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阅读不安的世界:带一本书去欧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阅读不安的世界:带一本书去欧洲

面对历史还有一种更有趣的体验方式,那就是旅行。

奎德林堡

作者:高林

过去的2018年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个适合回顾过去的年份,因为整整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而这场战争的废墟刚好是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摇篮,所以近几年关于那场战争、以及随着战争的爆发而消亡的那个世界,还有随着战争的终结而诞生的我们这个世界的书都格外的多。

两个世界的分水岭

其中《战败者》无疑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如何诞生的一本好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随着战争的终结和旧帝国的崩溃而爆发的种族矛盾、阶级矛盾如何撕裂了中欧和东欧的社会,并把原本“温文尔雅”的老欧洲变成一个到处喷发着仇恨与愤怒的火山。

但也就在整整一百年前的此时此刻,那座喧嚣着的、震动着仇恨与愤怒的火山,却曾经奇迹般地安静过几个月。在那几个月里,所有一战中的战败者们都屏住呼吸,期待着来自巴黎的消息。因为一个许诺要把世界大战变成“终结战争的战争”的人——美国总统威尔逊即将来到巴黎,参加重塑欧洲格局的“巴黎和会”。如果说一战的废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摇篮,那么巴黎和会可能就是旧世界理想的最后回光。威尔逊带着崇高的理想横渡大西洋,然后用现实利益的大手,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抽了对他充满幻想与期待的世界一巴掌。随着这清脆的一响,很多人都哭了,不光是期待着《凡尔赛和约》的新生的魏玛共和国和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也不光是战火纷飞的匈牙利和愤愤不平的保加利亚,在丽兹酒店帮工的越南人阮爱国和雄辩地论证了青岛归属的外交官顾维钧都哭了。甚至自称亚洲唯一列强的日本,虽然在青岛问题上得到了列强的支持,但当它试图要求列强废除针对黄种人的不平等政策而受挫的时候,它也流下了屈辱的眼泪。所有这些眼泪,揭示了二十世纪接下来的历史,它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

巴黎和会在《战败者》这本书中是一个无所不在却又虚实莫辨的主题。作者谈到了它留给欧洲的各种影响,却没有花费更多的笔墨去谈论和会本身。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缺憾,那么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的《缔造和平》就是弥补这个缺憾的最好选择了。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战败者》的一个镜像,《战败者》这本书一方面站在中欧、东欧的人们的角度远远地眺望巴黎和会,一方面则以亲身经历的视角去描绘巴黎和会带给这片土地的影响。而《缔造和平》则让你有机会站在巴黎和会的会场,去观察那些曾经试图缔造永久和平的人们的面孔,感受到对这些满怀崇高理想的人们来说波罗的海南岸和爱琴海北岸的土地有多遥远,喀尔巴阡山和特兰西瓦尼亚的人民有多陌生。把这两本结合在一起,或许能让你对这些过去显得面目可憎的人产生一种“理解之同情”。

其实,虽然我们说《缔造和平》和《战败者》是两本天然应该彼此参照的书,但作者麦克米伦自己很可能并不这么看。她自己用来和《缔造和平》对照的是另一本书《终结和平》。这本书的主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9年世界各国的政治首脑、知识精英聚集在巴黎所要做的说到底不过是避免1914年的悲剧重演,他们花费了惊人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还是功败垂成。与他们相比,1914年7月欧洲那些政治家和军官在做决策时可没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7月到来时大部分人都忙着度假,威廉二世乘坐着“霍亨索伦号”在波罗的海上航行,但在短短一个月中他们就将战争机器发动起来,8月2日德意志帝国的骑兵就跨过了卢森堡边界。等到《终结和平》出版的时候,把这三本书结合在一起读,就能够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前人不经意的错误,才可能是后世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果从“回望一百周年”的角度去观察,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的书。假设此刻时光倒流一百年,那么去年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今年将召开巴黎和会,明年则会发生卡普暴动、魏玛共和国随后得到巩固。实际上,我们的身后是几千年的(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根据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可以找到足够多的事情以资纪念,因为历史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样是不断延续的,唯一不能跟它们一起不断延续的反而是我们这些喜欢回顾历史的人自己。

踏上历史发生的现场

如果你对这种没完没了的百年回顾、千年回顾或者年度盘点感到厌烦了,那也不要担心,因为面对历史还有一种更有趣的体验方式,那就是旅行,亲身踏上历史的舞台,回到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事件发生的场景中去。在历史赖以打动人或者取悦读者的要素当中,地点和场景的作用其实是不亚于时间、人物和事件的。一旦时间、人物和事件被从它们发生的舞台上抽出来,它们就会迅速失去光彩,甚至会变得难以令人理解。为了真正理解过去,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其实很多时候也必不可少。

周游历史事件发生的舞台,可以让我们在某个时刻以一种不期而至的方式踏进历史,这是一种奇妙的经历。但假如你跟我一样懒,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都很好啊!但假如我能躺在沙发上看别人这么干大概就更好!”那么文人的游记文章大概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了。二十世纪动荡的中欧和巴尔干吸引了西欧和北美人士的兴趣,把从学者到旅行家的各色人等都吸引到这片土地上,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记者。这些人所留下的游记类作品里最重要的一本无疑是《黑羊与灰鹰》。虽然这本融合了历史、文化、思想和旅行记的作品的中文版还要再等上个把月才会面世,但近年来出版的本题材书籍已经颇为可观了。比如写作时间最早而不是出版时间最早的《1908漫行巴尔干》,再比如伟大的帕特里克·莱斯·弗莫尔三十年代徒步穿越欧洲、从荷兰一直走到君士坦丁堡留下的《时间的礼物》、《破碎的道路》和《山林与水泽之间》。这些作品都是游记,但却记载了他们目见耳闻的那个时代,比如弗莫尔怎样在一个冲锋队队员的家里借宿,然后对方告诉他前一年自己还是一个德共的左翼战士。再比如在八十年代末被《黑羊与灰鹰》吸引到巴尔干的卡普兰写给我们的《巴尔干两千年》。透过他们的文字,我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他们亲眼目睹的历史,听到那些历史的亲历者的声音。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话题多少有点沉重,那么刚刚出版的《日耳曼尼亚》和《多瑙河畔》就呼之欲出了。前边提到的那几本都不是可以让你放心的躺在沙发一边看一边开心微笑的书。因为他们离历史都只有半步远。弗莫尔自己甚至就在历史发生时的舞台上。只有西蒙·温德尔的书离我们更近,这位企鹅兰登出版集团的出版总监,在这两本书里谈论的虽然是同样的主题,但视角却发生了一个奇妙的转变。透过他的书,我们一方面能够在马格德堡幸免于难的大教堂前体验到宗教战争的破坏和苦难,但也能在他笔锋一转开始谈论“杏仁蛋白软糖”的时候意识到,历史虽然沉重,但离我们毕竟还有一步之遥,在这两本书中我们虽然一再体验往昔,但我们首先还是一个背着书本去旅行的旅游者。

在《日耳曼尼亚》中西蒙·温德尔带给我们的是一趟相当紧凑的旅程,从莱茵河两岸的大森林和罗马遗迹出发,经过亚琛大教堂和查理大帝,我们走进了中世纪早期的德意志。在奎德林堡我们看到捕鸟者亨利和他的萨克森王朝,在施佩耶尔和弗莱辛的大教堂我们看到法兰克尼亚王朝。在施瓦本的古老修道院和马格德堡幸免于难的大教堂,我们走进中世纪盛期。在叙述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为了解释神圣罗马帝国的体制,作者把汉堡、吕贝克和纽伦堡作为帝国自由城市的象征。而当他想要解释帝国会议和更加复杂的“帝国圈”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又把我们领进了今天的雷根斯堡。在路德诞生的狂野小镇埃斯莱本,我们走进了宗教改革时期,并最终在作者妻子摆出灿烂笑容的布拉格的窗户前跌进了三十年战争。

《多瑙河畔》相比之下就显得散漫,因为德意志的历史是清楚明了的,而哈布斯堡的历史就复杂和暧昧得多。但《多瑙河畔》也因此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从阿尔卑斯山的城堡到维也纳的军事历史博物馆,从对太空充满向往所以发明了三级火箭的特兰西瓦尼亚少年赫尔曼-奥博特,到最终被用作停车场和露天表演场地的英雄广场,《日耳曼尼亚》谈论的是一片叫做德意志的土地的命运,而《多瑙河畔》讲述的是一个试图缔造广阔的多民族大帝国的王朝的历史。

从罗马人眼中的黑暗森林到威廉二世的阳光下的土地,从喜欢收集各种奇珍异宝的鲁道夫二世的布拉格到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简朴行军床,整个德意志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千年历史通过一系列场景被展现出来。而且随着时光流逝,舞台和纪念碑本身又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历史。当这两种历史被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更为丰富甚至迷幻了,这就是历史漫游本身的魅力。在书中作者把奎德林堡叫做“弹丸小镇”,提醒我们亨利国王的墓碑是新造的,风格过于简洁过于现代,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同时又说其实周围环境也已远非当年原貌,因为纳粹把亨利一世视作纳粹德国的主保圣人,所以整个奎德林堡修道院教堂都被纳粹重新翻修过了,所有被认为与德意志风格不符的东西都被拆除,而且加入了大量充满纳粹色彩的装饰,这些装饰的残片今天也在教堂博物馆里展出。

条顿骑士团的真正纪念碑在马尔堡,马尔堡教堂里不光有圣伊丽莎白,还有条顿骑士团的历代大首领的墓碑。不但有这些中世纪的凶悍骑士,1914年为这些骑士洗雪坦南堡惨败耻辱的德国元帅兴登堡也被安葬在教堂正门背后的祈祷阁里。1934年逝世的兴登堡元帅原本被纳粹安葬在专门修建的宏伟的坦南堡纪念碑里。但是随着苏军的反攻,兴登堡元帅的棺木和普鲁士历代国王的棺木一起被迫开始逃亡。当1989年一切最终尘埃落定的时候,普鲁士国王们的棺木回到了柏林,但兴登堡却被遗忘在马尔堡,最终和条顿骑士们安眠在一起。被遗忘者不止是兴登堡,在《多瑙河畔》中作者还提到了另一个人,那就是奥地利的莱希施塔特公爵,作为拿破仑-波拿巴的儿子,他还有两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号,那就是拿破仑二世和罗马王。作为奥地利皇帝的外孙,他短暂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维也纳作为一个哈布斯堡人度过,美泉宫里有他临终时刻的石膏面具。死后他的葬礼也是按照哈布斯堡的传统习惯举行的,也就是身体安葬在哈布斯堡皇家墓地,而心脏安葬在圣奥古斯丁教堂。当希特勒占领巴黎参观荣军院的拿破仑墓的时候,他想起这位伟人心心念念的儿子至今还在维也纳,于是下令把罗马王送到巴黎和拿破仑团聚。但是纳粹忘了把罗马王的心一起送到巴黎,于是今天的罗马王依然和二百年前一样,身体在法国而心脏在维也纳。

西蒙·温德尔对绍姆堡-利珀这个德意志的小小公国的首都毕克堡赞不绝口,一再表示应该为毕克堡写一本书,还为我们详细的描述了毕克堡车站前的“普法战争纪念碑”。但毕克堡车站本身也有它自己的历史,这个车站的存在意味着海涅当年徒步走过的这个小小公国今天终于通了火车。1843年刻薄的诗人海涅写道:“我雨天走过毕克堡公国,靴子上至少粘走了这个国家一半的领土。”

《多瑙河畔》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相比《日耳曼尼亚》,作者在这本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对多数读者来说更加陌生的世界。所以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首先为读者讲述了这片土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对匈牙利的盖梅森林公园的描述,无疑是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东欧历史的一把钥匙。在这个森林公园里,作者只走了几百步,就觉得周围的环境里人类的秩序荡然无存,整个空间都被大自然的秩序所支配,到处是肆意疯长的植物和觅食捕猎的野生动物。这样的景象在作者看来更像是巴西的热带雨林。它揭示了两个现实,那就是未经人类开垦的欧洲蛮荒时代的景象和一旦失去人类的维护和建设,欧洲的土地又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退回原始蛮荒的本来面目。

只有记住这片森林和池塘密布的土地,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东欧和巴尔干的历史,而这一点刚好是另一本类似题材的作品《巴尔干两千年》所缺少的。在这本书中作者谈到了巴尔干各民族的仇恨和争斗,却并没有试着从根本上解释这些民族为什么彼此仇恨。他们的怨恨和仇杀在作者看来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他没有接触到这片土地内在的历史。只有从匈牙利南部这片处在东欧心脏位置的土地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巴尔干各民族都坚定地相信他们对某一片土地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因为他们的祖先真的是从一片像盖梅森林那样的荒野中开垦出了他们的家园。但他们却没有注意到,当他们被赶出自己的家园之后,后来者也同样是从一片荒野中建设了自己的家园。而这一点正是欧洲二十世纪悲剧的根源。

过去与未来之间

如果说历史有什么功能,大概就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了,而这种好奇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大概是怀旧之情。这种好奇在既往的历史中一直是受到鼓励的,而另一种好奇心的运气就不那么好了,那就是展望未来。展望未来甚至预言未来,曾经被看作是历史的一个基本功能,从“谁掌握了过去,谁就决定了未来”,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或多或少都体现了历史的这个作用。但自从波普尔雄辩地宣布了“历史决定论”乃至“历史规律”本身的虚妄,展望未来就变得尴尬了,从那时候起每一个试图以历史为依据去谈论未来的人,都得小心翼翼地区分“历史的规律”和“体现在历史当中的规律”。《铁道之旅》这本书的作者也不例外。

《铁道之旅》通常被看作是一本文化史著作,讨论的是铁路对十九世纪社会的影响和改变。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就会发现,铁路之所以成为这本书的主角,是因为它是十九世纪工业进步的经典范例。而如果我们把铁路视为技术进步的象征,那么本书的真正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以铁路为象征的技术进步,究竟是怎样改变了人类社会,和这种改变最终会把我们带向何方。而作者在这本书中预期未来的时候,依据的也就不再是“历史的规律”而是“体现在历史当中的规律”了。

技术进步尤其是让人能够更加迅捷的移动和沟通的技术,究竟是让人类变得更自由还是更不自由?地方特色和文化差异究竟是随着技术进步而凸显出来,还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趋同?人的生活究竟随着沟通的紧密和而变得越来越真实还是变得越来越富于表演性?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如果铁路在本书中只是一个象征,那么这个象征背后掩盖着的,可能正是作者自己序言中说他在写作本书时完全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互联网”。

铁路在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摧毁了地方特色,实现了整个世界的标准化,同时却在文化上凸显了文化差异。因为随着移动的加速,旅行者再也没有时间去渐进地认识他的旅游目的地。当每一个旅行者在火车车厢或者飞机机舱里变得无异于包裹的时候,他是没有机会以一种渐进的形式融入到旅游目的地里去的。于是旅行本身变得失去真实性,火车票开始变得像是“电影票”甚至是“节目单”。如果旅行者自己在旅行的过程中抱着的是一种看表演的心态,那么为他们服务的旅游区的人们的生活自然也就会不同程度的变成表演。丽江的人们过去可能是真诚的愿意在篝火边跳舞唱歌,但当天南海北的人都聚集到丽江想要看他们跳舞唱歌的时候,他们原本真实的生活就变成了表演。当人移动的速度成倍提高的时候,一部分人的生活本身就因此变成了商品。而当他们的生活成了商品,生活和表演的界限也就随之被打破了。假如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铁路,能让你在一瞬间看到威尼斯狂欢节,丽江的篝火和凤凰古城的民谣歌手,那么整个世界的未来或许就在那些手拿自拍杆的主播们手上了。

《铁道之旅》是一本奇妙的书,作者的观点其实总结起来就是,时至今日历史依然在按照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滚滚向前,只不过是以一种不符合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解的方式。技术正在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剥夺每一个人的自主性,甚至把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变成表演。当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既包括城市也包括乡村的巨大百货公司”的时候,马克思所预言的那个世界也就自然随之降临了。无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这本书都同样值得一看。因为历史虽然没有办法做到未卜先知,但我们也同样无法否认,那些此时此刻和未来能够起作用的规律,在历史当中也同样起作用。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

原标题:2018·阅读不安的世界:带一本书去欧洲

最新更新时间:02/07 11:1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阅读不安的世界:带一本书去欧洲

面对历史还有一种更有趣的体验方式,那就是旅行。

奎德林堡

作者:高林

过去的2018年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个适合回顾过去的年份,因为整整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而这场战争的废墟刚好是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摇篮,所以近几年关于那场战争、以及随着战争的爆发而消亡的那个世界,还有随着战争的终结而诞生的我们这个世界的书都格外的多。

两个世界的分水岭

其中《战败者》无疑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如何诞生的一本好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随着战争的终结和旧帝国的崩溃而爆发的种族矛盾、阶级矛盾如何撕裂了中欧和东欧的社会,并把原本“温文尔雅”的老欧洲变成一个到处喷发着仇恨与愤怒的火山。

但也就在整整一百年前的此时此刻,那座喧嚣着的、震动着仇恨与愤怒的火山,却曾经奇迹般地安静过几个月。在那几个月里,所有一战中的战败者们都屏住呼吸,期待着来自巴黎的消息。因为一个许诺要把世界大战变成“终结战争的战争”的人——美国总统威尔逊即将来到巴黎,参加重塑欧洲格局的“巴黎和会”。如果说一战的废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摇篮,那么巴黎和会可能就是旧世界理想的最后回光。威尔逊带着崇高的理想横渡大西洋,然后用现实利益的大手,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抽了对他充满幻想与期待的世界一巴掌。随着这清脆的一响,很多人都哭了,不光是期待着《凡尔赛和约》的新生的魏玛共和国和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也不光是战火纷飞的匈牙利和愤愤不平的保加利亚,在丽兹酒店帮工的越南人阮爱国和雄辩地论证了青岛归属的外交官顾维钧都哭了。甚至自称亚洲唯一列强的日本,虽然在青岛问题上得到了列强的支持,但当它试图要求列强废除针对黄种人的不平等政策而受挫的时候,它也流下了屈辱的眼泪。所有这些眼泪,揭示了二十世纪接下来的历史,它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

巴黎和会在《战败者》这本书中是一个无所不在却又虚实莫辨的主题。作者谈到了它留给欧洲的各种影响,却没有花费更多的笔墨去谈论和会本身。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缺憾,那么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的《缔造和平》就是弥补这个缺憾的最好选择了。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战败者》的一个镜像,《战败者》这本书一方面站在中欧、东欧的人们的角度远远地眺望巴黎和会,一方面则以亲身经历的视角去描绘巴黎和会带给这片土地的影响。而《缔造和平》则让你有机会站在巴黎和会的会场,去观察那些曾经试图缔造永久和平的人们的面孔,感受到对这些满怀崇高理想的人们来说波罗的海南岸和爱琴海北岸的土地有多遥远,喀尔巴阡山和特兰西瓦尼亚的人民有多陌生。把这两本结合在一起,或许能让你对这些过去显得面目可憎的人产生一种“理解之同情”。

其实,虽然我们说《缔造和平》和《战败者》是两本天然应该彼此参照的书,但作者麦克米伦自己很可能并不这么看。她自己用来和《缔造和平》对照的是另一本书《终结和平》。这本书的主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9年世界各国的政治首脑、知识精英聚集在巴黎所要做的说到底不过是避免1914年的悲剧重演,他们花费了惊人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还是功败垂成。与他们相比,1914年7月欧洲那些政治家和军官在做决策时可没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7月到来时大部分人都忙着度假,威廉二世乘坐着“霍亨索伦号”在波罗的海上航行,但在短短一个月中他们就将战争机器发动起来,8月2日德意志帝国的骑兵就跨过了卢森堡边界。等到《终结和平》出版的时候,把这三本书结合在一起读,就能够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前人不经意的错误,才可能是后世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果从“回望一百周年”的角度去观察,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的书。假设此刻时光倒流一百年,那么去年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今年将召开巴黎和会,明年则会发生卡普暴动、魏玛共和国随后得到巩固。实际上,我们的身后是几千年的(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根据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可以找到足够多的事情以资纪念,因为历史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样是不断延续的,唯一不能跟它们一起不断延续的反而是我们这些喜欢回顾历史的人自己。

踏上历史发生的现场

如果你对这种没完没了的百年回顾、千年回顾或者年度盘点感到厌烦了,那也不要担心,因为面对历史还有一种更有趣的体验方式,那就是旅行,亲身踏上历史的舞台,回到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事件发生的场景中去。在历史赖以打动人或者取悦读者的要素当中,地点和场景的作用其实是不亚于时间、人物和事件的。一旦时间、人物和事件被从它们发生的舞台上抽出来,它们就会迅速失去光彩,甚至会变得难以令人理解。为了真正理解过去,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其实很多时候也必不可少。

周游历史事件发生的舞台,可以让我们在某个时刻以一种不期而至的方式踏进历史,这是一种奇妙的经历。但假如你跟我一样懒,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都很好啊!但假如我能躺在沙发上看别人这么干大概就更好!”那么文人的游记文章大概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了。二十世纪动荡的中欧和巴尔干吸引了西欧和北美人士的兴趣,把从学者到旅行家的各色人等都吸引到这片土地上,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记者。这些人所留下的游记类作品里最重要的一本无疑是《黑羊与灰鹰》。虽然这本融合了历史、文化、思想和旅行记的作品的中文版还要再等上个把月才会面世,但近年来出版的本题材书籍已经颇为可观了。比如写作时间最早而不是出版时间最早的《1908漫行巴尔干》,再比如伟大的帕特里克·莱斯·弗莫尔三十年代徒步穿越欧洲、从荷兰一直走到君士坦丁堡留下的《时间的礼物》、《破碎的道路》和《山林与水泽之间》。这些作品都是游记,但却记载了他们目见耳闻的那个时代,比如弗莫尔怎样在一个冲锋队队员的家里借宿,然后对方告诉他前一年自己还是一个德共的左翼战士。再比如在八十年代末被《黑羊与灰鹰》吸引到巴尔干的卡普兰写给我们的《巴尔干两千年》。透过他们的文字,我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他们亲眼目睹的历史,听到那些历史的亲历者的声音。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话题多少有点沉重,那么刚刚出版的《日耳曼尼亚》和《多瑙河畔》就呼之欲出了。前边提到的那几本都不是可以让你放心的躺在沙发一边看一边开心微笑的书。因为他们离历史都只有半步远。弗莫尔自己甚至就在历史发生时的舞台上。只有西蒙·温德尔的书离我们更近,这位企鹅兰登出版集团的出版总监,在这两本书里谈论的虽然是同样的主题,但视角却发生了一个奇妙的转变。透过他的书,我们一方面能够在马格德堡幸免于难的大教堂前体验到宗教战争的破坏和苦难,但也能在他笔锋一转开始谈论“杏仁蛋白软糖”的时候意识到,历史虽然沉重,但离我们毕竟还有一步之遥,在这两本书中我们虽然一再体验往昔,但我们首先还是一个背着书本去旅行的旅游者。

在《日耳曼尼亚》中西蒙·温德尔带给我们的是一趟相当紧凑的旅程,从莱茵河两岸的大森林和罗马遗迹出发,经过亚琛大教堂和查理大帝,我们走进了中世纪早期的德意志。在奎德林堡我们看到捕鸟者亨利和他的萨克森王朝,在施佩耶尔和弗莱辛的大教堂我们看到法兰克尼亚王朝。在施瓦本的古老修道院和马格德堡幸免于难的大教堂,我们走进中世纪盛期。在叙述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为了解释神圣罗马帝国的体制,作者把汉堡、吕贝克和纽伦堡作为帝国自由城市的象征。而当他想要解释帝国会议和更加复杂的“帝国圈”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又把我们领进了今天的雷根斯堡。在路德诞生的狂野小镇埃斯莱本,我们走进了宗教改革时期,并最终在作者妻子摆出灿烂笑容的布拉格的窗户前跌进了三十年战争。

《多瑙河畔》相比之下就显得散漫,因为德意志的历史是清楚明了的,而哈布斯堡的历史就复杂和暧昧得多。但《多瑙河畔》也因此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从阿尔卑斯山的城堡到维也纳的军事历史博物馆,从对太空充满向往所以发明了三级火箭的特兰西瓦尼亚少年赫尔曼-奥博特,到最终被用作停车场和露天表演场地的英雄广场,《日耳曼尼亚》谈论的是一片叫做德意志的土地的命运,而《多瑙河畔》讲述的是一个试图缔造广阔的多民族大帝国的王朝的历史。

从罗马人眼中的黑暗森林到威廉二世的阳光下的土地,从喜欢收集各种奇珍异宝的鲁道夫二世的布拉格到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简朴行军床,整个德意志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千年历史通过一系列场景被展现出来。而且随着时光流逝,舞台和纪念碑本身又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历史。当这两种历史被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更为丰富甚至迷幻了,这就是历史漫游本身的魅力。在书中作者把奎德林堡叫做“弹丸小镇”,提醒我们亨利国王的墓碑是新造的,风格过于简洁过于现代,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同时又说其实周围环境也已远非当年原貌,因为纳粹把亨利一世视作纳粹德国的主保圣人,所以整个奎德林堡修道院教堂都被纳粹重新翻修过了,所有被认为与德意志风格不符的东西都被拆除,而且加入了大量充满纳粹色彩的装饰,这些装饰的残片今天也在教堂博物馆里展出。

条顿骑士团的真正纪念碑在马尔堡,马尔堡教堂里不光有圣伊丽莎白,还有条顿骑士团的历代大首领的墓碑。不但有这些中世纪的凶悍骑士,1914年为这些骑士洗雪坦南堡惨败耻辱的德国元帅兴登堡也被安葬在教堂正门背后的祈祷阁里。1934年逝世的兴登堡元帅原本被纳粹安葬在专门修建的宏伟的坦南堡纪念碑里。但是随着苏军的反攻,兴登堡元帅的棺木和普鲁士历代国王的棺木一起被迫开始逃亡。当1989年一切最终尘埃落定的时候,普鲁士国王们的棺木回到了柏林,但兴登堡却被遗忘在马尔堡,最终和条顿骑士们安眠在一起。被遗忘者不止是兴登堡,在《多瑙河畔》中作者还提到了另一个人,那就是奥地利的莱希施塔特公爵,作为拿破仑-波拿巴的儿子,他还有两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号,那就是拿破仑二世和罗马王。作为奥地利皇帝的外孙,他短暂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维也纳作为一个哈布斯堡人度过,美泉宫里有他临终时刻的石膏面具。死后他的葬礼也是按照哈布斯堡的传统习惯举行的,也就是身体安葬在哈布斯堡皇家墓地,而心脏安葬在圣奥古斯丁教堂。当希特勒占领巴黎参观荣军院的拿破仑墓的时候,他想起这位伟人心心念念的儿子至今还在维也纳,于是下令把罗马王送到巴黎和拿破仑团聚。但是纳粹忘了把罗马王的心一起送到巴黎,于是今天的罗马王依然和二百年前一样,身体在法国而心脏在维也纳。

西蒙·温德尔对绍姆堡-利珀这个德意志的小小公国的首都毕克堡赞不绝口,一再表示应该为毕克堡写一本书,还为我们详细的描述了毕克堡车站前的“普法战争纪念碑”。但毕克堡车站本身也有它自己的历史,这个车站的存在意味着海涅当年徒步走过的这个小小公国今天终于通了火车。1843年刻薄的诗人海涅写道:“我雨天走过毕克堡公国,靴子上至少粘走了这个国家一半的领土。”

《多瑙河畔》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相比《日耳曼尼亚》,作者在这本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对多数读者来说更加陌生的世界。所以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首先为读者讲述了这片土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对匈牙利的盖梅森林公园的描述,无疑是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东欧历史的一把钥匙。在这个森林公园里,作者只走了几百步,就觉得周围的环境里人类的秩序荡然无存,整个空间都被大自然的秩序所支配,到处是肆意疯长的植物和觅食捕猎的野生动物。这样的景象在作者看来更像是巴西的热带雨林。它揭示了两个现实,那就是未经人类开垦的欧洲蛮荒时代的景象和一旦失去人类的维护和建设,欧洲的土地又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退回原始蛮荒的本来面目。

只有记住这片森林和池塘密布的土地,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东欧和巴尔干的历史,而这一点刚好是另一本类似题材的作品《巴尔干两千年》所缺少的。在这本书中作者谈到了巴尔干各民族的仇恨和争斗,却并没有试着从根本上解释这些民族为什么彼此仇恨。他们的怨恨和仇杀在作者看来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他没有接触到这片土地内在的历史。只有从匈牙利南部这片处在东欧心脏位置的土地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巴尔干各民族都坚定地相信他们对某一片土地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因为他们的祖先真的是从一片像盖梅森林那样的荒野中开垦出了他们的家园。但他们却没有注意到,当他们被赶出自己的家园之后,后来者也同样是从一片荒野中建设了自己的家园。而这一点正是欧洲二十世纪悲剧的根源。

过去与未来之间

如果说历史有什么功能,大概就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了,而这种好奇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大概是怀旧之情。这种好奇在既往的历史中一直是受到鼓励的,而另一种好奇心的运气就不那么好了,那就是展望未来。展望未来甚至预言未来,曾经被看作是历史的一个基本功能,从“谁掌握了过去,谁就决定了未来”,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或多或少都体现了历史的这个作用。但自从波普尔雄辩地宣布了“历史决定论”乃至“历史规律”本身的虚妄,展望未来就变得尴尬了,从那时候起每一个试图以历史为依据去谈论未来的人,都得小心翼翼地区分“历史的规律”和“体现在历史当中的规律”。《铁道之旅》这本书的作者也不例外。

《铁道之旅》通常被看作是一本文化史著作,讨论的是铁路对十九世纪社会的影响和改变。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就会发现,铁路之所以成为这本书的主角,是因为它是十九世纪工业进步的经典范例。而如果我们把铁路视为技术进步的象征,那么本书的真正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以铁路为象征的技术进步,究竟是怎样改变了人类社会,和这种改变最终会把我们带向何方。而作者在这本书中预期未来的时候,依据的也就不再是“历史的规律”而是“体现在历史当中的规律”了。

技术进步尤其是让人能够更加迅捷的移动和沟通的技术,究竟是让人类变得更自由还是更不自由?地方特色和文化差异究竟是随着技术进步而凸显出来,还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趋同?人的生活究竟随着沟通的紧密和而变得越来越真实还是变得越来越富于表演性?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如果铁路在本书中只是一个象征,那么这个象征背后掩盖着的,可能正是作者自己序言中说他在写作本书时完全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互联网”。

铁路在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摧毁了地方特色,实现了整个世界的标准化,同时却在文化上凸显了文化差异。因为随着移动的加速,旅行者再也没有时间去渐进地认识他的旅游目的地。当每一个旅行者在火车车厢或者飞机机舱里变得无异于包裹的时候,他是没有机会以一种渐进的形式融入到旅游目的地里去的。于是旅行本身变得失去真实性,火车票开始变得像是“电影票”甚至是“节目单”。如果旅行者自己在旅行的过程中抱着的是一种看表演的心态,那么为他们服务的旅游区的人们的生活自然也就会不同程度的变成表演。丽江的人们过去可能是真诚的愿意在篝火边跳舞唱歌,但当天南海北的人都聚集到丽江想要看他们跳舞唱歌的时候,他们原本真实的生活就变成了表演。当人移动的速度成倍提高的时候,一部分人的生活本身就因此变成了商品。而当他们的生活成了商品,生活和表演的界限也就随之被打破了。假如我们把互联网看作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铁路,能让你在一瞬间看到威尼斯狂欢节,丽江的篝火和凤凰古城的民谣歌手,那么整个世界的未来或许就在那些手拿自拍杆的主播们手上了。

《铁道之旅》是一本奇妙的书,作者的观点其实总结起来就是,时至今日历史依然在按照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滚滚向前,只不过是以一种不符合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解的方式。技术正在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剥夺每一个人的自主性,甚至把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变成表演。当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既包括城市也包括乡村的巨大百货公司”的时候,马克思所预言的那个世界也就自然随之降临了。无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这本书都同样值得一看。因为历史虽然没有办法做到未卜先知,但我们也同样无法否认,那些此时此刻和未来能够起作用的规律,在历史当中也同样起作用。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

原标题:2018·阅读不安的世界:带一本书去欧洲

最新更新时间:02/07 11:1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