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耐克上海001店开业一个月了。
尽管对它充满敬意,却一直不敢贸然写它,因为它隐藏了太多线索,零售的逻辑、品牌文化、体育精神……
一个月后,在我读完了创始人自传《鞋狗》,看了数个广告片,对Nike这个品牌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才决定着手写它。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你对这家店和Nike产生新的理解。
同时,也祝周末参加上马的朋友们顺利!愿每位努力乐观的普通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伟大。
想起Nike你会想起什么?
热血的广告、抢不到的限量球鞋、
Just do it的slogan、对勾 swoosh 图案;
刘翔、乔丹、科比、小威……
Nike无疑是个伟大的品牌。
它十分擅长做让人共情的广告,作为市场人,我们总会拿Nike的经典营销案例做分析,每次都因广告中的人物、文案、情节被点燃。
国庆节开幕的耐克上海001店同样拥有着让人心潮澎湃的基因。它被定义为House of Innovation,以创新为基调,重新定义了零售空间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鲜活的Nike。
一个充满创新、敬畏感的零售空间
传统零售学中有一个5P的概念:人员 (People)、产品(Product)、流程 (Process)、盈利 (Profit)、场地 (Place)。尽管如今“新零售”概念已趋向常态化,但这个核心依然不变。
究竟如何将产品摆放得更科学,更容易让用户对它产生兴趣?最终引导购买?
我在这家店中看到的,是一个教科书般的新兴零售空间,每一处细节都值得反复推敲。
1.陈列:产品即展品
作为品牌的灵魂,鞋子必然是上海001店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化身为店铺员工做陈列实验的最佳产品。
当我游走在店内,总能在不经意间瞥到看似随性摆放的两三双鞋,这打破了常规门店里鞋子墙的形式。
但有趣的是,这样的单独陈列恰恰展现了产品的独特性,陈列员似乎想把每双鞋当作展品展出,尽可能诉说它们背后的故事。
当然还有更新颖的陈列方式,在三楼,球鞋传送带也成了最多打卡点之一。
2.在动线里暗藏故事
一楼往往是能让顾客有兴趣继续往下逛的重要区域,而上海001店的一楼也一样。
进门便可看到一个只展示一双球鞋的展区,这里记录着一个数字。
可能当下并不明白当中缘由,但很快迎上来的店员便告诉你答案:
鞋子背后的主人是一个长跑运动员,鞋子展位的左侧为他的跑步故事;来到右边,则一张制作这只鞋的工作台复刻版,这里还原了这双鞋如何设计、制造,帮助运动员打破记录的工作室现场。
“后来他并没有打破记录“,店员最后说。就算没有打破记录,同样值得纪念。
沿着工作台方向往前走,便是另一个朋友圈打卡处:“独门独沪”,这里是Nike为上海专门开辟的城市区域。
里面有一部分讲的主题,是上海马拉松——据长跑的朋友讲,Nike Running的app,里程数与上马的系统打通,也是长期支持上海体育的一个重要表现。
这又是另一种为体育说故事的陈列方式,还加上了适当的动线,仿佛是在做一场小型体育文化tour。
3.当然要有科技
当然,从气垫鞋便开始做创新研发的Nike,在这家店自然少不了科技体验。
不论是B1层的重力感应运动测试,还是那个4层楼高的超大型数字屏幕,滚动播放宣传视频,同时还会实时记录公布会员测试的成绩,当你第一次看到它们时,一定会被被这样的场面所震撼。
小程序是Nike用来让消费者与门店互动的重要媒介。在三楼的耐克鞋会,这里除了是优质鞋款的聚集地,还特地辟出特别区域Nike By You,小程序便承担了会员预约、定制咨询等功能。
整体来说,从设计到装置,以及一些细节和互动体验,用户都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科技融入创新和体验的场所。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在喧宾夺主,事实上,店铺在科技植入中拿捏得十分有分寸,也许它试图讲说,科技是辅助和方法,Nike的核心与落脚点,依然是提供最好的体育用品。
Nike 传播的品牌文化
当然,以上这些细节都无法完整诠释这家诚意十足的店铺。
哪怕是像我这种普通型消费者,走进去之后都不禁被这家店点燃。店铺里的每处都透露着这个品牌的文化:坚持、热血、平凡却伟大。
哪怕店铺里没有一句概括性的说明这几点,你能从各个细节处发现,它们隐藏在墙上一张张运动员照片中,一双双被当作展品的鞋中,还有那些兴奋得给身边朋友讲述着球鞋背后故事的男孩子眼中。
在读《鞋狗》时,Phil在一直在强调Nike是一种文化。那时候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跑步并不流行,街跑者会被当作是疯子。
这种文化直到今天一直没变。
Phil在《鞋狗里》提到,打破常规者,人恒敬之。这是他的人生信条,我决定把这句话当作这篇文章的标题。
时至今日,我相信中国城市人99%都知道NIKE这个品牌,标志性的对勾Swoosh logo;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拥有一双耐克鞋。
这样一个品牌,依然在不断超越自己。它在不断提醒着所有人不要停止时,也时刻提醒自己,There's no finish lin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