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财经声音】易纲:中国不急于采取比较大的降息举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财经声音】易纲:中国不急于采取比较大的降息举措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易纲:中国不急于采取比较大的降息举措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全球货币政策取向一个是降息,一个是重启量化宽松。这种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国内经济,以我为主,坚持稳健取向,考虑到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进行预调微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易纲指出,目前中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货币政策方面,当前利率水平是适度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为今后调整留有充足空间。他还表示,中国并不急于做出像一些其他国家央行那样比较大的降息或者量化宽松的举措,因为我们的判断是中国货币政策还是要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保持定力,要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李迅雷:国企改革实质落地进度或将进入“雨点大”阶段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指出,3月减税降费落地后,增值税及个税收入增速快速下行。1-8月,全国税收收入下降0.1%,增速同比回落了13.5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国有资产收益成为弥补财政缺口的有力手段。他分析称,展望下半年,考虑到财政前置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国常会及金融委对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要求,又使得财政支出必须进一步加强。这种情况下,通过更大力度的国企改革实质性推动以盘活国有企业资产,提高盈利能力,进而进一步提升非税收入的增加,几乎成了政策的必然选择。今年下半年国企改革会进入加快实质性推动的“雨点大”阶段的最核心逻辑。

邹琳华:中国住房限购政策需要边际调整

自2010年北京首次推出住房限购政策以来,我国住房限购政策已实施近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报告称,住房限购政策或将面临边际性调整。报告执笔人、社科院财经院住房大数据组组长邹琳华表示,住房限购政策作为一项被动成为长期制度的短期行政手段,虽然对于抑制住房投资投机、稳定房地产市场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效率。从长期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是应对短缺不足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住房市场的稳定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限购政策最终会逐步淡出。

甘犁:中国可考虑引入“负所得税”缩小收入差距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日前公开撰文指出,收入在起征点以下的低收入人群没有在本轮税改中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的红利。相较于中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边际消费倾向更高,而未惠及这部分人群的减税新政对再分配与消费刺激的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他在文章中建议引入“负所得税”制度,即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转移支付,将专项附加扣除红利惠及起征点以下的低收入人群,以此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税制改革不断完善。

李铁:城市经济决策需要建立“止损”机制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日前撰文在《财经》杂志指出,是否能够建立“止损”机制,对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投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调整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城市转型和集约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他表示,建立“止损”机制,就是防止错误越走越远,债务越来越大。无论之前的损失有多大,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甚至不再新增损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试图靠无效激活而导致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毕竟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和就业最需要的地方才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财经声音】易纲:中国不急于采取比较大的降息举措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易纲:中国不急于采取比较大的降息举措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全球货币政策取向一个是降息,一个是重启量化宽松。这种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国内经济,以我为主,坚持稳健取向,考虑到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进行预调微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易纲指出,目前中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货币政策方面,当前利率水平是适度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为今后调整留有充足空间。他还表示,中国并不急于做出像一些其他国家央行那样比较大的降息或者量化宽松的举措,因为我们的判断是中国货币政策还是要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保持定力,要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李迅雷:国企改革实质落地进度或将进入“雨点大”阶段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指出,3月减税降费落地后,增值税及个税收入增速快速下行。1-8月,全国税收收入下降0.1%,增速同比回落了13.5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国有资产收益成为弥补财政缺口的有力手段。他分析称,展望下半年,考虑到财政前置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国常会及金融委对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要求,又使得财政支出必须进一步加强。这种情况下,通过更大力度的国企改革实质性推动以盘活国有企业资产,提高盈利能力,进而进一步提升非税收入的增加,几乎成了政策的必然选择。今年下半年国企改革会进入加快实质性推动的“雨点大”阶段的最核心逻辑。

邹琳华:中国住房限购政策需要边际调整

自2010年北京首次推出住房限购政策以来,我国住房限购政策已实施近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报告称,住房限购政策或将面临边际性调整。报告执笔人、社科院财经院住房大数据组组长邹琳华表示,住房限购政策作为一项被动成为长期制度的短期行政手段,虽然对于抑制住房投资投机、稳定房地产市场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效率。从长期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是应对短缺不足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住房市场的稳定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限购政策最终会逐步淡出。

甘犁:中国可考虑引入“负所得税”缩小收入差距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日前公开撰文指出,收入在起征点以下的低收入人群没有在本轮税改中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的红利。相较于中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边际消费倾向更高,而未惠及这部分人群的减税新政对再分配与消费刺激的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他在文章中建议引入“负所得税”制度,即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转移支付,将专项附加扣除红利惠及起征点以下的低收入人群,以此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税制改革不断完善。

李铁:城市经济决策需要建立“止损”机制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日前撰文在《财经》杂志指出,是否能够建立“止损”机制,对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投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调整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城市转型和集约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他表示,建立“止损”机制,就是防止错误越走越远,债务越来越大。无论之前的损失有多大,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甚至不再新增损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试图靠无效激活而导致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毕竟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和就业最需要的地方才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