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匿名作家计划”奖项揭晓,只看作品不问姓名是否可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匿名作家计划”奖项揭晓,只看作品不问姓名是否可能?

“匿名作家计划”旨在“回复到一个原点,只看作品,不看作家”。这场小说界的“蒙面唱将”大比拼,你猜中结局了吗?

“‘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揭面”活动现场

15日,由理想国、《鲤》、腾讯大家等联合主办的“以透明致敬匿名——‘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揭面”活动在北京举办。由苏童、格非、毕飞宇组成的终评评委团,携入围终选的6位匿名作家的短篇小说进入评委密室,针对每一部作品展开了详尽的评议。这场发起于2018年上半年的文学圈“蒙面唱将猜猜猜”,终于揭晓了最后的谜底。

在两小时的密室评选环节结束后,三位终评评委宣布了最终获奖结果——匿名作家011号的作品《仙症》以两票夺得首奖。《仙症》作者、青年作家郑执在颁奖典礼上首次露面,他说自己没机会踏入严肃文学的文坛,也没有发表过文章,但借着“匿名作家计划”让读者认识了自己。其余保密了近一年的参赛者身份也在奖项宣布后揭晓,包括《海雾》作者班宇、《信徒》 作者阎连科、《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作者独眼、《少女与意识海》 作者吴纯以及《卜马尾》 作者马伯庸。

“匿名作家计划”旨在打造一场优秀小说家之间的文学格斗,在题材、年龄、性别等均无限制的情况下,参赛者只需遵守一条规则——必须以匿名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短篇小说,将作品全权交由读者审判,评选委员会由5名初评评委与3名终评评委组成。

在匿名作家揭面活动现场,终评评委的密室讨论以全程直播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此过程中,“匿名作家计划”发起人、《鲤》的主编张悦然与嘉宾止庵以对谈形式,就活动初衷、评选幕后的趣事以及“匿名”的意义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从“小卒”到大家:面具摘下,色彩纷呈

在终评环节的密室讨论中,011号作品《仙症》收获了三位评委最多的褒奖,除了小说一开头就引人入胜的地域色彩与特殊的日常生态之外,毕飞宇评价《仙症》的语言“脏兮兮的、糙、神神叨叨”,但却十分“有特点、有力量”。苏童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肯定了这篇小说的文学贡献:“《仙症》是我在国内看到的写精神病人最像的,写得很好,作者剑走偏锋,但结尾恰到好处。”

虽然作品收获了不少读者的好评,但捧得首奖的郑执却是一位文学圈里的“陌生人”。他出生于沈阳,19岁离开家乡做了10年的港漂,后又去了台湾,两年前才来到北京。在上台揭面领奖时,郑执坦陈自己“十分紧张”,他讲到自己曾一度为生计而放弃了严肃文学的道路,非常感谢“匿名作家计划”为他提供了被读者看见的可能性,“以前我也没有机会踏入严肃文学的文坛,也没有在知名的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所以这几乎算是我的第一次。很多(已成名)的作家想借这个机会让大家重新认识自己,但我就是单纯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初次认识一下。”

首奖得主 郑执

在入围和获奖作者中,除了像郑执这样不为多数人所熟知的新面孔,也不乏已出版过不少小说的职业作家——比如,匿名作家014号《巨猿》的作者是路内,曾引发读者热烈猜测甚至争执的019号《武术家》的作者是双雪涛——有读者曾猜测这一篇的作者是徐皓峰,评委苏童在现场打趣说,双雪涛应该得一个“最佳化装奖”。

对匿名作家003号、 《信徒》作者的揭晓更是让在场读者们感到震惊,作家阎连科在现场连线时表示,他并非受邀参加这一匿名写作项目,而是自己“强烈要求参加的”,而且淘汰与否都不重要,并希望这一活动能够继续举办下去。匿名作家031号的作品《卜马尾》因情感细腻,曾被许多读者认定出自某位年轻女作家之手,当主持人揭晓该小说作者为马伯庸时,现场气氛被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从署名到匿名:回归原点,只看作品

6月初,在以“匿名的意义”为主题的发布会上,发起人张悦然说,“匿名作家计划”的灵感来源于她自身的写作经验——已成名的作家既受惠于又受制于自己的名字,几乎不会面临被退稿的尴尬,但也难以逃离“定型”的公众成见;而对于没有成名的作家来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得他们的作品难以被公众看见,所以,“匿名作家计划”旨在“回复到一个原点,只看作品,不看作家”。

在前天的活动现场,张悦然回顾了这半年的比赛历程,她认为,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一计划持续的时间太长了,但正是因为较长的时间跨度,才等来了许多出色的作品。“匿名作家计划”的成功举办也回应了活动的初心,张悦然提到,即以抵抗名人效应的姿态,重新挖掘文本自身的魅力,让文字而非名字来决定作品的价值。

止庵也表示,“匿名”是最理想的阅读方式,“能够把人们的势利眼去掉。”就算写作者是自己仰慕的对象或熟人,这些影响因素也被“匿名”的幕布隐了身。这样一来,“所有的作者都是无名作者,所有的书都是新书,对文学作品的评判就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公正。”

“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意大利“匿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也曾提到,“匿名”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谈论纯粹文学作品的可能性,名字与作品的分离还为写作者提供了“超越自身边界”的机会。张悦然在与作者们沟通的过程中也了解到,许多人很希望隐去原来的风格,换一副不被人认出的面孔来进行全新的写作尝试。“匿名”的形式为这些作家提供了一个陌生的战场,在这里他们戴上面具,试图开拓自己新的写作疆域。

匿名作家计划发起人 张悦然

“匿名”的比赛机制也为发起者和读者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连写作者的性别都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谜团。张悦然提到,“我们平常会觉得,男作家女作家之间的藩篱挺难逾越的,但是通过匿名(的方式),我们发现不是这样的,有一些作品确实是雌雄莫辨。”名字隐去之后,平日里评价作品时的不少偏见显形了,性别、年龄、地域等方面的固化思维一一被打破。“其实我们还想做更多边界的打通,比如说这次匿名作家的参赛者里面有一个人是日本人,他用汉语写了小说。但是没有读者认出来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小说。”她透露了一部分“匿名作家计划”的野心,“我们还想邀请AI来写小说,但机器人小冰好像只能写诗。”

当曝光度已成为评判一位写作者好坏的重要条件,“匿名”作为反主流而行的一种写作阅读机制,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止庵别出心裁地提出,“‘盲评’也是对评论者与编辑的考验,”在他看来,“如果在备选作品中已经有既定的好的(作品),我在判断时就会非常小心谨慎,因为最应该评的就是那一篇。”张悦然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有的作品要放在作家的创作谱系里面去看,才清楚他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这样作品的魅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呈现;而“匿名”提供的是一种回到文本本身的可能性,它考察的是我们的本能反应,对于作品的直率讨论只能发生在匿名的前提下。

从比赛到冒险:文学魅力,源于分歧

当作者的名字被隐去,对于文学好坏标准的讨论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这也是密室评选环节的最大看点:对于每一部作品的评判,都是一次激烈的观点交锋。

苏童、格非、毕飞宇评审现场

在评选《卜马尾》与《仙症》时,苏童、格非、毕飞宇三人就“好的作品应具备怎样的特质”展开了探讨。格非认为《卜马尾》所带来的阅读感受是最舒服愉悦的,但他也指出了该作品的局限性——叙事方法过于老旧且缺乏挑战性,尽管作品的完成度很高,但读完没有给他带来“启示感”。格非说,“我对那种具有挑战性的、在某种意义上带来陌生化效果的、能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经验的作品比较看重。”苏童的看法与格非相近,他承认《卜马尾》拥有安静纯美的气质,但这“还不够”。毕飞宇则认为,题材的新颖度在他的评价体系里并不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虽然作品没有跳出‘人与自然’的大框架,但这个作者的写作能力,他的能力与文本的契合度,包括绚烂的语言,那种斑斓非常打动我。文中白萨满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行为也让我觉得惊心动魄。”毕飞宇对新奇的阅读体验保持着一种更为现实的态度,在他看来,我们不能奢望总是读到完全陌生、与自己的阅读经验世界毫不相干的作品。

公之于众的文学奖不同于私人的文学作品偏好,仅遵循一些“主观的甚至有些残暴的”评判标准是绝对不可行的,苏童认为存在着一条评论文学作品的颠扑不破的标准——检视这部小说是否贡献了某个新的东西。比如一个新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少见的,或者是长期以来被许多作家所忽略的。苏童认为,“《仙症》里面的主人公大概是我看到的中国作家当中写精神病人写得最好的。”

参赛者中有不少是年轻作家,他们在题材选择、遣词造句、视野取向等方面都与老一代作者有着“年龄沟”。在三位评委看来,评选匿名作品的有趣体验也是一种与年轻人交流的方式,但经验思想的不对称也为评选过程增添了难度。这一矛盾在评委们讨论009号作品《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时充分体现了出来。苏童认为该作者的选题目光十分敏锐,但“很不喜欢它的叙述”,“它的语言是一个几乎欠基本的修辞、欠思考的语言,我觉得特别像公文语言,在用写报告的文字写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小说。毕飞宇却持完全反对的意见,他把手中的一票投给了《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毕飞宇认可这部作品对当下生活的嵌入深度,以及对年轻人“佛系”心态的敏感洞察,他说,“它粗糙的语言和文中人物将生活过得如此粗糙的状态是契合的,他这种叙事策略跟小说内部的整个进程也是吻合的。”

在密室之外的对谈环节,止庵补充说,除去评论者的基本立场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作者给自己这部作品设定的目标,“应该去看他给自己设立的可能性是否完成、完成了多少,也就是可能性的‘可能性问题’。”关注写作者的意图、行文策略与作品内容是否吻合,这也使得文学评论不再是自说自话的封闭式高潮,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并以此拓展了文学的边界——正如苏童所言,“短篇小说写作本来就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所以我们才能在此生存。”

活动的闭幕词将“匿名作家计划”定性为一场文学冒险而非文学比赛,张悦然在对谈过程中点明了原因——“就文学奖而言,(我们)经常需要达到共识,但是文学有魅力的东西来自于分歧,来自于不同的意见。”在匿名的面具背后,反而有更多文学的可能性显现出来。

附:入围“匿名作家计划”短名单的作者及作品信息

匿名作家001号 《海雾》 作者班宇。其作品从海开始,无数回忆现实交替,到雾结束,穿越人间密林山峦,在丰沛的意象中抵达精神世界深处。

匿名作家003号 《信徒》 作者阎连科。他复兴了19世纪以来消失已久的文学传统,将神的目光重新注入小说,以悲天悯人的视角,建构了信仰与人伦的时代困局。

匿名作家009号 《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作者叶扬,笔名独眼。他拓展了现实主义的边界,轻盈深远,记录下最细腻的情感纹理,成为一枚时代记忆切片,完整封存。

匿名作家011号 《仙症》 作者郑执。《仙症》是一部北方档案,以冷峻酷烈的文字和巨大的现场还原感,徐徐勾勒出一个疯癫个体与其背后家族成员的群像。小说地域风格鲜明,人物塑造完成度高,魔幻与现实感并存。

匿名作家016号 《少女与意识海》 作者吴纯。她不复述怀旧和虚无,不回避未知和冒险,以梦境比拟文学,打破阅读体验的边界。

匿名作家031号 《卜马尾》 作者马伯庸。他描写了罕有的草原牧歌,以超越俗尘的朴素与单纯,构成文学真正的神秘与诗意。

(现场图片来自理想国,经授权使用)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匿名作家计划”奖项揭晓,只看作品不问姓名是否可能?

“匿名作家计划”旨在“回复到一个原点,只看作品,不看作家”。这场小说界的“蒙面唱将”大比拼,你猜中结局了吗?

“‘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揭面”活动现场

15日,由理想国、《鲤》、腾讯大家等联合主办的“以透明致敬匿名——‘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揭面”活动在北京举办。由苏童、格非、毕飞宇组成的终评评委团,携入围终选的6位匿名作家的短篇小说进入评委密室,针对每一部作品展开了详尽的评议。这场发起于2018年上半年的文学圈“蒙面唱将猜猜猜”,终于揭晓了最后的谜底。

在两小时的密室评选环节结束后,三位终评评委宣布了最终获奖结果——匿名作家011号的作品《仙症》以两票夺得首奖。《仙症》作者、青年作家郑执在颁奖典礼上首次露面,他说自己没机会踏入严肃文学的文坛,也没有发表过文章,但借着“匿名作家计划”让读者认识了自己。其余保密了近一年的参赛者身份也在奖项宣布后揭晓,包括《海雾》作者班宇、《信徒》 作者阎连科、《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作者独眼、《少女与意识海》 作者吴纯以及《卜马尾》 作者马伯庸。

“匿名作家计划”旨在打造一场优秀小说家之间的文学格斗,在题材、年龄、性别等均无限制的情况下,参赛者只需遵守一条规则——必须以匿名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短篇小说,将作品全权交由读者审判,评选委员会由5名初评评委与3名终评评委组成。

在匿名作家揭面活动现场,终评评委的密室讨论以全程直播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此过程中,“匿名作家计划”发起人、《鲤》的主编张悦然与嘉宾止庵以对谈形式,就活动初衷、评选幕后的趣事以及“匿名”的意义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从“小卒”到大家:面具摘下,色彩纷呈

在终评环节的密室讨论中,011号作品《仙症》收获了三位评委最多的褒奖,除了小说一开头就引人入胜的地域色彩与特殊的日常生态之外,毕飞宇评价《仙症》的语言“脏兮兮的、糙、神神叨叨”,但却十分“有特点、有力量”。苏童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肯定了这篇小说的文学贡献:“《仙症》是我在国内看到的写精神病人最像的,写得很好,作者剑走偏锋,但结尾恰到好处。”

虽然作品收获了不少读者的好评,但捧得首奖的郑执却是一位文学圈里的“陌生人”。他出生于沈阳,19岁离开家乡做了10年的港漂,后又去了台湾,两年前才来到北京。在上台揭面领奖时,郑执坦陈自己“十分紧张”,他讲到自己曾一度为生计而放弃了严肃文学的道路,非常感谢“匿名作家计划”为他提供了被读者看见的可能性,“以前我也没有机会踏入严肃文学的文坛,也没有在知名的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所以这几乎算是我的第一次。很多(已成名)的作家想借这个机会让大家重新认识自己,但我就是单纯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初次认识一下。”

首奖得主 郑执

在入围和获奖作者中,除了像郑执这样不为多数人所熟知的新面孔,也不乏已出版过不少小说的职业作家——比如,匿名作家014号《巨猿》的作者是路内,曾引发读者热烈猜测甚至争执的019号《武术家》的作者是双雪涛——有读者曾猜测这一篇的作者是徐皓峰,评委苏童在现场打趣说,双雪涛应该得一个“最佳化装奖”。

对匿名作家003号、 《信徒》作者的揭晓更是让在场读者们感到震惊,作家阎连科在现场连线时表示,他并非受邀参加这一匿名写作项目,而是自己“强烈要求参加的”,而且淘汰与否都不重要,并希望这一活动能够继续举办下去。匿名作家031号的作品《卜马尾》因情感细腻,曾被许多读者认定出自某位年轻女作家之手,当主持人揭晓该小说作者为马伯庸时,现场气氛被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从署名到匿名:回归原点,只看作品

6月初,在以“匿名的意义”为主题的发布会上,发起人张悦然说,“匿名作家计划”的灵感来源于她自身的写作经验——已成名的作家既受惠于又受制于自己的名字,几乎不会面临被退稿的尴尬,但也难以逃离“定型”的公众成见;而对于没有成名的作家来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得他们的作品难以被公众看见,所以,“匿名作家计划”旨在“回复到一个原点,只看作品,不看作家”。

在前天的活动现场,张悦然回顾了这半年的比赛历程,她认为,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一计划持续的时间太长了,但正是因为较长的时间跨度,才等来了许多出色的作品。“匿名作家计划”的成功举办也回应了活动的初心,张悦然提到,即以抵抗名人效应的姿态,重新挖掘文本自身的魅力,让文字而非名字来决定作品的价值。

止庵也表示,“匿名”是最理想的阅读方式,“能够把人们的势利眼去掉。”就算写作者是自己仰慕的对象或熟人,这些影响因素也被“匿名”的幕布隐了身。这样一来,“所有的作者都是无名作者,所有的书都是新书,对文学作品的评判就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公正。”

“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意大利“匿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也曾提到,“匿名”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谈论纯粹文学作品的可能性,名字与作品的分离还为写作者提供了“超越自身边界”的机会。张悦然在与作者们沟通的过程中也了解到,许多人很希望隐去原来的风格,换一副不被人认出的面孔来进行全新的写作尝试。“匿名”的形式为这些作家提供了一个陌生的战场,在这里他们戴上面具,试图开拓自己新的写作疆域。

匿名作家计划发起人 张悦然

“匿名”的比赛机制也为发起者和读者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连写作者的性别都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谜团。张悦然提到,“我们平常会觉得,男作家女作家之间的藩篱挺难逾越的,但是通过匿名(的方式),我们发现不是这样的,有一些作品确实是雌雄莫辨。”名字隐去之后,平日里评价作品时的不少偏见显形了,性别、年龄、地域等方面的固化思维一一被打破。“其实我们还想做更多边界的打通,比如说这次匿名作家的参赛者里面有一个人是日本人,他用汉语写了小说。但是没有读者认出来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小说。”她透露了一部分“匿名作家计划”的野心,“我们还想邀请AI来写小说,但机器人小冰好像只能写诗。”

当曝光度已成为评判一位写作者好坏的重要条件,“匿名”作为反主流而行的一种写作阅读机制,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止庵别出心裁地提出,“‘盲评’也是对评论者与编辑的考验,”在他看来,“如果在备选作品中已经有既定的好的(作品),我在判断时就会非常小心谨慎,因为最应该评的就是那一篇。”张悦然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有的作品要放在作家的创作谱系里面去看,才清楚他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这样作品的魅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呈现;而“匿名”提供的是一种回到文本本身的可能性,它考察的是我们的本能反应,对于作品的直率讨论只能发生在匿名的前提下。

从比赛到冒险:文学魅力,源于分歧

当作者的名字被隐去,对于文学好坏标准的讨论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这也是密室评选环节的最大看点:对于每一部作品的评判,都是一次激烈的观点交锋。

苏童、格非、毕飞宇评审现场

在评选《卜马尾》与《仙症》时,苏童、格非、毕飞宇三人就“好的作品应具备怎样的特质”展开了探讨。格非认为《卜马尾》所带来的阅读感受是最舒服愉悦的,但他也指出了该作品的局限性——叙事方法过于老旧且缺乏挑战性,尽管作品的完成度很高,但读完没有给他带来“启示感”。格非说,“我对那种具有挑战性的、在某种意义上带来陌生化效果的、能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经验的作品比较看重。”苏童的看法与格非相近,他承认《卜马尾》拥有安静纯美的气质,但这“还不够”。毕飞宇则认为,题材的新颖度在他的评价体系里并不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虽然作品没有跳出‘人与自然’的大框架,但这个作者的写作能力,他的能力与文本的契合度,包括绚烂的语言,那种斑斓非常打动我。文中白萨满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行为也让我觉得惊心动魄。”毕飞宇对新奇的阅读体验保持着一种更为现实的态度,在他看来,我们不能奢望总是读到完全陌生、与自己的阅读经验世界毫不相干的作品。

公之于众的文学奖不同于私人的文学作品偏好,仅遵循一些“主观的甚至有些残暴的”评判标准是绝对不可行的,苏童认为存在着一条评论文学作品的颠扑不破的标准——检视这部小说是否贡献了某个新的东西。比如一个新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少见的,或者是长期以来被许多作家所忽略的。苏童认为,“《仙症》里面的主人公大概是我看到的中国作家当中写精神病人写得最好的。”

参赛者中有不少是年轻作家,他们在题材选择、遣词造句、视野取向等方面都与老一代作者有着“年龄沟”。在三位评委看来,评选匿名作品的有趣体验也是一种与年轻人交流的方式,但经验思想的不对称也为评选过程增添了难度。这一矛盾在评委们讨论009号作品《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时充分体现了出来。苏童认为该作者的选题目光十分敏锐,但“很不喜欢它的叙述”,“它的语言是一个几乎欠基本的修辞、欠思考的语言,我觉得特别像公文语言,在用写报告的文字写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小说。毕飞宇却持完全反对的意见,他把手中的一票投给了《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毕飞宇认可这部作品对当下生活的嵌入深度,以及对年轻人“佛系”心态的敏感洞察,他说,“它粗糙的语言和文中人物将生活过得如此粗糙的状态是契合的,他这种叙事策略跟小说内部的整个进程也是吻合的。”

在密室之外的对谈环节,止庵补充说,除去评论者的基本立场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作者给自己这部作品设定的目标,“应该去看他给自己设立的可能性是否完成、完成了多少,也就是可能性的‘可能性问题’。”关注写作者的意图、行文策略与作品内容是否吻合,这也使得文学评论不再是自说自话的封闭式高潮,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并以此拓展了文学的边界——正如苏童所言,“短篇小说写作本来就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所以我们才能在此生存。”

活动的闭幕词将“匿名作家计划”定性为一场文学冒险而非文学比赛,张悦然在对谈过程中点明了原因——“就文学奖而言,(我们)经常需要达到共识,但是文学有魅力的东西来自于分歧,来自于不同的意见。”在匿名的面具背后,反而有更多文学的可能性显现出来。

附:入围“匿名作家计划”短名单的作者及作品信息

匿名作家001号 《海雾》 作者班宇。其作品从海开始,无数回忆现实交替,到雾结束,穿越人间密林山峦,在丰沛的意象中抵达精神世界深处。

匿名作家003号 《信徒》 作者阎连科。他复兴了19世纪以来消失已久的文学传统,将神的目光重新注入小说,以悲天悯人的视角,建构了信仰与人伦的时代困局。

匿名作家009号 《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作者叶扬,笔名独眼。他拓展了现实主义的边界,轻盈深远,记录下最细腻的情感纹理,成为一枚时代记忆切片,完整封存。

匿名作家011号 《仙症》 作者郑执。《仙症》是一部北方档案,以冷峻酷烈的文字和巨大的现场还原感,徐徐勾勒出一个疯癫个体与其背后家族成员的群像。小说地域风格鲜明,人物塑造完成度高,魔幻与现实感并存。

匿名作家016号 《少女与意识海》 作者吴纯。她不复述怀旧和虚无,不回避未知和冒险,以梦境比拟文学,打破阅读体验的边界。

匿名作家031号 《卜马尾》 作者马伯庸。他描写了罕有的草原牧歌,以超越俗尘的朴素与单纯,构成文学真正的神秘与诗意。

(现场图片来自理想国,经授权使用)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