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宝马全球CEO科鲁格宣布辞任,因无法承受新能源转型压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宝马全球CEO科鲁格宣布辞任,因无法承受新能源转型压力?

宝马已经开始着手在新能源领域反击来纠正错误。

文|EV新动力

宝马最年轻CEO科鲁格的能力受到高层内部质疑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在全球汽车行业纷纷转型的当下,科鲁格却突然宣布“提前”辞职,这背后暴露出的或许是宝马集团高层内部对未来战略存在严重分歧。

其实稍稍了解科鲁格的人应该都知道,为了宝马,他也算是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甚至曾累到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公开亮相演讲时,出现当场晕倒的情况。然而,有些事情不止是努力工作就足够的。

当上周五宝马突然宣布现任CEO科鲁格在合同到期后不再寻求连任时,外界并没有十分惊讶。一方面正如开头所说,科鲁格与宝马内部高层意见“不和”的传闻已久。另一方面,这几年传统车企的掌门人突然下课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科鲁格之前,大众、福特、奥迪、菲亚特克莱斯勒甚至日产的一把手都有过突然被下课的经历。

但科鲁格之后,宝马又将走向何处呢?

回首当初,科鲁格在2015年5月接替雷瑟夫担任宝马董事长,是当时大型汽车制造商中最年轻的领导者,股东对他寄予厚望,甚至希望其可以任职到2025年。但是在面临汽车行业快速变革以及全球贸易冲突不断升级的不确定性时,科鲁格与董事会的关系却愈发紧张起来。

质疑他的人表示,科鲁格任职期间,宝马的业绩喜忧参半。

喜的是销量增长,特别是中国业绩的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去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49万辆,较2017年增长了1.1%。相比较之下,奔驰及smart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售出超过24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0.6,奥迪品牌全球销量达到181.25万辆,下滑3.5%。这个销量成绩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但忧的是,宝马集团的利润却大幅下滑。在2019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营收为224.62亿欧元,同比下滑0.9%;净利润为5.88亿欧元,同比下滑了74.2%。宝马当时就曾发布盈利预警,称其2019年盈利将远低于2018年的水平,且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达到3.1亿欧元。而宝马为此也不得不进行了一项120亿欧元的成本缩减计划,用以抵消贸易冲突的不利影响以及在电动化方面的研发支出。

此外,另一个更重要的点,则在于科鲁格对待电动化战略过于谨慎的态度,让宝马没能在新一轮电动热潮中占得先机。

事实上,宝马早在2011年就发布了“i”品牌,在2013年推出了i3电动车,在众多豪华车企中也一度处于领先位置,但时至今日,宝马“i”品牌依然只有i3和i8两款车型,可以说在电动化方面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而在科鲁格的任职期内,他却一直为如何在电动化时代改造宝马而困惑,并在将近一年后才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他不仅推迟了i3下一款主要电动汽车的推出,实际上是在浪费宝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导致一些核心电动化工程师离职。相反,科鲁格加大了对耗油的、大型的豪华车的投资,比如8系跑车和全尺寸SUV ——X7。

毫无疑问,这种战略性目标的摇摆不定,成为了监事会一些成员质疑科鲁格的原因。毕竟对于如今面临电气化变革的汽车行业,如何在应对变革时更精细的花好每一分钱,同样是留给所有大型汽车制造商的一道选择题。

与此同时,2016年,奔驰的全球销量超越了宝马,12年后再次夺冠。这时特斯拉也已成为电动汽车革命的代表。而从福特到法拉利的几乎每家制造商都在争先恐后地开发电动汽车,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数十款车型。

反观在科鲁格的带领下,宝马却过于谨慎,未能利用好自身电动汽车的领先优势,甚至在新一轮的纯电动比拼中,奥迪E-TRON和奔驰EQC的量产进度都超越了宝马IX3。

显然,科鲁格已经被如今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击倒了,且并没能给东家提供清晰的通向未来的路线图。而在他的告别辞中,也提到了宝马员工在应对前所未有的转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并称近几年汽车行业“受到巨大变化的影响,其转型程度超过了过去30年”。

也许我们能够理解以内燃机为灵魂的宝马的确从内心不愿看到燃油车真的退出市场,因为离开了内燃机,宝马的优势将会被弱化许多。但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宝马这样的传统汽车企业虽然对于急剧到来的电动化时代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时代不会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况且在不可逆的电动化大趋势下,丝毫的懈怠和缓慢都会成为落后的致命因素。

据悉目前,宝马已经开始着手在新能源领域反击来纠正错误,两周前"宝马集团#NEXTGen未来峰会"上宣布将加快电动产品扩张计划,于2023年前实现25款新能源车型的布局,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实现,并且这25款新能源车型中超过一半将是纯电动车。不过对于董事会的股东们来说,依然要有人为此前的错误决定买单,而科鲁格的离职似乎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至于宝马目前最热门的CEO人选,则包括负责生产的集团董事奥利弗,负责研发的董事克劳斯、和首席财务官皮特。但无论如何,在科鲁格的前车之鉴敲响的警钟下,不管是谁成为宝马的新CEO,他面临的难题都不小。

毕竟既要保证宝马接下来在电动化方面的表现不能落后于对手,还要让财务数字好看,这真是一个又要马儿跑第一还要马儿少吃草的难题。不过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在电动车业务上真正实现盈利,全世界传统车企的CEO都面临着同样头疼的难题,而科鲁格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位在这个转型浪潮中离开的掌门人。

只不过有时候时机二字就是命运的捉弄,在科鲁格的带领下,宝马已经在犹豫和蹉跎中浪费掉了新能源转型期的最好年华,对于现在的宝马来说,真的不能再徘徊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宝马全球CEO科鲁格宣布辞任,因无法承受新能源转型压力?

宝马已经开始着手在新能源领域反击来纠正错误。

文|EV新动力

宝马最年轻CEO科鲁格的能力受到高层内部质疑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在全球汽车行业纷纷转型的当下,科鲁格却突然宣布“提前”辞职,这背后暴露出的或许是宝马集团高层内部对未来战略存在严重分歧。

其实稍稍了解科鲁格的人应该都知道,为了宝马,他也算是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甚至曾累到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公开亮相演讲时,出现当场晕倒的情况。然而,有些事情不止是努力工作就足够的。

当上周五宝马突然宣布现任CEO科鲁格在合同到期后不再寻求连任时,外界并没有十分惊讶。一方面正如开头所说,科鲁格与宝马内部高层意见“不和”的传闻已久。另一方面,这几年传统车企的掌门人突然下课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科鲁格之前,大众、福特、奥迪、菲亚特克莱斯勒甚至日产的一把手都有过突然被下课的经历。

但科鲁格之后,宝马又将走向何处呢?

回首当初,科鲁格在2015年5月接替雷瑟夫担任宝马董事长,是当时大型汽车制造商中最年轻的领导者,股东对他寄予厚望,甚至希望其可以任职到2025年。但是在面临汽车行业快速变革以及全球贸易冲突不断升级的不确定性时,科鲁格与董事会的关系却愈发紧张起来。

质疑他的人表示,科鲁格任职期间,宝马的业绩喜忧参半。

喜的是销量增长,特别是中国业绩的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去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49万辆,较2017年增长了1.1%。相比较之下,奔驰及smart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售出超过24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0.6,奥迪品牌全球销量达到181.25万辆,下滑3.5%。这个销量成绩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但忧的是,宝马集团的利润却大幅下滑。在2019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营收为224.62亿欧元,同比下滑0.9%;净利润为5.88亿欧元,同比下滑了74.2%。宝马当时就曾发布盈利预警,称其2019年盈利将远低于2018年的水平,且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达到3.1亿欧元。而宝马为此也不得不进行了一项120亿欧元的成本缩减计划,用以抵消贸易冲突的不利影响以及在电动化方面的研发支出。

此外,另一个更重要的点,则在于科鲁格对待电动化战略过于谨慎的态度,让宝马没能在新一轮电动热潮中占得先机。

事实上,宝马早在2011年就发布了“i”品牌,在2013年推出了i3电动车,在众多豪华车企中也一度处于领先位置,但时至今日,宝马“i”品牌依然只有i3和i8两款车型,可以说在电动化方面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而在科鲁格的任职期内,他却一直为如何在电动化时代改造宝马而困惑,并在将近一年后才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他不仅推迟了i3下一款主要电动汽车的推出,实际上是在浪费宝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导致一些核心电动化工程师离职。相反,科鲁格加大了对耗油的、大型的豪华车的投资,比如8系跑车和全尺寸SUV ——X7。

毫无疑问,这种战略性目标的摇摆不定,成为了监事会一些成员质疑科鲁格的原因。毕竟对于如今面临电气化变革的汽车行业,如何在应对变革时更精细的花好每一分钱,同样是留给所有大型汽车制造商的一道选择题。

与此同时,2016年,奔驰的全球销量超越了宝马,12年后再次夺冠。这时特斯拉也已成为电动汽车革命的代表。而从福特到法拉利的几乎每家制造商都在争先恐后地开发电动汽车,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数十款车型。

反观在科鲁格的带领下,宝马却过于谨慎,未能利用好自身电动汽车的领先优势,甚至在新一轮的纯电动比拼中,奥迪E-TRON和奔驰EQC的量产进度都超越了宝马IX3。

显然,科鲁格已经被如今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击倒了,且并没能给东家提供清晰的通向未来的路线图。而在他的告别辞中,也提到了宝马员工在应对前所未有的转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并称近几年汽车行业“受到巨大变化的影响,其转型程度超过了过去30年”。

也许我们能够理解以内燃机为灵魂的宝马的确从内心不愿看到燃油车真的退出市场,因为离开了内燃机,宝马的优势将会被弱化许多。但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宝马这样的传统汽车企业虽然对于急剧到来的电动化时代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时代不会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况且在不可逆的电动化大趋势下,丝毫的懈怠和缓慢都会成为落后的致命因素。

据悉目前,宝马已经开始着手在新能源领域反击来纠正错误,两周前"宝马集团#NEXTGen未来峰会"上宣布将加快电动产品扩张计划,于2023年前实现25款新能源车型的布局,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实现,并且这25款新能源车型中超过一半将是纯电动车。不过对于董事会的股东们来说,依然要有人为此前的错误决定买单,而科鲁格的离职似乎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至于宝马目前最热门的CEO人选,则包括负责生产的集团董事奥利弗,负责研发的董事克劳斯、和首席财务官皮特。但无论如何,在科鲁格的前车之鉴敲响的警钟下,不管是谁成为宝马的新CEO,他面临的难题都不小。

毕竟既要保证宝马接下来在电动化方面的表现不能落后于对手,还要让财务数字好看,这真是一个又要马儿跑第一还要马儿少吃草的难题。不过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在电动车业务上真正实现盈利,全世界传统车企的CEO都面临着同样头疼的难题,而科鲁格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位在这个转型浪潮中离开的掌门人。

只不过有时候时机二字就是命运的捉弄,在科鲁格的带领下,宝马已经在犹豫和蹉跎中浪费掉了新能源转型期的最好年华,对于现在的宝马来说,真的不能再徘徊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