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藤泽周平笔下40年前的日本:离弃了乡村的人们 被缚于城市动弹不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藤泽周平笔下40年前的日本:离弃了乡村的人们 被缚于城市动弹不得

“他已不是村里人,却又不能完全成为城里人。这种半吊子的他,如今在都市中应属多数。”藤泽周平在1977年对日本社会的观察,放在今天的中国亦不过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按:如果你看多了社会新闻,那么也不难理解,中国城市与农村的距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农村地区的猪瘟与水灾,让城市市场上的肉蔬价目立即剧烈摆荡起来;日前有文章试图分析涉案滴滴司机作为留守儿童在农村的成长背景,一款叫车软件将他们与居于城市的用户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山东某村的农妇们变身自媒体运营者,为不少城市读者提供着每日朋友圈刷屏的10万+爆款文章。关于中国迅速城市化的“副作用”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与社会权益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对立,已有不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试图解释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而每当逢年过节大批城市白领与知识分子返乡之时,认识和反思农村新图景的文章年年层出不穷。

40多年前,日本作家藤泽周平也为《回声》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都市”与“农村”》。本是作为对农村问题评论家的一篇文章的呼应——国土厅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受访者希望年老后回归乡村,这群人被一位评论家斥为“农村出身而现住都市者的自私任性”——藤泽周平理解这位评论家的愤怒,但同时也理解部分离开故土者的迫不得已、留守者内心的自卑与眼看家乡败落的凄怆,以及夹在故土与难以融入的城市之间的新城市人的尴尬和纠结。一方面,“离开村子的人是舍弃故乡的人,是不顾来日的人,是向往西装革履的人。他上班虽说辛苦,但与面朝黄土的农活相比,工作却是干净而舒服,”而村子却一日比一日安静破败了;另一方面,离开的“已不是村里人,却又不能完全成为城里人。这种半吊子的他,如今在都市中应属多数。尤其近年来都市的生活不像以前那样舒适,奔波于上班路上,空气污染,一定有人会担心自己在这种状况中渐渐老死,从而变得忧郁”。

乡村确然被他们离弃了,而他们又何尝不是被故土抛弃了呢?“住房、家庭、职场如今都把他们束缚于都市动弹不得。急救车载着病人辗转于十多家医院之类的无情报道让人不寒而栗,他却还是不能离开这样的都市。”藤泽周平不无悲伤地写道,“我想,他现在多半已经忘记自己在调查表上所做选择,而是在一天天的生活中随波逐流了吧。”

经译林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最新译介出版的《小说周边》中节选了《“都市”与“农村”》一文,以飨读者。藤泽周平是日本战后时代小说三大名家之一,与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齐名。他也是村上春树痴迷的作家,更是日本影视界改编翻拍的热门。他的小说并不注重大人物,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平凡的市民阶层上,作品类型多为市井物语和武士小说。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品大概是他的《黄昏清兵卫》,除这部书之外,译林今年推出的藤泽周平作品系列还包括了两部“隐剑”短篇集《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长篇小说《蝉时雨》以及散文集《小说周边》。

藤泽周平(1927年12月26日-1997年1月26日)

《“都市”与“农村”》

文 | 藤泽周平   译 | 竺祖慈

算是旧话了。我从某报看到,国土厅1976年夏天曾做过“农村与都市的意识调查”,佐藤藤三郎先生为此而怒。

佐藤先生住在山形县上山市从事农业,并以农村问题评论家而知名。介绍到这里,我还想加上一条——“山彦学校”学生。尽管他本人也许不喜欢这个身份。

佐藤先生为何而怒,是因为这么一种说法:大多数国民都希望孩时在农村度过,青壮年期在都市工作,老后重返农村生活。

我也从报纸上看到过国土厅的调查报道,记得确实说高达百分之七十多的受访者希望老年后回归乡村。佐藤先生斥之为农村出身而现住都市者的自私任性。

对于高度经济成长政策之后农村的变化,我们只是睁眼看着,其实变化的实态已到了乡村之外的人难以把握的程度,无论生产方式还是生活、风俗和意识,都已全无昔日农村的影子。

佐藤先生发表的文章和著述对我来说,都是一面理解农村现实的宝贵之窗。读了他的评论,我这样的人也得以理解农村现在发生的事。作为一位身居农村,现正艰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的话具有说服力。我因此而非常理解佐藤先生这次的愤怒,觉得合情合理。

人口正不断流向都市,农村因此面临荒废的危机,剩下的人为了维持农村的生产和传统节日、祭祀活动而饱受艰辛。走出乡村住在都市的人希望留住自然和田园风景,但又不希望自己被附加保存村祭等传统仪式和供给新鲜蔬菜的责任。佐藤先生说;那些身强力壮时在都市生活却不曾给农村任何回馈的家伙,上了年纪又想回到农村安度晚年,也太如意算盘。

读到佐藤先生这篇文章时,我条件反射似的想出这么一番情景: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在走。父亲西装笔挺,系着领带,母亲也衣着时新。父亲出身于脚下这片土地,但母亲和孩子对这里的方言都听不懂也不会说,孩子都用城里人的习惯称呼爸爸妈妈。父亲从村里出去,长期住在遥远的都市,这次是回到久违的故乡过盂兰盆节,带着好多礼物,正在去扫墓的路上。

途中遇到熟人时,父亲便打招呼,介绍妻子,这时的心情带着几分爽爽的感觉。

他向自己出生的屋子走去,一面对妻子夸耀着在她眼中并不出色的风景。他是这个村子中的一户人家的次子或三子,抑或是排行更低的男孩,总之不是长子。他现在一路上看着久违的故乡,觉得还是自己出生的地方好。他的心中充满一种从都市生活那种严苛的生存竞争中解脱、回归生他养他的土地时的安乐感。

这番情景多半是我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也是我在故乡时常见的。对于这种情景,我如今已不能不感到某种羞愧。现在回村时,我总是不能不保持一种低调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自己对长年累月在村中留守者的心情已有几分理解。

日本农村被遗弃的房屋

身着优质西服,手提大量礼物,带着都会装扮的妻子回来,村里人也许会说他“发达了”,但同时也会觉得他已经不是村里人。拖着鼻涕四处乱跑的时候,他倒是村里人。

然而,他走出村庄,现在已不用面朝黄土,而是穿着西服上班,这就不是村里人了。留在村里的人还得过着刨土求食的生活,除非特别的日子,平时是不穿西装的。这种差别应该严格而清晰。

身着西服的他也许并没考虑那么多。虽在都市生活,他却还以各种原因而与村子相联。说话的口音、吃东西的嗜好都是联系的因素,他也确实不时会留恋地想起那片生他的土地,若有近亲的庆弔之类,他也会乘火车赶回。村子依然活在他的意识中。

他已不是村里人,却又不能完全成为城里人。这种半吊子的他,如今在都市中应属多数。尤其近年来都市的生活不像以前那样舒适,奔波于上班路上,空气污染,一定有人会担心自己在这种状况中渐渐老死,从而变得忧郁。也许正是像他这样的人,会对国土厅的调查给出老后想在农村生活的答案。

佐藤先生斥责这种想法有点一厢情愿。这是正理。离开村子的人是舍弃故乡的人,是不顾来日的人,是向往西装革履的人。他上班虽说辛苦,但与面朝黄土的农活相比,工作却是干净而舒服。

况且,年纪轻轻就能身穿西服,操着都市语言生活,相对留在村里的人,他难道就不曾有过一点自矜?

设若如此,人到中年时尽管会觉得都市的饮食不合口味,却也不能说是想吃村里的酱菜。他不必絮叨如何怀念故乡的风景,以及村里的节日气氛,对于企业侵入以及公害的担心也都于事无补。只有那些含辛茹苦地留守乡村的人才有权利决定村子变成何样,别人不该死乞白赖地想回乡下养老。我也这样认为。

但是从国土厅的调查和佐藤先生的文章出发,我又想到了别的问题。

过去,农村的家庭都是多子女,老二老三一个个地生出来,父母对生育几乎无计划,而且也极少像现在这样让孩子升到高一级学校读书。农村中次子三子的前景是:极幸运者走出村子去做蓝领工人,剩下的大多数到地主家做雇工,同时寻求去做上门女婿的机会或者到部队当志愿兵以及参加警官考试。

在有军队的年代,次子三子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服了预备役,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被大量驱往战场,立刻成为战斗力。军队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力的就业去处,他们在那里被提供衣食,领取薪资,身体不适于军队的人成为征用工,有人脉关系者可能被留在企业当蓝领工人,战争结束后也就不回农村了。他们被村里人视作少数的幸运者。

但若除去这些少数的幸运者,战争结束后,农村的次子三子被剥夺了两大职场,即军队和因战后土地改革而消亡的地主阶层,剩下的只有做农家的赘婿,但这就像抽中宝签,是坐等不来的。

我的小说中常会写到武士家中在等入赘机会的次子三子,如若机会不来,他们就只有作为“部屋住”(译注:没有资格继承家业,却又不得不与家长同住)一辈子过着很没面子的生活。

农村中始终都有让次子三子有饭吃的余裕,但若无入赘或就职的机会,次子三子还是会一生成为家庭的累赘,这就是“部屋住”一族。不断出生的次子三子一时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但他们还是一个个、一点点地走出了村子。我的小学同级同学或稍长一级的同学,曾一时有四五人离开村子。不知他们有什么关系,听说去横滨当了消防官。那是1950年左右的事。

记得听说他们当消防官时,我觉得挺能接受。农村的小伙子不仅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也能成为干练的消防员。

消防团组织遍及每个村落,我的兄弟也曾在睡觉时把消防用的一套衣服和头巾放在枕边,做好随时应急的准备。那里的训练如军队般严格。

那时不像现在有消防车,他们拖着堆着水泵的车子,在路上一里、二里地奔跑,健步如飞,不惧危险。我的同班同学到都市当了消防官,但用消防车进行的消防作业应该比拖着车子跑二里路省力。

于是,他们在某一天离开了村子,但我想说他们并非舍弃村子。“缘由百般无 长子家门迈不出 恋巢老蟾蜍”,中村草田男(译注:著名俳人)曾这样吟叹家中长子承担的命运之重,但是作为次子三子的他们,也并非心甘情愿地离开村子。

他们这些人历经漫长而疲惫的都市生活,即使希望老后能在乡村生活,难道就该受到非难?

《小说周边》
[日]藤泽周平 著 竺祖慈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08

近年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我们曾有过实行普及教育和经济高度发展政策的时期,人们都从农村流向都市,农村出现不外出挣钱不行的变化,次子三子自不待言,连长子也不想继承农民的家业了。

他们这些新人也许是离弃乡村,或许今后仍将继续离弃。我最近回村,曾为孩子们的身影之少而惊讶。村里有时寂静无声,这在我孩时是没有过的,那时村里的孩子乌泱乌泱、闹闹哄哄的。现在这种现象也可看作乡村正被离弃的证据。

不过,表示要在农村养老的应该还不是这些新人,这些新人大概还要更晚些时候才会这样想吧。

我总觉得在“在农村养老”这个选项上画圈的应该是我旧时的朋友,是当了消防官的I、是当了海员而离开村子的K。这次调查久违地触动了他们对乡村所抱的潜在愿望。

然而,是否因为画了圈,I和K待年纪更大些就会回归乡村呢?我想不会。住房、家庭、职场如今都把他们束缚于都市动弹不得。急救车载着病人辗转于十多家医院之类的无情报道让人不寒而栗,他却还是不能离开这样的都市。我想,他现在多半已经忘记自己在调查表上所做选择,而是在一天天的生活中随波逐流了吧。(《回声》1977年2月号)

书摘部分节选自《小说周边》(藤泽周平 著,译林出版社2018年)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藤泽周平笔下40年前的日本:离弃了乡村的人们 被缚于城市动弹不得

“他已不是村里人,却又不能完全成为城里人。这种半吊子的他,如今在都市中应属多数。”藤泽周平在1977年对日本社会的观察,放在今天的中国亦不过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按:如果你看多了社会新闻,那么也不难理解,中国城市与农村的距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农村地区的猪瘟与水灾,让城市市场上的肉蔬价目立即剧烈摆荡起来;日前有文章试图分析涉案滴滴司机作为留守儿童在农村的成长背景,一款叫车软件将他们与居于城市的用户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山东某村的农妇们变身自媒体运营者,为不少城市读者提供着每日朋友圈刷屏的10万+爆款文章。关于中国迅速城市化的“副作用”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与社会权益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对立,已有不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试图解释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而每当逢年过节大批城市白领与知识分子返乡之时,认识和反思农村新图景的文章年年层出不穷。

40多年前,日本作家藤泽周平也为《回声》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都市”与“农村”》。本是作为对农村问题评论家的一篇文章的呼应——国土厅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受访者希望年老后回归乡村,这群人被一位评论家斥为“农村出身而现住都市者的自私任性”——藤泽周平理解这位评论家的愤怒,但同时也理解部分离开故土者的迫不得已、留守者内心的自卑与眼看家乡败落的凄怆,以及夹在故土与难以融入的城市之间的新城市人的尴尬和纠结。一方面,“离开村子的人是舍弃故乡的人,是不顾来日的人,是向往西装革履的人。他上班虽说辛苦,但与面朝黄土的农活相比,工作却是干净而舒服,”而村子却一日比一日安静破败了;另一方面,离开的“已不是村里人,却又不能完全成为城里人。这种半吊子的他,如今在都市中应属多数。尤其近年来都市的生活不像以前那样舒适,奔波于上班路上,空气污染,一定有人会担心自己在这种状况中渐渐老死,从而变得忧郁”。

乡村确然被他们离弃了,而他们又何尝不是被故土抛弃了呢?“住房、家庭、职场如今都把他们束缚于都市动弹不得。急救车载着病人辗转于十多家医院之类的无情报道让人不寒而栗,他却还是不能离开这样的都市。”藤泽周平不无悲伤地写道,“我想,他现在多半已经忘记自己在调查表上所做选择,而是在一天天的生活中随波逐流了吧。”

经译林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最新译介出版的《小说周边》中节选了《“都市”与“农村”》一文,以飨读者。藤泽周平是日本战后时代小说三大名家之一,与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齐名。他也是村上春树痴迷的作家,更是日本影视界改编翻拍的热门。他的小说并不注重大人物,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平凡的市民阶层上,作品类型多为市井物语和武士小说。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品大概是他的《黄昏清兵卫》,除这部书之外,译林今年推出的藤泽周平作品系列还包括了两部“隐剑”短篇集《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长篇小说《蝉时雨》以及散文集《小说周边》。

藤泽周平(1927年12月26日-1997年1月26日)

《“都市”与“农村”》

文 | 藤泽周平   译 | 竺祖慈

算是旧话了。我从某报看到,国土厅1976年夏天曾做过“农村与都市的意识调查”,佐藤藤三郎先生为此而怒。

佐藤先生住在山形县上山市从事农业,并以农村问题评论家而知名。介绍到这里,我还想加上一条——“山彦学校”学生。尽管他本人也许不喜欢这个身份。

佐藤先生为何而怒,是因为这么一种说法:大多数国民都希望孩时在农村度过,青壮年期在都市工作,老后重返农村生活。

我也从报纸上看到过国土厅的调查报道,记得确实说高达百分之七十多的受访者希望老年后回归乡村。佐藤先生斥之为农村出身而现住都市者的自私任性。

对于高度经济成长政策之后农村的变化,我们只是睁眼看着,其实变化的实态已到了乡村之外的人难以把握的程度,无论生产方式还是生活、风俗和意识,都已全无昔日农村的影子。

佐藤先生发表的文章和著述对我来说,都是一面理解农村现实的宝贵之窗。读了他的评论,我这样的人也得以理解农村现在发生的事。作为一位身居农村,现正艰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的话具有说服力。我因此而非常理解佐藤先生这次的愤怒,觉得合情合理。

人口正不断流向都市,农村因此面临荒废的危机,剩下的人为了维持农村的生产和传统节日、祭祀活动而饱受艰辛。走出乡村住在都市的人希望留住自然和田园风景,但又不希望自己被附加保存村祭等传统仪式和供给新鲜蔬菜的责任。佐藤先生说;那些身强力壮时在都市生活却不曾给农村任何回馈的家伙,上了年纪又想回到农村安度晚年,也太如意算盘。

读到佐藤先生这篇文章时,我条件反射似的想出这么一番情景: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在走。父亲西装笔挺,系着领带,母亲也衣着时新。父亲出身于脚下这片土地,但母亲和孩子对这里的方言都听不懂也不会说,孩子都用城里人的习惯称呼爸爸妈妈。父亲从村里出去,长期住在遥远的都市,这次是回到久违的故乡过盂兰盆节,带着好多礼物,正在去扫墓的路上。

途中遇到熟人时,父亲便打招呼,介绍妻子,这时的心情带着几分爽爽的感觉。

他向自己出生的屋子走去,一面对妻子夸耀着在她眼中并不出色的风景。他是这个村子中的一户人家的次子或三子,抑或是排行更低的男孩,总之不是长子。他现在一路上看着久违的故乡,觉得还是自己出生的地方好。他的心中充满一种从都市生活那种严苛的生存竞争中解脱、回归生他养他的土地时的安乐感。

这番情景多半是我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也是我在故乡时常见的。对于这种情景,我如今已不能不感到某种羞愧。现在回村时,我总是不能不保持一种低调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自己对长年累月在村中留守者的心情已有几分理解。

日本农村被遗弃的房屋

身着优质西服,手提大量礼物,带着都会装扮的妻子回来,村里人也许会说他“发达了”,但同时也会觉得他已经不是村里人。拖着鼻涕四处乱跑的时候,他倒是村里人。

然而,他走出村庄,现在已不用面朝黄土,而是穿着西服上班,这就不是村里人了。留在村里的人还得过着刨土求食的生活,除非特别的日子,平时是不穿西装的。这种差别应该严格而清晰。

身着西服的他也许并没考虑那么多。虽在都市生活,他却还以各种原因而与村子相联。说话的口音、吃东西的嗜好都是联系的因素,他也确实不时会留恋地想起那片生他的土地,若有近亲的庆弔之类,他也会乘火车赶回。村子依然活在他的意识中。

他已不是村里人,却又不能完全成为城里人。这种半吊子的他,如今在都市中应属多数。尤其近年来都市的生活不像以前那样舒适,奔波于上班路上,空气污染,一定有人会担心自己在这种状况中渐渐老死,从而变得忧郁。也许正是像他这样的人,会对国土厅的调查给出老后想在农村生活的答案。

佐藤先生斥责这种想法有点一厢情愿。这是正理。离开村子的人是舍弃故乡的人,是不顾来日的人,是向往西装革履的人。他上班虽说辛苦,但与面朝黄土的农活相比,工作却是干净而舒服。

况且,年纪轻轻就能身穿西服,操着都市语言生活,相对留在村里的人,他难道就不曾有过一点自矜?

设若如此,人到中年时尽管会觉得都市的饮食不合口味,却也不能说是想吃村里的酱菜。他不必絮叨如何怀念故乡的风景,以及村里的节日气氛,对于企业侵入以及公害的担心也都于事无补。只有那些含辛茹苦地留守乡村的人才有权利决定村子变成何样,别人不该死乞白赖地想回乡下养老。我也这样认为。

但是从国土厅的调查和佐藤先生的文章出发,我又想到了别的问题。

过去,农村的家庭都是多子女,老二老三一个个地生出来,父母对生育几乎无计划,而且也极少像现在这样让孩子升到高一级学校读书。农村中次子三子的前景是:极幸运者走出村子去做蓝领工人,剩下的大多数到地主家做雇工,同时寻求去做上门女婿的机会或者到部队当志愿兵以及参加警官考试。

在有军队的年代,次子三子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服了预备役,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被大量驱往战场,立刻成为战斗力。军队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力的就业去处,他们在那里被提供衣食,领取薪资,身体不适于军队的人成为征用工,有人脉关系者可能被留在企业当蓝领工人,战争结束后也就不回农村了。他们被村里人视作少数的幸运者。

但若除去这些少数的幸运者,战争结束后,农村的次子三子被剥夺了两大职场,即军队和因战后土地改革而消亡的地主阶层,剩下的只有做农家的赘婿,但这就像抽中宝签,是坐等不来的。

我的小说中常会写到武士家中在等入赘机会的次子三子,如若机会不来,他们就只有作为“部屋住”(译注:没有资格继承家业,却又不得不与家长同住)一辈子过着很没面子的生活。

农村中始终都有让次子三子有饭吃的余裕,但若无入赘或就职的机会,次子三子还是会一生成为家庭的累赘,这就是“部屋住”一族。不断出生的次子三子一时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但他们还是一个个、一点点地走出了村子。我的小学同级同学或稍长一级的同学,曾一时有四五人离开村子。不知他们有什么关系,听说去横滨当了消防官。那是1950年左右的事。

记得听说他们当消防官时,我觉得挺能接受。农村的小伙子不仅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也能成为干练的消防员。

消防团组织遍及每个村落,我的兄弟也曾在睡觉时把消防用的一套衣服和头巾放在枕边,做好随时应急的准备。那里的训练如军队般严格。

那时不像现在有消防车,他们拖着堆着水泵的车子,在路上一里、二里地奔跑,健步如飞,不惧危险。我的同班同学到都市当了消防官,但用消防车进行的消防作业应该比拖着车子跑二里路省力。

于是,他们在某一天离开了村子,但我想说他们并非舍弃村子。“缘由百般无 长子家门迈不出 恋巢老蟾蜍”,中村草田男(译注:著名俳人)曾这样吟叹家中长子承担的命运之重,但是作为次子三子的他们,也并非心甘情愿地离开村子。

他们这些人历经漫长而疲惫的都市生活,即使希望老后能在乡村生活,难道就该受到非难?

《小说周边》
[日]藤泽周平 著 竺祖慈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08

近年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我们曾有过实行普及教育和经济高度发展政策的时期,人们都从农村流向都市,农村出现不外出挣钱不行的变化,次子三子自不待言,连长子也不想继承农民的家业了。

他们这些新人也许是离弃乡村,或许今后仍将继续离弃。我最近回村,曾为孩子们的身影之少而惊讶。村里有时寂静无声,这在我孩时是没有过的,那时村里的孩子乌泱乌泱、闹闹哄哄的。现在这种现象也可看作乡村正被离弃的证据。

不过,表示要在农村养老的应该还不是这些新人,这些新人大概还要更晚些时候才会这样想吧。

我总觉得在“在农村养老”这个选项上画圈的应该是我旧时的朋友,是当了消防官的I、是当了海员而离开村子的K。这次调查久违地触动了他们对乡村所抱的潜在愿望。

然而,是否因为画了圈,I和K待年纪更大些就会回归乡村呢?我想不会。住房、家庭、职场如今都把他们束缚于都市动弹不得。急救车载着病人辗转于十多家医院之类的无情报道让人不寒而栗,他却还是不能离开这样的都市。我想,他现在多半已经忘记自己在调查表上所做选择,而是在一天天的生活中随波逐流了吧。(《回声》1977年2月号)

书摘部分节选自《小说周边》(藤泽周平 著,译林出版社2018年)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