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买车问问之见
图|之见
之见的狐朋狗友比较多,受到感染购买二手车的也比较多,最近他们的车开始集中出现危机,各种坏坏坏,各种修修修,鉴于基本都是奔驰宝马之类的豪华品牌,修起来价格不菲。
外表光鲜的开着高档车,背地里却隔三差五的医病,幸好这些朋友的抗压能力都很强,心理认知也成熟,不然肯定会和之见出现感情危机。但有时我们也在思考,本来德系豪华品牌的质量就一般般,买来后大概率既费钱又费精力的养着,购买这类二手车节约出的价格到底值不值?
估算了下在2018年最后一个月,跟踪在册的车基本上每一台的修理费都在1万块钱左右,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遭遇集体反水,年关不好过啊。
第一个反水的是09年宝马330i,里程10万公里。买到后需要更换的机械部分配件都换了,开起来和新车差不多,稳准狠。但是防不胜防的是试车的时候试不出来,当时也一切正常的功能。
比如中控锁,突然某天开始就失灵了,主驾一侧不能上锁,每次锁车的时候只能用机械钥匙拧,那个手在车门旁边转一转的动作多掉价啊,好歹是个宝马嘛,没办法只能修。车主怕麻烦都是直接丢4S店,一报价4000多块,换门锁总成。换吧,三下五除二好了,但没过一周不到的时间又失灵,再换,不过这次怀疑是线束问题,对车锁电路有干扰,如果连线束一起检查更换费用就逆天了,反正先用着随时准备再跑4S,这种找不到问题根源光花钱的事情是最闹心的。
第二个刁难的是12年宝马335i,里程9万公里。买到后同样是需要更换的机械部分都换了,开起来和新车差不多,稳准狠。但防不胜防的是有些配件的设计寿命貌似到了下岗的阶段了,检查的时候还好好的,但公里数已到就跟着跟着坏。
比如减振器,明明在4S检查的时候个个都花枝招展,但突然某天开始都在漏油,失效的感觉也凸显出来,开起来晃荡不少,这不明摆着设计目的就是给后市场赚钱嘛。车主是有节操的人,容不得一点异常,四根换下来几大千没了。安装的时候技师发现油底壳油封又开始渗油了,修还是不修?
第三个发难的是11年宝马730Li,这台车买的时候只有区区4万公里,几乎不需要整备开起来也跟新车差不太多。但后期陆续更换了转向助力泵,冷却液水管,皮带和一套张紧轮,不是大几千就是小几千的,真得像个菩萨一样供着。
前天开着开着突然弹出了著名的死亡威胁,变速箱故障。
这是7系的通病,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威力比大众双离合死亡闪烁猛。现在就坐等检测结果是阀体总成故障还是电脑版问题,前者维修好几万,后者维修小几千,最轻微的话据说几百元也能搞定,那真的就是菩萨开恩了。
除了宝马,奔驰也不会缺席,13年GLK300,零整比排行榜第一的车型。
发动机抖啊抖啊抖,问题很简单,机脚胶扛不住了,已经从6万多公里一路赖到9万公里,实在忍受不了了。但是这毫无技术含量的东西换下来要接近一万块钱,因为要拆掉各个周边配件才能把发动机抬起那么一点点。真是四驱一时爽,维修火葬场,不过奔驰这设计寿命真是太恶心了,C级如此,E级如此,GLK如此,4S技师说通病,反正6、7、8万公里就开始抖如狗,想想我那220000公里的神车POLO,和这些6缸机的奔驰比起来简直稳如狗,你们奔驰能把配件衰减设计得久远些吗,6万公里就垮掉是不是太过分了点?
例子举不完,不外乎都是可靠性差的毛病,跑不了多久就得修,宝马比奔驰坏得更多。这么对比起来买新车是不是更划算呢?
那么问题来了:
1.新车80万,开三年任何问题扔给4S搞定,除了保养多的钱一分不花;
2.三年以上的二手车40万,少花一半多的钱迎来一位爷,它不发脾气的时候带你装逼带你飞,它情绪一旦失控,你钱包必然跟着失控,可能心理也会失控;
3.德系豪华品牌不要碰,没有足够经济实力还是老老实实买些中端日系车过日子。
-END-
本文版权由买车问问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
版权联系:maicheww@qq.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