术馆的展览“达芬奇与鲁班”以“创造”为脉络将东西方两位杰出人物联系起来。展览展出了达芬奇102件手稿、50件装置作品,其中《美丽的公主》是首次亮相中国。尽管不乏争议,这件作品常被视为达·芬奇的真迹,这幅画的展期是5月29日到8月5日。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七月京沪展览推荐】我们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特别是美的东西

徐冰、林天苗、玻璃与永恒、日常与革命、达芬奇与鲁班、西方摄影师与亚洲风景、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2017这一年……

【上海】

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时间:6月16日-10月7日 10:00-18:00(周一闭馆)

票价:100元(通票)

陈逸飞,踱步,1978

本次展览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的风貌,也展现了龙美术馆相关收藏的雄厚实力。展览根据时间线索分为4个章节,观众在领略艺术史的同时,也能在不经意间遇见很多知名的艺术作品。

展览以陈逸飞的《踱步》(1979)为起点,这件自画像性质的作品,描绘了艺术家本人低头沉思的背影,背景则是鸦片战争、甲午风云、八国联军等历史事件,艺术家试图通过这番图像,反思中国近代史,表达民主和人文思想。展览第一部分呈现的是1978-1984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第一个空间展示的是“星星画会”主要成员的作品,彼时,艺术家受到印象派、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立体主义等西方各类艺术形态的冲击,也希冀通过各类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星星”同期的还有四川的“伤痕美术”,罗中立的《春蚕》(1982)描绘了一位低头弄蚕的老妇,这幅作品是艺术家成名作《父亲》的姊妹篇,也可以叫做《母亲》。

展览第二部分是1985-1989年的创作。“85新潮”而今被艺术史学家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独特节点,当时,理念和知识在艺术领域刮起了一阵旋风。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以及毛旭辉、叶永青、张培力、王广义、吴山专等画家充满实验性的创作。1990年代,批判性情绪逐渐被引入中国当代艺术。冷军《丰碑》、隋建国《中山装》展现出艺术家对于宏大叙事的关照,毛焰等艺术家的作品则体现了个体化的表达,与此同时,还有陈箴、邱志杰、蔡国强、徐冰等艺术家,他们尝试着从传统文化中发掘艺术的可能性。

随着展览的深入,艺术的运动和潮流逐渐变得模糊,艺术家的个体特色逐渐凸显,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周春芽的“太湖石”、曾梵志的“面具”,而今都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经典图示,2000年之后,更有杨福东的影像、展望的假山石、丁乙的十字、向京的充满人性的裸体雕塑……年轻艺术家也在不断涌现,展现出当代艺术发展的丰富性和可能性。

林天苗:体·统(Systems)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黄浦区虎丘路20号)

时间:6月26日-8月26日 10:00-18:00(周一闭馆)

票价:50元

林天苗,白日梦,1999

林天苗是首批获得国际关注和认可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之一。女性这个身份,对于她来说,既是一种优势,又是一种束缚。作为一名出生于1960年代的艺术家,她的经历、创作和女性的身份脱不开干系。她会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创作媒介,也会运用织物、布料等充满女性意蕴的媒材,此外,她也不乏针对女性的历史地位、社会属性进行分析、探讨和呈现的艺术作品。和丈夫、另一位成功的艺术家王功新一起,林天苗曾往来于北京和纽约,而她的创作本身与美国女性艺术也形成了某种对照关系。然而,她对于“女性主义”的理念似乎不以为然,在访谈中,她也时常会表示不愿意被局限于“女性艺术家”这个命名底下。

和其他很多当代艺术家一样,林天苗对于媒介和材料(比如玻璃、织物、液体、骨骸)有一种独特的执念,她也会在作品中嵌入不同理论和学科的背景知识。比如在《我的花园》这件作品中,艺术家通过粉色墙面、绿色液体、玻璃圆柱,构建了一个充满人造感的花园,观众漫步其中,欣赏这些被命名为“发财树”、“碰碰香”、“一夜欢”等的绿色植物,它们的命名和它们的形态同样充满了欲念的虚妄。让人心旷神怡的空间环境加强了人体的舒适感,与此同时,这种虚妄的感觉又让观众体味到一丝无力的幽默和贫乏的庸俗。

本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20年前的旧作《白日梦》、《嗨!!!》,也有其近期作品《反应》、《暖流》、《失与得》。20年前的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印象非常强烈:艺术家本人雌雄莫辨的身体,从中拉扯出的数不尽的白棉线……而近期新作则展现了艺术家娴熟而多样的当代艺术创作手法……随着展览的深入,林天苗这个符号逐渐脱离了原本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女性、身体或棉线——它不再是一个平面化的形象,我们对其了解得越多,对其印象就愈发模糊……

总体来说,林天苗并不是一个特别善于用具象化的语言陈述自己的人。古根海姆博物馆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对于展览的诠释想必也对展览的呈现和表达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一种西方的、学术的视角。展览的名称叫做“体·统”,这意味着,艺术家希望通过展览表达心灵、身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交织又互相影响的关系。美术馆顶楼咖啡厅里布置了大量艺术家的创作手稿,底楼的礼品店也有一些艺术家以往作品的画册,或许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和体会这些作品。

东行记:布莱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麦凯瑞的亚洲摄影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

时间:6月17日-9月9日  10:00-17:30(周一闭馆)

票价:40元

史蒂夫·麦凯瑞,少林僧侣练功,中国郑州,2004 

布瑞克和麦凯瑞都曾与亚洲结下不解之缘。布瑞克(1927-1988)出生于新西兰,1957年以一篇关于中国的摄影专题开始了职业生涯。1959年,他作为唯一一位西方摄影师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北京的盛况。美国摄影师麦凯瑞(1950-)的第一篇摄影专题是1979年刊登于《纽约时报》的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报道,之后他的作品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常客。他们都曾拍摄印度的季风气候——布瑞克摄于1960年,麦凯瑞则摄于1983年至1985年。

从二战到阿富汗战争,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吸引了西方摄影师前来取材,在他们向西方公众展现的照片中,既有西方人长久以来对亚洲形成的某种想象,也有独属于亚洲人的生活日常与生命瞬间。在策展人伊恩·韦德看来,欧洲中心主义依然是一种值得保持强烈警惕的信号,因而,在亚洲观众面前展示这两位杰出西方摄影师的作品,能够更好地引起对话和思考。策展人将展览主题定为“Double Take”,在英文中,这个词组的意思是“再次细看”。策展人希望观众不要仅停留于照片美丽的外表,同样能够了解图像背后的曲折故事。

破碎(BRKN)

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

时间:2018年6月23日-2020年6月23日 9:30-17:00(周一闭馆)

票价:60元

安德烈斯·巴苏尔托,死亡不是终结,2018

“玻璃,总是要碎的。”以这句谚语为起点,展览“破碎”,探索了粉碎、破碎和破裂的事物,如何道出心碎、希望,及两者之间的一切。展览呈现了21项装置作品,从不同视角探索“破碎”的内涵、隐喻和可能性。

2018年4月,一名观众不小心打碎了上海玻璃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安德烈斯·巴苏尔托创作的水晶骷髅,这件作品原本的灵感来源于墨西哥米斯特克和阿兹特克古文明中用贝壳和石头镶嵌头骨的传统艺术。尽管作品不再能被修复成原样,但它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新生,本次展览中,这件作品被重新命名为《死亡不是终结》,隐隐应和了原本的作品对于存在、死亡和来世的讨论。

“破碎”是上海玻璃博物馆七周年庆的一部分。虽然是以一种工艺材质为名的博物馆,但上海玻璃博物馆一直与当代艺术领域保持着紧密联系,时常与艺术家进行合作。例如在上海外滩美术馆正在举办的“林天苗:体·统”中的玻璃装置作品,就是艺术家和博物馆去年的合作产物。

在展览的最后部分,观众可以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一个玻璃酒杯,将之投向透明玻璃幕墙,然后许个心愿,这件作品名为《幸运符》。西方传统文化中认为打碎玻璃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决定性行为,所以很多西方婚礼中,会打碎玻璃杯,传达对于婚姻誓言的坚守。而对于玻璃博物馆而言,打碎玻璃,本就是一种日常性的“事故”。

基建江山(Ingrastructrual Territory)

地点:OCAT上海馆(静安区文安路30号)

时间:6月30日-9月9日 10:00-18:00(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

陈永明+田恒德,竞争性景观:从都市渔村到旅游目的地,2012-201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放缓,越来越多的青年城市研究者将注意力从生产性的工程项目上挪开——自媒体、网课、城市微更新、乡建、泛设计、策展和论坛,成为青年一代介入城乡空间演化的方式。本次展览既是对这一转型的“截屏”。

基建(基础设施),指“服务于一个国家、州府或区域的全部公共工程”;“江山”,则是一个民族的空间领域,是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的场景。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建”和“江山”,似乎分属文化景观中冷峻与敏感的两端。在当下,青年研究者开始学会使用一种更为人文的视角来审视基础设施,传统的街道、广场、市场被视作一种充满可能性的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大量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场景——春运、村村通、包邮——也开始演变为大众媒介中牵动大众丰富情感的符码。

展览包括非常具体的案例考察,例如:厦门一个海湾如何从都市渔村转型为充满景观性的旅游目的地;如何针对上海一个特定街区进行基于历史、文化脉络的微更新改造;近代中国的建筑发展如何通过山寨的方式达成了“凑合现代化”。展览中也有一些比较诗意的、宏观的想象,例如针对长安街、天路这些意象的技术化诠释,或是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幻境。

展览运用了装置、图像、模型、影像等视觉化的呈现方式,不过,专业化的语汇多多少少会对普通观众形成一种阅读障碍。

【北京】

徐冰:思想与方法

展览地点:尤伦斯艺术中心(朝阳区798艺术区内)

展览时间:7月21日-10月18日

票价:100元

徐冰作品《天书》

7月北京展览的重头戏当属艺术家徐冰的个展了。目测此次展览与去年12月在武汉合美术馆举办的徐冰同名展览在内容和规模上相差不大。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徐冰从1980年代末开始活跃于国内国际艺术界的诸多作品。从80年代末期的“天书”系列、《鬼打墙》,到90年代的《英文方块字》和探讨观看方式蕴藏的诡计的《背后的故事》,到全部用“标识语言”写成的《地书》,再到徐冰在美国达勒姆和中国上海两个地点完成的《烟草计划》,以及完全依靠监控录像剪辑而成的电影《蜻蜓之眼》,展览以一种谱系学的方式全面回顾了徐冰将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以及丰硕成果,喜欢徐冰的观众必定能够大饱眼福。

唯一的不足在于,展览中《蜻蜓之眼》选取的仅仅是片段,而非全片放映。展览中不乏趣味性,在根据《天书》设置的观众体验区,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探索徐冰独特而有趣的造字系统。展览中最引人入胜的要属作品《背后的故事》。徐冰用干枯的植物、麻纸、纸张、编织袋以及各种废弃物在半透明玻璃后面造型,“复制”出一幅幅中国古代山水名画。“我们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特别是美的东西。只有在努力找寻隐藏于外表下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探究其不为人所知的内在。”徐冰曾经如此诠释他的创作。

跃动的音符:厐壔新作展

地点:中间美术馆(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

时间:7月14日-11月11日 11:00-18:00(周三至周五),10:00-18:00(周六、周日)

厐壔,窗外,1947年,纸本水彩,27×31厘米

厐壔(原名庞涛),生于1934年,父母均为解放前活跃于193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潮流中的艺术家。1949年厐壔考入杭州美专,两年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文革”结束后,美院艺术教育和创作逐渐打破单一的现实主义创走局面,开始推介西方现代艺术潮流,推动艺术多元化。而在这一潮流中,厐壔也逐渐将艺术创作的形式与语言从政治禁锢中解放出来,尝试对现代绘画进行深度探索。

此次展览以厐壔的艺术创作生涯为线索,试图整体再现厐壔的艺术造诣,同时通过她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示她所处的历史空间以及内在肌理。此次展览也是中间美术馆2017年1月以来“重访中国现当代艺术历史现场系列展览”的一部分。通过厐壔这一个案研究,展览将继续思考“国家变革”这个宏大框架内艺术和政治互动的多重轨迹。

日常与革命:黄山、庐山的两种风景

地点:泰康空间(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B2)

时间:6月21日-8月18日 10:30-17:30(周二到周六)

票价:免费

吴印咸,黄山系列摄影作品底片以及小样,尺寸不一,1950至1980年代

“风景摄影能增进人民的爱国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人民需要它”。这是1960年代初期,陈毅对于风景摄影发表的一番见解。陈毅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当时中国刚刚经历“反右”、“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等一连串事件,文艺生态也亟待修复。而彼时在国际上,中国陆续经历与苏联交恶、与印度发生边境战争等事件,这使得强调本民族的主体性价值成为重中之重。

1962年的黄山影展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展开的。 泰康空间的最新展览“日常与革命”聚焦泰康空间收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位重要摄影家拍摄的黄山与庐山的代表作品,并试图探讨滥觞于那个时代的新中国风光摄影,探究与革命话语交织的风景摄影和一般风光摄影的日常表达这两者间的遭遇。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看到黄山、庐山这样的风景名胜是如何与新中国革命话语交织,逐渐被塑造为充满战斗激情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圣地。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7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C7)

时间:6月9日-8月24日 10:00-17:30(每天)

票价:免费

王兵纪录片《15小时》

根据《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统计结果,2017年一年,共有12780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3776个展览中展出。编委会从这一万多名艺术家中选择了141位,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7”。由于场地限制,展馆现场展出了37位艺术家的原作。

《年鉴》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媒体、新技术和新观念的作品再度成为创造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纪录片导演王兵2017年在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展出的影像作品《15小时》。该片继承了王兵长时间记录的风格,关注浙江湖州一家童装工作坊工人们的一天:工作13小时,吃饭2小时。在挑战影像真实性边界的同时,王兵也对普通劳动者给予关照。展览中也有去年广受关注的青年艺术家葛宇路的同名作品《葛宇路》,他为北京朝阳区苹果社区附近的一条无名小路命名,并见证了这个名称逐步被多家网络地图认可的过程。还有新媒体艺术家吴珏辉的作品《电血袋》,在红色灯光下一个闪着红光的移动电源被放置在伪装成“血袋”的装置中,挂在输液架上,观众可以坐在椅子上用“血袋”给手机充电。艺术家通过这个作品讽刺了当下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重度依赖,也指出如今电子设备越来越寄生于人类身体,成为身体和意识的延伸器官的现实。

除此之外,展览中还包括冯梦波、焦应奇、雎安奇、邱黯雄、王拓、徐冰、喻红等艺术家的作品。

达芬奇与鲁班:2018山水美术馆艺术科学国际大展

地点:山水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弘燕东路)

时间:5月29日-8月28日  10:00-16:30(每天) 

票价:60元-180元

达芬奇作品《美丽的公主》

达芬奇和鲁班,这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两人,如何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展厅中?

鲁班,春秋末期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祖师。2400多年来,鲁班一直被认为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达芬奇,我们最为熟悉的可能是他的画家身份,但实际上他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生物学家,在天文、军事、物理、建筑、医学等诸多领域均有杰出成就。也由于达芬奇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他常被称为“意大利的鲁班”。 山水美术馆的展览“达芬奇与鲁班”以“创造”为脉络将东西方两位杰出人物联系起来。展览展出了达芬奇102件手稿、50件装置作品,其中《美丽的公主》是首次亮相中国。尽管不乏争议,这件作品常被视为达·芬奇的真迹,这幅画的展期是5月29日到8月5日。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