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女为何爱大G?这个德国小姐姐的身体很诚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女为何爱大G?这个德国小姐姐的身体很诚实

追求大G这股潮流,不知什么时候在全世界的男女老少中兴起。比如名流富豪的车库里,总会给大G留下一个位置的——哪怕自己的车多得开不过来。

图中的小姐姐是德国某大学学霸Jessi,我们认识的时间不长,但她不止一次表达想要拍摄一组与大G的汽车写真,当(yi)然(han)不是特暴露的那种。于是,乐于成人之美(讨美女欢心)的我,临时找来一辆G350柴油版……而借着这次拍摄,我也深刻体验了一把这部话题性十足的奔驰大越野。

大G潮流

追求大G这股潮流,不知什么时候在全世界的男女老少中兴起。比如名流富豪的车库里,总会给大G留下一个位置的——哪怕自己的车多得开不过来。而现如今,特别是妹子们对大G的渴望甚至超过了男人,哪怕一个完全不懂车的妹子都可能在自己的手机屏保里放上大G 的图片,还自豪的告诉你,这是她最喜欢最渴望的车。也正因为美女们如此追捧,大G被誉为汽车界的“XX收割机”。

始于颜值

拍摄地点选在了山区的葡萄园种植区,由于德国的农民伯伯们需要穿梭于山林之间(当然人家的农机是乌尼莫克),所以种植区道路修得很好,风景也不错。

Jessi告诉我,她对大G的爱始于颜值。的确,从1979年诞生到现在,奔驰大G就一直保留着它那方方正正、经典赤裸硬汉的外形,轮廓几乎没有过什么改变,哪怕是短轴或者敞篷版也是经典大方块,改动的只有前脸、大灯、轮毂之类的小件。所以有一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准确的答案——大G到底出到第几代了?换过代么?记得德国工程师曾经说过:G系列的车身设计(车身冲压件)从来没有改变过! 这一点我无从考证。不过一个事实是: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妹子从容的坐在大G的引擎盖上摆Poss,当然我们的摄影团队也是如此。

▲开山鼻祖G230 (1980年, 4缸,2.3升,102 马匹)

▲300 GD (1989年,5缸,3.0升,88马匹)

至于为什么把外形“雕琢”得这样方正?最初肯定不是为了配合客户审美的诉求——真正的原因是要满足越野情况下驾驶员有一个非常好的视野,减少盲区。

首先车身硬朗的线条为驾驶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特别是右前侧车头,我看到的最后一条车身线条几乎算是车辆边缘,比照着这条线,来判断与障碍物的距离。即便我没去过的狭窄道路,一样可以轻松大胆地疾驰过去。

痴于性能

“这车没有过不去的路,爬不了的坡,X不了的XX”。尽管此话有些夸张,但用于对大G越野能力的评价再合适不过了。

一直传承下来的非承载式车身为大G在越野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即便空气悬架技术在欧洲发展得已很成熟,但是大G一直没有采用——严谨的奔驰工程师认为,极端路况下空气悬挂寿命会大大缩减,这样导致整车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大大降低。另外一点是因为大G减震器本身的设计行程很大(大到身体可以探进去),不管是压缩行程,还是回弹行程都很大,工程师为此做了单独的考量,再配合自适应可调避震器,完全可以应付各种路段,所以并不需要用空气悬挂提升车身高度,来提高它的通过性和舒适性。

 

可能上面过于笼统的介绍还无法让你感触到大G的越野性能到底有多强,所以接下来插播一段我之前参加G试乘活动的情况介绍,并通过现场图来说明一下它的震撼表现。

那天活动下着中雨,大G 依旧可以上下自如地攀爬倒V 形100%的陡坡(45度)。那45度的坡度是什么概念呢?首先人在上面是站不住的,往上爬必须得手脚并用。所以当我坐在车内面对这个项目时,心里是忐忑不安甚至是有些后悔的——在陡坡上(更像是悬在空中),一旦车辆失去抓地力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何况还是在雨天。

然而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只听见从底盘下面传来最后一声“咔哧”的声响——“第三把锁”开始工作,这时车子完全进入越野状态。后面的整个过程就感觉大G的轮子粘合在器械上做缓慢的蠕行,完全没有一点打滑的意思,这让我所有的恐惧和疑虑都消失了。随着车头慢慢抬起,最后我们只能看到天空,尽管器械的左右铁板高低不同,但是多余的车身倾斜完全没有,毕竟悬架的压缩和回弹行程那么大。

下坡的那段路程更加刺激,整个人几乎是站立起来的,要不是有安全带估计我的脸会贴在前挡风玻璃上。这时奔驰工程师还调皮的在最陡那段做了短暂停留,并自豪的对我们说:看,我们的车可以轻易的在此停留。确实,下坡也完全没有一丝打滑迹象, 4个轮胎依然感觉像是粘在了器械上。

能轻松胜任这项任务是因为大G匹配了一样神器——集于一身的3把差速锁。当它们全部工作时,可以使得前桥、后桥以及左右轮完全硬性连接,这样4个轮子处于同一个转速转动。当然这3把差速锁只能在这类特殊越野路段使用,在铺装路面不要轻易打开,特别是3把锁都打开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猛打方向、加速和高速转弯,否则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翻车。

▲安如泰山,屹然纵横

迷于声浪

我曾经问过Jessi,,为什么喜欢大G。她给了我一堆理由,其中一点就提到了大G排气的声浪—— 一般情况下姑娘们都会觉得引擎声浪更像是一种噪音存在,但是大G的声浪竟然轻而易举的撬动了姑娘们的心房。特别是G63 AMG 雄厚的“咕噜咕噜”声,那种气吞山河的声浪一直激发着内心的汹涌澎湃,肾上腺激素喷薄而出,一波又一波犹如排山倒海,伴随着多次高潮,整个人都XX了——正因为如此,欧洲好多女明星开的都是G63。

忠于品质

德系车不同于其他汽车产品,他们更加注重车的品质,当然这种品质不单单指质量,而是更加上乘的驾驶品质。毕竟在德国这个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任何人都能飙两把,200+的速度很正常。

我们这次拍摄的这部G350,内饰以及配置极其奢华。座椅采用了奔驰顶级的designo Nappa 真皮,那种柔软光滑的手感不亚于那些奢侈品牌手套。同时座椅除了有通风加热功能外还配备了按摩功能,并且每当出现弯道离心力时,也有主动式的气柱支撑身体侧面。而Nappa真皮也覆盖到了中控台仪表板,就连车门内侧版是。

整个内饰的做工及豪华感完全可以和宾利媲美——或许一辆硬派越野车无需具备这样奢华的品质,但是倔强的德国工程师一如既往的赋予了大G一切。当然后排还是要吐槽一下的,座椅很直立,坐姿跟做公交车似的,空间也又小。

驾驶品质似乎和这辆硬派越野车没什么关系?这种想法完全错误,谈不上驾驶品质那是悍马H1。而大G可不一样,继承了老大哥奔驰S 级所有的优良传统。

把车开上高速时,打开智能的自适应巡航,你完全可以解放双脚,毕竟还有主动式制动系统为你提供一道防线。而且我很惊奇一辆大G可以轻松飙到180km/h以上,车子还很稳,没有什么大的抖动以及发飘,可以说相当稳健。不过这时声噪实在大得让人受不了,毕竟车身阻力大、挡风玻璃几乎90度。所以180km/h速度下也不要享受环绕立体的哈曼卡顿音响了,混着杂音太难受。

还有一点让我很不爽:变线超车的时候整个车身晃动蛮厉害,当然理性角度也可以理解,毕竟这辆车重心很高,还那么重。但是方向盘的力度确实有点重,完全不适合长途跋涉,你得两只手驾驭——据说新款大G转向得到了质的提升,完全可以单手操作,另一只手空闲出来可以架在车窗旁,或者放副驾驶……

结束这次拍摄以及试驾后,我们来到奔驰的“朝圣地”——奔驰总部博物馆,不知道为什么异常的激动和亲切,能把车开到这里的也没几个人吧。也许正如广告语说的那样:

奔驰G级越野车是锐利硬朗的车身下亦包覆着人性化的尊崇设计,在传承中创新,于经典之上续写传奇。

题外话:

曾经网上看到一款爆改到1000马匹的G63,能飙到260+,高速上还和AMG GTR 刷两下子——原来大G的改装潜力那么大!你说,这车怎么能不让男人们为之疯狂呢!  

能爆改大G的改装厂很多,但是操刀最成功的两家应该算是德国的Mansory 和 Brabus吧——Mansory改的大G是很骚,Brabus是很凶。

▲Mansory   VS Brabus

文|martinlein

图|martinlein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奔驰

5.3k
  • 德国车企利润下滑,贸易壁垒增加经营压力
  • 梅赛德斯-奔驰第一季度净利润17.31亿欧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女为何爱大G?这个德国小姐姐的身体很诚实

追求大G这股潮流,不知什么时候在全世界的男女老少中兴起。比如名流富豪的车库里,总会给大G留下一个位置的——哪怕自己的车多得开不过来。

图中的小姐姐是德国某大学学霸Jessi,我们认识的时间不长,但她不止一次表达想要拍摄一组与大G的汽车写真,当(yi)然(han)不是特暴露的那种。于是,乐于成人之美(讨美女欢心)的我,临时找来一辆G350柴油版……而借着这次拍摄,我也深刻体验了一把这部话题性十足的奔驰大越野。

大G潮流

追求大G这股潮流,不知什么时候在全世界的男女老少中兴起。比如名流富豪的车库里,总会给大G留下一个位置的——哪怕自己的车多得开不过来。而现如今,特别是妹子们对大G的渴望甚至超过了男人,哪怕一个完全不懂车的妹子都可能在自己的手机屏保里放上大G 的图片,还自豪的告诉你,这是她最喜欢最渴望的车。也正因为美女们如此追捧,大G被誉为汽车界的“XX收割机”。

始于颜值

拍摄地点选在了山区的葡萄园种植区,由于德国的农民伯伯们需要穿梭于山林之间(当然人家的农机是乌尼莫克),所以种植区道路修得很好,风景也不错。

Jessi告诉我,她对大G的爱始于颜值。的确,从1979年诞生到现在,奔驰大G就一直保留着它那方方正正、经典赤裸硬汉的外形,轮廓几乎没有过什么改变,哪怕是短轴或者敞篷版也是经典大方块,改动的只有前脸、大灯、轮毂之类的小件。所以有一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准确的答案——大G到底出到第几代了?换过代么?记得德国工程师曾经说过:G系列的车身设计(车身冲压件)从来没有改变过! 这一点我无从考证。不过一个事实是: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妹子从容的坐在大G的引擎盖上摆Poss,当然我们的摄影团队也是如此。

▲开山鼻祖G230 (1980年, 4缸,2.3升,102 马匹)

▲300 GD (1989年,5缸,3.0升,88马匹)

至于为什么把外形“雕琢”得这样方正?最初肯定不是为了配合客户审美的诉求——真正的原因是要满足越野情况下驾驶员有一个非常好的视野,减少盲区。

首先车身硬朗的线条为驾驶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特别是右前侧车头,我看到的最后一条车身线条几乎算是车辆边缘,比照着这条线,来判断与障碍物的距离。即便我没去过的狭窄道路,一样可以轻松大胆地疾驰过去。

痴于性能

“这车没有过不去的路,爬不了的坡,X不了的XX”。尽管此话有些夸张,但用于对大G越野能力的评价再合适不过了。

一直传承下来的非承载式车身为大G在越野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即便空气悬架技术在欧洲发展得已很成熟,但是大G一直没有采用——严谨的奔驰工程师认为,极端路况下空气悬挂寿命会大大缩减,这样导致整车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大大降低。另外一点是因为大G减震器本身的设计行程很大(大到身体可以探进去),不管是压缩行程,还是回弹行程都很大,工程师为此做了单独的考量,再配合自适应可调避震器,完全可以应付各种路段,所以并不需要用空气悬挂提升车身高度,来提高它的通过性和舒适性。

 

可能上面过于笼统的介绍还无法让你感触到大G的越野性能到底有多强,所以接下来插播一段我之前参加G试乘活动的情况介绍,并通过现场图来说明一下它的震撼表现。

那天活动下着中雨,大G 依旧可以上下自如地攀爬倒V 形100%的陡坡(45度)。那45度的坡度是什么概念呢?首先人在上面是站不住的,往上爬必须得手脚并用。所以当我坐在车内面对这个项目时,心里是忐忑不安甚至是有些后悔的——在陡坡上(更像是悬在空中),一旦车辆失去抓地力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何况还是在雨天。

然而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只听见从底盘下面传来最后一声“咔哧”的声响——“第三把锁”开始工作,这时车子完全进入越野状态。后面的整个过程就感觉大G的轮子粘合在器械上做缓慢的蠕行,完全没有一点打滑的意思,这让我所有的恐惧和疑虑都消失了。随着车头慢慢抬起,最后我们只能看到天空,尽管器械的左右铁板高低不同,但是多余的车身倾斜完全没有,毕竟悬架的压缩和回弹行程那么大。

下坡的那段路程更加刺激,整个人几乎是站立起来的,要不是有安全带估计我的脸会贴在前挡风玻璃上。这时奔驰工程师还调皮的在最陡那段做了短暂停留,并自豪的对我们说:看,我们的车可以轻易的在此停留。确实,下坡也完全没有一丝打滑迹象, 4个轮胎依然感觉像是粘在了器械上。

能轻松胜任这项任务是因为大G匹配了一样神器——集于一身的3把差速锁。当它们全部工作时,可以使得前桥、后桥以及左右轮完全硬性连接,这样4个轮子处于同一个转速转动。当然这3把差速锁只能在这类特殊越野路段使用,在铺装路面不要轻易打开,特别是3把锁都打开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猛打方向、加速和高速转弯,否则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翻车。

▲安如泰山,屹然纵横

迷于声浪

我曾经问过Jessi,,为什么喜欢大G。她给了我一堆理由,其中一点就提到了大G排气的声浪—— 一般情况下姑娘们都会觉得引擎声浪更像是一种噪音存在,但是大G的声浪竟然轻而易举的撬动了姑娘们的心房。特别是G63 AMG 雄厚的“咕噜咕噜”声,那种气吞山河的声浪一直激发着内心的汹涌澎湃,肾上腺激素喷薄而出,一波又一波犹如排山倒海,伴随着多次高潮,整个人都XX了——正因为如此,欧洲好多女明星开的都是G63。

忠于品质

德系车不同于其他汽车产品,他们更加注重车的品质,当然这种品质不单单指质量,而是更加上乘的驾驶品质。毕竟在德国这个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任何人都能飙两把,200+的速度很正常。

我们这次拍摄的这部G350,内饰以及配置极其奢华。座椅采用了奔驰顶级的designo Nappa 真皮,那种柔软光滑的手感不亚于那些奢侈品牌手套。同时座椅除了有通风加热功能外还配备了按摩功能,并且每当出现弯道离心力时,也有主动式的气柱支撑身体侧面。而Nappa真皮也覆盖到了中控台仪表板,就连车门内侧版是。

整个内饰的做工及豪华感完全可以和宾利媲美——或许一辆硬派越野车无需具备这样奢华的品质,但是倔强的德国工程师一如既往的赋予了大G一切。当然后排还是要吐槽一下的,座椅很直立,坐姿跟做公交车似的,空间也又小。

驾驶品质似乎和这辆硬派越野车没什么关系?这种想法完全错误,谈不上驾驶品质那是悍马H1。而大G可不一样,继承了老大哥奔驰S 级所有的优良传统。

把车开上高速时,打开智能的自适应巡航,你完全可以解放双脚,毕竟还有主动式制动系统为你提供一道防线。而且我很惊奇一辆大G可以轻松飙到180km/h以上,车子还很稳,没有什么大的抖动以及发飘,可以说相当稳健。不过这时声噪实在大得让人受不了,毕竟车身阻力大、挡风玻璃几乎90度。所以180km/h速度下也不要享受环绕立体的哈曼卡顿音响了,混着杂音太难受。

还有一点让我很不爽:变线超车的时候整个车身晃动蛮厉害,当然理性角度也可以理解,毕竟这辆车重心很高,还那么重。但是方向盘的力度确实有点重,完全不适合长途跋涉,你得两只手驾驭——据说新款大G转向得到了质的提升,完全可以单手操作,另一只手空闲出来可以架在车窗旁,或者放副驾驶……

结束这次拍摄以及试驾后,我们来到奔驰的“朝圣地”——奔驰总部博物馆,不知道为什么异常的激动和亲切,能把车开到这里的也没几个人吧。也许正如广告语说的那样:

奔驰G级越野车是锐利硬朗的车身下亦包覆着人性化的尊崇设计,在传承中创新,于经典之上续写传奇。

题外话:

曾经网上看到一款爆改到1000马匹的G63,能飙到260+,高速上还和AMG GTR 刷两下子——原来大G的改装潜力那么大!你说,这车怎么能不让男人们为之疯狂呢!  

能爆改大G的改装厂很多,但是操刀最成功的两家应该算是德国的Mansory 和 Brabus吧——Mansory改的大G是很骚,Brabus是很凶。

▲Mansory   VS Brabus

文|martinlein

图|martinlein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