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数字消费者最喜新厌旧,内容消费时间高于全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数字消费者最喜新厌旧,内容消费时间高于全球

中国用户的手机持有率及替换手机的频率,均位居全球第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黄经纬

中国的移动数字消费者,是一个“喜新厌旧”的群体。

中国用户的手机持有率及替换手机的频率,均位居世界第一。德勤在1月22日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报告中披露了这一发现。

2018年,中国用户的手机持有率高达96%,同比增长了7%,与全球平均持有率相比,高出了6个百分点。德勤认为,中国用户高增长的手机持有率,可归因于国产智能手机崛起、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中国通讯运营商在流量套餐价格和使用规格方面的不断放开,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购新机。

高持有率的背景下,中国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全球用户。在2017年后购买手机的占比中,中国用户的占比接近80%,而全球用户仅为58%。与此同时,在手机功能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旧手机对用户价值较小,消费者对二手手机和“以旧换新”的兴趣不大,二手手机市场“一潭死水”。

中国用户不仅是追逐新款手机硬件的弄潮儿,也是使用AI手机应用的“先锋”。德勤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用户人工智能应用的使用率总体上高于全球用户。近年来,得益于科技巨头开放的开源社区、海量的搜索数据、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用户需求,中国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迎来了高速发展。随着更多的移动设备厂商入场人工智能领域,面部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的解锁方案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

中国用户线上内容的消费时间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新闻、即时通讯上的视频,以及视频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用户主要的内容消费形式。

2018年,中国用户短视频的应用全面爆发,以滤镜、视频编辑、跨平台分享为主要功能的短视频相关应用快速扩张。短视频类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推荐系统后,其传播能力和社交属性进一步增强,在新鲜短视频的持续刺激下,中国用户“欲罢不能”。

随着短视频相关应用的普及,视频类内容正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以往用户需要在不同APP间切换,才能看到所有感兴趣的内容,如今这些内容都被聚合到了短视频平台。德勤中国的电信、传媒和娱乐行业主管合伙人林国恩表示:“各大内容聚合平台孵化出的短视频APP,囊括了多种类的视频内容,人们对内容的消费更加碎片化。”

在手机支付方面,中国用户使用移动端操作银行业务的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便捷的操作、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的搭建,共同促使手机支付逐步取代银行卡,成为中国手机用户形影不离的“钱包”。

而更加智能的屏幕指纹识别在2018年逐渐被各大厂商采纳,更快更便捷的操作结合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案,使指纹识别的渗透率进一步扩大。除指纹识别外,基于AI技术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成为仅次于指纹识别增速的识别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有望进入“刷脸”时代。

中国数字消费者享受移动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在担忧数据的安全问题。

相较全球用户,中国用户更介意个人信息是否会被泄露,超过70%的用户非常在意其个人数据被使用。整体而言,全球超七成用户表示自己对于企业和第三方“不信任”,他们认为企业会使用并向第三方提供其个人信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数字消费者最喜新厌旧,内容消费时间高于全球

中国用户的手机持有率及替换手机的频率,均位居全球第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黄经纬

中国的移动数字消费者,是一个“喜新厌旧”的群体。

中国用户的手机持有率及替换手机的频率,均位居世界第一。德勤在1月22日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报告中披露了这一发现。

2018年,中国用户的手机持有率高达96%,同比增长了7%,与全球平均持有率相比,高出了6个百分点。德勤认为,中国用户高增长的手机持有率,可归因于国产智能手机崛起、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中国通讯运营商在流量套餐价格和使用规格方面的不断放开,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购新机。

高持有率的背景下,中国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全球用户。在2017年后购买手机的占比中,中国用户的占比接近80%,而全球用户仅为58%。与此同时,在手机功能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旧手机对用户价值较小,消费者对二手手机和“以旧换新”的兴趣不大,二手手机市场“一潭死水”。

中国用户不仅是追逐新款手机硬件的弄潮儿,也是使用AI手机应用的“先锋”。德勤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用户人工智能应用的使用率总体上高于全球用户。近年来,得益于科技巨头开放的开源社区、海量的搜索数据、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用户需求,中国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迎来了高速发展。随着更多的移动设备厂商入场人工智能领域,面部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的解锁方案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

中国用户线上内容的消费时间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新闻、即时通讯上的视频,以及视频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用户主要的内容消费形式。

2018年,中国用户短视频的应用全面爆发,以滤镜、视频编辑、跨平台分享为主要功能的短视频相关应用快速扩张。短视频类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推荐系统后,其传播能力和社交属性进一步增强,在新鲜短视频的持续刺激下,中国用户“欲罢不能”。

随着短视频相关应用的普及,视频类内容正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以往用户需要在不同APP间切换,才能看到所有感兴趣的内容,如今这些内容都被聚合到了短视频平台。德勤中国的电信、传媒和娱乐行业主管合伙人林国恩表示:“各大内容聚合平台孵化出的短视频APP,囊括了多种类的视频内容,人们对内容的消费更加碎片化。”

在手机支付方面,中国用户使用移动端操作银行业务的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便捷的操作、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的搭建,共同促使手机支付逐步取代银行卡,成为中国手机用户形影不离的“钱包”。

而更加智能的屏幕指纹识别在2018年逐渐被各大厂商采纳,更快更便捷的操作结合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案,使指纹识别的渗透率进一步扩大。除指纹识别外,基于AI技术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成为仅次于指纹识别增速的识别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有望进入“刷脸”时代。

中国数字消费者享受移动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在担忧数据的安全问题。

相较全球用户,中国用户更介意个人信息是否会被泄露,超过70%的用户非常在意其个人数据被使用。整体而言,全球超七成用户表示自己对于企业和第三方“不信任”,他们认为企业会使用并向第三方提供其个人信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