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投喂难禁,小兽进城:住在城市的我们要如何与动物共生共存?| 世界地球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投喂难禁,小兽进城:住在城市的我们要如何与动物共生共存?| 世界地球日

我们真的了解眼前这些动物吗?在动物园之外,它们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人类又该与它们互动和相处?这些或许才是我们今天走进动物园的意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近日,在云南昆明圆通山动物园,一名男子不顾“禁止投喂”的警示,将用塑料袋包裹住的食物扔给大象中波,致使它吃下塑料袋。男子的投喂行为立刻遭到了周围游客的谴责,这一事件也在社交网络上引起讨论,好在中波现已将塑料袋排出。事实上,这不是中波第一次被投喂塑料袋了,去年,它就曾吃下一个塑料袋包裹的苹果。有些动物或许可以分辨出异物与食物的区别(比如猴子),但大象、鸵鸟等动物却做不到这一点,由于身体构造的特殊性,大象更容易在吞咽时将塑料袋吸入气管中,导致窒息死亡。

多年来,游客在动物园投喂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人无视禁止投喂的标识,以为投喂是一种有爱心的表现或与动物交流互动的方式,实际上却是在以自身的无知危害动物的生命。据上海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2001年,该园内一头6岁的雌鹿非正常死亡,胃里发现了3.5千克重的塑料袋;2005年,一只黑白疣猴吃了游客扔的烤肉串,竹签戳破其口腔引起炎症;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红猩猩森泰,长期饱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代谢疾病困扰,原因正是游客的疯狂投喂。

济南动物园内进食的大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代动物园的建立原本是为了保护珍稀动物,与此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展示动物行为的空间,倡导自然教育,然而频发的投喂事件也说明,动物园在人员管理、场馆设计、公共教育等方面仍有欠缺。在现代社会,人与动物的日常关系似乎只剩下“宠物”与“食物”两种,过去那些曾被视为亲密伙伴的动物不是退到了看不见的野外,就是存在于动物园有限的景观之中。在某种意义上,动物园也在提示人与动物长久以来的疏离。我们真的了解眼前这些动物吗?在动物园之外,它们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人类又该如何与它们互动和相处?这些或许才是我们今天走进动物园的意义。

动物园做得好不好,体现在能否看到动物的自然行为

在动物爱好者、中国动物学会会员花蚀看来,动物园是一个有原罪的地方,它剥夺了动物的自由,但在现代社会,其存在必不可少。现代动物园理应做到三件事:第一,保护珍稀动物,通过人工繁殖增加其数量;第二,增进我们对动物的认识,尤其是行为学上的认识;第三,为公众提供自然教育。

那么在这几方面,国内的动物园都做得怎么样呢?花蚀曾在2018年底历时四个月跑遍全国56座动物园,并将他的观察记录在《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一书中。他认为,一座动物园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体现是能否看到动物的自然行为。一些游客可能会发现,当自己靠近围栏时,围栏中的动物会做出向人类乞食的行为,便以为投喂是一件被动物默许的事。实际上,动物乞食的非自然行为也反映了动物园在养护和管理上的失职。花蚀发现,有些动物园不仅没有及时治理投喂,还设立收费投喂服务鼓励人们的错误行为,这不仅在无形中损害了动物的健康和天性,也可能发展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结果——在天山野生动物园的猩猩馆,有一头名叫加库的黑猩猩曾一度是馆内最出名的“老流氓”,因为它跟着游客学会了抽烟喝酒。直到事件曝光后,天山动物园才开始治理整改,将馆内玻璃上的缝隙填好,以免有人再给加库递烟。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花蚀 著
商务印书馆 2020-01

在投喂行为的治理上,人工劝导只是一方面,场馆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国内许多早期建立的动物园都有坑式展区,常用于展示狮、虎、熊、猴等。北京动物园的旧熊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像古罗马的斗兽场,允许游客站在高于动物生活区域的位置俯视坑里的动物,这样的设计也导致投喂几乎必然会发生。花蚀在接受界面文化的采访时指出,坑式展区虽然方便人们观察动物,但也很容易让动物处于紧张状态,被人干扰。近年来,中国的动物园已经开始反思过去的设计理念,2014年,北京动物园的熊山改造成了现在的新式展区,将俯视展示改为平视,并用玻璃幕墙隔开了人和熊,让动物处于水平或稍微高一点的位置。

北京动物园里的棕熊冬眠(图片来源:《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郑州动物园的防投喂设计也值得借鉴。据花蚀观察,他们的做法是牺牲掉一点展区面积,用来修建双层护栏,很多双层护栏之间的空间里还种有树篱。这样一来,游客和动物之间要么隔着玻璃,要么隔着至少一米多的隔离带。尽管无法彻底避免投喂,但也通过设计免去了大部分不自觉的行为。西宁野生动物园则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是“堵”,绝大部分场馆都通过加装双层网墙、玻璃幕墙、加高加宽的护栏来堵住投喂的渠道;另一方面是“疏”,除了各种宣传教育之外,几年前西野还尝试售卖饲养员调配过的食物,通过可控的投喂满足游客的欲望,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清楚这样的投喂只能作为中间过渡,当各种硬件措施做好后,可控的投喂也宣告结束。

动物从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之际,也就是公共动物园诞生之日

从19世纪开始,大型公共动物园开始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出现。当时的动物园创建者相信,这种新式的动物园将与过去为了取悦贵族设立的动物展览会不同,它不仅面向大众,而且重点在于教育和科普而非消遣。1911年,维也纳动物园园长弗里德里希·瑙尔(Friedrich Knauer)在一本有关动物园的大众读物里写道:“如今,没有哪个严肃认真的人会怀疑动物园的教育和科普功能。”然而,直到20世纪初,动物园才开始真正践行它的使命,即让动物们从老式的铁牢笼里解放出来,尽量在动物园内维持原生态的样貌。与此同时,随着野生动物面临的风险日益显著,动物园也新添了保护区的性质。

在动物园出现之前,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远比今天更亲密。动物不仅是食物和皮毛的供应者,也是交通运输的主力,是家庭和社区中的重要伙伴,有时还带有神谕或祭祀上的意义。随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力量的提升,动物的地位日益衰落,属于它们的空间被推向城市的边缘,人与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联系似乎只剩下“宠物”与“食物”。正如约翰·伯格在《为何凝视动物》一文中所说,动物从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之际,也就是公共动物园开始诞生之日。

“人们到那儿去参观、去看动物的动物园,事实上是为了这种不可能的相逢而建造的纪念馆。现代的动物园是为一种与人类历史同样久远的关系所立的墓志铭。”

或许正是人与动物长久以来的疏离,让有关动物保护的问题被边缘化。多数人走进动物园只是为了一睹珍禽异兽的真容,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是去了解动物们真实的处境,动物园中频频出现的违规投喂和出格的互动行为正说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没有一种动物天生就是珍稀动物,动物园收容的物种越丰富,越是意味着它们在动物园之外的世界已经岌岌可危。

雅江生态旅游区的野生动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动物园提供的避难所只是为部分珍稀动物所设,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看似普通和常见的动物不需要被关注。新冠疫情的爆发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人们,一些看似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的野生动物(如刺猬、果子狸、蝙蝠、穿山甲等)也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曾对界面文化表示,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正在从保护个体物种向维护整体生态系统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譬如“三有动物名单”从诞生至今没有更新过,“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也长时间没有更新。去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立法阶段意见,决定增加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内容,并直接规定全面禁止食用保护动物、“三有动物”以及一般野生动物,可以说又向目标前进了一步。但在王放看来,普通民众对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他认为,野生动物的存续事关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事关我们每个人——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活。近年来,野生动物离开原有栖息地、闯入城市的现象频频出现,人与动物也需要重新去适应彼此。如何与野生动物共生共存,需要我们更审慎地制定规则、落实计划,甚至改变城市规划的现有方案。例如,在刺猬、黄鼠狼与貉经常出没的居民区,可以通过设置灌丛让动物能藏起来,减少和人的直接冲突;垃圾桶也需要及时清理,避免一些动物翻垃圾带来污染和患病的可能。

参考资料:

【专访】动物研究者花蚀:人类疾病对动物也有影响,防止人们投喂要下很大功夫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229345.html

保护生物学学者王放:只是禁食野生动物,长远的生态安全就还不乐观 | 疫时对话系列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033893.html

监狱、景观、难民:现代动物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535160.html

《看》【英】约翰·伯格 著 刘惠媛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投喂难禁,小兽进城:住在城市的我们要如何与动物共生共存?| 世界地球日

我们真的了解眼前这些动物吗?在动物园之外,它们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人类又该与它们互动和相处?这些或许才是我们今天走进动物园的意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近日,在云南昆明圆通山动物园,一名男子不顾“禁止投喂”的警示,将用塑料袋包裹住的食物扔给大象中波,致使它吃下塑料袋。男子的投喂行为立刻遭到了周围游客的谴责,这一事件也在社交网络上引起讨论,好在中波现已将塑料袋排出。事实上,这不是中波第一次被投喂塑料袋了,去年,它就曾吃下一个塑料袋包裹的苹果。有些动物或许可以分辨出异物与食物的区别(比如猴子),但大象、鸵鸟等动物却做不到这一点,由于身体构造的特殊性,大象更容易在吞咽时将塑料袋吸入气管中,导致窒息死亡。

多年来,游客在动物园投喂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人无视禁止投喂的标识,以为投喂是一种有爱心的表现或与动物交流互动的方式,实际上却是在以自身的无知危害动物的生命。据上海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2001年,该园内一头6岁的雌鹿非正常死亡,胃里发现了3.5千克重的塑料袋;2005年,一只黑白疣猴吃了游客扔的烤肉串,竹签戳破其口腔引起炎症;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红猩猩森泰,长期饱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代谢疾病困扰,原因正是游客的疯狂投喂。

济南动物园内进食的大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代动物园的建立原本是为了保护珍稀动物,与此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展示动物行为的空间,倡导自然教育,然而频发的投喂事件也说明,动物园在人员管理、场馆设计、公共教育等方面仍有欠缺。在现代社会,人与动物的日常关系似乎只剩下“宠物”与“食物”两种,过去那些曾被视为亲密伙伴的动物不是退到了看不见的野外,就是存在于动物园有限的景观之中。在某种意义上,动物园也在提示人与动物长久以来的疏离。我们真的了解眼前这些动物吗?在动物园之外,它们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人类又该如何与它们互动和相处?这些或许才是我们今天走进动物园的意义。

动物园做得好不好,体现在能否看到动物的自然行为

在动物爱好者、中国动物学会会员花蚀看来,动物园是一个有原罪的地方,它剥夺了动物的自由,但在现代社会,其存在必不可少。现代动物园理应做到三件事:第一,保护珍稀动物,通过人工繁殖增加其数量;第二,增进我们对动物的认识,尤其是行为学上的认识;第三,为公众提供自然教育。

那么在这几方面,国内的动物园都做得怎么样呢?花蚀曾在2018年底历时四个月跑遍全国56座动物园,并将他的观察记录在《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一书中。他认为,一座动物园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体现是能否看到动物的自然行为。一些游客可能会发现,当自己靠近围栏时,围栏中的动物会做出向人类乞食的行为,便以为投喂是一件被动物默许的事。实际上,动物乞食的非自然行为也反映了动物园在养护和管理上的失职。花蚀发现,有些动物园不仅没有及时治理投喂,还设立收费投喂服务鼓励人们的错误行为,这不仅在无形中损害了动物的健康和天性,也可能发展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结果——在天山野生动物园的猩猩馆,有一头名叫加库的黑猩猩曾一度是馆内最出名的“老流氓”,因为它跟着游客学会了抽烟喝酒。直到事件曝光后,天山动物园才开始治理整改,将馆内玻璃上的缝隙填好,以免有人再给加库递烟。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花蚀 著
商务印书馆 2020-01

在投喂行为的治理上,人工劝导只是一方面,场馆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国内许多早期建立的动物园都有坑式展区,常用于展示狮、虎、熊、猴等。北京动物园的旧熊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像古罗马的斗兽场,允许游客站在高于动物生活区域的位置俯视坑里的动物,这样的设计也导致投喂几乎必然会发生。花蚀在接受界面文化的采访时指出,坑式展区虽然方便人们观察动物,但也很容易让动物处于紧张状态,被人干扰。近年来,中国的动物园已经开始反思过去的设计理念,2014年,北京动物园的熊山改造成了现在的新式展区,将俯视展示改为平视,并用玻璃幕墙隔开了人和熊,让动物处于水平或稍微高一点的位置。

北京动物园里的棕熊冬眠(图片来源:《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郑州动物园的防投喂设计也值得借鉴。据花蚀观察,他们的做法是牺牲掉一点展区面积,用来修建双层护栏,很多双层护栏之间的空间里还种有树篱。这样一来,游客和动物之间要么隔着玻璃,要么隔着至少一米多的隔离带。尽管无法彻底避免投喂,但也通过设计免去了大部分不自觉的行为。西宁野生动物园则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是“堵”,绝大部分场馆都通过加装双层网墙、玻璃幕墙、加高加宽的护栏来堵住投喂的渠道;另一方面是“疏”,除了各种宣传教育之外,几年前西野还尝试售卖饲养员调配过的食物,通过可控的投喂满足游客的欲望,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清楚这样的投喂只能作为中间过渡,当各种硬件措施做好后,可控的投喂也宣告结束。

动物从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之际,也就是公共动物园诞生之日

从19世纪开始,大型公共动物园开始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出现。当时的动物园创建者相信,这种新式的动物园将与过去为了取悦贵族设立的动物展览会不同,它不仅面向大众,而且重点在于教育和科普而非消遣。1911年,维也纳动物园园长弗里德里希·瑙尔(Friedrich Knauer)在一本有关动物园的大众读物里写道:“如今,没有哪个严肃认真的人会怀疑动物园的教育和科普功能。”然而,直到20世纪初,动物园才开始真正践行它的使命,即让动物们从老式的铁牢笼里解放出来,尽量在动物园内维持原生态的样貌。与此同时,随着野生动物面临的风险日益显著,动物园也新添了保护区的性质。

在动物园出现之前,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远比今天更亲密。动物不仅是食物和皮毛的供应者,也是交通运输的主力,是家庭和社区中的重要伙伴,有时还带有神谕或祭祀上的意义。随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力量的提升,动物的地位日益衰落,属于它们的空间被推向城市的边缘,人与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联系似乎只剩下“宠物”与“食物”。正如约翰·伯格在《为何凝视动物》一文中所说,动物从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之际,也就是公共动物园开始诞生之日。

“人们到那儿去参观、去看动物的动物园,事实上是为了这种不可能的相逢而建造的纪念馆。现代的动物园是为一种与人类历史同样久远的关系所立的墓志铭。”

或许正是人与动物长久以来的疏离,让有关动物保护的问题被边缘化。多数人走进动物园只是为了一睹珍禽异兽的真容,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是去了解动物们真实的处境,动物园中频频出现的违规投喂和出格的互动行为正说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没有一种动物天生就是珍稀动物,动物园收容的物种越丰富,越是意味着它们在动物园之外的世界已经岌岌可危。

雅江生态旅游区的野生动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动物园提供的避难所只是为部分珍稀动物所设,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看似普通和常见的动物不需要被关注。新冠疫情的爆发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人们,一些看似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的野生动物(如刺猬、果子狸、蝙蝠、穿山甲等)也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曾对界面文化表示,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正在从保护个体物种向维护整体生态系统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譬如“三有动物名单”从诞生至今没有更新过,“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也长时间没有更新。去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立法阶段意见,决定增加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内容,并直接规定全面禁止食用保护动物、“三有动物”以及一般野生动物,可以说又向目标前进了一步。但在王放看来,普通民众对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他认为,野生动物的存续事关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事关我们每个人——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活。近年来,野生动物离开原有栖息地、闯入城市的现象频频出现,人与动物也需要重新去适应彼此。如何与野生动物共生共存,需要我们更审慎地制定规则、落实计划,甚至改变城市规划的现有方案。例如,在刺猬、黄鼠狼与貉经常出没的居民区,可以通过设置灌丛让动物能藏起来,减少和人的直接冲突;垃圾桶也需要及时清理,避免一些动物翻垃圾带来污染和患病的可能。

参考资料:

【专访】动物研究者花蚀:人类疾病对动物也有影响,防止人们投喂要下很大功夫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229345.html

保护生物学学者王放:只是禁食野生动物,长远的生态安全就还不乐观 | 疫时对话系列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033893.html

监狱、景观、难民:现代动物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535160.html

《看》【英】约翰·伯格 著 刘惠媛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