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轻快、灵动的蜻蜓形象作为品牌Logo的前途汽车结出了造车新势力中最新的果实——前途K50。
如果排除蔚来汽车那款作为图腾般存在的售价高达996万人民币的电动超跑EP9,前途汽车K50应该是中国造车新公司中首款面向大众市场推出的电动跑车。
8月8日,前途K50上市。补贴后68.68万人民币的售价即便不是冲着“走量”而来,也绝非仅仅是用来炫技的产物。
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给予这款车清晰的定位:充分满足城市日常出行的需要,同时又具备出色的赛道能力,让用户感受到最本真的驾驶乐趣。
支撑中国造车新势力们前赴后继的动因即有梦想、也有商机。而陆群看上去属于前者,他希望用这款车“激发人们天性中对速度和驾驭的热情”。
这或许与陆群本身的经历有关。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正在读大学的陆群第一次看到汽车工厂里工人们将零部件组装成了一台车,在钥匙转动一下后轰的一下启动了。这种从无到有、从冰冷的零部件变成一辆鲜活的汽车的过程让他着迷。
此后进入汽车行业的他在被外派美国任职期间共收到过当地3张罚单——因为超速。
在陆群看来,汽车和驾驶是他的“宿命”。
所以,在经历了合资厂高薪工作、创立汽车设计公司(长城华冠)之后,他终于遇到了“造车”这道人生的必选题。
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不同,在成立至今的42个月里,由一群“技术宅”工程师为主要构成的前途汽车团队鲜有向外大张旗鼓地发声。更多的时候,人们只能从其时不时的产品进度披露和工信部生产资质公告中获得信息。
前途汽车K50的发布会流程也继承了这种风格——用4场技术解析和工厂参观将这款车的几乎每个零部件庖丁解牛。
在陆群的授意下,“驾驶乐趣”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前途K50的产品核心价值观。该车所有的设计理念、技术解析、整车调校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作为一款纯电动跑车,前途K50试图通过超宽的车身与和谐的整车比例营造出摄人心魄的第一印象,其车身长4634毫米,宽2069毫米,高1253毫米,轴距2650毫米。
通过引擎盖和“中网”勾勒出的线条凸显出大灯的“深眉弓”即视感被称为“凝视前脸”。
车身侧面大面积裸露的碳纤维覆盖件以及较短的前悬和后悬使造型更加紧凑;隐藏式门把手暗藏在碳纤维车门板才能实现的超级曲面内,配合无框钢化玻璃车窗,让造型简洁明快。
前途K50车内采用了大量碳纤维部件,实现了夸张并具有层次感的超级曲面造型。
轻量化运动座椅使用了一次成型的铝镁合金骨架,比钢制材料降低了31%的重量,提供了良好的包裹和支撑性,同时采用真皮/Alcantara拼接材质,Alcantara的特殊质感为乘员与座椅间提供足够的摩擦力,配合运动型座椅提供的额外横向支撑,即便在激烈驾驶状态,乘员也都会被座椅包裹。
前途K50采用全铝合金框架式车身结构,充分利用各种铝材的特性,把它们用在最合适的地方。比如,在前舱用型材结构更好地做碰撞力X向的传递,同时用铸件去连接不同型材,在乘员舱利用板材更好地承载驾乘人员的Y向力。科学的结构设计在减重的同时,也为前途K50提供了足够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为优秀的操控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途K50白车身的重量仅有234公斤,由机舱、乘员舱、后部及上部四个大总成构成,大总成由若干小总成构成。小总成则由69种截面形式通过挤出工艺、二维拉弯和三维拉弯工艺的铝合金型材,铝板材和铝铸件,通过SPR自穿刺铆接、FDS热熔直钻自攻连接、CMT冷金属过度焊接、TIG/MIG 惰性气体保护焊、Adhesive结构胶胶接、SCREW螺接等先进工艺连接在一起,较传统钣金钢制车身减重38%。
前途K50整车应用29个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覆件,总重量仅有46.7公斤,比传统钢板材料重量降低40%以上,比铝合金材料减重20%以上。
前途汽车探索碳纤维批量生产工艺,开发出高温快速固化预浸料模压工艺,实现自动化生产。与高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HP-RTM)相比,高温快速固化预浸料模压工艺生成的零件的碳纤维含量更高,轻量化效果更优。
据前途汽车透露,眼下,只有宝马i3和前途汽车K50采用了批量自动化生产碳纤维材料的工艺。
为了营造出所谓的“驾驶乐趣”,K50前后悬架都采用了双叉臂结构。与英国米拉共同协作,通过对弹簧、减振器、缓冲块、稳定杆、控制臂衬套、转向节及转向拉杆等进行了190余组匹配调校,以达到赛车操控体验。
前途K50前后轴荷分配为47:53,与RMR(后中置发动机)超级跑车/赛车相近,将人的重心和车的重心在前后方向上做到了高度重合,实现“人车合一”的驾控感受。
其搭载倍耐力P ZERO高性能运动型轮胎,前轮尺寸为235/35ZR19,后轮尺寸为265/35ZR19。独特的胎纹组合有利于提升轮胎抗滑能力和抓地力,为提升驾驶舒适感及精确驾驶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与马自达GVC系统类似的动态扭矩矢量分配系统(Dynamic Torque Vectoring),车辆在入弯、弯心和出弯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内侧车轮施加适当的制动力,使内侧和外侧出现驱动力差,产生额外的指向弯心的旋转力扭,使车辆的行驶更趋于完美的中性转向。
在核心的三电系统上,前途K50采用两个永磁同步电机,带有独立的主动液态冷却系统,避免电机过热。双电机的总峰值输出达到280千瓦、580牛·米;BOOST模式总输出达到320千瓦、680牛·米。车上提供的三种驾驶模式:延长续航能力的经济模式、动力提升的运动模式和火力全开的BOOST模式(百公里加速4.6秒)。
前途汽车为K50开发了一套RESS可充电能量存储系统。不同于传统形式,RESS系统采用模块化形式,前途K50的RESS系统由10个标准电池箱、BMS和热管理系统组成,总容量为78.84千瓦时。每个标准电池箱由60个电芯组成,电池箱采用高强度SMC复合材质,较金属材质减重15%。
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应用,使车辆5年内电池系统容量衰减可以控制在5%以内。电池热管理采用主动式液态冷却/加热系统,在-30°C至+55°C环境正常使用。
智能互联层面,前途K50带有“V2V车与车通信”系统,通过车载的VBOX系统,在有限范围内可实现前途品牌汽车内的车车通信,实现多种驾驶辅助功能,包括:前方碰撞预警、紧急制动预警、交通拥堵预警、变道辅助预警等。
副驾座椅靠背左侧设置有“绅士按键”,让驾驶员可以为乘客从容调节座椅;与此同时,配备的电动吸合门使车辆在车门未关好的情况下,自动吸合至完全关闭。
当室内温度高于25°C,车顶安装的太阳能板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驱动空调系统的鼓风机,通过主动的空气流动为座舱降温,提升初入座舱的舒适感。
无疑,K50是一款凝聚了高精尖技术的情怀之作。但技术本身似乎不是它成为小部分具有猎奇心态的富人的玩具,还是成为特斯拉Model S那样的主流电动跑车产品的决定性因素——后续的产品布局和营销策略才是。
根据规划,前途汽车在苏州的这座具有5万台年产能的工厂未来将覆盖A0级到D级车的生产,车型包括轿车、中大型SUV、小型乘用车等3大平台10款车型。
其中,其第二款车和第三款车分别为K20(小型乘用车)和Concept 1(中大型乘用车)。
陆群曾开玩笑将自己的屡次转型称为“作死”。那么现在,在“作死”路上越陷越深的陆群只有一个选择——让引擎盖上的那只蜻蜓飞得更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