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火车上的摄影师”王福春逝世,他为中国铁路留下了一部历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火车上的摄影师”王福春逝世,他为中国铁路留下了一部历史

王福春相信,“火车上的故事是变少了,但从未消失。”

摄影师王福春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如果你曾乘坐过上世纪80、90年代的绿皮火车,发现有一个中年男子总在车厢里来回走动,还不老实地到处乱看,好像随时要从外套里掏出什么来,那么,你很有可能遇到了“职业小偷”王福春。“职业小偷”是王福春对自己摄影师身份的调侃——他偷的不是财物,而是相机镜头中的故事,特别是那些发生在火车上的人情百态。昨日,王福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王福春与火车铁路可谓缘分不浅。1963年,他考入哈尔滨铁路局绥化铁路机车司机学校,后进入当地铁路部门,成为一名工会干事。那时,他主要的工作并不是摄影,而是“写写画画搞宣传”。直到一次宣传工作,工会领导安排他给劳模拍照片,他便拿起一台国产海鸥牌相机拍了起来,此后彻底迷上了这门记录人间影像的技术。80年代,王福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摄影,拍的照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他借着工作之便,跑遍了全国铁路各线,顺手开启了“火车上的中国人”系列,一拍就是40年。

对于王福春来说,火车就是他最熟悉的社会,社会上有什么,火车上就有什么。从他的照片里,人们的的确确看到了一个流动的小社会:身穿各种流行时装的青年男女乃至小狗小猫堂而皇之地在卧铺上占有一席之地;风靡全国的麻将牌打个不停;孩子送别亲人时的哭闹、站台上小贩的叫卖、情侣间的含情脉脉、车厢里的拥挤不堪……这些黑白照片反映了中国人旅途生活的真实瞬间,也记录了80、90年代的一段珍贵历史。2001年,王福春出版了《火车上的中国人》画册,其中的作品是他从上千次行程中拍摄的万余张底片里筛选出来的。次年,他获得中国摄影师“阿尔卡特”大奖。从此,“火车”和“摄影”几乎成了王福春的代名词。

《火车上的中国人》
王福春 著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6月

要在车厢里做一个偷表情、偷故事的“小偷”并不容易。2017年,王福春曾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上与听众们分享了他的火车“历险记”。9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他差点为摄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一趟从哈尔滨开往上海的列车上,王福春想走去另一节车厢,却被卡在满满当当的乘客中,这时,列车突然紧急制动,他便从车上下来,试图从站台走去另一节车厢,不料还没上车,火车便开动了。一般旅客或许会选择乘坐下一趟车,但王福春却没得选——“我的摄影包还在车上,镜头胶卷都在里面。”想到这里,他本能地抓住车门栏杆的把手,身体就这样随着火车加速飘了起来。所幸,车门再次打开,列车员和几名旅客赶紧把王福春拽上了车。

王福春曾说:“我给中国铁路留下了一部历史。”这句自述或许并不为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火车承载着人们的出行、流动、返乡与跃迁,车窗一次次掠过大江南北,让人们一窥从村庄到城市的风景变化,而火车本身也从曾经的绿皮车、红皮车发展成今天的“白皮车”,这些都被王福春用“第三只眼”记录了下来。一张张照片正如时代发展的步伐,留下了一个个清晰可辨的印记,但最令人动容的,还是照片中真实的故事与情感。正如王福春所说,“纪实摄影是有味道的,酸甜苦辣都有。关键要有故事,要有情趣。”

事实上,王福春的摄影主题不局限于火车上的人和事,他还拍摄过不少以东北家乡人文风情为主题的作品,如《黑土地》《东北人家》《东北人》《东北虎》等。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定居北京后,王福春的铁路系列有了新的延伸。由于每次出门都乘坐地铁,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地铁里的中国人。他发现,如今列车上的人们大多都是“低头族”,在车厢里总是埋头看手机、iPad、电脑,而不是与周围人聊天交流,他的照片中再难有过去火车上那种“大家庭式的温馨”。

不过,时代的变化并没有改变王福春摄影的热情。近年来,他一有机会还是会登上火车或高铁,继续拍“火车上的中国人”。他相信,“火车上的故事是变少了,但从未消失。”而今,王福春不得不放下他的相机,告别他的观众,他的火车情结也将随之而去。这样的事实不禁令人惋惜:以后,我们还能看到属于中国人的火车故事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火车上的摄影师”王福春逝世,他为中国铁路留下了一部历史

王福春相信,“火车上的故事是变少了,但从未消失。”

摄影师王福春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如果你曾乘坐过上世纪80、90年代的绿皮火车,发现有一个中年男子总在车厢里来回走动,还不老实地到处乱看,好像随时要从外套里掏出什么来,那么,你很有可能遇到了“职业小偷”王福春。“职业小偷”是王福春对自己摄影师身份的调侃——他偷的不是财物,而是相机镜头中的故事,特别是那些发生在火车上的人情百态。昨日,王福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王福春与火车铁路可谓缘分不浅。1963年,他考入哈尔滨铁路局绥化铁路机车司机学校,后进入当地铁路部门,成为一名工会干事。那时,他主要的工作并不是摄影,而是“写写画画搞宣传”。直到一次宣传工作,工会领导安排他给劳模拍照片,他便拿起一台国产海鸥牌相机拍了起来,此后彻底迷上了这门记录人间影像的技术。80年代,王福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摄影,拍的照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他借着工作之便,跑遍了全国铁路各线,顺手开启了“火车上的中国人”系列,一拍就是40年。

对于王福春来说,火车就是他最熟悉的社会,社会上有什么,火车上就有什么。从他的照片里,人们的的确确看到了一个流动的小社会:身穿各种流行时装的青年男女乃至小狗小猫堂而皇之地在卧铺上占有一席之地;风靡全国的麻将牌打个不停;孩子送别亲人时的哭闹、站台上小贩的叫卖、情侣间的含情脉脉、车厢里的拥挤不堪……这些黑白照片反映了中国人旅途生活的真实瞬间,也记录了80、90年代的一段珍贵历史。2001年,王福春出版了《火车上的中国人》画册,其中的作品是他从上千次行程中拍摄的万余张底片里筛选出来的。次年,他获得中国摄影师“阿尔卡特”大奖。从此,“火车”和“摄影”几乎成了王福春的代名词。

《火车上的中国人》
王福春 著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6月

要在车厢里做一个偷表情、偷故事的“小偷”并不容易。2017年,王福春曾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上与听众们分享了他的火车“历险记”。9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他差点为摄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一趟从哈尔滨开往上海的列车上,王福春想走去另一节车厢,却被卡在满满当当的乘客中,这时,列车突然紧急制动,他便从车上下来,试图从站台走去另一节车厢,不料还没上车,火车便开动了。一般旅客或许会选择乘坐下一趟车,但王福春却没得选——“我的摄影包还在车上,镜头胶卷都在里面。”想到这里,他本能地抓住车门栏杆的把手,身体就这样随着火车加速飘了起来。所幸,车门再次打开,列车员和几名旅客赶紧把王福春拽上了车。

王福春曾说:“我给中国铁路留下了一部历史。”这句自述或许并不为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火车承载着人们的出行、流动、返乡与跃迁,车窗一次次掠过大江南北,让人们一窥从村庄到城市的风景变化,而火车本身也从曾经的绿皮车、红皮车发展成今天的“白皮车”,这些都被王福春用“第三只眼”记录了下来。一张张照片正如时代发展的步伐,留下了一个个清晰可辨的印记,但最令人动容的,还是照片中真实的故事与情感。正如王福春所说,“纪实摄影是有味道的,酸甜苦辣都有。关键要有故事,要有情趣。”

事实上,王福春的摄影主题不局限于火车上的人和事,他还拍摄过不少以东北家乡人文风情为主题的作品,如《黑土地》《东北人家》《东北人》《东北虎》等。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定居北京后,王福春的铁路系列有了新的延伸。由于每次出门都乘坐地铁,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地铁里的中国人。他发现,如今列车上的人们大多都是“低头族”,在车厢里总是埋头看手机、iPad、电脑,而不是与周围人聊天交流,他的照片中再难有过去火车上那种“大家庭式的温馨”。

不过,时代的变化并没有改变王福春摄影的热情。近年来,他一有机会还是会登上火车或高铁,继续拍“火车上的中国人”。他相信,“火车上的故事是变少了,但从未消失。”而今,王福春不得不放下他的相机,告别他的观众,他的火车情结也将随之而去。这样的事实不禁令人惋惜:以后,我们还能看到属于中国人的火车故事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