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面对含混的时代: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拉尔夫·卢戈夫访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面对含混的时代: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拉尔夫·卢戈夫访谈

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拉尔夫·卢戈夫谈了谈这场展览的侧重点、在当今政治气候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作为一名白人男性策展人如何保障展览的多元性。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拉尔夫·卢戈夫。图片来源:Andrea Avezzu, courtesy of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传说毕加索有句名言“艺术是说出真理的谎言”,这种理念目前广为接受。而日前由拉尔夫·卢戈夫(Ralph Rugoff)策划、刚开幕的威尼斯双年展看来正是以这一矛盾为核心,这场大师级的盛宴旨在揭示艺术——以及眼下我们所处的“另类事实”世界里的现实本身(reality itself)——的矛盾本性,真相具有党派性,不确定性占据主导,基本常识陷入困境(恰如拉斯科尼科夫所言,“正说反说怎样都行”),这一切让不道德的人有了掌权的机会。

这是个让人困惑不已的关头,但它正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曾做过记者、目前负责运营伦敦海沃德美术馆(Hayward Gallery)的卢戈夫的拿手好戏,他善于用展览(譬如2012年的“无形的艺术”)迫使观众陷入一种迷惘的处境,进而令他们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对。为此,他组织了在视野和方法上相当多元的79名艺术家和收藏家,要求他们分别在威尼斯的绿园城堡(Giardini)和军械库(Arsenale)分别独立地展示其作品(他称之为“提案A”和“提案B”),目的在于让他们从迥然不同的角度来呈现自己的作品。

这样的乱局能否再次造就一届卓越的威尼斯双年展?为更好地理解这场已举办了58届的国际性展览,来自“artnet新闻”的安德鲁·戈德斯坦(Andrew Goldstein)与卢戈夫就此次展出所凸显的一系列理念进行了对谈。

安德鲁·戈德斯坦:你这次双年展似乎有两个面向。一方面,你曾经认为它没有主题可言,你胸有成竹地以一场分为两部分的双年展来与当代艺术打交道,每个艺术家都会在绿园城堡和军械库分别展示极具差异的作品。另一方面,如同展览的标题及其获得密集报道的主题所透露的,你试图面对如今的假新闻时代以及真相在这个世界里的游移(slippery)本性。归结起来,你的双年展的真正主题看来就是模糊性(ambiguity)自身,以及在理解正反都能说通的事物时所面临的挑战。就当代艺术的方向而言,威尼斯双年展素来有“艺术界的国情咨文”之名,为什么你觉得模糊性或者说多价性(multivalence)之类的理念在2019年是尤其有必要处理的课题?

拉尔夫·卢戈夫:恰好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与文化里的绝大多数环节都认为信息只能意指一样东西。我们的公共交流平台在各方面都变得日渐狭窄了——这就是所谓的新闻分类(siloing)。我们以两种不同的风格来处理信息:一种是迅速的、直觉性的风格,另一种是更具分析性、更深思熟虑的风格。行为经济学家已经对此有研究,他们发现以理性经济人为主题的古典经济理论有其局限,大部分决定其实是在完全不理性的情况下作出的——它们源自贪婪和恐惧。我们已经在许多选举里见证了这一点。

诸如特朗普这样的煽动家就诉诸恐惧和愤怒来挑拨人民,让他们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进而感到一切都有一个清楚的答案。这就是特朗普建墙的神话的全部底色:“这里有个坚固的象征,可以解决你们的所有麻烦——你们不需要料理与移民相关的一系列繁复事宜。”

万物普遍关联的理念是这次双年展所突出的另一主题。莱昂纳多、列宁和美国生物学家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都谈到过它。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得不直面万物相互关联这一事实的世界,这源于互联网但更关涉到全球变暖。在北京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污染物仅仅用了四天就飘到了加州中部。如果欧洲有移民危机可言,那它可能与在中东发起战争、进而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的的殖民强国有关。

这么看的话,我想我的关注焦点在于我们大部分的公共话语在处理复杂性上的失败。例如,双年展里有一个项目是卡里尔·约瑟夫(Kahlil Joseph)的"BLKNWS",其中就有意义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提出了一种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的诠释。它聚焦于非裔美国人的生活,运用了源自各处的片段、音乐及其本人的访谈。这不是CNN的插播意义上的信息,而是关涉到事实与历史的纠葛。虽然这是一项艺术家的工作,但卡里尔希望能逐渐将它推上HBO或者别的电视频道,如果成功了的话则是善莫大焉。但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它可以存在的地方也就是艺术世界之内。

“BLKNWS”

安德鲁·戈德斯坦:有一种说法是,所谓天才就是能够在脑子里同时容下两个点子的人,但这也代表着精神分裂,一心二意也是疯狂的标志。看一看特朗普对夏洛茨维尔的“八面玲珑”评论就知道了。双年展举办的时机,也正是社会受累于这一疯狂所导致的阵痛的时刻——就拿英国退欧来讲,英国显然没法调和它在全球化和不断增长的移民潮上的对立观点。在我看来,我们从政客那里听到的诸多谎言都是为了掩饰这样一个事实:身份认同、移民和全球主义之间有着冲突。全球主义和身份认同在这次双年展里有何体现?

拉尔夫·卢戈夫:以国家认同为主题的作品并不多,但某些作品探讨了我们看待世界时的有色眼镜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并不真想解决无家可归者的问题,于是就把他们拒之门外,透过这样一种拒绝的力量,你就生活在了一个被永久性阉割过的世界里。展览中有不少作品都考察了这种日常性的社会区隔。这些作品把现实直接摆到你面前,但不是用手指点击一下那种形式。

我对一维化的作品完全不感兴趣,它们只鼓吹某一种特定的视角,试图呈现这一或那一真相,扮演着纪录片式的角色。我认为,艺术的角色就是提出问题并鼓励人们不断地提问。这也是狭隘的政治艺术并不那么有趣的原因——因为它已经预设了一个结论。

有许多作品都与高墙造成的区隔有关,以劳伦斯·阿布·哈姆丹(Lawrence Abu Hamdan)的作品为例,它的关注点是:墙何以因为声音监听技术令人们可以穿透墙壁听到一切而不再是有效的障碍了。另有一些作品旨在改变我们思考身份认同的方式。此次参展的艺术家里有三个人是非二元性别的(non-binary),且总体来说女性数量多于男性。但如果作品本身缺乏复杂性的话,这些因素也无济于事。你需要各种具有多个切入点的作品,以便与公众展开良好的对话。

安德鲁·戈德斯坦:令人欣慰的是这场展览将对人们提出挑战,也就是说你进到展区后面对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这是否是它所要传达的理念之一?

拉尔夫·卢戈夫:这个理念对任何展览都成立。艺术家的定义之一,就是他们专门负责关注——尤其针对那些社会其余部分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关注的东西。艺术家总是要求我们同时在脑子里装下两个点子。乔治·奥威尔的“双重思维”就意味着拥有两套矛盾的信念系统并且接受了两者。我认为艺术并不要求你接受它们,而是让你在这些可能性当中遨游。艺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拒绝封闭(closure)。

安德鲁·戈德斯坦:物理学里也有海森堡不确定原理一说。

拉尔夫·卢戈夫:都是一回事。许多人对现今的政治形势很焦虑,我也有同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以一大堆政治性艺术来应对,因为当你认定艺术就一定与某样东西有关的时候,你也就限制了艺术真正能做的事。你要的是在某一主题上开拓不同视野的艺术。这在新闻里是老生常谈了:“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关于这个的,”或者,“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关于那个的。”真正有趣的艺术家的作品,是介于诸范畴之间的。为真正理解他们所做的,你首先需要理解我们日常所依赖的、用以定义那些范畴的一系列预设。

拉尔夫·卢戈夫

安德鲁·戈德斯坦:下面这个问题我觉得很不好提,它有点上纲上线的卫道士意味——此时此刻,身为一个白人男性策展人,如何保证你的展览确实能体现你试图凸显的广阔世界中的多元视野?

拉尔夫·卢戈夫:所有人都被自己之所是局限住了。背景与我不同的人也将策划一场截然不同的展览。与此同时,身为一个白人男性,你能占据的位置可能也是有一个范围的——它们并不完全一样,我认为我所处的任何位置都称得上是对诸多他者开放的。对我而言,诸如来自南非的摄影师扎涅勒·穆霍里(Zanele)和日本艺术家片山真理(Katayama Mari)的有趣之处在于,他们的作品富有层次感(layered),挑战了我们的习俗、规范和各种用以表达自我的体裁。人们更多视身份为一种操演,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角色。这与我对艺术的看法是相契合的——它具有无确定目标的特点。

安德鲁·戈德斯坦:你如何在展览中涵括这样一种关于世界的多元文化图景?你得到了哪些帮助?在你设法反映广阔的经验时,有没有一些路标性的东西?

拉尔夫·卢戈夫:你知道,我从事艺术已久。你并不是从一张白板开始做这件事的——你已经有了一批熟识的艺术家。你可以借鉴同行,也可以借鉴别的艺术家。为筹办这次展览,我向自己邀请的每一位艺术家提问,请他们再向我推荐另一位艺术家来参展。我不一定会选择每一位他们推荐给我的艺术家,但我选择了其中一部分。我希望,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不必在一个过于直白的层面上运作。

身为策展人,你最重要的信息都是来自艺术家的。这个过程里也有那么一些不确定的元素,在六个月的调研时间里,某个时间点上你在某个国家遇到的艺术家可能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打交道的机会了。运气成分是存在的。在这个世界上,面对一场如此规模的展览,其策划者完全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保持胸有成竹——一切都是临时性、偶然性的。

安德鲁·戈德斯坦:这场展览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有趣之处,那就是它可以称为“千禧一代的双年展”,参展的艺术家里有相当高的比例是80后,甚至还有一名90后。在你看来,这个年轻的世代有没有一些共性?

拉尔夫·卢戈夫:就一个形象(image)是什么以及它如何起作用而言,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当你在许多不同的平台上——社交媒体、电话、电脑——观察同一个形象时,它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是吗?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形象不仅是一种表达的形式,也是不同文化力量彼此交汇的界面。老一辈可能只把形象看成一种描述(depiction),而忽略了后一种路径。

安德鲁·戈德斯坦:年轻一代里有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对亲身的“体验”特别看重,这体现在他们花在屏幕上的时间之多。我留意到你与一位设计师合作,在双年展自身之内就创造着新的潮流和新的结构。这个“体验”的概念,是不是指人们在构思展览的时候可以摄下你所想的东西?

拉尔夫·卢戈夫:在人们如何体验展览这件事上,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有助于传播一些东西,一个原本也许完全不知道这场展览的人忽然看到了它,觉得这很有趣,接着就深入其中了。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人无非是把展览当成一个不错的自拍背景而已,或者只是想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贴一些有趣的图像,但并不打算真正地与其背后的作品打交道。这显然就是错失良机。但好在至少有一部分观者会对这场对话的具体内容感兴趣。

安德鲁·戈德斯坦:你想要对那些专门来双年展上玩自拍的人说些什么?

拉尔夫·卢戈夫:但愿他们能对自己形象之外的事物有一些好奇心。

(翻译:林达)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artnet News

原标题:The Age of Equivocation? Venice Biennale Curator Ralph Rugoff on Why Ambiguity Is the Aesthetic of Our Tim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面对含混的时代: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拉尔夫·卢戈夫访谈

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拉尔夫·卢戈夫谈了谈这场展览的侧重点、在当今政治气候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作为一名白人男性策展人如何保障展览的多元性。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拉尔夫·卢戈夫。图片来源:Andrea Avezzu, courtesy of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传说毕加索有句名言“艺术是说出真理的谎言”,这种理念目前广为接受。而日前由拉尔夫·卢戈夫(Ralph Rugoff)策划、刚开幕的威尼斯双年展看来正是以这一矛盾为核心,这场大师级的盛宴旨在揭示艺术——以及眼下我们所处的“另类事实”世界里的现实本身(reality itself)——的矛盾本性,真相具有党派性,不确定性占据主导,基本常识陷入困境(恰如拉斯科尼科夫所言,“正说反说怎样都行”),这一切让不道德的人有了掌权的机会。

这是个让人困惑不已的关头,但它正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曾做过记者、目前负责运营伦敦海沃德美术馆(Hayward Gallery)的卢戈夫的拿手好戏,他善于用展览(譬如2012年的“无形的艺术”)迫使观众陷入一种迷惘的处境,进而令他们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对。为此,他组织了在视野和方法上相当多元的79名艺术家和收藏家,要求他们分别在威尼斯的绿园城堡(Giardini)和军械库(Arsenale)分别独立地展示其作品(他称之为“提案A”和“提案B”),目的在于让他们从迥然不同的角度来呈现自己的作品。

这样的乱局能否再次造就一届卓越的威尼斯双年展?为更好地理解这场已举办了58届的国际性展览,来自“artnet新闻”的安德鲁·戈德斯坦(Andrew Goldstein)与卢戈夫就此次展出所凸显的一系列理念进行了对谈。

安德鲁·戈德斯坦:你这次双年展似乎有两个面向。一方面,你曾经认为它没有主题可言,你胸有成竹地以一场分为两部分的双年展来与当代艺术打交道,每个艺术家都会在绿园城堡和军械库分别展示极具差异的作品。另一方面,如同展览的标题及其获得密集报道的主题所透露的,你试图面对如今的假新闻时代以及真相在这个世界里的游移(slippery)本性。归结起来,你的双年展的真正主题看来就是模糊性(ambiguity)自身,以及在理解正反都能说通的事物时所面临的挑战。就当代艺术的方向而言,威尼斯双年展素来有“艺术界的国情咨文”之名,为什么你觉得模糊性或者说多价性(multivalence)之类的理念在2019年是尤其有必要处理的课题?

拉尔夫·卢戈夫:恰好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与文化里的绝大多数环节都认为信息只能意指一样东西。我们的公共交流平台在各方面都变得日渐狭窄了——这就是所谓的新闻分类(siloing)。我们以两种不同的风格来处理信息:一种是迅速的、直觉性的风格,另一种是更具分析性、更深思熟虑的风格。行为经济学家已经对此有研究,他们发现以理性经济人为主题的古典经济理论有其局限,大部分决定其实是在完全不理性的情况下作出的——它们源自贪婪和恐惧。我们已经在许多选举里见证了这一点。

诸如特朗普这样的煽动家就诉诸恐惧和愤怒来挑拨人民,让他们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进而感到一切都有一个清楚的答案。这就是特朗普建墙的神话的全部底色:“这里有个坚固的象征,可以解决你们的所有麻烦——你们不需要料理与移民相关的一系列繁复事宜。”

万物普遍关联的理念是这次双年展所突出的另一主题。莱昂纳多、列宁和美国生物学家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都谈到过它。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得不直面万物相互关联这一事实的世界,这源于互联网但更关涉到全球变暖。在北京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污染物仅仅用了四天就飘到了加州中部。如果欧洲有移民危机可言,那它可能与在中东发起战争、进而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的的殖民强国有关。

这么看的话,我想我的关注焦点在于我们大部分的公共话语在处理复杂性上的失败。例如,双年展里有一个项目是卡里尔·约瑟夫(Kahlil Joseph)的"BLKNWS",其中就有意义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提出了一种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的诠释。它聚焦于非裔美国人的生活,运用了源自各处的片段、音乐及其本人的访谈。这不是CNN的插播意义上的信息,而是关涉到事实与历史的纠葛。虽然这是一项艺术家的工作,但卡里尔希望能逐渐将它推上HBO或者别的电视频道,如果成功了的话则是善莫大焉。但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它可以存在的地方也就是艺术世界之内。

“BLKNWS”

安德鲁·戈德斯坦:有一种说法是,所谓天才就是能够在脑子里同时容下两个点子的人,但这也代表着精神分裂,一心二意也是疯狂的标志。看一看特朗普对夏洛茨维尔的“八面玲珑”评论就知道了。双年展举办的时机,也正是社会受累于这一疯狂所导致的阵痛的时刻——就拿英国退欧来讲,英国显然没法调和它在全球化和不断增长的移民潮上的对立观点。在我看来,我们从政客那里听到的诸多谎言都是为了掩饰这样一个事实:身份认同、移民和全球主义之间有着冲突。全球主义和身份认同在这次双年展里有何体现?

拉尔夫·卢戈夫:以国家认同为主题的作品并不多,但某些作品探讨了我们看待世界时的有色眼镜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并不真想解决无家可归者的问题,于是就把他们拒之门外,透过这样一种拒绝的力量,你就生活在了一个被永久性阉割过的世界里。展览中有不少作品都考察了这种日常性的社会区隔。这些作品把现实直接摆到你面前,但不是用手指点击一下那种形式。

我对一维化的作品完全不感兴趣,它们只鼓吹某一种特定的视角,试图呈现这一或那一真相,扮演着纪录片式的角色。我认为,艺术的角色就是提出问题并鼓励人们不断地提问。这也是狭隘的政治艺术并不那么有趣的原因——因为它已经预设了一个结论。

有许多作品都与高墙造成的区隔有关,以劳伦斯·阿布·哈姆丹(Lawrence Abu Hamdan)的作品为例,它的关注点是:墙何以因为声音监听技术令人们可以穿透墙壁听到一切而不再是有效的障碍了。另有一些作品旨在改变我们思考身份认同的方式。此次参展的艺术家里有三个人是非二元性别的(non-binary),且总体来说女性数量多于男性。但如果作品本身缺乏复杂性的话,这些因素也无济于事。你需要各种具有多个切入点的作品,以便与公众展开良好的对话。

安德鲁·戈德斯坦:令人欣慰的是这场展览将对人们提出挑战,也就是说你进到展区后面对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这是否是它所要传达的理念之一?

拉尔夫·卢戈夫:这个理念对任何展览都成立。艺术家的定义之一,就是他们专门负责关注——尤其针对那些社会其余部分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关注的东西。艺术家总是要求我们同时在脑子里装下两个点子。乔治·奥威尔的“双重思维”就意味着拥有两套矛盾的信念系统并且接受了两者。我认为艺术并不要求你接受它们,而是让你在这些可能性当中遨游。艺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拒绝封闭(closure)。

安德鲁·戈德斯坦:物理学里也有海森堡不确定原理一说。

拉尔夫·卢戈夫:都是一回事。许多人对现今的政治形势很焦虑,我也有同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以一大堆政治性艺术来应对,因为当你认定艺术就一定与某样东西有关的时候,你也就限制了艺术真正能做的事。你要的是在某一主题上开拓不同视野的艺术。这在新闻里是老生常谈了:“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关于这个的,”或者,“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关于那个的。”真正有趣的艺术家的作品,是介于诸范畴之间的。为真正理解他们所做的,你首先需要理解我们日常所依赖的、用以定义那些范畴的一系列预设。

拉尔夫·卢戈夫

安德鲁·戈德斯坦:下面这个问题我觉得很不好提,它有点上纲上线的卫道士意味——此时此刻,身为一个白人男性策展人,如何保证你的展览确实能体现你试图凸显的广阔世界中的多元视野?

拉尔夫·卢戈夫:所有人都被自己之所是局限住了。背景与我不同的人也将策划一场截然不同的展览。与此同时,身为一个白人男性,你能占据的位置可能也是有一个范围的——它们并不完全一样,我认为我所处的任何位置都称得上是对诸多他者开放的。对我而言,诸如来自南非的摄影师扎涅勒·穆霍里(Zanele)和日本艺术家片山真理(Katayama Mari)的有趣之处在于,他们的作品富有层次感(layered),挑战了我们的习俗、规范和各种用以表达自我的体裁。人们更多视身份为一种操演,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角色。这与我对艺术的看法是相契合的——它具有无确定目标的特点。

安德鲁·戈德斯坦:你如何在展览中涵括这样一种关于世界的多元文化图景?你得到了哪些帮助?在你设法反映广阔的经验时,有没有一些路标性的东西?

拉尔夫·卢戈夫:你知道,我从事艺术已久。你并不是从一张白板开始做这件事的——你已经有了一批熟识的艺术家。你可以借鉴同行,也可以借鉴别的艺术家。为筹办这次展览,我向自己邀请的每一位艺术家提问,请他们再向我推荐另一位艺术家来参展。我不一定会选择每一位他们推荐给我的艺术家,但我选择了其中一部分。我希望,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不必在一个过于直白的层面上运作。

身为策展人,你最重要的信息都是来自艺术家的。这个过程里也有那么一些不确定的元素,在六个月的调研时间里,某个时间点上你在某个国家遇到的艺术家可能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打交道的机会了。运气成分是存在的。在这个世界上,面对一场如此规模的展览,其策划者完全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保持胸有成竹——一切都是临时性、偶然性的。

安德鲁·戈德斯坦:这场展览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有趣之处,那就是它可以称为“千禧一代的双年展”,参展的艺术家里有相当高的比例是80后,甚至还有一名90后。在你看来,这个年轻的世代有没有一些共性?

拉尔夫·卢戈夫:就一个形象(image)是什么以及它如何起作用而言,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当你在许多不同的平台上——社交媒体、电话、电脑——观察同一个形象时,它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是吗?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形象不仅是一种表达的形式,也是不同文化力量彼此交汇的界面。老一辈可能只把形象看成一种描述(depiction),而忽略了后一种路径。

安德鲁·戈德斯坦:年轻一代里有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对亲身的“体验”特别看重,这体现在他们花在屏幕上的时间之多。我留意到你与一位设计师合作,在双年展自身之内就创造着新的潮流和新的结构。这个“体验”的概念,是不是指人们在构思展览的时候可以摄下你所想的东西?

拉尔夫·卢戈夫:在人们如何体验展览这件事上,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有助于传播一些东西,一个原本也许完全不知道这场展览的人忽然看到了它,觉得这很有趣,接着就深入其中了。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人无非是把展览当成一个不错的自拍背景而已,或者只是想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贴一些有趣的图像,但并不打算真正地与其背后的作品打交道。这显然就是错失良机。但好在至少有一部分观者会对这场对话的具体内容感兴趣。

安德鲁·戈德斯坦:你想要对那些专门来双年展上玩自拍的人说些什么?

拉尔夫·卢戈夫:但愿他们能对自己形象之外的事物有一些好奇心。

(翻译:林达)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artnet News

原标题:The Age of Equivocation? Venice Biennale Curator Ralph Rugoff on Why Ambiguity Is the Aesthetic of Our Tim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