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艺术家开始用艺术讨论公共议题,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艺术家开始用艺术讨论公共议题,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

会动的房间、玻璃、装饰艺术、松山智一、美国流行文化、AI、感性沙丘、瑞士风景、抽象绘画、东北亚纪事、中东铁路……

记者 | 陈佳靖 林子人

编辑 | 林子人

【上海】

张恩利个展:会动的房间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7日-2021年3月7日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门票:免费

“会动的房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摄影:林子人

“会动的房间”是艺术家张恩利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个展。展览由侯瀚如策展,集中呈现了艺术家过往30年艺术生涯各阶段的百余件绘画作品,以及根据博物馆空间全新创作的多件沉浸式绘画装置“空间绘画”。

1990年代末,张恩利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他的早期绘画聚焦改革开放时期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表现时代剧变下的复杂人性。2000年后,他开始创作静物画,把纸箱、水桶、水管、器皿等“容器”作为绘画对象,指涉人与物的关系中折射出的身份认同、空虚和依赖。2007年后,他开始在墙面和建筑部件上直接作画,让绘画成为空间的一部分,形成了“空间绘画”的创作风格。“会动的房间”,指的是张恩利利用成百上千个纸箱搭建出一个个临时的私人空间,在“会动的房间”内,他泼墨挥毫。此次展览中最壮观的一件作品就是这样的一幅“空间绘画”:由纸箱搭建起的临时空间几乎占满了整个展厅,纸箱累叠而成的墙壁高耸得需要观众仰起头看。穿过“门洞”,观众将瞬间被充满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之墙包围。

(同期举办的展览还包括“M/M上海制造”。)

重置:“退火”五周年特别大展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7日-2021年10月31日

展览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

门票:免费

杨心广,《玻璃大肠》,2016

“退火”,是玻璃制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炙热的熔料在上千度的温度下被塑型,随后经过加热、保温、慢冷、快冷四个退火步骤,使其减缓冷却速度的同时降低玻璃的永久应力。如何退火,也是自2015年以来参与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的艺术家们在熟悉玻璃这一材质时的必修课——他们被要求利用玻璃材料,创作大型装置作品。

“重置”展示了过去五年来受邀参与项目的八位当代艺术家张鼎、廖斐、杨心广、毕蓉蓉、林天苗、刘建华、孙逊、朴庆根的委约作品。艺术家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把玩”玻璃透明、易碎的特性,打破观众对这一物质的惯常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展品走出了博物馆的“白盒子”,被放置在散布在博物馆户外的特制“蓝盒子”集装箱里。它们邀请观众随意漫步,与艺术不期而遇。

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2日-2021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厅3

门票:90-100元

马塞尔·万德斯,《糖椅》,2010

“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第二个特展。就如展览标题所示,展览展示了设计师和艺术家如何从自然不可捉摸之美中汲取灵感,融入日常设计中。“设计与奇思”中的大部分作品来自蓬皮杜中心馆藏,同时展出的还有12位中国设计师的创作(部分为此次展览的委约创作),它们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髓,又有当代文化的加持;既有手工艺品的精细,又有数字科技的神奇。它们向我们展现了常见室内装饰——比如一张椅子、一个书架——在功能之外的,令人惊叹的无限可能性。

展览策展人、蓬皮杜中心设计和未来工业收藏部负责人玛丽-昂热·布拉耶尔(Marie-Ange Brayer)表示,“从古典时代到新艺术运动,装饰与大自然一直以来都是息息相通的。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展览和观众一起探讨装饰在当代设计中的角色以及相互的影响。”

(同期举办的展览还包括“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穿越——亲子沉浸式装置展”。)

松山智一:自然可解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2日-2021年1月24日

展览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门票:140元(联票)

松山智一,《桌面上的乌托邦》,2020

“自然可解”是松山智一在中国大陆的首场个展,展出作品包含他标志性的异形油画和雕塑。松山智一出生于日本,后移民美国,如今在纽约工作生活。他十分强调自己的日裔美国艺术家身份,表示自己的艺术生涯完全得益于这种多元的文化背景。若是仔细观察他的作品,你能立刻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的作品融合了东方和西方、古典和现代等种种异质元素,最后呈现出了是充满后现代意味的、反映某种“全球公民”雅痞趣味的“大杂烩”——你能看到浮世绘式的填色方式、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中国宫廷画传统中的写实动物、当代生活的某个瞬间……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2020年,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亦受到了强烈冲击。值得注意的是,松山智一在他的最新作品中对疫情做出了松弛温暖的回应。《桌面上的乌托邦》描绘的是一个处于居家隔离状态下的人,他正在用手提电脑工作,桌上有一瓶倾倒的消毒洗手液。松山智一提醒观众注意画面中的动物们——动物和人以及动物之间都没有眼神交流,艺术家表示这暗示了即使在隔离期人的行动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他们也会为自己的隐私和尊严找到某种表达方式。大型雕塑作品《热带天堂》的灵感来自今年夏天纽约经历的一场热带风暴。艺术家看到风暴过境造成的严重破坏,而人们依然淡定地生活,这让他相信人类的韧性。作品是一个被打碎的卧倒在地的“人”,他的躯体虽然已经破碎但迟早会修复,如佛家所说的“涅槃重生”。

(同期举办的展览还包括“刘韡:散场/Over”“叶茂中画展”“心不为形役——从孤舟草堂到桃源江南”。)

Alex Da Corte 橡胶铅笔恶魔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3日-2021年1月17日

展览地点:Prada荣宅

门票:60元

《橡胶铅笔恶魔》,Prada荣宅展览现场

《橡胶铅笔恶魔》是美国艺术家Alex Da Corte创作于2018年的循环影像作品,涵盖序幕和57个章节。该作品曾在2019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展出,此次在Prada荣宅展出的版本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艺术家通过分布在两个主楼层的19个不同颜色的大型背投影立方体,放映57个章节中的51幕。这些立方体与空间相互呼应,将荣宅装扮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梦幻城堡。Da Corte称,他喜欢摆弄颜色,探究颜色和人类情感之间的关系。

《橡胶铅笔恶魔》的创作过程历时三年,从剧本、布景设计搭建到服装制作、配乐选择和出镜演出,Da Corte皆亲力亲为。整部作品是向美国著名电视人、木偶师弗雷德·罗杰斯(Fred Rogers)致敬,他的学前教育节目《罗杰斯先生的邻居》(Mister Rogers’ Neighborhood)于1968年至2001年播出,影响了无数美国孩子。“我认为罗杰斯先生很有同情心,他会很细心地解决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Da Corte称。

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美国流行文化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和视觉元素,比如兔八哥、大力水手、辛普森、粉红豹——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它们也毫不陌生。在流动性停滞、全球化的意义遭遇越来越多质疑的当下看这件作品,或许会唤起更多作品之外的思索。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4日-2021年1月31日

展览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门票:50元-100元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

仿真机器人“索菲亚(Sophia)”获得了沙特国籍;亚马逊智能助手“艾莉克莎(Alexa)”屡次被录下发出“可怖笑声”的瞬间。本次展览以这两个AI创造物为题眼,探讨科技变革,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是“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2018年得主龙星如的策展作品,该展曾与2019年在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展出。

此次在上海展出的版本规模稍小(共计十件作品),但依然不乏强有力的视觉呈现和内容表达。在美国艺术家伊万·罗斯(Ivan Roth)的新作《红线》中,艺术家造访了造访了全球海底光缆的信号发射点,通过红外摄像头拍下这些风景,实时传输到展厅屏幕上,让观众直面我们每日赖以生存、无远弗届却无形无状的互联网的物质性。英国艺术家杰克·艾维斯(Jack Elwes)从YouTube上自动抓取了超过50小时的科技巨头高管访谈,剪辑保留下访谈中提及的数字,连缀成一段不知所云的视频,似是对基于增长和扩张的资本主义经济逻辑有所指涉。在《人工智能系统解剖学》中,一台被解剖的“艾莉克莎”背后展示的是这样一台设备从生产、流通到消费、报废回收的整个产业链条说明图。这件作品的创作者之一凯特·克劳福德(Kate Crawford)是纽约大学特聘教授、微软纽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当艺术家开始用艺术讨论公共议题,当学者受邀在艺术展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我们不禁开始思考艺术作为一种社会评论媒介,在记录时代上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同期举办的展览还包括“摩耶精舍:张大千的园林”“安德烈·布特兹:光、色彩与希望”。)

【北京】

感性沙丘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8日-2020年12月13日

展览地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北京市朝阳798艺术区南门万红里甲31号)

门票:免费

朱丽瑾《内-外》,2020,影像装置

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当代艺术的十五个论题》中写道:“艺术是一个真理过程,而这个真理往往是关于知觉或感性的真理”。展览“感性沙丘”旨在回应在全面复苏的景观社会中,现实坍缩为虚拟现实之后人类所普遍面临的感性危机。

展览分为两个章节:“沙丘导航”和“迷路手册”。在远离城市基建的沙丘地带,导航是无用之物,而展览中十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则试图为观众构建新的情境,让人重新寻找和恢复遗失的方向感。如果说感性的衰竭,意味着判断力的丧失与审美的终结,那么艺术将终其使命,去恢复人之初的身体经验与洞察能力,重建人的主体性。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4日-2021年1月31日

展览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门票:免费

奥尔加·卡菲罗《听》系列,2019

覆盖着积雪的绵延山脉、波光淋漓的湖面、充满神秘气质的山谷……这些不断变化的风景塑造了瑞士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也同时挑战着旅行者的视觉经验和感知。

本次展览以瑞士的地理环境作为隐喻,将从地理、神话、科技和日常相关等不同维度考察与这个国家社会、文化相关的摄影和相关媒介的作品,在展现一个融合和复杂的当代瑞士的同时,侧面考察瑞士当代图像创作的独特之处。展览共挑选了7位引领瑞士当代摄影的摄影艺术家,以及两位曾经参与瑞士驻留项目的中国摄影家的9组作品。他们的作品所构建出的诸多线索层层叠加,带领观者在当代瑞士的视觉世界中穿行。

绘画与存在——中日韩抽象绘画巡回展

展览时间:10月31日 - 12月12日

展览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门票:50元

余友涵《2019-5-4》,布上丙烯,157 × 208 cm,2019

展览将展出来自中国、日本、韩国35位重要艺术家的抽象绘画作品,尝试将20世纪50年代肇始的日本“具体派”、70年代活跃于韩国的单色绘画,以及中国从80年代晚期出现并发展至今的抽象绘画相连接。参展的中国艺术家既涵盖自八九十年代起就活跃于抽象艺术领域的尚扬、余友涵、梁铨、朱金石等,亦包含近年来创作显著的薛峰、欧劲、张雪瑞等。

中国艺术家在80年代后,受到西方影响开始了抽象艺术的创作。在“85新潮”时期开启抽象实践的艺术家,大多数以抽象艺术作为反叛与颠覆艺术体制及主流价值标准的工具,以确立一种新的价值观。90年代以后,艺术家们开始发展具有个人风格的抽象绘画创作方式,“笔触抽象”、“观念抽象”、“硬边抽象”……而今,艺术家们进行着媒介、质地、形状、观念的实验,他们更加注重日常化个体经验的表达,探索个人的方法论及艺术史上下文关系。

东北亚纪事:1900—1949的满铁、战俘与遣返

展览时间:10月24日-11月29日

展览地点:空间站(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门票:50元

王希奇《日侨俘大遣返 206》,丙烯,35 x 25 cm,2015年

这是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王希奇的最新个展。从2011年起,王希奇长期关注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的艺术表达与视觉呈现,并在搜集到大量关于上世纪前半叶东北亚地区的档案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审视历史的创作。

回顾上世纪,东北亚作为一个地区在地缘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俄密约》的特许下,俄国从19世纪90年代末期起开始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铁路,将“中东铁路”延伸至中国东北腹地。日俄战争和二战的爆发进一步使中国东北成为各国国力比拼的赛场,而“满铁”作为远东地区中枢神经的重要一段,深刻地影响着东北亚的局势。

此次展出的作品重新审视了满铁和港口在复杂的战争历史中所处承担的经济和政治的地位,王希奇以肖像研究的方式重现了美军战俘和遣返日侨俘的个体档案,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基本的精神状态。这些肖像体现了个人如何在时代的地缘性政治的动荡中被迫流转,以及他们所携带的历史创伤的集体心理经验。

中东铁路:赵刚

展览时间:10月24日–12月13日

展览地点:长征空间

门票:免费

展览现场

现实中的中东铁路是1896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中俄密约》的产物。它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南至旅顺,最东延展到绥芬河。而作为一个艺术项目,“中东铁路”由出生于齐齐哈尔、成长于哈尔滨的艺术家张慧和生活在北京的满族人赵刚在2019年共同发起。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行走”,两位艺术家启程于2019年7月15日,赵刚骑摩托车从北京出发、至满洲里往东行,张慧乘火车从大连旅顺往西行,双方于9天后在哈尔滨相会,并与一群东北议题的研究者和关心者展开了一系列行走中的研讨。第二阶段则伴随着两位艺术家在行走中和行走后各自的创作展开。

本次展览将展出赵刚从“行走”的初始阶段至疫情爆发以来创作的共102件绘画作品。赵刚的满人血统及其全球流浪经历,使东北成为他持续探索身份、历史及文化混杂性的载体。整个展览袒露着赵刚的善感与浪漫,既是他个人记忆和情感的直接表达,也是他推翻既有叙事模式、对绘画语言持续不断的反思。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艺术家开始用艺术讨论公共议题,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

会动的房间、玻璃、装饰艺术、松山智一、美国流行文化、AI、感性沙丘、瑞士风景、抽象绘画、东北亚纪事、中东铁路……

记者 | 陈佳靖 林子人

编辑 | 林子人

【上海】

张恩利个展:会动的房间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7日-2021年3月7日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门票:免费

“会动的房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摄影:林子人

“会动的房间”是艺术家张恩利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个展。展览由侯瀚如策展,集中呈现了艺术家过往30年艺术生涯各阶段的百余件绘画作品,以及根据博物馆空间全新创作的多件沉浸式绘画装置“空间绘画”。

1990年代末,张恩利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他的早期绘画聚焦改革开放时期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表现时代剧变下的复杂人性。2000年后,他开始创作静物画,把纸箱、水桶、水管、器皿等“容器”作为绘画对象,指涉人与物的关系中折射出的身份认同、空虚和依赖。2007年后,他开始在墙面和建筑部件上直接作画,让绘画成为空间的一部分,形成了“空间绘画”的创作风格。“会动的房间”,指的是张恩利利用成百上千个纸箱搭建出一个个临时的私人空间,在“会动的房间”内,他泼墨挥毫。此次展览中最壮观的一件作品就是这样的一幅“空间绘画”:由纸箱搭建起的临时空间几乎占满了整个展厅,纸箱累叠而成的墙壁高耸得需要观众仰起头看。穿过“门洞”,观众将瞬间被充满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之墙包围。

(同期举办的展览还包括“M/M上海制造”。)

重置:“退火”五周年特别大展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7日-2021年10月31日

展览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

门票:免费

杨心广,《玻璃大肠》,2016

“退火”,是玻璃制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炙热的熔料在上千度的温度下被塑型,随后经过加热、保温、慢冷、快冷四个退火步骤,使其减缓冷却速度的同时降低玻璃的永久应力。如何退火,也是自2015年以来参与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的艺术家们在熟悉玻璃这一材质时的必修课——他们被要求利用玻璃材料,创作大型装置作品。

“重置”展示了过去五年来受邀参与项目的八位当代艺术家张鼎、廖斐、杨心广、毕蓉蓉、林天苗、刘建华、孙逊、朴庆根的委约作品。艺术家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把玩”玻璃透明、易碎的特性,打破观众对这一物质的惯常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展品走出了博物馆的“白盒子”,被放置在散布在博物馆户外的特制“蓝盒子”集装箱里。它们邀请观众随意漫步,与艺术不期而遇。

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2日-2021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厅3

门票:90-100元

马塞尔·万德斯,《糖椅》,2010

“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第二个特展。就如展览标题所示,展览展示了设计师和艺术家如何从自然不可捉摸之美中汲取灵感,融入日常设计中。“设计与奇思”中的大部分作品来自蓬皮杜中心馆藏,同时展出的还有12位中国设计师的创作(部分为此次展览的委约创作),它们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髓,又有当代文化的加持;既有手工艺品的精细,又有数字科技的神奇。它们向我们展现了常见室内装饰——比如一张椅子、一个书架——在功能之外的,令人惊叹的无限可能性。

展览策展人、蓬皮杜中心设计和未来工业收藏部负责人玛丽-昂热·布拉耶尔(Marie-Ange Brayer)表示,“从古典时代到新艺术运动,装饰与大自然一直以来都是息息相通的。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展览和观众一起探讨装饰在当代设计中的角色以及相互的影响。”

(同期举办的展览还包括“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穿越——亲子沉浸式装置展”。)

松山智一:自然可解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2日-2021年1月24日

展览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门票:140元(联票)

松山智一,《桌面上的乌托邦》,2020

“自然可解”是松山智一在中国大陆的首场个展,展出作品包含他标志性的异形油画和雕塑。松山智一出生于日本,后移民美国,如今在纽约工作生活。他十分强调自己的日裔美国艺术家身份,表示自己的艺术生涯完全得益于这种多元的文化背景。若是仔细观察他的作品,你能立刻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的作品融合了东方和西方、古典和现代等种种异质元素,最后呈现出了是充满后现代意味的、反映某种“全球公民”雅痞趣味的“大杂烩”——你能看到浮世绘式的填色方式、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中国宫廷画传统中的写实动物、当代生活的某个瞬间……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2020年,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亦受到了强烈冲击。值得注意的是,松山智一在他的最新作品中对疫情做出了松弛温暖的回应。《桌面上的乌托邦》描绘的是一个处于居家隔离状态下的人,他正在用手提电脑工作,桌上有一瓶倾倒的消毒洗手液。松山智一提醒观众注意画面中的动物们——动物和人以及动物之间都没有眼神交流,艺术家表示这暗示了即使在隔离期人的行动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他们也会为自己的隐私和尊严找到某种表达方式。大型雕塑作品《热带天堂》的灵感来自今年夏天纽约经历的一场热带风暴。艺术家看到风暴过境造成的严重破坏,而人们依然淡定地生活,这让他相信人类的韧性。作品是一个被打碎的卧倒在地的“人”,他的躯体虽然已经破碎但迟早会修复,如佛家所说的“涅槃重生”。

(同期举办的展览还包括“刘韡:散场/Over”“叶茂中画展”“心不为形役——从孤舟草堂到桃源江南”。)

Alex Da Corte 橡胶铅笔恶魔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3日-2021年1月17日

展览地点:Prada荣宅

门票:60元

《橡胶铅笔恶魔》,Prada荣宅展览现场

《橡胶铅笔恶魔》是美国艺术家Alex Da Corte创作于2018年的循环影像作品,涵盖序幕和57个章节。该作品曾在2019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展出,此次在Prada荣宅展出的版本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艺术家通过分布在两个主楼层的19个不同颜色的大型背投影立方体,放映57个章节中的51幕。这些立方体与空间相互呼应,将荣宅装扮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梦幻城堡。Da Corte称,他喜欢摆弄颜色,探究颜色和人类情感之间的关系。

《橡胶铅笔恶魔》的创作过程历时三年,从剧本、布景设计搭建到服装制作、配乐选择和出镜演出,Da Corte皆亲力亲为。整部作品是向美国著名电视人、木偶师弗雷德·罗杰斯(Fred Rogers)致敬,他的学前教育节目《罗杰斯先生的邻居》(Mister Rogers’ Neighborhood)于1968年至2001年播出,影响了无数美国孩子。“我认为罗杰斯先生很有同情心,他会很细心地解决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Da Corte称。

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美国流行文化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和视觉元素,比如兔八哥、大力水手、辛普森、粉红豹——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它们也毫不陌生。在流动性停滞、全球化的意义遭遇越来越多质疑的当下看这件作品,或许会唤起更多作品之外的思索。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4日-2021年1月31日

展览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门票:50元-100元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

仿真机器人“索菲亚(Sophia)”获得了沙特国籍;亚马逊智能助手“艾莉克莎(Alexa)”屡次被录下发出“可怖笑声”的瞬间。本次展览以这两个AI创造物为题眼,探讨科技变革,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是“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2018年得主龙星如的策展作品,该展曾与2019年在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展出。

此次在上海展出的版本规模稍小(共计十件作品),但依然不乏强有力的视觉呈现和内容表达。在美国艺术家伊万·罗斯(Ivan Roth)的新作《红线》中,艺术家造访了造访了全球海底光缆的信号发射点,通过红外摄像头拍下这些风景,实时传输到展厅屏幕上,让观众直面我们每日赖以生存、无远弗届却无形无状的互联网的物质性。英国艺术家杰克·艾维斯(Jack Elwes)从YouTube上自动抓取了超过50小时的科技巨头高管访谈,剪辑保留下访谈中提及的数字,连缀成一段不知所云的视频,似是对基于增长和扩张的资本主义经济逻辑有所指涉。在《人工智能系统解剖学》中,一台被解剖的“艾莉克莎”背后展示的是这样一台设备从生产、流通到消费、报废回收的整个产业链条说明图。这件作品的创作者之一凯特·克劳福德(Kate Crawford)是纽约大学特聘教授、微软纽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当艺术家开始用艺术讨论公共议题,当学者受邀在艺术展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我们不禁开始思考艺术作为一种社会评论媒介,在记录时代上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同期举办的展览还包括“摩耶精舍:张大千的园林”“安德烈·布特兹:光、色彩与希望”。)

【北京】

感性沙丘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8日-2020年12月13日

展览地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北京市朝阳798艺术区南门万红里甲31号)

门票:免费

朱丽瑾《内-外》,2020,影像装置

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当代艺术的十五个论题》中写道:“艺术是一个真理过程,而这个真理往往是关于知觉或感性的真理”。展览“感性沙丘”旨在回应在全面复苏的景观社会中,现实坍缩为虚拟现实之后人类所普遍面临的感性危机。

展览分为两个章节:“沙丘导航”和“迷路手册”。在远离城市基建的沙丘地带,导航是无用之物,而展览中十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则试图为观众构建新的情境,让人重新寻找和恢复遗失的方向感。如果说感性的衰竭,意味着判断力的丧失与审美的终结,那么艺术将终其使命,去恢复人之初的身体经验与洞察能力,重建人的主体性。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4日-2021年1月31日

展览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门票:免费

奥尔加·卡菲罗《听》系列,2019

覆盖着积雪的绵延山脉、波光淋漓的湖面、充满神秘气质的山谷……这些不断变化的风景塑造了瑞士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也同时挑战着旅行者的视觉经验和感知。

本次展览以瑞士的地理环境作为隐喻,将从地理、神话、科技和日常相关等不同维度考察与这个国家社会、文化相关的摄影和相关媒介的作品,在展现一个融合和复杂的当代瑞士的同时,侧面考察瑞士当代图像创作的独特之处。展览共挑选了7位引领瑞士当代摄影的摄影艺术家,以及两位曾经参与瑞士驻留项目的中国摄影家的9组作品。他们的作品所构建出的诸多线索层层叠加,带领观者在当代瑞士的视觉世界中穿行。

绘画与存在——中日韩抽象绘画巡回展

展览时间:10月31日 - 12月12日

展览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门票:50元

余友涵《2019-5-4》,布上丙烯,157 × 208 cm,2019

展览将展出来自中国、日本、韩国35位重要艺术家的抽象绘画作品,尝试将20世纪50年代肇始的日本“具体派”、70年代活跃于韩国的单色绘画,以及中国从80年代晚期出现并发展至今的抽象绘画相连接。参展的中国艺术家既涵盖自八九十年代起就活跃于抽象艺术领域的尚扬、余友涵、梁铨、朱金石等,亦包含近年来创作显著的薛峰、欧劲、张雪瑞等。

中国艺术家在80年代后,受到西方影响开始了抽象艺术的创作。在“85新潮”时期开启抽象实践的艺术家,大多数以抽象艺术作为反叛与颠覆艺术体制及主流价值标准的工具,以确立一种新的价值观。90年代以后,艺术家们开始发展具有个人风格的抽象绘画创作方式,“笔触抽象”、“观念抽象”、“硬边抽象”……而今,艺术家们进行着媒介、质地、形状、观念的实验,他们更加注重日常化个体经验的表达,探索个人的方法论及艺术史上下文关系。

东北亚纪事:1900—1949的满铁、战俘与遣返

展览时间:10月24日-11月29日

展览地点:空间站(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门票:50元

王希奇《日侨俘大遣返 206》,丙烯,35 x 25 cm,2015年

这是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王希奇的最新个展。从2011年起,王希奇长期关注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的艺术表达与视觉呈现,并在搜集到大量关于上世纪前半叶东北亚地区的档案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审视历史的创作。

回顾上世纪,东北亚作为一个地区在地缘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俄密约》的特许下,俄国从19世纪90年代末期起开始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铁路,将“中东铁路”延伸至中国东北腹地。日俄战争和二战的爆发进一步使中国东北成为各国国力比拼的赛场,而“满铁”作为远东地区中枢神经的重要一段,深刻地影响着东北亚的局势。

此次展出的作品重新审视了满铁和港口在复杂的战争历史中所处承担的经济和政治的地位,王希奇以肖像研究的方式重现了美军战俘和遣返日侨俘的个体档案,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基本的精神状态。这些肖像体现了个人如何在时代的地缘性政治的动荡中被迫流转,以及他们所携带的历史创伤的集体心理经验。

中东铁路:赵刚

展览时间:10月24日–12月13日

展览地点:长征空间

门票:免费

展览现场

现实中的中东铁路是1896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中俄密约》的产物。它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南至旅顺,最东延展到绥芬河。而作为一个艺术项目,“中东铁路”由出生于齐齐哈尔、成长于哈尔滨的艺术家张慧和生活在北京的满族人赵刚在2019年共同发起。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行走”,两位艺术家启程于2019年7月15日,赵刚骑摩托车从北京出发、至满洲里往东行,张慧乘火车从大连旅顺往西行,双方于9天后在哈尔滨相会,并与一群东北议题的研究者和关心者展开了一系列行走中的研讨。第二阶段则伴随着两位艺术家在行走中和行走后各自的创作展开。

本次展览将展出赵刚从“行走”的初始阶段至疫情爆发以来创作的共102件绘画作品。赵刚的满人血统及其全球流浪经历,使东北成为他持续探索身份、历史及文化混杂性的载体。整个展览袒露着赵刚的善感与浪漫,既是他个人记忆和情感的直接表达,也是他推翻既有叙事模式、对绘画语言持续不断的反思。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