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宋朝衰亡与士大夫“黄金时代”的终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宋朝衰亡与士大夫“黄金时代”的终结

南宋的政治,表面看是经历了一个先君权上扬,后权相膨胀的过程,但背后的原因,都是君主极其代理人权力过大时,政治秩序上缺乏限制他们的手段。

撰文:宗城 |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众号:ohistory)

北宋开国者设计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框架,平衡君主和士大夫的关系。这一方面是由于君主的自觉,一方面是因为科举制继续发展,加之五代十国军阀割据历历在目,北宋开国者不信任武将,在政治上形成重视士大夫的氛围,所以形成了一个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宋初的宰相建言献策,约束君主,名臣赵普、寇准等人,都不乏犯言直谏的事例。有一次,一位立功者按理应该迁官,但宋太祖不喜欢他,就想阻止他晋升,时任宰相赵普前去规劝,太祖说:“朕故不予迁官,将奈何?”赵普答道:“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非你一人之刑赏。岂能以你一人的喜怒为转移?”太祖不听,离座而去,赵普尾随其后,在宫门口久久不离去,太祖无奈,只好答应了他。

从宋太祖到宋仁宗,北宋没有出现真正专权的宰相。然而,以元丰改制为标志,中央的权利分配发生了变化。元丰改制发生于宋神宗时期,改制后,权归中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行侍中之职,右仆射行中书令之职,财权和武官人事权回归都堂。这些改革表面上提高了相权,其实是君主想收束权力,利用自己宠信的宰相尽快推行政策的政治准备。元丰改制并没有恢复唐代“中书省定旨出命,门下省审议副署”的传统,也没有将兵权统归宰相,更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君相关系,宰相的任免权仍牢牢握在皇帝手上,使得君主始终保持对权相的压制。

神宗以后,党争加剧,士大夫与君主共治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主政者更倾向于和自己信任的宰相合作,推行一些急切的政策,哪怕为此造成朝野分裂。如果说在仁宗时期,从神宗到徽宗,君主往往压制着士大夫,宰相渐渐成为君主的陪衬。皇帝在决策前更依赖于士大夫群体的意见,那么在神宗、哲宗朝,皇帝与士大夫群体对抗的痕迹已经显现,皇帝更愿意扶持忠于自己意志的党派,把持整个朝政。绍圣时期,哲宗取得对太后及司马光一派的斗争胜利后,提振皇权和武人的话语权,一度实现了军事上的振作。这个在小说《天龙八部》里出现的皇帝,在历史上久病成疾、英年早逝。他是一个非常专断的皇帝,以神宗为榜样,一心要继承神宗推行的熙丰路线,开疆拓土,以求实现宋朝的中兴。

宋哲宗像

哲宗去世后,宋徽宗继位。这个爱好书画的皇帝同样注重集权。主流史观过去认为:宋徽宗贪图享乐,纵容“公相”蔡京在徽宗朝四度主政,罗织党羽,权势熏天,形成了所谓的“蔡京专权体制”,是君权弱化、相权膨胀的表现。然而,纵观徽宗时期,蔡京都没有对君权产生任何实质威胁,蔡京的专权,根本上是帝王的授予,蔡京的沉浮,与徽宗对权力结构的调整息息相关。近年来,宋史研究就对蔡京专权提出诸多异议,宋史学家方诚峰的著作《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就认为:“蔡京处于制度的顶层,地位超越普通宰相,貌似到达了权力的巅峰;但他参与政事的实际程度,却又因“公相”之制受到精确、有效的限制。”

北宋末年权相频出的背后是君权的提高。权相之所以能长期在位,不是他们动摇了君权,而是他们依附君权,成为君主最忠实的合伙人。蔡京等人的情况,和霍光、伊尹不可同日而语,宋徽宗看似沉溺享乐,其实他对朝政的掌控欲不逊于哲宗。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宋王朝进入到动荡期,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宋廷提高自己的中枢效率,中央集权成为必然。在战争的推动下,南宋宰相获得了更多权力,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他们在实际上分享了兵权。譬如隆兴元年的宰相史浩,他被允许同时担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便应对战时紧急状态。

在宋代,宰相复兼枢密使最早出现在仁宗时期。《宋史·吕夷简传》道:“谏官张方平上言,中书宜知兵事,乃以宰相吕夷简,章得象并兼枢密院。”但很快,宰相和枢密使又不复兼,到了南宋才重新流行。

宋宁宗后,宰相例兼枢密使,宋廷为了应付战时状态,还设立了“平章军国重事”这一官衔,加强宰相兵权。据统计,南宋有四十八位宰相兼知枢密院事,南宋宰相的名义权力没有汉唐时大,但由于宰执之人身兼枢密使、节度使或平章军国事等重要职位,实际权力已然膨胀。

南宋的权相膨胀严格来说是中后期的事,前期虽然出了秦桧这样的人物,但宋高宗、宋孝宗都是提防相权的人。宋高宗上位初期,朝廷“迎回二圣”的呼声高涨,他为了取得士大夫群体的信任,一方面迎合朝中具有威信的老臣,一方面扶植自己的亲信,稳住帝位。所以他先后认命了李纲、赵鼎等老臣为丞相。李纲曾主持开封保卫战,有丰富的带兵经验,是一位主战宰相,而赵鼎同样熟悉军事,并在绍兴四年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手握兵权。

绍兴初年,由于时局危难、根基未稳等原因,宋高宗放宽了对相权的节制,并任用了一批有军事经验的士大夫来应对大局。但战局稍微缓和后,宋高宗就着手限制相权。他频繁利用左右宰相互相牵制的方法来防止权相专横,绍兴初年,他就起用黄潜善、汪伯彦来制衡李纲,而哪怕是掌权多年的秦桧,他也要处处提防,直到秦桧于绍兴二十五年去世,宋高宗“躬亲政事,收揽权柄”。可见皇权对相权的压制。

宋高宗去世后,宋孝宗即位。他是南宋最励精图治的一位皇帝,对权相的限制也最严。据《宋宰辅编年录》统计,宋孝宗在位二十七年,出任宰相、执政的多达47人。他不但缩短宰执任期,用参知政事节制宰相,还把台谏官的任命权紧握在自己手上,防止宰相控制台谏系统,宋孝宗在位前中期勤于政务,他“蚤夜孜孜不敢怠惶,每日灵时已无一则自事,思曰:岂有未至者乎?则求三两事反复思虑,唯恐有失”(《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四十九),更是杜绝了宰相专权的可能。

宋孝宗时期是南宋君权的至高点,那时候,皇帝为了推动北伐,敢于“绕过三省,直接由都督府发出出师的命令”(《宋孝宗加强专制浅论》)。这件事发生在隆兴元年(1163),引起了士大夫们的激烈反对,直到两年后的乾道元年(1165),宋孝宗才通过诏令自我纠正:“枢密院文书依三省式,经中书门下画黄书读。”(《宋史》卷三十三《孝宗一》)

宋孝宗像

南宋初期相权被君权牢牢抑制,主要在于君主躬亲政事,在人事调动上尤为注意,可是,当南宋君主不再勤政,甚至沉迷享乐,军政大权就滑落到了宰相手中。在北宋,兴盛的士大夫政治是国家政治的基石,也是应对国家动荡的缓冲带,但在南宋,这一缓冲逐渐消弭了。

于是,南宋中期先后出现了两次“政变”。第一次是“绍熙内禅”。当时,宋光宗患有精神疾病,朝政荒废甚久,整个官僚系统的运转都出现大问题。在征得太皇太后允许后,时任枢密院事的宗亲赵汝愚联合工部尚书赵彦边、知阁门事韩侂胄等逼迫光宗退位,拥嘉王赵括为新君,也就是宋宁宗,使南宋度过一次政治危机,可正是这次事件,为日后轰轰烈烈的韩赵党争埋下伏笔,最终,赵汝愚被逐出中央,韩侂胄掌握南宋军政大权,他利用天子软弱,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为了巩固自身权位,发动庆元党禁,大量打击异见人士,败坏了南宋的政治风气。

赵汝愚

第二次就是史弥远“矫诏立帝”。“绍熙内禅”是一次朝堂的共同意志,没有动摇南宋的根基,但史弥远“矫诏立帝”完全是出于一己私欲,对南宋政治影响很坏。当时,宋宁宗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景献太子赵询,可他在嘉定十三年(1220年)就去世了,宁宗膝下无子,只得另选他人。沂王之后赵贵和呼声最高,他在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被立为皇子,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可史弥远与赵贵和不合,他想扶植的是傀儡赵贵诚,也就是后来的宋理宗。宁宗临死之际,史弥远联合党羽矫诏立帝,以宁宗的名义发布三道诏书,让赵贵诚成为皇子,原皇子赵贵和则改封济阳郡王,出判宁国府。这件事彻底颠覆了南宋的政治秩序,是“绍熙内禅”后又一次臣子对帝位的直接干预,且性质要严重许多。

帝制社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过度依赖君主的个人能力,一旦君主出现问题,就会给国家治理造成巨大麻烦。南宋的政治制度依赖君主素质,一旦君主庸弱,就缺乏制约相权的第三方。

原本,台谏制度是宋代最重要的第三方监察力量,理宗朝袁说友说:“朝廷有大政事,而台谏得以议其不然;人主有小过失,而台谏得以救其弗逮;百官有大奸佞,而台谏得以斥其所为。”但在南宋,台谏系统常常形同虚设、置废无常,在权相当道时,更是成为权相安插亲信、操纵言路的渠道,比如南宋的权相韩侂胄,为了打击赵汝愚,他利用内批,免去监察御史吴猎职务,将亲信刘德秀、杨大法、刘三杰升做御史,这些人都成为打击政敌赵汝愚的得力助手。到史弥远、贾似道专权时,台谏系统更是被他们的亲信牢牢把控,台谏台谏,一批批自居公正的台谏官,形同奉承主子的太监。

南宋台谏系统的衰落是君权和相权共同侵害的结果。学者虞云国在《宋代台谏系统的破坏与君权相权之关系》中指出:“南宋高宗以后,台谏‘连章累牍,入而不报’……即便是号称‘小元佑’的端平更化时期,理宗对言官奏札仍然是‘但有报可之虚文,曾无施行之实事,甚者不唯不见之施行。亦且不闻于报可’。”南宋自秦桧始,相权对台谏系统的破坏也有恃无恐。秦桧擅于“择人为台谏”,利用台谏官打击政敌,而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人不但安插亲信,还要求台谏官将他们言章的副本封呈宰执,便于审查。到了南宋后期,台谏系统对权相已经起不到什么制衡作用了。

南宋中后期,君权仍有振作的机会。比如在宋理宗熬过史弥远之后,他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气象。一方面,他任用洪咨燮等人担任监察御史,整顿台谏,抑制史弥远的党羽。另一方面,他要求中央及地方官员不得私荐官员,从而避免朋党。在挑选宰相上,宋理宗借鉴了高宗、孝宗的策略,缩短宰相任期,加强派系平衡,理宗在位四十年,先后用了十六人担任宰相,其中既有郑清之、史嵩之这样曾是史弥远亲信的官员,也有曾经和史弥远据理力争的崔与之,他们立场不同,但都能各司其职,发挥作用,没有出现一相独大的局面。即便遭受史弥远“矫诏立帝”、专相十余年的情况,南宋君权仍有振作的空间。只可惜,理宗的革新措施多是隔靴搔痒,没有从根子上改善南宋弊政。“端平入洛”失败后,理宗一蹶不振,从此消极怠政,不但胆怯于收复失地,也对澄清弊政失去了耐心。

史弥远

理宗末年,朝政又是一片乌烟瘴气,君王的消极再次给权相趁虚而入的机会。到宋度宗和宋恭帝时期,贾似道专政,南宋相权的膨胀已成定局。

贾似道之所以权势熏天,是因为他既是权相,又是外戚。他本是一个嘉兴司仓的小官,靠着同父异母的姐姐贾贵妃的福气,一路高升,当上了太常丞、军器监乃至澧州知州,到宝祐六年(1258),贾似道私自乞和蒙古人,却对朝廷隐瞒此事,说:“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贾似道的弥天大谎本应被早早戳破,可叹宋皇昏庸,台谏荒废,任由贾似道摆布,他非但没有受责罚,还晋升为少师、卫国公。贾似道总揽军政大权后进一步垄断言路、镇压异己,时任左丞相吴潜、抗蒙将领曹世雄、高达等,先后被残杀、罢免。

贾似道的专权是钻了制度空子,但也和宋理宗、宋度宗过于放任有关。宋理宗到了晚年保守倦怠,沉迷于纵欲,对朝政的把控远不如端平初年,宋度宗没有乃父最初的朝气,却继承了乃父的毛病,他同样爱好声色,缺乏理政能力。宋度宗放心地拜贾似道为“师臣”,把国家大事交给权相,贾似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据清代毕浣的《续资治通鉴》记载,贾似道曾厉声对百官说:“你们这些人,若不是我提拔,怎有今天的地位!”不但百官怕他,连皇帝也怕他,据《论贾似道现象》一文:“宋度宗每次退朝总要等贾似道走出朝廷才敢坐下……咸纯十年(1274)三月,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贾似道竟动用皇帝的仪仗,为他的母亲大办丧事……”

南宋的政治,表面看是经历了一个先君权上扬,后权相膨胀的过程,但背后的原因,都是君主极其代理人权力过大时,政治秩序上缺乏限制他们的手段。南宋权相专权,大多是在君主暗弱的前提下的,也就是说,他其实是代理了君主空出来那部分权力,表面上他执行的是相权,实际上他代理了部分君权。这个弊端,就是因为在政治权力秩序分配下,给了君主太多权力,又没有可持续的制衡手段,所以只要君主暗弱,那部分膨胀的君权被宰相代理人行使,就容易出现权相的情况。这时候,宰相已经不是士大夫群体的代言人,他是一个背负着君主幽灵的独裁者。但是,他的问题在于,他总是依靠潜规则或者君主的空缺(隐匿)才得到这些权力,那终归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他的专断,容易激起政治的动荡,甚至政治秩序更大的损坏,当道义不再,高位者名不正,下面之人也就争相效仿,把争权、结党看得比维护秩序更重。

宋代百余年仁人志士的热血,就这么被庸弱的君主和贪婪的权相虚耗,当川北义军在奋力杀敌,保卫自己的家园,宋廷的权相则懒坐于西湖边,醉倒在温柔乡,即便襄阳危急,国难将至,他们还封锁消息,制造出歌舞升平的假象。一江春水东流去,千万甲胄埋荒野,直到蒙古大军深入腹地,南宋君臣从迷梦中醒来,贾似道这个权相也才终于倒台,并于1275年10月死于漳州城南五里外的一个厕所,死前高呼:“始终一节,为国任怨。”

来源:东方历史评论

原标题:宋朝衰亡与士大夫“黄金时代”的终结

最新更新时间:10/20 14:1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宋朝衰亡与士大夫“黄金时代”的终结

南宋的政治,表面看是经历了一个先君权上扬,后权相膨胀的过程,但背后的原因,都是君主极其代理人权力过大时,政治秩序上缺乏限制他们的手段。

撰文:宗城 |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众号:ohistory)

北宋开国者设计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框架,平衡君主和士大夫的关系。这一方面是由于君主的自觉,一方面是因为科举制继续发展,加之五代十国军阀割据历历在目,北宋开国者不信任武将,在政治上形成重视士大夫的氛围,所以形成了一个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宋初的宰相建言献策,约束君主,名臣赵普、寇准等人,都不乏犯言直谏的事例。有一次,一位立功者按理应该迁官,但宋太祖不喜欢他,就想阻止他晋升,时任宰相赵普前去规劝,太祖说:“朕故不予迁官,将奈何?”赵普答道:“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非你一人之刑赏。岂能以你一人的喜怒为转移?”太祖不听,离座而去,赵普尾随其后,在宫门口久久不离去,太祖无奈,只好答应了他。

从宋太祖到宋仁宗,北宋没有出现真正专权的宰相。然而,以元丰改制为标志,中央的权利分配发生了变化。元丰改制发生于宋神宗时期,改制后,权归中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行侍中之职,右仆射行中书令之职,财权和武官人事权回归都堂。这些改革表面上提高了相权,其实是君主想收束权力,利用自己宠信的宰相尽快推行政策的政治准备。元丰改制并没有恢复唐代“中书省定旨出命,门下省审议副署”的传统,也没有将兵权统归宰相,更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君相关系,宰相的任免权仍牢牢握在皇帝手上,使得君主始终保持对权相的压制。

神宗以后,党争加剧,士大夫与君主共治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主政者更倾向于和自己信任的宰相合作,推行一些急切的政策,哪怕为此造成朝野分裂。如果说在仁宗时期,从神宗到徽宗,君主往往压制着士大夫,宰相渐渐成为君主的陪衬。皇帝在决策前更依赖于士大夫群体的意见,那么在神宗、哲宗朝,皇帝与士大夫群体对抗的痕迹已经显现,皇帝更愿意扶持忠于自己意志的党派,把持整个朝政。绍圣时期,哲宗取得对太后及司马光一派的斗争胜利后,提振皇权和武人的话语权,一度实现了军事上的振作。这个在小说《天龙八部》里出现的皇帝,在历史上久病成疾、英年早逝。他是一个非常专断的皇帝,以神宗为榜样,一心要继承神宗推行的熙丰路线,开疆拓土,以求实现宋朝的中兴。

宋哲宗像

哲宗去世后,宋徽宗继位。这个爱好书画的皇帝同样注重集权。主流史观过去认为:宋徽宗贪图享乐,纵容“公相”蔡京在徽宗朝四度主政,罗织党羽,权势熏天,形成了所谓的“蔡京专权体制”,是君权弱化、相权膨胀的表现。然而,纵观徽宗时期,蔡京都没有对君权产生任何实质威胁,蔡京的专权,根本上是帝王的授予,蔡京的沉浮,与徽宗对权力结构的调整息息相关。近年来,宋史研究就对蔡京专权提出诸多异议,宋史学家方诚峰的著作《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就认为:“蔡京处于制度的顶层,地位超越普通宰相,貌似到达了权力的巅峰;但他参与政事的实际程度,却又因“公相”之制受到精确、有效的限制。”

北宋末年权相频出的背后是君权的提高。权相之所以能长期在位,不是他们动摇了君权,而是他们依附君权,成为君主最忠实的合伙人。蔡京等人的情况,和霍光、伊尹不可同日而语,宋徽宗看似沉溺享乐,其实他对朝政的掌控欲不逊于哲宗。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宋王朝进入到动荡期,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宋廷提高自己的中枢效率,中央集权成为必然。在战争的推动下,南宋宰相获得了更多权力,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他们在实际上分享了兵权。譬如隆兴元年的宰相史浩,他被允许同时担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便应对战时紧急状态。

在宋代,宰相复兼枢密使最早出现在仁宗时期。《宋史·吕夷简传》道:“谏官张方平上言,中书宜知兵事,乃以宰相吕夷简,章得象并兼枢密院。”但很快,宰相和枢密使又不复兼,到了南宋才重新流行。

宋宁宗后,宰相例兼枢密使,宋廷为了应付战时状态,还设立了“平章军国重事”这一官衔,加强宰相兵权。据统计,南宋有四十八位宰相兼知枢密院事,南宋宰相的名义权力没有汉唐时大,但由于宰执之人身兼枢密使、节度使或平章军国事等重要职位,实际权力已然膨胀。

南宋的权相膨胀严格来说是中后期的事,前期虽然出了秦桧这样的人物,但宋高宗、宋孝宗都是提防相权的人。宋高宗上位初期,朝廷“迎回二圣”的呼声高涨,他为了取得士大夫群体的信任,一方面迎合朝中具有威信的老臣,一方面扶植自己的亲信,稳住帝位。所以他先后认命了李纲、赵鼎等老臣为丞相。李纲曾主持开封保卫战,有丰富的带兵经验,是一位主战宰相,而赵鼎同样熟悉军事,并在绍兴四年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手握兵权。

绍兴初年,由于时局危难、根基未稳等原因,宋高宗放宽了对相权的节制,并任用了一批有军事经验的士大夫来应对大局。但战局稍微缓和后,宋高宗就着手限制相权。他频繁利用左右宰相互相牵制的方法来防止权相专横,绍兴初年,他就起用黄潜善、汪伯彦来制衡李纲,而哪怕是掌权多年的秦桧,他也要处处提防,直到秦桧于绍兴二十五年去世,宋高宗“躬亲政事,收揽权柄”。可见皇权对相权的压制。

宋高宗去世后,宋孝宗即位。他是南宋最励精图治的一位皇帝,对权相的限制也最严。据《宋宰辅编年录》统计,宋孝宗在位二十七年,出任宰相、执政的多达47人。他不但缩短宰执任期,用参知政事节制宰相,还把台谏官的任命权紧握在自己手上,防止宰相控制台谏系统,宋孝宗在位前中期勤于政务,他“蚤夜孜孜不敢怠惶,每日灵时已无一则自事,思曰:岂有未至者乎?则求三两事反复思虑,唯恐有失”(《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四十九),更是杜绝了宰相专权的可能。

宋孝宗时期是南宋君权的至高点,那时候,皇帝为了推动北伐,敢于“绕过三省,直接由都督府发出出师的命令”(《宋孝宗加强专制浅论》)。这件事发生在隆兴元年(1163),引起了士大夫们的激烈反对,直到两年后的乾道元年(1165),宋孝宗才通过诏令自我纠正:“枢密院文书依三省式,经中书门下画黄书读。”(《宋史》卷三十三《孝宗一》)

宋孝宗像

南宋初期相权被君权牢牢抑制,主要在于君主躬亲政事,在人事调动上尤为注意,可是,当南宋君主不再勤政,甚至沉迷享乐,军政大权就滑落到了宰相手中。在北宋,兴盛的士大夫政治是国家政治的基石,也是应对国家动荡的缓冲带,但在南宋,这一缓冲逐渐消弭了。

于是,南宋中期先后出现了两次“政变”。第一次是“绍熙内禅”。当时,宋光宗患有精神疾病,朝政荒废甚久,整个官僚系统的运转都出现大问题。在征得太皇太后允许后,时任枢密院事的宗亲赵汝愚联合工部尚书赵彦边、知阁门事韩侂胄等逼迫光宗退位,拥嘉王赵括为新君,也就是宋宁宗,使南宋度过一次政治危机,可正是这次事件,为日后轰轰烈烈的韩赵党争埋下伏笔,最终,赵汝愚被逐出中央,韩侂胄掌握南宋军政大权,他利用天子软弱,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为了巩固自身权位,发动庆元党禁,大量打击异见人士,败坏了南宋的政治风气。

赵汝愚

第二次就是史弥远“矫诏立帝”。“绍熙内禅”是一次朝堂的共同意志,没有动摇南宋的根基,但史弥远“矫诏立帝”完全是出于一己私欲,对南宋政治影响很坏。当时,宋宁宗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景献太子赵询,可他在嘉定十三年(1220年)就去世了,宁宗膝下无子,只得另选他人。沂王之后赵贵和呼声最高,他在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被立为皇子,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可史弥远与赵贵和不合,他想扶植的是傀儡赵贵诚,也就是后来的宋理宗。宁宗临死之际,史弥远联合党羽矫诏立帝,以宁宗的名义发布三道诏书,让赵贵诚成为皇子,原皇子赵贵和则改封济阳郡王,出判宁国府。这件事彻底颠覆了南宋的政治秩序,是“绍熙内禅”后又一次臣子对帝位的直接干预,且性质要严重许多。

帝制社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过度依赖君主的个人能力,一旦君主出现问题,就会给国家治理造成巨大麻烦。南宋的政治制度依赖君主素质,一旦君主庸弱,就缺乏制约相权的第三方。

原本,台谏制度是宋代最重要的第三方监察力量,理宗朝袁说友说:“朝廷有大政事,而台谏得以议其不然;人主有小过失,而台谏得以救其弗逮;百官有大奸佞,而台谏得以斥其所为。”但在南宋,台谏系统常常形同虚设、置废无常,在权相当道时,更是成为权相安插亲信、操纵言路的渠道,比如南宋的权相韩侂胄,为了打击赵汝愚,他利用内批,免去监察御史吴猎职务,将亲信刘德秀、杨大法、刘三杰升做御史,这些人都成为打击政敌赵汝愚的得力助手。到史弥远、贾似道专权时,台谏系统更是被他们的亲信牢牢把控,台谏台谏,一批批自居公正的台谏官,形同奉承主子的太监。

南宋台谏系统的衰落是君权和相权共同侵害的结果。学者虞云国在《宋代台谏系统的破坏与君权相权之关系》中指出:“南宋高宗以后,台谏‘连章累牍,入而不报’……即便是号称‘小元佑’的端平更化时期,理宗对言官奏札仍然是‘但有报可之虚文,曾无施行之实事,甚者不唯不见之施行。亦且不闻于报可’。”南宋自秦桧始,相权对台谏系统的破坏也有恃无恐。秦桧擅于“择人为台谏”,利用台谏官打击政敌,而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人不但安插亲信,还要求台谏官将他们言章的副本封呈宰执,便于审查。到了南宋后期,台谏系统对权相已经起不到什么制衡作用了。

南宋中后期,君权仍有振作的机会。比如在宋理宗熬过史弥远之后,他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气象。一方面,他任用洪咨燮等人担任监察御史,整顿台谏,抑制史弥远的党羽。另一方面,他要求中央及地方官员不得私荐官员,从而避免朋党。在挑选宰相上,宋理宗借鉴了高宗、孝宗的策略,缩短宰相任期,加强派系平衡,理宗在位四十年,先后用了十六人担任宰相,其中既有郑清之、史嵩之这样曾是史弥远亲信的官员,也有曾经和史弥远据理力争的崔与之,他们立场不同,但都能各司其职,发挥作用,没有出现一相独大的局面。即便遭受史弥远“矫诏立帝”、专相十余年的情况,南宋君权仍有振作的空间。只可惜,理宗的革新措施多是隔靴搔痒,没有从根子上改善南宋弊政。“端平入洛”失败后,理宗一蹶不振,从此消极怠政,不但胆怯于收复失地,也对澄清弊政失去了耐心。

史弥远

理宗末年,朝政又是一片乌烟瘴气,君王的消极再次给权相趁虚而入的机会。到宋度宗和宋恭帝时期,贾似道专政,南宋相权的膨胀已成定局。

贾似道之所以权势熏天,是因为他既是权相,又是外戚。他本是一个嘉兴司仓的小官,靠着同父异母的姐姐贾贵妃的福气,一路高升,当上了太常丞、军器监乃至澧州知州,到宝祐六年(1258),贾似道私自乞和蒙古人,却对朝廷隐瞒此事,说:“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贾似道的弥天大谎本应被早早戳破,可叹宋皇昏庸,台谏荒废,任由贾似道摆布,他非但没有受责罚,还晋升为少师、卫国公。贾似道总揽军政大权后进一步垄断言路、镇压异己,时任左丞相吴潜、抗蒙将领曹世雄、高达等,先后被残杀、罢免。

贾似道的专权是钻了制度空子,但也和宋理宗、宋度宗过于放任有关。宋理宗到了晚年保守倦怠,沉迷于纵欲,对朝政的把控远不如端平初年,宋度宗没有乃父最初的朝气,却继承了乃父的毛病,他同样爱好声色,缺乏理政能力。宋度宗放心地拜贾似道为“师臣”,把国家大事交给权相,贾似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据清代毕浣的《续资治通鉴》记载,贾似道曾厉声对百官说:“你们这些人,若不是我提拔,怎有今天的地位!”不但百官怕他,连皇帝也怕他,据《论贾似道现象》一文:“宋度宗每次退朝总要等贾似道走出朝廷才敢坐下……咸纯十年(1274)三月,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贾似道竟动用皇帝的仪仗,为他的母亲大办丧事……”

南宋的政治,表面看是经历了一个先君权上扬,后权相膨胀的过程,但背后的原因,都是君主极其代理人权力过大时,政治秩序上缺乏限制他们的手段。南宋权相专权,大多是在君主暗弱的前提下的,也就是说,他其实是代理了君主空出来那部分权力,表面上他执行的是相权,实际上他代理了部分君权。这个弊端,就是因为在政治权力秩序分配下,给了君主太多权力,又没有可持续的制衡手段,所以只要君主暗弱,那部分膨胀的君权被宰相代理人行使,就容易出现权相的情况。这时候,宰相已经不是士大夫群体的代言人,他是一个背负着君主幽灵的独裁者。但是,他的问题在于,他总是依靠潜规则或者君主的空缺(隐匿)才得到这些权力,那终归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他的专断,容易激起政治的动荡,甚至政治秩序更大的损坏,当道义不再,高位者名不正,下面之人也就争相效仿,把争权、结党看得比维护秩序更重。

宋代百余年仁人志士的热血,就这么被庸弱的君主和贪婪的权相虚耗,当川北义军在奋力杀敌,保卫自己的家园,宋廷的权相则懒坐于西湖边,醉倒在温柔乡,即便襄阳危急,国难将至,他们还封锁消息,制造出歌舞升平的假象。一江春水东流去,千万甲胄埋荒野,直到蒙古大军深入腹地,南宋君臣从迷梦中醒来,贾似道这个权相也才终于倒台,并于1275年10月死于漳州城南五里外的一个厕所,死前高呼:“始终一节,为国任怨。”

来源:东方历史评论

原标题:宋朝衰亡与士大夫“黄金时代”的终结

最新更新时间:10/20 14:1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