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与垃圾为邻 被垃圾定义:人类与垃圾不得不说的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与垃圾为邻 被垃圾定义:人类与垃圾不得不说的故事

下面这几本小说和非虚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重新认识与我们日夜为伴的垃圾与用过即弃的消费文化,以及建立于垃圾之上并时时刻刻不齿于垃圾的现代社会。

“莱奥尼亚每天都在更新自己:清晨,人们在新鲜的床单被单中醒来,用刚从包装盒里拿出来的香皂洗脸,换上崭新的浴衣,从新型冰箱里拿出从未开启的罐头,打开最新式样的收音机,听听最新的歌谣。”在这里,人们不断求新,时刻走在消费的最前沿。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被不断淘汰的消费品:挤过的牙膏皮、烧坏的灯泡、报纸、容器、包装纸、热水器、钢琴、瓷器餐具等等。“你甚至会琢磨,莱奥尼亚人所真正热衷的究竟是享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还是排泄、丢弃和清除那些不断出现的污物。”在这样一座城市中,清洁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日复一日、以一种近乎宗教仪式的虔诚工作着。他们将莱奥尼亚生产的垃圾搬运到城外。随着城市的逐年扩大和垃圾的逐渐增多,“莱奥尼亚周围的垃圾变成坚不可摧的堡垒,像一座座山岭耸立在城市四周。”

1972年,当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虚构出莱奥尼亚这个城市时,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通过不断制造需求的幻景,来鼓励人们持续购买和消费的消费主义可能带来的恶果之一——生产大量的废物,在商品被制造出来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成为垃圾。卡尔维诺也通过这篇小说给出了垃圾的定义,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人造之物。正如联合国统计司《环境统计词汇表》的定义那样,“垃圾可能来自原材料开采、原材料加工成中间或最终商品的过程、最终商品消费和其他人类活动等。”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垃圾,转向这些平日里我们随意丢弃不曾在意之物,垃圾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历史?为什么研究垃圾是重要的,并且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过去和历史?垃圾如何参与了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流通?垃圾又如何反应了社会阶层和等级制的分工?日常和垃圾打交道的清洁工或者拾荒者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生活?通过以下几本书,我们或许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由我们而来的垃圾,以及建立在垃圾基础上的我们的社会。

与垃圾为邻的历史

在法国,每年需要清理两千万吨的生活垃圾和六百万吨被丢弃的大件物品。要运载这些垃圾,需要两列长达一万四千公里的火车。在美国,人均每天丢弃两公斤的垃圾。1987年春天,一艘装满垃圾的驳船在纽约港和墨西哥湾之间寻找垃圾场,在被六个州拒绝驶入港口卸船后,这艘驳船再次漂回了出发的港口。

时间倒退一千年,这种大规模的垃圾堆积现象尚不存在。那时候,自然循环消化垃圾的方式占据主流——掩埋垃圾、积堆肥、燃烧、给圈养动物做饲料。之后,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与垃圾为邻。情况在19世纪有所好转。城市逐渐具备了自来水和排污水管网。以巴黎为例,专职卫生工作人员开始出现,地方社区政府也承担了清除垃圾的工作。随着垃圾的增多,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工业化和消费时代的来临前所未有的加速了生产—消费—抛弃的循环。到20世纪,垃圾处理进入了新阶段,分拣收集和循环利用让这些原来的废弃物焕发出新的价值。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如何变废为宝、如何动员民众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生产和制造垃圾的第一线进行垃圾分拣,成为了当务之急。

《人类与垃圾的历史》
卡特琳·德·西尔吉 著 刘跃进、魏红荣 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5月

在《人类与垃圾的历史》一书中,作者卡特琳·德·西尔吉讲述了随着人类诞生而诞生的生活垃圾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之后的遭遇以及它们带来的灾难。卡特琳在书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城市中生活垃圾的全景:从巴黎行政长官要求使用垃圾箱对垃圾进行回收,到陈年垃圾场为城市塑造的独特风景,从城市垃圾的一线收集者和接触者——拾荒者,到通过垃圾取暖、发电、驱动汽车的“变废为宝”行动,再到可以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垃圾的玻璃、纸制品、纺织品以及塑料。

垃圾连接人类的过去与未来

既然垃圾一方面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一方面又和人类存在的历史一样古老,那么,对于那些承载着大量过往日常生活信息的垃圾的研究,实际上便成了一种对于历史的窥探,其中往往夹杂着意想不到的惊喜与发现。

对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考古学家而言,位于纽约市史坦登岛的佛瑞坑垃圾掩埋场构成了一个绝佳的考古遗址。它占地3000英亩,重达1亿吨,体积29亿立方英尺,是北美洲最大的人造结构之一。根据计算,掩埋场在堆到505英尺高后必须关闭,否则,这个北起缅因州、南至佛罗里达州的长达1500英里的大西洋沿岸最高地标物,将会影响到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起降的飞机。到2001年,佛瑞坑垃圾掩埋场关闭。如今,在曾经的垃圾掩埋场之上,一座公共湿地公园正在酝酿成型。

《垃圾之歌——垃圾的考古学研究》
[美]威廉·拉什杰、库伦·默菲 著 周文萍、连惠幸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7月

在普通人眼中,史坦登岛堆积如山的垃圾或许意味着肮脏、藏污纳垢,但在这群考古学家眼中,它却是一块宝地。通过对于掩埋场中堆积如山的垃圾的开采和解析,考古学家得以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历史,而通过理解历史以及历史中那些曾经被丢弃的日常物件,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现在。这一对于垃圾的研究计划被称为“垃圾计划”,《垃圾之歌》一书详细地记录了这一计划。在书中,作者强调了几个有关垃圾的基本观念,这些观念也在纠正着人们对于垃圾持有的偏见或错误看法。首先,制造垃圾是人类存在的明确标示。其次,既然垃圾是通往过去的钥匙,那么同样,它也是抵达今日的钥匙。第三,垃圾并非抽象的论调,而是具体的事实。很多时候,它比精英知识分子留下来的文字记录,更能忠实地记录人类的过往。

“垃圾计划”实施以来,工作人员已经处理了超过25万吨的垃圾。这些垃圾如博物馆中的藏品一般,经过了分类、编代号、编目和存档。依据这些分类,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独特的资料库,涵盖了美国人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包括饮酒习惯、对红肉的态度、使用便利食物的趋势、消费者对缺货的奇怪反映、避孕的方法等上百种与生活相关的事项。《垃圾之歌》一书便是对于“垃圾计划”20年来研究和发现的摘要,在垃圾的歌声中,我们得以聆听到种种人类行为的历史回音。

垃圾填埋场与垃圾从业者

在纪录片《垃圾围城》中,导演王久良考察了北京周边大大小小共四百多个垃圾场。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北京已经被垃圾包围,外围的垃圾场连成一圈,组成了北京的“七环”。在人类学家张劼颖看来,导致“垃圾围城”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如今滞后的垃圾管理和处理水平,而在宏观层面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当代中国高速的城市化和蓬勃新兴的房地产市场。迄今为止中国采取的主要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这也意味着对于大面积土地的使用。政府因此而面临着一个困境:一方面,离城市较近的土地寸土寸金,在城市附近进行填埋也会遭到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的居民的抗议;另一方面,离城市太远的填埋地会增加垃圾运输和中转的成本。

《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
胡嘉明、张劼颖 著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

但不论是在城市附近就地填埋,还是运输到离城市更远的地方,这其中涉及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垃圾的收集者和分拣者,他们负责将城市日常生活中生产的垃圾收集、清理、分类,维持一座城市的正常运转。但他们通常是隐形人,是被污名化的,与肮脏、低等相连。在《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一书中,人类学家胡嘉明和张劼颖就将目光聚焦北京城乡废品从业者身上,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他们呈现和讲述了在中国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北京城乡废品从业者的生活世界。同时,他们也以垃圾为切入口,考察了垃圾是如何参与社会政治关系和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的。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垃圾的生产、制造、流转、分类和被回收,与阶级断裂、政策壁垒、城乡经济文化差异、农民工流动性和城乡隔阂,密切地缠绕在一起。

垃圾如地狱,何人堪忍受

试想,当一个从来不知道垃圾为何物的人置身于一个垃圾岛上,他会作何反应?在吴明益的小说《复眼人》中,来自瓦忧瓦忧海岛的岛民阿特烈在一次航海中被冲到了一座垃圾岛上。岛屿由“五花八门、各种颜色混合的奇怪东西组成,整座岛浮动着一种怪气味”,“岛上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袋子……里头装有贝、海星和奇奇怪怪的零碎东西。”

《复眼人》
吴明益 著
新星出版社 2013年3月

通过将阿特烈——这位来自没有文字、与所谓文明世界完全隔绝、围绕海洋构建所有世界观的海岛之人——放置在人造垃圾在海洋中形成的浮动岛上这一场景,吴明益尝试用一种他者的视角,来审视人类文明世界生产的废弃物及其带来的后果。在阿特烈的认识范畴内,文明世界的消费品和消耗品并不存在。因此,当他来到一个垃圾岛时,他以为自己来到了地狱。在这个岛的周围,有不少死去的海洋生物。这让岛有时“看起来像海面上一只巨大牢笼,阴暗咒语、无根之地、众生坟场……原来地狱就是这样,这里就是阴间”。

吴明益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网络上的一则英语新闻,讲的是太平洋上出现的一个巨大的、缓慢漂流的垃圾漩涡。借由阿特烈对于垃圾岛地狱般的感受和判断,吴明益表达了自己对于成灾的垃圾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恶果的忧虑。在小说的结尾处,阿特烈生长的海岛瓦忧瓦忧最终免不了被海啸吞没的命运,岛上的子民化为抹香鲸群,无休无止地在海中游荡。一周后,他们到达智利南部的瓦尔帕莱索,集体搁浅,迎来了悲情而壮烈的死亡。

社会失序与垃圾泛滥

“后来,罗伯特·莱恩医生坐在阳台上嚼着狗肉,回想过去三个月里发生在这幢巨型公寓楼中的件件奇事。如今一切都已回归了常态。”英国六十年代科幻小说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作家J.G.巴拉德在都市三部曲之一的《摩天楼》中这样开篇。在这幢封闭的、自给自足的40层高大楼中,从上至下共有两千个住户。商场、游泳池、健身房、美发沙龙、银行、幼儿园、小学、高级餐厅等等,摩天楼中的住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便利舒适的生活。尽管入住者总体而言是富有的中产阶级,但根据他们身份、地位和收入的不同,他们居住的楼层也有所差别。随着楼层的升高,入住者的身份、地位以及在摩天楼体系中享有的权力也逐渐增大。住在40层的是摩天楼的最高缔造者和统治者。摩天楼的生活并不如看上去那般宁静。在相安无事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潮涌动。随着一个高层女演员的溺死,原本隐藏在大楼中的阶级冲突和猜忌逐步显露,一场内斗由此展开。

《摩天楼》
[英]J.G.巴拉德 著 陈醉、顾君、王卉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6月

垃圾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下层住户楼梯间的某些地段已经被上层住户当做垃圾井来使用,而下层住户也展开了反击,将垃圾堆放在电梯间运送到上层。随着摩天楼阶级对立日益严重,大楼中的垃圾堆积如山,无人料理。在此处,垃圾成为了描述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中介,垃圾的蔓延成为社会秩序崩溃和社会规范瓦解的重要标识。如果说《复眼人》中的垃圾经过了陌生化的处理,变成了一堆花花绿绿的新奇物质组成的“美丽”岛屿,那么在《摩天楼》中,这种看似浪漫实则黑暗的手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直白、残酷的描绘。《摩天楼》告诉我们,作为人造之物的垃圾从来没有脱离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恰恰相反,它们承载着一个社会的尖锐矛盾和阶级冲突。

“垃圾”的重生与温暖

在一个倡导“新的就是最好的”、以浪费和抛弃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文化氛围中,用过即扔成为最大的正确。可在艺术家宋东策划的展览“物尽其用”中,他反其道而行之,将母亲赵湘源多年来收集的一万余件破旧、残缺,甚至未曾使用过的旧物在美术馆空间中展出。这样一个大规模、大尺度的“废品收集”作品,为观者带来的震撼和强烈反响可想而知。在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教授巫鸿围绕宋东展览完成的《物尽其用》一书中,他记录了观众的一些反应:一些人默默流下眼泪,像是突然见过或者想起过世已久的朋友或亲人;有人将其形容为一个另类的历史博物馆,保留了正统美术馆和博物馆不予收藏的日常生活痕迹和经验;也有人惊叹于整个收藏的庞大的芜杂。尤其是当我们生活的世界被商业化和全球化全面控制,当频率越来越高的更新换代已经成为生活常态的时候,竟然还有人执着地背道而驰,进行无休止的收藏和保存。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
[美]巫鸿 编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4月

在巫鸿看来,赵湘源收藏的物件是记忆的场所,通过活生生的、来自过去的物件,过去被转移到了当下和此处。而在这个长度跨越55年(1950-2005)的收集行为背后,也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变动。正如巫鸿所言,“当多年的政治运动拆散、瓦解了无数家庭以后,人们心中出现了一个重组家庭、治愈历史创伤的深切愿望。”如此看来,废品、垃圾绝不仅仅是用之即弃的废物,恰恰相反,它们承载着细腻幽暗的私人记忆和波澜壮阔的家国历史,这二者在这些陈旧的、破损的、布满灰尘的物件之上汇聚、交融,激荡出在商业化和消费主义大潮之中的别样奏鸣曲。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与垃圾为邻 被垃圾定义:人类与垃圾不得不说的故事

下面这几本小说和非虚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重新认识与我们日夜为伴的垃圾与用过即弃的消费文化,以及建立于垃圾之上并时时刻刻不齿于垃圾的现代社会。

“莱奥尼亚每天都在更新自己:清晨,人们在新鲜的床单被单中醒来,用刚从包装盒里拿出来的香皂洗脸,换上崭新的浴衣,从新型冰箱里拿出从未开启的罐头,打开最新式样的收音机,听听最新的歌谣。”在这里,人们不断求新,时刻走在消费的最前沿。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被不断淘汰的消费品:挤过的牙膏皮、烧坏的灯泡、报纸、容器、包装纸、热水器、钢琴、瓷器餐具等等。“你甚至会琢磨,莱奥尼亚人所真正热衷的究竟是享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还是排泄、丢弃和清除那些不断出现的污物。”在这样一座城市中,清洁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日复一日、以一种近乎宗教仪式的虔诚工作着。他们将莱奥尼亚生产的垃圾搬运到城外。随着城市的逐年扩大和垃圾的逐渐增多,“莱奥尼亚周围的垃圾变成坚不可摧的堡垒,像一座座山岭耸立在城市四周。”

1972年,当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虚构出莱奥尼亚这个城市时,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通过不断制造需求的幻景,来鼓励人们持续购买和消费的消费主义可能带来的恶果之一——生产大量的废物,在商品被制造出来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成为垃圾。卡尔维诺也通过这篇小说给出了垃圾的定义,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人造之物。正如联合国统计司《环境统计词汇表》的定义那样,“垃圾可能来自原材料开采、原材料加工成中间或最终商品的过程、最终商品消费和其他人类活动等。”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垃圾,转向这些平日里我们随意丢弃不曾在意之物,垃圾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历史?为什么研究垃圾是重要的,并且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过去和历史?垃圾如何参与了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流通?垃圾又如何反应了社会阶层和等级制的分工?日常和垃圾打交道的清洁工或者拾荒者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生活?通过以下几本书,我们或许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由我们而来的垃圾,以及建立在垃圾基础上的我们的社会。

与垃圾为邻的历史

在法国,每年需要清理两千万吨的生活垃圾和六百万吨被丢弃的大件物品。要运载这些垃圾,需要两列长达一万四千公里的火车。在美国,人均每天丢弃两公斤的垃圾。1987年春天,一艘装满垃圾的驳船在纽约港和墨西哥湾之间寻找垃圾场,在被六个州拒绝驶入港口卸船后,这艘驳船再次漂回了出发的港口。

时间倒退一千年,这种大规模的垃圾堆积现象尚不存在。那时候,自然循环消化垃圾的方式占据主流——掩埋垃圾、积堆肥、燃烧、给圈养动物做饲料。之后,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与垃圾为邻。情况在19世纪有所好转。城市逐渐具备了自来水和排污水管网。以巴黎为例,专职卫生工作人员开始出现,地方社区政府也承担了清除垃圾的工作。随着垃圾的增多,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工业化和消费时代的来临前所未有的加速了生产—消费—抛弃的循环。到20世纪,垃圾处理进入了新阶段,分拣收集和循环利用让这些原来的废弃物焕发出新的价值。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如何变废为宝、如何动员民众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生产和制造垃圾的第一线进行垃圾分拣,成为了当务之急。

《人类与垃圾的历史》
卡特琳·德·西尔吉 著 刘跃进、魏红荣 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5月

在《人类与垃圾的历史》一书中,作者卡特琳·德·西尔吉讲述了随着人类诞生而诞生的生活垃圾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之后的遭遇以及它们带来的灾难。卡特琳在书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城市中生活垃圾的全景:从巴黎行政长官要求使用垃圾箱对垃圾进行回收,到陈年垃圾场为城市塑造的独特风景,从城市垃圾的一线收集者和接触者——拾荒者,到通过垃圾取暖、发电、驱动汽车的“变废为宝”行动,再到可以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垃圾的玻璃、纸制品、纺织品以及塑料。

垃圾连接人类的过去与未来

既然垃圾一方面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一方面又和人类存在的历史一样古老,那么,对于那些承载着大量过往日常生活信息的垃圾的研究,实际上便成了一种对于历史的窥探,其中往往夹杂着意想不到的惊喜与发现。

对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考古学家而言,位于纽约市史坦登岛的佛瑞坑垃圾掩埋场构成了一个绝佳的考古遗址。它占地3000英亩,重达1亿吨,体积29亿立方英尺,是北美洲最大的人造结构之一。根据计算,掩埋场在堆到505英尺高后必须关闭,否则,这个北起缅因州、南至佛罗里达州的长达1500英里的大西洋沿岸最高地标物,将会影响到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起降的飞机。到2001年,佛瑞坑垃圾掩埋场关闭。如今,在曾经的垃圾掩埋场之上,一座公共湿地公园正在酝酿成型。

《垃圾之歌——垃圾的考古学研究》
[美]威廉·拉什杰、库伦·默菲 著 周文萍、连惠幸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7月

在普通人眼中,史坦登岛堆积如山的垃圾或许意味着肮脏、藏污纳垢,但在这群考古学家眼中,它却是一块宝地。通过对于掩埋场中堆积如山的垃圾的开采和解析,考古学家得以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历史,而通过理解历史以及历史中那些曾经被丢弃的日常物件,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现在。这一对于垃圾的研究计划被称为“垃圾计划”,《垃圾之歌》一书详细地记录了这一计划。在书中,作者强调了几个有关垃圾的基本观念,这些观念也在纠正着人们对于垃圾持有的偏见或错误看法。首先,制造垃圾是人类存在的明确标示。其次,既然垃圾是通往过去的钥匙,那么同样,它也是抵达今日的钥匙。第三,垃圾并非抽象的论调,而是具体的事实。很多时候,它比精英知识分子留下来的文字记录,更能忠实地记录人类的过往。

“垃圾计划”实施以来,工作人员已经处理了超过25万吨的垃圾。这些垃圾如博物馆中的藏品一般,经过了分类、编代号、编目和存档。依据这些分类,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独特的资料库,涵盖了美国人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包括饮酒习惯、对红肉的态度、使用便利食物的趋势、消费者对缺货的奇怪反映、避孕的方法等上百种与生活相关的事项。《垃圾之歌》一书便是对于“垃圾计划”20年来研究和发现的摘要,在垃圾的歌声中,我们得以聆听到种种人类行为的历史回音。

垃圾填埋场与垃圾从业者

在纪录片《垃圾围城》中,导演王久良考察了北京周边大大小小共四百多个垃圾场。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北京已经被垃圾包围,外围的垃圾场连成一圈,组成了北京的“七环”。在人类学家张劼颖看来,导致“垃圾围城”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如今滞后的垃圾管理和处理水平,而在宏观层面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当代中国高速的城市化和蓬勃新兴的房地产市场。迄今为止中国采取的主要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这也意味着对于大面积土地的使用。政府因此而面临着一个困境:一方面,离城市较近的土地寸土寸金,在城市附近进行填埋也会遭到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的居民的抗议;另一方面,离城市太远的填埋地会增加垃圾运输和中转的成本。

《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
胡嘉明、张劼颖 著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

但不论是在城市附近就地填埋,还是运输到离城市更远的地方,这其中涉及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垃圾的收集者和分拣者,他们负责将城市日常生活中生产的垃圾收集、清理、分类,维持一座城市的正常运转。但他们通常是隐形人,是被污名化的,与肮脏、低等相连。在《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一书中,人类学家胡嘉明和张劼颖就将目光聚焦北京城乡废品从业者身上,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他们呈现和讲述了在中国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北京城乡废品从业者的生活世界。同时,他们也以垃圾为切入口,考察了垃圾是如何参与社会政治关系和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的。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垃圾的生产、制造、流转、分类和被回收,与阶级断裂、政策壁垒、城乡经济文化差异、农民工流动性和城乡隔阂,密切地缠绕在一起。

垃圾如地狱,何人堪忍受

试想,当一个从来不知道垃圾为何物的人置身于一个垃圾岛上,他会作何反应?在吴明益的小说《复眼人》中,来自瓦忧瓦忧海岛的岛民阿特烈在一次航海中被冲到了一座垃圾岛上。岛屿由“五花八门、各种颜色混合的奇怪东西组成,整座岛浮动着一种怪气味”,“岛上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袋子……里头装有贝、海星和奇奇怪怪的零碎东西。”

《复眼人》
吴明益 著
新星出版社 2013年3月

通过将阿特烈——这位来自没有文字、与所谓文明世界完全隔绝、围绕海洋构建所有世界观的海岛之人——放置在人造垃圾在海洋中形成的浮动岛上这一场景,吴明益尝试用一种他者的视角,来审视人类文明世界生产的废弃物及其带来的后果。在阿特烈的认识范畴内,文明世界的消费品和消耗品并不存在。因此,当他来到一个垃圾岛时,他以为自己来到了地狱。在这个岛的周围,有不少死去的海洋生物。这让岛有时“看起来像海面上一只巨大牢笼,阴暗咒语、无根之地、众生坟场……原来地狱就是这样,这里就是阴间”。

吴明益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网络上的一则英语新闻,讲的是太平洋上出现的一个巨大的、缓慢漂流的垃圾漩涡。借由阿特烈对于垃圾岛地狱般的感受和判断,吴明益表达了自己对于成灾的垃圾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恶果的忧虑。在小说的结尾处,阿特烈生长的海岛瓦忧瓦忧最终免不了被海啸吞没的命运,岛上的子民化为抹香鲸群,无休无止地在海中游荡。一周后,他们到达智利南部的瓦尔帕莱索,集体搁浅,迎来了悲情而壮烈的死亡。

社会失序与垃圾泛滥

“后来,罗伯特·莱恩医生坐在阳台上嚼着狗肉,回想过去三个月里发生在这幢巨型公寓楼中的件件奇事。如今一切都已回归了常态。”英国六十年代科幻小说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作家J.G.巴拉德在都市三部曲之一的《摩天楼》中这样开篇。在这幢封闭的、自给自足的40层高大楼中,从上至下共有两千个住户。商场、游泳池、健身房、美发沙龙、银行、幼儿园、小学、高级餐厅等等,摩天楼中的住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便利舒适的生活。尽管入住者总体而言是富有的中产阶级,但根据他们身份、地位和收入的不同,他们居住的楼层也有所差别。随着楼层的升高,入住者的身份、地位以及在摩天楼体系中享有的权力也逐渐增大。住在40层的是摩天楼的最高缔造者和统治者。摩天楼的生活并不如看上去那般宁静。在相安无事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潮涌动。随着一个高层女演员的溺死,原本隐藏在大楼中的阶级冲突和猜忌逐步显露,一场内斗由此展开。

《摩天楼》
[英]J.G.巴拉德 著 陈醉、顾君、王卉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6月

垃圾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下层住户楼梯间的某些地段已经被上层住户当做垃圾井来使用,而下层住户也展开了反击,将垃圾堆放在电梯间运送到上层。随着摩天楼阶级对立日益严重,大楼中的垃圾堆积如山,无人料理。在此处,垃圾成为了描述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中介,垃圾的蔓延成为社会秩序崩溃和社会规范瓦解的重要标识。如果说《复眼人》中的垃圾经过了陌生化的处理,变成了一堆花花绿绿的新奇物质组成的“美丽”岛屿,那么在《摩天楼》中,这种看似浪漫实则黑暗的手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直白、残酷的描绘。《摩天楼》告诉我们,作为人造之物的垃圾从来没有脱离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恰恰相反,它们承载着一个社会的尖锐矛盾和阶级冲突。

“垃圾”的重生与温暖

在一个倡导“新的就是最好的”、以浪费和抛弃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文化氛围中,用过即扔成为最大的正确。可在艺术家宋东策划的展览“物尽其用”中,他反其道而行之,将母亲赵湘源多年来收集的一万余件破旧、残缺,甚至未曾使用过的旧物在美术馆空间中展出。这样一个大规模、大尺度的“废品收集”作品,为观者带来的震撼和强烈反响可想而知。在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教授巫鸿围绕宋东展览完成的《物尽其用》一书中,他记录了观众的一些反应:一些人默默流下眼泪,像是突然见过或者想起过世已久的朋友或亲人;有人将其形容为一个另类的历史博物馆,保留了正统美术馆和博物馆不予收藏的日常生活痕迹和经验;也有人惊叹于整个收藏的庞大的芜杂。尤其是当我们生活的世界被商业化和全球化全面控制,当频率越来越高的更新换代已经成为生活常态的时候,竟然还有人执着地背道而驰,进行无休止的收藏和保存。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
[美]巫鸿 编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4月

在巫鸿看来,赵湘源收藏的物件是记忆的场所,通过活生生的、来自过去的物件,过去被转移到了当下和此处。而在这个长度跨越55年(1950-2005)的收集行为背后,也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变动。正如巫鸿所言,“当多年的政治运动拆散、瓦解了无数家庭以后,人们心中出现了一个重组家庭、治愈历史创伤的深切愿望。”如此看来,废品、垃圾绝不仅仅是用之即弃的废物,恰恰相反,它们承载着细腻幽暗的私人记忆和波澜壮阔的家国历史,这二者在这些陈旧的、破损的、布满灰尘的物件之上汇聚、交融,激荡出在商业化和消费主义大潮之中的别样奏鸣曲。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