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技师长|MPV到底分几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技师长|MPV到底分几类?

好像还没有哪款车型会像MPV一样,分类如此不清晰但是又被广泛的认同。

开门见山地说,MPV有四种类型。事实上,在刚打算聊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好像还没有哪款车型会像MPV一样,分类如此不清晰但是又被广泛的认同。

比如说,如果你认为奔驰V级这样的产品是MPV的话,那么金杯海狮是不是MPV呢?如果金杯海狮都算MPV了,那么夏朗又该怎么解释。

MPV的来源按照目前的释义有两种来源,第一个是雷诺在推出Espace的时候所用到的multi-Purpose Vehicles。它强调的是Vehicle,和我们日常驾驶经常接触到的家用车一样,只不过赋予了多功能的属性。

另外一种,则是美国人在1983年推出克莱斯勒大捷龙的时候定义的Mini Passenger Van,随后又被简称为Mini Van。它们所强调的是Van,一种有别于日常代步用的厢式车,只是在厢式车的基础上压缩尺寸,更多的考虑到了乘客乘坐的需求。

这两种对于MPV的释义,实际上就决定了MPV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来源:一类是在传统乘用车的基础上做多功能的拓展演变而来的欧式家用MPV,而另外一种则是在传统的Van的基础上通过做减法和压缩尺寸构成的厢式MPV。虽然看上去是殊途同归,但是这两种车型之间,依旧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

大概归拢一下,在经过了用途的细化之后,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MPV大概也是由四种写法。

以乘用车平台为基础打造的家用MPV,也就是延续在雷诺Espace所定义的multi-Purpose Vehicles的这一支分支主要在欧洲市场发扬光大,并且形成了一个从小到大的产品序列。

比如说,大众就有从嘉旅到途安再到夏朗的配置,而在此前甚至还有传闻说大众会在Polo的基础上推出一款尺寸更小的小型MPV,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欧宝的Meriva。

这一类基于乘用车发展而来的欧式家用MPV的设计理念是在两厢车的基础上,通过加高车顶高度等方式构成的一种强调大空间的表现。所以从造型上可以很轻易发现它们和厢式车的不同,它们往往保留了两厢车的整体比例,只是增加了一个更高的车顶而已。

具体的比可以看大众嘉旅和高尔夫的相对关系。如果需要更大空间,那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加长后悬和轴距,形成夏朗这一类的产品。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欧式的家用MPV又可以分化成两个方向,一种是纯粹的载人用途比如说夏朗,另一种则就是在载人的基础上拓展出一些载物的需求,变成了专注于货运为主的小型厢式车,比如说开迪。

理论上说,这一类车型已经可以踢出MPV的序列了。但是按照multi-Purpose Vehicles的释义,这一类车型同样是MPV。

另外一种,就是Mini Passenger Van的阵营。这一类车型是基于典型的Van进行小型化打造而来的产品。主要在北美、日本、东南亚等远离欧洲的市场生根发芽。

Mini Passenger Van的定义里明确了乘坐需求,以及Van的定义。所以,这一类车型都是采用了典型的厢式车车身设计。在整车形象上更多的去塑造单厢车的样子。

代表车车型包括一代加价神车丰田阿尔法、本田奥德赛以及在日本市场上遍地发芽的小型厢式车。根据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差异,这一类Mini Passenger Van又分为了亚洲Style和北美Style。

先来看亚洲Style的MPV,代表车型包括亚洲版的奥德赛、丰田大霸王、本田StepWGN、阿尔法等车型。这一类车型普遍的特点是在造型上更多的受到了日系VAN的平头影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丰田海狮这一类车型,以单厢车的设计理念,将短头的形象融入到整车的设计中。

在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诉求下,通过抬高车顶,并且取消不必要的空间损失,形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正面投影。Van的诉求使得它们可以为了空间去牺牲掉更多的东西。

比如说,国际版奥德赛一步就能上车的低地板设计,事实上就损失掉了一些行驶的质感。不过,日系的MPV普遍的优势是经济节能,并且空间巨大。

北美Style的MPV,代表车型为丰田塞纳、美版奥德赛、克莱斯勒大捷龙等。美国人对于车辆外廓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对于空间利用率的诉求改善就不会比亚洲Style的MPV严苛。

于是,北美Style的MPV也保留另一个车头,不过车厢的尺寸却大幅度的进行了增加,由此强调出一种低矮的视觉感。实际上这样的比例构成也符合美式Van的形象,比如说福特的E系列。

可以看到,强调Mini Passenger Van演变的MPV都是在Van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性的提升和压缩尺寸打造而来的,只是因为Van的来源分了日系的平头面包以及美系的大Van,所以才有了这种日美的差异。

不过在这一序列中,大家都是殊途同归,还是一辆Van。而传统的Van的差异也同样明确,就是驾驶员的坐姿一定是低矮的乘用车坐姿。

而欧洲的MPV因为multi-Purpose Vehicles的关系,并没有从欧式的Van阵营里分化出Mini Passenger Van的产品。欧洲人的Van走的分化路线是,在Van的商用车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多样化来形成一种乘用化的Van。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奔驰V级,以及大众的T系列,福特全顺都是这一类型中的产品。商用车的理念让它们大可以做中巴,小可以变七座车。不过无论怎么定义,这一类车型车型都不可以划归到MPV里面。

至于国内的低端MPV比如说五菱宏光,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应该划归到亚洲Style里——毕竟,基于K-car的厢式车演变而来,也是和平头Van殊途同归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技师长|MPV到底分几类?

好像还没有哪款车型会像MPV一样,分类如此不清晰但是又被广泛的认同。

开门见山地说,MPV有四种类型。事实上,在刚打算聊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好像还没有哪款车型会像MPV一样,分类如此不清晰但是又被广泛的认同。

比如说,如果你认为奔驰V级这样的产品是MPV的话,那么金杯海狮是不是MPV呢?如果金杯海狮都算MPV了,那么夏朗又该怎么解释。

MPV的来源按照目前的释义有两种来源,第一个是雷诺在推出Espace的时候所用到的multi-Purpose Vehicles。它强调的是Vehicle,和我们日常驾驶经常接触到的家用车一样,只不过赋予了多功能的属性。

另外一种,则是美国人在1983年推出克莱斯勒大捷龙的时候定义的Mini Passenger Van,随后又被简称为Mini Van。它们所强调的是Van,一种有别于日常代步用的厢式车,只是在厢式车的基础上压缩尺寸,更多的考虑到了乘客乘坐的需求。

这两种对于MPV的释义,实际上就决定了MPV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来源:一类是在传统乘用车的基础上做多功能的拓展演变而来的欧式家用MPV,而另外一种则是在传统的Van的基础上通过做减法和压缩尺寸构成的厢式MPV。虽然看上去是殊途同归,但是这两种车型之间,依旧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

大概归拢一下,在经过了用途的细化之后,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MPV大概也是由四种写法。

以乘用车平台为基础打造的家用MPV,也就是延续在雷诺Espace所定义的multi-Purpose Vehicles的这一支分支主要在欧洲市场发扬光大,并且形成了一个从小到大的产品序列。

比如说,大众就有从嘉旅到途安再到夏朗的配置,而在此前甚至还有传闻说大众会在Polo的基础上推出一款尺寸更小的小型MPV,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欧宝的Meriva。

这一类基于乘用车发展而来的欧式家用MPV的设计理念是在两厢车的基础上,通过加高车顶高度等方式构成的一种强调大空间的表现。所以从造型上可以很轻易发现它们和厢式车的不同,它们往往保留了两厢车的整体比例,只是增加了一个更高的车顶而已。

具体的比可以看大众嘉旅和高尔夫的相对关系。如果需要更大空间,那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加长后悬和轴距,形成夏朗这一类的产品。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欧式的家用MPV又可以分化成两个方向,一种是纯粹的载人用途比如说夏朗,另一种则就是在载人的基础上拓展出一些载物的需求,变成了专注于货运为主的小型厢式车,比如说开迪。

理论上说,这一类车型已经可以踢出MPV的序列了。但是按照multi-Purpose Vehicles的释义,这一类车型同样是MPV。

另外一种,就是Mini Passenger Van的阵营。这一类车型是基于典型的Van进行小型化打造而来的产品。主要在北美、日本、东南亚等远离欧洲的市场生根发芽。

Mini Passenger Van的定义里明确了乘坐需求,以及Van的定义。所以,这一类车型都是采用了典型的厢式车车身设计。在整车形象上更多的去塑造单厢车的样子。

代表车车型包括一代加价神车丰田阿尔法、本田奥德赛以及在日本市场上遍地发芽的小型厢式车。根据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差异,这一类Mini Passenger Van又分为了亚洲Style和北美Style。

先来看亚洲Style的MPV,代表车型包括亚洲版的奥德赛、丰田大霸王、本田StepWGN、阿尔法等车型。这一类车型普遍的特点是在造型上更多的受到了日系VAN的平头影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丰田海狮这一类车型,以单厢车的设计理念,将短头的形象融入到整车的设计中。

在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诉求下,通过抬高车顶,并且取消不必要的空间损失,形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正面投影。Van的诉求使得它们可以为了空间去牺牲掉更多的东西。

比如说,国际版奥德赛一步就能上车的低地板设计,事实上就损失掉了一些行驶的质感。不过,日系的MPV普遍的优势是经济节能,并且空间巨大。

北美Style的MPV,代表车型为丰田塞纳、美版奥德赛、克莱斯勒大捷龙等。美国人对于车辆外廓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对于空间利用率的诉求改善就不会比亚洲Style的MPV严苛。

于是,北美Style的MPV也保留另一个车头,不过车厢的尺寸却大幅度的进行了增加,由此强调出一种低矮的视觉感。实际上这样的比例构成也符合美式Van的形象,比如说福特的E系列。

可以看到,强调Mini Passenger Van演变的MPV都是在Van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性的提升和压缩尺寸打造而来的,只是因为Van的来源分了日系的平头面包以及美系的大Van,所以才有了这种日美的差异。

不过在这一序列中,大家都是殊途同归,还是一辆Van。而传统的Van的差异也同样明确,就是驾驶员的坐姿一定是低矮的乘用车坐姿。

而欧洲的MPV因为multi-Purpose Vehicles的关系,并没有从欧式的Van阵营里分化出Mini Passenger Van的产品。欧洲人的Van走的分化路线是,在Van的商用车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多样化来形成一种乘用化的Van。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奔驰V级,以及大众的T系列,福特全顺都是这一类型中的产品。商用车的理念让它们大可以做中巴,小可以变七座车。不过无论怎么定义,这一类车型车型都不可以划归到MPV里面。

至于国内的低端MPV比如说五菱宏光,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应该划归到亚洲Style里——毕竟,基于K-car的厢式车演变而来,也是和平头Van殊途同归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