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肖邦:轻蔑、反犹,甜美之音的诗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肖邦:轻蔑、反犹,甜美之音的诗人

《李斯特传》的作者推出了新的传记作品,这次的主人公是肖邦。

在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出生地,波兰的热拉佐瓦沃拉,立着一座纪念铜像,出自雕刻家约瑟夫·戈斯罗斯基之手 图片来源:NurPhoto/Sipa via AP Images/Artur Widak

一部理想的作曲家传记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特质:深谙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和环境背景,并且重新审视所有现有的材料,巩固强化对人物的理解;对传主个性有着细致入微的了解,可能的话还应该灌注情感;同时传记中对作曲这项创造性工作的讨论,还要同时启发读者,打动公众,并将我们重新代入音乐中。

艾伦·沃克(AlanWalker)的《弗雷德里克·肖邦:其人,其时代》(Fryderyk Chopin: ALife and Times)着实给我们上演了一出帽子戏法,以上三点接连命中,无懈可击。作者沃克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经伏案二十五年,写出了长达三卷的《李斯特传》,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就是在我们这些并不特别钟情于李斯特大部分音乐的门外汉看来,沃克的故事也讲得引人入胜,所以当他的新书即将面世的时候,我们都激动得欢欣鼓舞。而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肖邦(在整本书中沃克使用的都是他的波兰名字弗雷德里克)。

沃克用一段轻快的序言开启了肖邦的故事,谈起肖邦的不朽和享誉世界的名声,然后话锋一转,借用了一句据称是法国作曲家埃克托·柏辽兹(Hector Berlioz)的话:“肖邦这一生都在死亡。”这句话也为接下来将近700页的内容奠定了基调。其实这句话说得完全没毛病,因为肖邦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患上了肺结核。“我们知道有时候这个病对他来说只是一点点小麻烦,他依然有精力进行日常工作,”沃克解释说,“但更有些日子里,因为病情加重,肖邦不得不停止所有活动。慢性疲劳、咳嗽不停、咽喉发炎、呼吸困难和神经疼痛,这些症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身体机能几乎无法正常运作。”一次次从鬼门关逃离后,肖邦终于英年早逝,39岁便走向了另一个永恒的世界。

人们也许会好奇,肖邦孱弱的身体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创作,导致他将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确实有千篇一律之处——肖邦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十分钟内写就的,而且无一不是钢琴独奏曲。事实上,他一直以来都没能谱出更华丽、更浮夸的曲子。此外,尽管他的音乐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他的华尔兹和马祖卡舞曲,但在肖邦的音乐中,一以贯之的还是他优雅而富有诗意的沉思。

《弗雷德里克·肖邦:其人,其时代》

即便如此,在这些限制之下,拖着病体的肖邦还是创作出了不少完美的音乐。你能找出哪个作曲家比他更能如此透彻地理解忧郁吗?因为他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与钢琴为伴,所以似乎出于一种必然,他永远改变了我们的看法,让人们看到钢琴拥有多大的力量。其他伟大作曲家,比如说巴赫,他们的作品无论用什么样的乐器来演奏,都会产生不俗的影响。肖邦则与之不同,他的作品中成功改编成优秀管弦乐作品的屈指可数——这样看来,肖邦的音乐似乎是为这个创造出它的乐器量身定制的。

肖邦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演奏家,还有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最具冒险精神的和声专家。沃克在这本传记中的音乐之旅让我们再次看到,肖邦的激进到了什么程度。对所有钢琴初学者来说,肖邦《前奏曲》都是必修课,但没有人会在上面花太多的心思。然而在这24部短小的作品中(长度从30秒到5分钟不等),往往蕴含着令人惊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压缩成最为密集、最为精悍的形式表现出来。

总有一些大师让人不愿与之为伴,肖邦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其他的作曲家朋友排挤,人们对他不屑一顾(甚至还包括他的重要支持者);同时他还怀有强烈的反犹主义倾向,而这一点在他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再普遍不过了。可以说肖邦真是把自己的天才全都花在了创作上。

德拉克洛瓦笔下的肖邦和乔治·桑德,该作至德拉克洛瓦去世仍未完成,随后它被切割为两幅单独的肖像,肖邦的肖像而今收藏于巴黎卢浮宫,桑德的肖像悬挂于哥本哈根奥德鲁加德博物馆。图为后人在想象中重建的绘画。

肖邦与女权主义作家乔治·桑德(George Sand)长时间的感情也酿成不朽。在这段非同寻常的组合中,沃克写道,“他矜持、冷漠,甚至举止有些娘。他总是衣冠楚楚,看起来像是个无可挑剔的花花公子。而她呢,性格火爆、浮夸,在散播自己激进的政治思想时直言不讳。她外表中性,对她来说穿男装是男女平等的外在表征。”沃克花了许多功夫分析两人分手的原因,这个结果对他们来说两败俱伤。乔治·桑德甚至还以自己久病的爱人为原型写了一本刻薄的小说,但我们依然应该记住,在肖邦生命最黑暗的日子里,正是这个女人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肖邦传记——它最细致、最博学,也最引人入胜。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不管肖邦有什么样的缺点,其音乐只会愈加动人。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年长于肖邦十几岁,在肖邦死后他依然度过了几十年的岁月。正如海涅所说的那样,“当他演奏的时候,我便忘记了所有的演奏大师,忘记了纯粹的技巧,唯独陷入这甜美之声的深渊中,被他细腻深远的创作中那忧郁的狂喜所俘获。”肖邦之伟大、亲切与甜美,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莫扎特、贝多芬或是罗西尼了。

本文作者Tim Page是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学和音乐教授,他1997年刊载在《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曾为他赢得普利策批评写作奖。

(翻译:马昕)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Chopin:dismissive, anti-Semitic and a ‘poet of sweet sou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肖邦:轻蔑、反犹,甜美之音的诗人

《李斯特传》的作者推出了新的传记作品,这次的主人公是肖邦。

在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出生地,波兰的热拉佐瓦沃拉,立着一座纪念铜像,出自雕刻家约瑟夫·戈斯罗斯基之手 图片来源:NurPhoto/Sipa via AP Images/Artur Widak

一部理想的作曲家传记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特质:深谙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和环境背景,并且重新审视所有现有的材料,巩固强化对人物的理解;对传主个性有着细致入微的了解,可能的话还应该灌注情感;同时传记中对作曲这项创造性工作的讨论,还要同时启发读者,打动公众,并将我们重新代入音乐中。

艾伦·沃克(AlanWalker)的《弗雷德里克·肖邦:其人,其时代》(Fryderyk Chopin: ALife and Times)着实给我们上演了一出帽子戏法,以上三点接连命中,无懈可击。作者沃克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经伏案二十五年,写出了长达三卷的《李斯特传》,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就是在我们这些并不特别钟情于李斯特大部分音乐的门外汉看来,沃克的故事也讲得引人入胜,所以当他的新书即将面世的时候,我们都激动得欢欣鼓舞。而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肖邦(在整本书中沃克使用的都是他的波兰名字弗雷德里克)。

沃克用一段轻快的序言开启了肖邦的故事,谈起肖邦的不朽和享誉世界的名声,然后话锋一转,借用了一句据称是法国作曲家埃克托·柏辽兹(Hector Berlioz)的话:“肖邦这一生都在死亡。”这句话也为接下来将近700页的内容奠定了基调。其实这句话说得完全没毛病,因为肖邦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患上了肺结核。“我们知道有时候这个病对他来说只是一点点小麻烦,他依然有精力进行日常工作,”沃克解释说,“但更有些日子里,因为病情加重,肖邦不得不停止所有活动。慢性疲劳、咳嗽不停、咽喉发炎、呼吸困难和神经疼痛,这些症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身体机能几乎无法正常运作。”一次次从鬼门关逃离后,肖邦终于英年早逝,39岁便走向了另一个永恒的世界。

人们也许会好奇,肖邦孱弱的身体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创作,导致他将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确实有千篇一律之处——肖邦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十分钟内写就的,而且无一不是钢琴独奏曲。事实上,他一直以来都没能谱出更华丽、更浮夸的曲子。此外,尽管他的音乐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他的华尔兹和马祖卡舞曲,但在肖邦的音乐中,一以贯之的还是他优雅而富有诗意的沉思。

《弗雷德里克·肖邦:其人,其时代》

即便如此,在这些限制之下,拖着病体的肖邦还是创作出了不少完美的音乐。你能找出哪个作曲家比他更能如此透彻地理解忧郁吗?因为他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与钢琴为伴,所以似乎出于一种必然,他永远改变了我们的看法,让人们看到钢琴拥有多大的力量。其他伟大作曲家,比如说巴赫,他们的作品无论用什么样的乐器来演奏,都会产生不俗的影响。肖邦则与之不同,他的作品中成功改编成优秀管弦乐作品的屈指可数——这样看来,肖邦的音乐似乎是为这个创造出它的乐器量身定制的。

肖邦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演奏家,还有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最具冒险精神的和声专家。沃克在这本传记中的音乐之旅让我们再次看到,肖邦的激进到了什么程度。对所有钢琴初学者来说,肖邦《前奏曲》都是必修课,但没有人会在上面花太多的心思。然而在这24部短小的作品中(长度从30秒到5分钟不等),往往蕴含着令人惊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压缩成最为密集、最为精悍的形式表现出来。

总有一些大师让人不愿与之为伴,肖邦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其他的作曲家朋友排挤,人们对他不屑一顾(甚至还包括他的重要支持者);同时他还怀有强烈的反犹主义倾向,而这一点在他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再普遍不过了。可以说肖邦真是把自己的天才全都花在了创作上。

德拉克洛瓦笔下的肖邦和乔治·桑德,该作至德拉克洛瓦去世仍未完成,随后它被切割为两幅单独的肖像,肖邦的肖像而今收藏于巴黎卢浮宫,桑德的肖像悬挂于哥本哈根奥德鲁加德博物馆。图为后人在想象中重建的绘画。

肖邦与女权主义作家乔治·桑德(George Sand)长时间的感情也酿成不朽。在这段非同寻常的组合中,沃克写道,“他矜持、冷漠,甚至举止有些娘。他总是衣冠楚楚,看起来像是个无可挑剔的花花公子。而她呢,性格火爆、浮夸,在散播自己激进的政治思想时直言不讳。她外表中性,对她来说穿男装是男女平等的外在表征。”沃克花了许多功夫分析两人分手的原因,这个结果对他们来说两败俱伤。乔治·桑德甚至还以自己久病的爱人为原型写了一本刻薄的小说,但我们依然应该记住,在肖邦生命最黑暗的日子里,正是这个女人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肖邦传记——它最细致、最博学,也最引人入胜。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不管肖邦有什么样的缺点,其音乐只会愈加动人。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年长于肖邦十几岁,在肖邦死后他依然度过了几十年的岁月。正如海涅所说的那样,“当他演奏的时候,我便忘记了所有的演奏大师,忘记了纯粹的技巧,唯独陷入这甜美之声的深渊中,被他细腻深远的创作中那忧郁的狂喜所俘获。”肖邦之伟大、亲切与甜美,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莫扎特、贝多芬或是罗西尼了。

本文作者Tim Page是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学和音乐教授,他1997年刊载在《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曾为他赢得普利策批评写作奖。

(翻译:马昕)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Chopin:dismissive, anti-Semitic and a ‘poet of sweet sou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