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场展览想展示艺术家高更的“精神之旅”,它成功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场展览想展示艺术家高更的“精神之旅”,它成功了吗?

不幸的是,它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斜倚的大溪地女人》(局部),1894年 图片来源:OleHaupt/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Ny Carlsberg Glyptotek, Copenh

美国旧金山的笛洋美术馆(De Young Museum)这次的展览有着一个颇具挑衅意味的标题:“高更:一次精神之旅”。这个展览围绕着这位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展开,包括来自哥本哈根嘉士伯艺术博物馆的画作,以及笛洋美术馆本身的馆藏,其中就有新西兰、大溪地和马克萨斯群岛的本土艺术作品。这次展览所选取的作品包罗万象,而似乎又缺乏重点,很显然,这样综合的高更概览旨在挖掘这位艺术家传统的一面,展现他的小资倾向,以及,与矢志不渝地支持他创作、但最终还是没法摆脱被抛弃命运的丹麦妻子之间的婚姻,同时讲述他对精神信仰问题的痴迷——高更从小接受天主教教育,当他来到南太平洋这些零星的群岛上时,自然与这里截然不同的文化产生了碰撞。

等等……“精神之旅?”难道不应该是“感官之旅”吗?高更是那么离经叛道,他与年轻女孩留下过多少风流韵事,还跑到遥远的法国殖民地去追寻所谓的“原始野蛮”,所有这些都刻在了他在自己亲手搭建的小木屋里,留在当年隐居的希瓦欧阿岛(Hiva Oa)上。我们可以说这间房子是“欢愉之屋”吗?笛洋美术馆的这个展览似乎要矫正这种印象,让人们看到高更相反的一面,在这位艺术家充满神秘色彩的一生中,着重划出那些一直被忽视的地方。在改变人生轨迹,成为一位叛逆的艺术家之前,高更有着一份股票投资人的工作,他也和普罗大众一样,有着正常人的情感和弱点。

然而不幸的是,这场展览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嘉士伯艺术博物馆藏有一系列高更的作品,其中,被运到旧金山、在这次展览上展出的就有超过60件,包括这位艺术家的绘画、手稿、版画、陶瓷和雕塑作品。从早期以妻子梅特·嘉德(Mette Gad)为模特的铅笔素描,到后来成为浪子之后的印象派作品,再到他的陶瓷创作——将容器制成人类的体态样貌,独特而怪诞,以及他职业生涯晚期的几样重要创作,五彩斑斓,造型扁平,受到了当地虚构的神话故事和宇宙学的启发——这一切都给我们勾勒出一部高更的艺术人生简史。这本该是一个难得一遇的好机会来展示高更的作品,可不知怎的就变成了一场围绕他假定的“精神之旅”的朝圣,策展人也许有所期待,但他们的预言并没有得到证实。

为了证明高更在精神上的倾向,策展人需要更多地侧重他那些直接展现信仰和精神的作品,而对于那些高更花了毕生精力,与太平洋岛屿和毛利文化所进行的“对话”,并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高更在旅途中,甚至在欧洲的各种国际博览会上得到了艺术启发,这种话说起来容易,但似乎行不通。周游经历与心灵启迪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有的时候还十分值得玩味。然而就像其他许多被标榜为“对话”“交流”,从而放在一起两相比较的东西一样,这两者虽然看似有其相似之处,但一旦穿过表面,人们就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互动。在高更的作品中,马克萨斯群岛的提基人(Tiki)形象似乎表现出某种恶魔的力量,但人们很难将它与其创作者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其他的雕刻作品灵巧可爱,但充其量不过是与这次展览宏大的主题打了个擦边球。

高更1889年作品《布列塔尼女孩》
图片来源:OleHaupt/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Ny Carlsberg Glyptotek, Copenhagen

与此同时,高更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造访布列塔尼基督徒时,以“原始的”布列塔尼基督教为中心的主要作品并不在这次展览中,他还独创了一种蒙着神秘面纱的艺术,融合了基督教和南太平洋本土艺术风格,创作出新的圣像作品,也没在这次展览当中呈现。或许,策展人还需要集结更加广泛的力量,譬如说美国国家美术馆2011年的展览“高更:神话的创造者”中陈列的作品,就更能帮助我们深挖这位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归根结底,高更自己是否走过了一段精神旅程,我们不得而知。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十九世纪的欧洲,精神疲惫和社会失范的问题席卷了文艺圈,高更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他离开了这片土地,追寻所谓的“荒蛮”,当时这还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他是觉得别的地方可能会有更丰厚、更朴实也更有活力的人生在等着他,这种生活将唤醒文明人体内休眠的感官和思想——要实现这一点,他需要远离欧洲,或者活在那个理想化的过去里。但与此同时,高更也是一个图画的生产者,需要网罗各种材料,用于拔升自己的艺术生涯,在这个十九世纪末先锋派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里占据一席之地。

在大溪地和后来的马克萨斯群岛,高更懊恼地发现,在殖民统治和基督教传教士的掠夺之下,他所探求的“荒蛮”大多已经被抹灭了。他的酗酒问题也许是他情绪消沉、精神萎靡的原因之一。高更的确成功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送回了法国,在这次展览中,观众也能很好地感受到他早期职业生涯的不知疲惫和冒险精神。此外,高更对天主教也有所思考,还写过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天主教统治下对性的种种监管让他十分不满,并为此争论发声。而直到今天,性约束依然是天主教会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更的精神之旅看起来更像是他的精神狂想生活,是一种堕落的典范,通过增强感官上的愉悦来获得启迪。

高更作品《手拿芒果的女人》,约绘于1889年
图片来源:OleHaupt/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Ny Carlsberg Glyptotek, Copenhagen

这次展览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妻子嘉德对这位风流丈夫艺术事业的鼎力支持;高更为发展出独树一帜,有别于卡米耶·毕沙罗(这位法国画家对高更始终保持怀疑,认为他是在“偷猎”,“从大洋洲的野蛮人那里窃取艺术”)的绘画风格的努力;以及他在旅居国外时与其他女孩的风花雪月。在这一个板块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惊为天人的作品,比如他在1891年创作的《手持鲜花的大溪地女人》,以及笛洋美术馆收藏的一些精细的毛利雕刻。此外还有新西兰萨摩亚艺术家木原由纪(Yuki Kihara)拍摄的一段视频《第一印象:保罗·高更》,点出了今天许多观众对高更艺术的矛盾心理。

木原由纪的这段视频拍摄了她与几位萨摩亚“第三性别”(Fa'afafine)朋友的对话,这一小撮人在当地算是LGBTQ少数群体。这个片子记录了TA们对高更绘画作品的反映,有的人表示困惑,有的人则冷漠,还有的人尖锐指出殖民统治对人们的物化。对萨摩亚的“第三性别”人群来说,高更的画没有什么特殊地位,他们对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的态度就像对待任何一幅普通的画一样,在进行判断时剥除了艺术等级权威的影响。

企图把高更从神坛上请下来是一件愚蠢笨拙,但又令人着迷的事情,而在这场展览过后,他依然留在那个高位上,我们也依然心满意足。

旧金山笛洋美术馆的“高更:一次精神之旅”展览将持续到今年47日。

本文作者Philip Kennicott是《华盛顿邮报》的建筑和艺术评论员,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从1999年起,肯尼科特先后担任过古典音乐评论员和文化评论员。

(翻译:马昕)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TheDe Young Museum tries, and fails, to trace Paul Gauguin’s ‘spiritual journe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场展览想展示艺术家高更的“精神之旅”,它成功了吗?

不幸的是,它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斜倚的大溪地女人》(局部),1894年 图片来源:OleHaupt/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Ny Carlsberg Glyptotek, Copenh

美国旧金山的笛洋美术馆(De Young Museum)这次的展览有着一个颇具挑衅意味的标题:“高更:一次精神之旅”。这个展览围绕着这位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展开,包括来自哥本哈根嘉士伯艺术博物馆的画作,以及笛洋美术馆本身的馆藏,其中就有新西兰、大溪地和马克萨斯群岛的本土艺术作品。这次展览所选取的作品包罗万象,而似乎又缺乏重点,很显然,这样综合的高更概览旨在挖掘这位艺术家传统的一面,展现他的小资倾向,以及,与矢志不渝地支持他创作、但最终还是没法摆脱被抛弃命运的丹麦妻子之间的婚姻,同时讲述他对精神信仰问题的痴迷——高更从小接受天主教教育,当他来到南太平洋这些零星的群岛上时,自然与这里截然不同的文化产生了碰撞。

等等……“精神之旅?”难道不应该是“感官之旅”吗?高更是那么离经叛道,他与年轻女孩留下过多少风流韵事,还跑到遥远的法国殖民地去追寻所谓的“原始野蛮”,所有这些都刻在了他在自己亲手搭建的小木屋里,留在当年隐居的希瓦欧阿岛(Hiva Oa)上。我们可以说这间房子是“欢愉之屋”吗?笛洋美术馆的这个展览似乎要矫正这种印象,让人们看到高更相反的一面,在这位艺术家充满神秘色彩的一生中,着重划出那些一直被忽视的地方。在改变人生轨迹,成为一位叛逆的艺术家之前,高更有着一份股票投资人的工作,他也和普罗大众一样,有着正常人的情感和弱点。

然而不幸的是,这场展览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嘉士伯艺术博物馆藏有一系列高更的作品,其中,被运到旧金山、在这次展览上展出的就有超过60件,包括这位艺术家的绘画、手稿、版画、陶瓷和雕塑作品。从早期以妻子梅特·嘉德(Mette Gad)为模特的铅笔素描,到后来成为浪子之后的印象派作品,再到他的陶瓷创作——将容器制成人类的体态样貌,独特而怪诞,以及他职业生涯晚期的几样重要创作,五彩斑斓,造型扁平,受到了当地虚构的神话故事和宇宙学的启发——这一切都给我们勾勒出一部高更的艺术人生简史。这本该是一个难得一遇的好机会来展示高更的作品,可不知怎的就变成了一场围绕他假定的“精神之旅”的朝圣,策展人也许有所期待,但他们的预言并没有得到证实。

为了证明高更在精神上的倾向,策展人需要更多地侧重他那些直接展现信仰和精神的作品,而对于那些高更花了毕生精力,与太平洋岛屿和毛利文化所进行的“对话”,并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高更在旅途中,甚至在欧洲的各种国际博览会上得到了艺术启发,这种话说起来容易,但似乎行不通。周游经历与心灵启迪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有的时候还十分值得玩味。然而就像其他许多被标榜为“对话”“交流”,从而放在一起两相比较的东西一样,这两者虽然看似有其相似之处,但一旦穿过表面,人们就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互动。在高更的作品中,马克萨斯群岛的提基人(Tiki)形象似乎表现出某种恶魔的力量,但人们很难将它与其创作者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其他的雕刻作品灵巧可爱,但充其量不过是与这次展览宏大的主题打了个擦边球。

高更1889年作品《布列塔尼女孩》
图片来源:OleHaupt/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Ny Carlsberg Glyptotek, Copenhagen

与此同时,高更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造访布列塔尼基督徒时,以“原始的”布列塔尼基督教为中心的主要作品并不在这次展览中,他还独创了一种蒙着神秘面纱的艺术,融合了基督教和南太平洋本土艺术风格,创作出新的圣像作品,也没在这次展览当中呈现。或许,策展人还需要集结更加广泛的力量,譬如说美国国家美术馆2011年的展览“高更:神话的创造者”中陈列的作品,就更能帮助我们深挖这位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归根结底,高更自己是否走过了一段精神旅程,我们不得而知。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十九世纪的欧洲,精神疲惫和社会失范的问题席卷了文艺圈,高更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他离开了这片土地,追寻所谓的“荒蛮”,当时这还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他是觉得别的地方可能会有更丰厚、更朴实也更有活力的人生在等着他,这种生活将唤醒文明人体内休眠的感官和思想——要实现这一点,他需要远离欧洲,或者活在那个理想化的过去里。但与此同时,高更也是一个图画的生产者,需要网罗各种材料,用于拔升自己的艺术生涯,在这个十九世纪末先锋派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里占据一席之地。

在大溪地和后来的马克萨斯群岛,高更懊恼地发现,在殖民统治和基督教传教士的掠夺之下,他所探求的“荒蛮”大多已经被抹灭了。他的酗酒问题也许是他情绪消沉、精神萎靡的原因之一。高更的确成功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送回了法国,在这次展览中,观众也能很好地感受到他早期职业生涯的不知疲惫和冒险精神。此外,高更对天主教也有所思考,还写过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天主教统治下对性的种种监管让他十分不满,并为此争论发声。而直到今天,性约束依然是天主教会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更的精神之旅看起来更像是他的精神狂想生活,是一种堕落的典范,通过增强感官上的愉悦来获得启迪。

高更作品《手拿芒果的女人》,约绘于1889年
图片来源:OleHaupt/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Ny Carlsberg Glyptotek, Copenhagen

这次展览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妻子嘉德对这位风流丈夫艺术事业的鼎力支持;高更为发展出独树一帜,有别于卡米耶·毕沙罗(这位法国画家对高更始终保持怀疑,认为他是在“偷猎”,“从大洋洲的野蛮人那里窃取艺术”)的绘画风格的努力;以及他在旅居国外时与其他女孩的风花雪月。在这一个板块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惊为天人的作品,比如他在1891年创作的《手持鲜花的大溪地女人》,以及笛洋美术馆收藏的一些精细的毛利雕刻。此外还有新西兰萨摩亚艺术家木原由纪(Yuki Kihara)拍摄的一段视频《第一印象:保罗·高更》,点出了今天许多观众对高更艺术的矛盾心理。

木原由纪的这段视频拍摄了她与几位萨摩亚“第三性别”(Fa'afafine)朋友的对话,这一小撮人在当地算是LGBTQ少数群体。这个片子记录了TA们对高更绘画作品的反映,有的人表示困惑,有的人则冷漠,还有的人尖锐指出殖民统治对人们的物化。对萨摩亚的“第三性别”人群来说,高更的画没有什么特殊地位,他们对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的态度就像对待任何一幅普通的画一样,在进行判断时剥除了艺术等级权威的影响。

企图把高更从神坛上请下来是一件愚蠢笨拙,但又令人着迷的事情,而在这场展览过后,他依然留在那个高位上,我们也依然心满意足。

旧金山笛洋美术馆的“高更:一次精神之旅”展览将持续到今年47日。

本文作者Philip Kennicott是《华盛顿邮报》的建筑和艺术评论员,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从1999年起,肯尼科特先后担任过古典音乐评论员和文化评论员。

(翻译:马昕)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TheDe Young Museum tries, and fails, to trace Paul Gauguin’s ‘spiritual journe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