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建起一座太和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建起一座太和殿?

“它是紫禁城丰富而沧桑的历史的见证,能以一殿知万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实习生 姚冰淳

编辑 | 林子人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从天安门经端门、午门进入紫禁城,沿御道过金水桥、太和门进入广场,就能看到这座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象征九五至尊的木结构宫殿建筑。太和殿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是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曾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即位、大婚、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也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如今的太和殿是游客去故宫必到的打卡地点,过去的华乐仪仗尽散,仅留下一座金砖红瓦的恢弘殿宇供后人想象。

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周乾从硕士毕业起就进入故宫工作,第一个工程就是太和殿300年以来的首次大修。至今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17年,他说自己始终念念不忘的就是太和殿,“因为它太震撼了。”他的办公室位于紫禁城西北角一个叫城隍庙的院落里,距离太和殿仅仅600米。周乾觉得自己有责任讲好故宫故事,尤其是太和殿的故事,因为“它是紫禁城丰富而沧桑的历史的见证,能以一殿知万殿”。他花了三年时间,前后修改了十次,写成了《太和殿》一书,详细地拆解了太和殿建筑的方方面面。

建造太和殿的楠木从何而来?历经七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的原因又是什么?太和殿的色彩有哪些?金砖真的是金子做的吗?日前,周乾在上海浦东图书馆·融书房就新书《太和殿》和读者分享了建造太和殿背后的种种故事。

《太和殿》
周乾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1

大运河漂来的太和殿:木料和石料的采集运输

太和殿营建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在明代初建时所用木材是楠木,它有独特香味、不怕虫蚀、不怕糟朽、不易变形,是营造宫殿建筑的绝佳材料。楠木生长在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山西等地的群山峻岭之中,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因此丢了性命,后世因此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而营建太和殿所需的楠木数量多、尺寸大,如何从各地运输至紫禁城,成为了一大难题。

周乾介绍,当工匠砍伐下木料运输到山沟后,就将木料编成木筏,等待雨季的山洪爆发时,再将木筏冲入京杭大运河,使之顺流漂行,沿路每隔一里地派官员值守,以免木料丢失。木料从不同的砍伐地点运送到北京通州漕运码头,再通过骡车运入紫禁城内,耗时大约两到三年,最久甚至达到四到五年。因此周乾称这是“大运河漂来的太和殿”。

除了木料的运输外,石料的运输也极为困难。太和殿所用石材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格巨大,其主要产地为北京房山大石窝村,距离紫禁城140里地。工匠一般在冬季运送石材,将石料放在用木头搭成的特质旱船上,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在路面上泼水成冰,拖拽旱船在冰面上滑行。石料运输动用了两万多名工匠和2000多头骡子,尽管如此,运输时间仍需接近一个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柔克刚:太和殿的防震设计

从1420年至今,太和殿经历过五次火灾,却扛住了222次地震,包括三次八级以上的地震,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破坏。

2017年,英国雄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找到周乾拍摄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2017》,声称他们配合美国Discovery频道,正在探究全球各国文化遗产的抗震性能,例如罗马角斗场、巴黎圣母院,他们希望对太和殿的抗震性能进行实验,“他们说没有什么要求,就看它倒不倒。”当年10月,摄制组在北京工业大学进行实验。由于太和殿太大了(长64米,宽37.2米),如果要做成模型需要缩小40倍,立柱就只有20公分,连斗拱都看不见,因此实验人员选择以故宫南三所为模型、按照1:5的比例进行抗震试验。历史上已知最强的地震是1960年智利的9.5级大地震,那次实验将震级提高到了10.1级,相当于200万吨TNT炸药的威力。

模拟地震从4级开始,到7.5级时模型左右两面的墙轰然倒塌,但木质结构依然屹立不倒,到10.1级时,整个模型就像海绵一样晃动,结束后又恢复如初,只发生了轻微的位移。周乾说,“这就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中国的太极在建筑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周乾解释说,故宫古建筑的防震性能好与榫卯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榫卯”指榫头与卯口,太和殿的立柱与水平的构件(梁、枋)的连接,主要通过榫卯形式进行,榫头位于梁端,被加工成凸起部分,卯口位于柱顶,被削凿掉部分木料形成凹形口。故宫建筑的核心受力骨架全部使用榫卯结构,这也就是称“紫禁城不用一颗钉”的原因。在地震作用下,榫头与卯口之间产生相对滑移和转动,从而榫卯节点不断进行挤紧-拔出的开合运动,而由于榫卯节点数量多,耗散了许多地震能量,有效地减少了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金砖、墙砖与瑞兽:太和殿的匠心

与普通宫殿地面铺墁的方砖不同,太和殿殿内的地面为金砖铺墁。所谓金砖,并非是金子做的砖头,而是一种大型号方砖的雅称。其颗粒细腻,质地坚实,“断之无孔,敲之有声”,历经600年仍然精美完好、光亮如新。铺墁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泼墨钻生”,能使金砖地面坚硬无比,油润如玉。在《太和殿》一书中,周乾还介绍了太和殿金砖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空气中湿度大时,地砖内部的细小微孔会吸附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当空气干燥时,地砖又会释放出储存在砖里面的水分。在周乾看来,金砖所具有的工艺价值,是金子都无法衡量的。

太和殿的砖墙主要来自山东临清,临清青砖又名贡砖,其杂质少、砖料细腻,且吸水性好,同样可以调节室内的湿度。在砌墙时,工匠将每块砖的五个面砍磨加工,仅保留看面的尺寸不变,用“磨砖对缝”的工艺,将砖与砖之间的接缝砌得极为平整细致,看不出接缝,犹如一块整砖雕刻而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太和殿屋顶上的瑞兽同样体现了匠心。从功能上,由于屋脊的泥背较厚,又有坡度,瓦件容易下滑,需要用钉子来固定。为了保护钉子不暴露在空气中锈蚀,古代工匠便做了瑞兽造型的“帽子”覆盖其上。故宫古建筑的屋顶通过瑞兽数量来体现建筑的等级,瑞兽数量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屋顶上的瑞兽数量是最多的,且是双数,共十个,周乾介绍说,这在故宫是独一无二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建起一座太和殿?

“它是紫禁城丰富而沧桑的历史的见证,能以一殿知万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实习生 姚冰淳

编辑 | 林子人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从天安门经端门、午门进入紫禁城,沿御道过金水桥、太和门进入广场,就能看到这座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象征九五至尊的木结构宫殿建筑。太和殿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是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曾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即位、大婚、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也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如今的太和殿是游客去故宫必到的打卡地点,过去的华乐仪仗尽散,仅留下一座金砖红瓦的恢弘殿宇供后人想象。

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周乾从硕士毕业起就进入故宫工作,第一个工程就是太和殿300年以来的首次大修。至今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17年,他说自己始终念念不忘的就是太和殿,“因为它太震撼了。”他的办公室位于紫禁城西北角一个叫城隍庙的院落里,距离太和殿仅仅600米。周乾觉得自己有责任讲好故宫故事,尤其是太和殿的故事,因为“它是紫禁城丰富而沧桑的历史的见证,能以一殿知万殿”。他花了三年时间,前后修改了十次,写成了《太和殿》一书,详细地拆解了太和殿建筑的方方面面。

建造太和殿的楠木从何而来?历经七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的原因又是什么?太和殿的色彩有哪些?金砖真的是金子做的吗?日前,周乾在上海浦东图书馆·融书房就新书《太和殿》和读者分享了建造太和殿背后的种种故事。

《太和殿》
周乾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1

大运河漂来的太和殿:木料和石料的采集运输

太和殿营建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在明代初建时所用木材是楠木,它有独特香味、不怕虫蚀、不怕糟朽、不易变形,是营造宫殿建筑的绝佳材料。楠木生长在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山西等地的群山峻岭之中,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因此丢了性命,后世因此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而营建太和殿所需的楠木数量多、尺寸大,如何从各地运输至紫禁城,成为了一大难题。

周乾介绍,当工匠砍伐下木料运输到山沟后,就将木料编成木筏,等待雨季的山洪爆发时,再将木筏冲入京杭大运河,使之顺流漂行,沿路每隔一里地派官员值守,以免木料丢失。木料从不同的砍伐地点运送到北京通州漕运码头,再通过骡车运入紫禁城内,耗时大约两到三年,最久甚至达到四到五年。因此周乾称这是“大运河漂来的太和殿”。

除了木料的运输外,石料的运输也极为困难。太和殿所用石材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格巨大,其主要产地为北京房山大石窝村,距离紫禁城140里地。工匠一般在冬季运送石材,将石料放在用木头搭成的特质旱船上,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在路面上泼水成冰,拖拽旱船在冰面上滑行。石料运输动用了两万多名工匠和2000多头骡子,尽管如此,运输时间仍需接近一个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柔克刚:太和殿的防震设计

从1420年至今,太和殿经历过五次火灾,却扛住了222次地震,包括三次八级以上的地震,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破坏。

2017年,英国雄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找到周乾拍摄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2017》,声称他们配合美国Discovery频道,正在探究全球各国文化遗产的抗震性能,例如罗马角斗场、巴黎圣母院,他们希望对太和殿的抗震性能进行实验,“他们说没有什么要求,就看它倒不倒。”当年10月,摄制组在北京工业大学进行实验。由于太和殿太大了(长64米,宽37.2米),如果要做成模型需要缩小40倍,立柱就只有20公分,连斗拱都看不见,因此实验人员选择以故宫南三所为模型、按照1:5的比例进行抗震试验。历史上已知最强的地震是1960年智利的9.5级大地震,那次实验将震级提高到了10.1级,相当于200万吨TNT炸药的威力。

模拟地震从4级开始,到7.5级时模型左右两面的墙轰然倒塌,但木质结构依然屹立不倒,到10.1级时,整个模型就像海绵一样晃动,结束后又恢复如初,只发生了轻微的位移。周乾说,“这就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中国的太极在建筑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周乾解释说,故宫古建筑的防震性能好与榫卯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榫卯”指榫头与卯口,太和殿的立柱与水平的构件(梁、枋)的连接,主要通过榫卯形式进行,榫头位于梁端,被加工成凸起部分,卯口位于柱顶,被削凿掉部分木料形成凹形口。故宫建筑的核心受力骨架全部使用榫卯结构,这也就是称“紫禁城不用一颗钉”的原因。在地震作用下,榫头与卯口之间产生相对滑移和转动,从而榫卯节点不断进行挤紧-拔出的开合运动,而由于榫卯节点数量多,耗散了许多地震能量,有效地减少了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金砖、墙砖与瑞兽:太和殿的匠心

与普通宫殿地面铺墁的方砖不同,太和殿殿内的地面为金砖铺墁。所谓金砖,并非是金子做的砖头,而是一种大型号方砖的雅称。其颗粒细腻,质地坚实,“断之无孔,敲之有声”,历经600年仍然精美完好、光亮如新。铺墁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泼墨钻生”,能使金砖地面坚硬无比,油润如玉。在《太和殿》一书中,周乾还介绍了太和殿金砖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空气中湿度大时,地砖内部的细小微孔会吸附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当空气干燥时,地砖又会释放出储存在砖里面的水分。在周乾看来,金砖所具有的工艺价值,是金子都无法衡量的。

太和殿的砖墙主要来自山东临清,临清青砖又名贡砖,其杂质少、砖料细腻,且吸水性好,同样可以调节室内的湿度。在砌墙时,工匠将每块砖的五个面砍磨加工,仅保留看面的尺寸不变,用“磨砖对缝”的工艺,将砖与砖之间的接缝砌得极为平整细致,看不出接缝,犹如一块整砖雕刻而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太和殿屋顶上的瑞兽同样体现了匠心。从功能上,由于屋脊的泥背较厚,又有坡度,瓦件容易下滑,需要用钉子来固定。为了保护钉子不暴露在空气中锈蚀,古代工匠便做了瑞兽造型的“帽子”覆盖其上。故宫古建筑的屋顶通过瑞兽数量来体现建筑的等级,瑞兽数量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屋顶上的瑞兽数量是最多的,且是双数,共十个,周乾介绍说,这在故宫是独一无二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