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作家引路,编辑搭桥:儿童文学要如何吸引儿童读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作家引路,编辑搭桥:儿童文学要如何吸引儿童读书?

部分法国儿童觉得阅读会让他们过于“严肃”,变成“书呆子”从而失去社交机会——我们要如何让儿童文学真正走进儿童生活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实习生 汤明明

编辑 | 黄月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是好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意义在哪里?儿童能够接受何种程度的复杂故事?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此前曾以多篇文章分析了杨红樱和刘慈欣作品的“保险箱效应”郑渊洁作品的“危险性”以及中国民间童话故事的怪异色彩。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举办的“滋养童年的故事:谈当下中外儿童文学出版”论坛上,几位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编辑、出版人与研究者也分享了各自对童书创作与行业现状的看法。

“滋养童年的故事:谈当下中外儿童文学出版”论坛现场

作家和编辑为儿童阅读带路

实际上,一本童书图书从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到读者拿在手中,需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一头连着作者,一头连着儿童,出版社编辑是架在二者之间的桥梁。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皮尔多梅尼科·巴卡拉里奥(Pierdomenico Baccalario)从25岁开始写作,到现在已有20年之久。在最初创作尤利西斯·摩尔推理系列作品的时候,父亲是他的第一个读者,而作为教师的母亲也曾宽厚地为他指出作品中的缺点,纠正了他的一些错误想象,让他获得了继续写作下去的动力。巴卡拉里奥认为,作家应该做到简洁明了地和孩子沟通,并满足孩子们的期望。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皮尔多梅尼科·巴卡拉里奥

荷兰路易汀·塞特获夫儿童与青年文学资深出版人Thille Dop与法国伽利玛少儿出版社首席执行官Hedwige Pasquet都非常注重儿童文学的读者反馈。在她们看来,要想出版一本高品质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挖掘优秀的作者与有趣的故事,图书编辑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Thille Dop指出,图书编辑往往要在确定选题之前做大量调查工作,需要依靠敏锐的判断力知道市场的情况以及读者喜欢什么书,而童书制作完成后还要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通过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软件让书被更多人知道。

Hedwige Pasquet提到,目前童书市场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当今儿童有过多的选择,他们不一定非要通过阅读来获取想要的知识;对于法国的儿童来说,他们甚至会觉得阅读会让他们过于“严肃”,变成“书呆子”从而失去了社交的机会。在这个时候,编辑就要发挥桥梁作用,将读者和书籍联系起来,激发孩子的灵感,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更多的兴趣。另一方面,图书编辑也要不断大胆创新,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原有的认知领域。她以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为例,在此之前大多数编辑还认为儿童更适合看中短篇,而哈利·波特的成功正意味着儿童其实可以接纳更宽广、更丰富的主题,探讨更加严肃深刻的内容。    

细分中国本土儿童文学

在今年的上海童书展上,开卷数据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当下少儿图书市场从创作到销售等诸多面向的问题与趋势,其中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结论是童书领域“老书老人长期霸榜,新人新作乏力”。在论坛活动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分享了她对于国内童书类别的梳理和归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对开卷数据的一个具体补充和延展。

2019上海童书展“全球童书出版市场数据及趋势”论坛上的开卷数据

陈晖细分的第一种类型是“书写童年的记忆与成长的印象”,举例有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海栖的《有鸽子的夏天》,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谢华良的《陈土豆的红灯笼》,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的黄蓓伴的《野蜂飞舞》。这些作品呈现的往往是作家个人童年的乡土记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是一种陌生而可贵的阅读体验。

第二种类型是“聚焦时代及文化环境中的儿童生活”,比如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荆凡的《颜料坊的孩子》,以孩童的视角展现了颜料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赵菱的《大水》,以黄河南岸的豫东平原为背景,让主人公兰儿看到了爷爷是如何带领村民抵抗灾难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的彭学军的《黑指》,则以男孩黑指等三个孩子的童年成长故事,展现了瓷都在新时代的变迁。

第三类本土童书注重“思想内涵与文学艺术表现的美”,包括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徐鲁的《追寻》、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东华的《焰火》、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周晓枫的《星鱼》等作品。陈晖认为这类作品通过书写神话传说、乡间故事、校园生活,挑战了传统儿童文学写作的范式,拓宽了儿童文学的艺术空间。

第四类是“以个人化的写作呈现创作个性与风格”,比如接力出版社出版的薛涛的《孤单的少校》以东北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因为游戏厅倒闭百无聊赖的少年的故事,体现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和儿童内心的需求。

最后一类值得注意的是“在承接中拓展,在变化中突破”的作家,陈晖以曹文轩的《穿堂风》和《草鞋湾》、张之路的《吉祥时光》和《金雨滴》、秦文君的《宝塔》和《小青春》、董宏猷的《鬼娃子》和即将出版的《故宫:一千零一夜》、熊亮的《游侠小木客》为例,认为这些作品“在此前的创作风格上有所变革与更新,试图丰富儿童的阅读面向,扩宽知识领域”。

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撑起半边天

新蕾出版社的总编辑杨丽萍以“国际大奖小说”系列为例,介绍了外国儿童文学在国内译介的情况。“国际大奖小说”选本囊括了众多国际大奖作品,比如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林格伦纪念奖、英国卡内基文学奖、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等等。在她看来,儿童文学出版竞争力持久的关键在于要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及追求精品的态度。

新蕾也出版了不少涉及“女孩成长”主题的童书。德国作家米亚姆·普莱斯勒的《幸福来临时》以孤儿院为背景,女孩们通过彼此信任与帮助抵抗孤儿院内寂寞与单调的生活;米亚姆的另一本小说《苦涩巧克力》讲述了胖女孩艾芳如何应对对身体的不自信的故事;美国作家金伯莉·威乐丝的《人间有晴天》涉及如何和智力低下的母亲生活,怎样应对外祖母去世的伤痛以及青春期的自我认同;美国作家奥黛莉·克伦毕斯的《屋顶上的小孩》是关于两姐妹如何走出最小的妹妹夭折的悲伤并与姨妈相处的故事;美国作家孟尔·卡森·乐文的《魔法灰姑娘》讲述了与咒语搏斗并拯救心爱王子的女孩。杨丽萍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儿童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解决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困惑,认识到同情、关爱、理解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何与父母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学习怎样爱与被爱,这对于缺乏亲密关系教育的中国儿童来说极为重要。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有着不错的市场。英国儿童文学翻译家汪海兰(Helen Wang)指出,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童书要远远超过中译英童书。她展示了2019年7月中国童书销售前十和2019年8月英国童书销售前十的名单。前者依次为《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草房子》《狼王梦》《没头脑和不高兴》《笑猫日记》《墨多多迷境冒险》《米小圈脑筋急转弯:机灵小神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米小圈脑筋急转弯:机灵小神童》——十分之三为外国作品译本,榜单前两位的作者分别为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和美国作家E·B·怀特。与之对照,英国销量前十榜单上的所有童书均为本土书籍。这一结论也与此前开卷给出的数据相符:引进版图书占据重要地位,占据近四成码洋。

汪海兰分享她对于中国童书销售榜单的观察

汪海兰认为,中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虽因“淘气包马小跳”和“笑猫日记”系列在国内家喻户晓,但缺乏相应的译介。孙悟空或哪吒和美国的哈利·波特一样是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也希望能有像哈利·波特一样成功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为此,她和致力于中文文学译介的“纸托邦”(Paper Republic)、利兹大学当代话语文学研究中心、Chinese books for young readers等平台展开合作,努力让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被更多孩子知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作家引路,编辑搭桥:儿童文学要如何吸引儿童读书?

部分法国儿童觉得阅读会让他们过于“严肃”,变成“书呆子”从而失去社交机会——我们要如何让儿童文学真正走进儿童生活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实习生 汤明明

编辑 | 黄月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是好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意义在哪里?儿童能够接受何种程度的复杂故事?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此前曾以多篇文章分析了杨红樱和刘慈欣作品的“保险箱效应”郑渊洁作品的“危险性”以及中国民间童话故事的怪异色彩。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举办的“滋养童年的故事:谈当下中外儿童文学出版”论坛上,几位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编辑、出版人与研究者也分享了各自对童书创作与行业现状的看法。

“滋养童年的故事:谈当下中外儿童文学出版”论坛现场

作家和编辑为儿童阅读带路

实际上,一本童书图书从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到读者拿在手中,需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一头连着作者,一头连着儿童,出版社编辑是架在二者之间的桥梁。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皮尔多梅尼科·巴卡拉里奥(Pierdomenico Baccalario)从25岁开始写作,到现在已有20年之久。在最初创作尤利西斯·摩尔推理系列作品的时候,父亲是他的第一个读者,而作为教师的母亲也曾宽厚地为他指出作品中的缺点,纠正了他的一些错误想象,让他获得了继续写作下去的动力。巴卡拉里奥认为,作家应该做到简洁明了地和孩子沟通,并满足孩子们的期望。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皮尔多梅尼科·巴卡拉里奥

荷兰路易汀·塞特获夫儿童与青年文学资深出版人Thille Dop与法国伽利玛少儿出版社首席执行官Hedwige Pasquet都非常注重儿童文学的读者反馈。在她们看来,要想出版一本高品质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挖掘优秀的作者与有趣的故事,图书编辑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Thille Dop指出,图书编辑往往要在确定选题之前做大量调查工作,需要依靠敏锐的判断力知道市场的情况以及读者喜欢什么书,而童书制作完成后还要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通过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软件让书被更多人知道。

Hedwige Pasquet提到,目前童书市场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当今儿童有过多的选择,他们不一定非要通过阅读来获取想要的知识;对于法国的儿童来说,他们甚至会觉得阅读会让他们过于“严肃”,变成“书呆子”从而失去了社交的机会。在这个时候,编辑就要发挥桥梁作用,将读者和书籍联系起来,激发孩子的灵感,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更多的兴趣。另一方面,图书编辑也要不断大胆创新,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原有的认知领域。她以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为例,在此之前大多数编辑还认为儿童更适合看中短篇,而哈利·波特的成功正意味着儿童其实可以接纳更宽广、更丰富的主题,探讨更加严肃深刻的内容。    

细分中国本土儿童文学

在今年的上海童书展上,开卷数据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当下少儿图书市场从创作到销售等诸多面向的问题与趋势,其中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结论是童书领域“老书老人长期霸榜,新人新作乏力”。在论坛活动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分享了她对于国内童书类别的梳理和归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对开卷数据的一个具体补充和延展。

2019上海童书展“全球童书出版市场数据及趋势”论坛上的开卷数据

陈晖细分的第一种类型是“书写童年的记忆与成长的印象”,举例有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海栖的《有鸽子的夏天》,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谢华良的《陈土豆的红灯笼》,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的黄蓓伴的《野蜂飞舞》。这些作品呈现的往往是作家个人童年的乡土记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是一种陌生而可贵的阅读体验。

第二种类型是“聚焦时代及文化环境中的儿童生活”,比如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荆凡的《颜料坊的孩子》,以孩童的视角展现了颜料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赵菱的《大水》,以黄河南岸的豫东平原为背景,让主人公兰儿看到了爷爷是如何带领村民抵抗灾难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的彭学军的《黑指》,则以男孩黑指等三个孩子的童年成长故事,展现了瓷都在新时代的变迁。

第三类本土童书注重“思想内涵与文学艺术表现的美”,包括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徐鲁的《追寻》、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东华的《焰火》、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周晓枫的《星鱼》等作品。陈晖认为这类作品通过书写神话传说、乡间故事、校园生活,挑战了传统儿童文学写作的范式,拓宽了儿童文学的艺术空间。

第四类是“以个人化的写作呈现创作个性与风格”,比如接力出版社出版的薛涛的《孤单的少校》以东北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因为游戏厅倒闭百无聊赖的少年的故事,体现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和儿童内心的需求。

最后一类值得注意的是“在承接中拓展,在变化中突破”的作家,陈晖以曹文轩的《穿堂风》和《草鞋湾》、张之路的《吉祥时光》和《金雨滴》、秦文君的《宝塔》和《小青春》、董宏猷的《鬼娃子》和即将出版的《故宫:一千零一夜》、熊亮的《游侠小木客》为例,认为这些作品“在此前的创作风格上有所变革与更新,试图丰富儿童的阅读面向,扩宽知识领域”。

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撑起半边天

新蕾出版社的总编辑杨丽萍以“国际大奖小说”系列为例,介绍了外国儿童文学在国内译介的情况。“国际大奖小说”选本囊括了众多国际大奖作品,比如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林格伦纪念奖、英国卡内基文学奖、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等等。在她看来,儿童文学出版竞争力持久的关键在于要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及追求精品的态度。

新蕾也出版了不少涉及“女孩成长”主题的童书。德国作家米亚姆·普莱斯勒的《幸福来临时》以孤儿院为背景,女孩们通过彼此信任与帮助抵抗孤儿院内寂寞与单调的生活;米亚姆的另一本小说《苦涩巧克力》讲述了胖女孩艾芳如何应对对身体的不自信的故事;美国作家金伯莉·威乐丝的《人间有晴天》涉及如何和智力低下的母亲生活,怎样应对外祖母去世的伤痛以及青春期的自我认同;美国作家奥黛莉·克伦毕斯的《屋顶上的小孩》是关于两姐妹如何走出最小的妹妹夭折的悲伤并与姨妈相处的故事;美国作家孟尔·卡森·乐文的《魔法灰姑娘》讲述了与咒语搏斗并拯救心爱王子的女孩。杨丽萍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儿童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解决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困惑,认识到同情、关爱、理解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何与父母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学习怎样爱与被爱,这对于缺乏亲密关系教育的中国儿童来说极为重要。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有着不错的市场。英国儿童文学翻译家汪海兰(Helen Wang)指出,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童书要远远超过中译英童书。她展示了2019年7月中国童书销售前十和2019年8月英国童书销售前十的名单。前者依次为《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草房子》《狼王梦》《没头脑和不高兴》《笑猫日记》《墨多多迷境冒险》《米小圈脑筋急转弯:机灵小神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米小圈脑筋急转弯:机灵小神童》——十分之三为外国作品译本,榜单前两位的作者分别为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和美国作家E·B·怀特。与之对照,英国销量前十榜单上的所有童书均为本土书籍。这一结论也与此前开卷给出的数据相符:引进版图书占据重要地位,占据近四成码洋。

汪海兰分享她对于中国童书销售榜单的观察

汪海兰认为,中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虽因“淘气包马小跳”和“笑猫日记”系列在国内家喻户晓,但缺乏相应的译介。孙悟空或哪吒和美国的哈利·波特一样是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也希望能有像哈利·波特一样成功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为此,她和致力于中文文学译介的“纸托邦”(Paper Republic)、利兹大学当代话语文学研究中心、Chinese books for young readers等平台展开合作,努力让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被更多孩子知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