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95岁历史学家章开沅去世,是中国人文社科界辞去资深教授第一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95岁历史学家章开沅去世,是中国人文社科界辞去资深教授第一人

他拥护院士制度改革、希望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实习生 姚冰淳

编辑 | 黄月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消息,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创建人章开沅于2021年5月28日在武汉去世,享年95岁。

章开沅主要从事辛亥革命研究,兼及中国资产阶级、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则致力于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等。章开沅还意识到大学体制存在的官僚化问题。他拥护院士制度改革、希望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他在2014年成为了中国人文社科界第一个辞去资深教授的人。

章开沅1926年生于安徽芜湖,抗战爆发后和家人离开家乡,随着西迁的难民潮进入当时的大后方重庆。章开沅幸运地进入了条件较好的江津国立九中,从初一读到高三。在副校长邓季宣的带领下,九中学风严谨而开放,经常请学者专家为学生作报告,包括左翼作家魏猛克、音乐家马丝白和抗日将领冯玉祥等,皆为一时之选。

《章开沅口述自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在高中毕业前的最后半学期,章开沅因某些原因被迫肄业,辗转到一艘从重庆运米到泸州的木船上打工,夹杂在船工纤夫里体会旧社会的百味杂陈。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得以深入体验人生、观察社会,困顿时的际遇反而滋养了自己的治学治史之路,“真实是历史的生命,这段路加深了我理解和阐释历史上的人和事。”

1946年9月,章开沅进入金陵大学就读历史系,由于形势越来越紧张,他未毕业就离开了南京。1948年11月与一批追求进步的大学生投奔中原解放区,进入中原大学继续深造。结业之后,章开沅被安排留校工作,分到了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后武汉解放,中原大学随军南下武汉,与华中大学合并而立华中师范学院,他遂在该校历史系从事教学与科研。

1954年秋,民主德国历史学者贝喜发博士专程到武汉调查研究辛亥革命,章开沅被指派参与接待工作。此事对他触动很大,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到武汉来研究辛亥革命,而常年住在武汉的中国学者却不大关心,实在有点难以言说,从那时起他决心研究辛亥革命。1961年,他在武汉召开了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第一场以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在1961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实乃空前之举。1981年,章开沅主持编写的《辛亥革命史》出版,这是中国学界第一部大型辛亥革命史著作,海外学者誉其为“最能代表中国大陆研究水平与趋向的学术成果”。在这期间,他在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成立了辛亥革命史研究室,1984年扩建为历史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更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沿用至今。

《辛亥革命史》
章开沅 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在学术上,章开沅致力于建构“社会历史土壤学”,强调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环境的研究,实现从革命向社会的视角转换,从社会结构的变迁研究辛亥革命。他还一再主张中国近代史研究必须“走出近代,上下延伸,横向会通”——上下延伸是指时间,横向会通是指空间,而走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将中国近代史研究置于更为绵长的多层次多向度时间,和更为广阔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里。这一学术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章开沅出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当时,教育部在几所大学开展试点进行校长选聘,华中师大是试点之一。选聘程序是先经过民意测试,不设候选人,在中层以上干部(包括副教授以上)中海选;工作组把所有的选票收齐之后,封存送到教育部;最后,教育部根据投票情况,再经过讨论,决定由章开沅担任校长。他当时非常意外,上任时只对师生们说了一句话:“我宁可站着倒下去,也不躺着混下去。”

从学者到校长,他一学蔡元培,把美育列为必修课,开设音乐系、美术系;二学陶行知,推行“一校一县”模式,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授付海晏说,章开沅先生始终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对那些比较边缘的系所的关心不够,也时刻担心自己保守,跟不上年轻人的进步。

《走出中国近代史》
章开沅 著
北京出版社 2020

章开沅认为,大学校长应该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老师负责,而不是只对上负责。他主张“以生为本”,把学生看作教育的根本。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一辈子没有别的追求,就是欢喜学生,我一见到本科生就容易激动。这种‘爱’是一种本能,总想为学生、为青年人做点事。”

章开沅曾四度提出辞去资深教授。时任华师大党委书记马敏坦言:“一开始我们是犹豫的,是舍不得的,是想挽留的。” 后见章先生再三提及此事,且言辞恳切地表示“荣誉可以终身,待遇应该退休”,学校决定同意他的请辞。2014年,他成为中国人文社科界第一位辞去资深教授的人,一同失去的还有资深教授所享有的院士待遇,包括每年10万元的津贴。当天,章开沅宣布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回归学术。

章开沅门下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历史学者,如桑兵、马敏、王奇生、虞和平等,留学美国的王汎森、罗志田也是他当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的授业弟子。但他常常谦称自己是“高徒出名师”——因众多优秀的学生使他这位老师的知名度更高,自己充其量只是一枚铺路的石子。2018年12月,章开沅获颁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他也说:“我只愿为年轻人当铺路石子,让他们在学术生涯的道路上走得顺当一点。”

参考资料:

《章开沅:见史思文明》

http://www.infzm.com/contents/147535

《“敢为人先”章开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728/c405057-28591116.html

《教育家章开沅去世:上任校长时曾说“宁可站着倒下去,也不躺着混下去”》

https://new.qq.com/rain/a/20210528A053LF0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95岁历史学家章开沅去世,是中国人文社科界辞去资深教授第一人

他拥护院士制度改革、希望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实习生 姚冰淳

编辑 | 黄月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消息,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创建人章开沅于2021年5月28日在武汉去世,享年95岁。

章开沅主要从事辛亥革命研究,兼及中国资产阶级、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则致力于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等。章开沅还意识到大学体制存在的官僚化问题。他拥护院士制度改革、希望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他在2014年成为了中国人文社科界第一个辞去资深教授的人。

章开沅1926年生于安徽芜湖,抗战爆发后和家人离开家乡,随着西迁的难民潮进入当时的大后方重庆。章开沅幸运地进入了条件较好的江津国立九中,从初一读到高三。在副校长邓季宣的带领下,九中学风严谨而开放,经常请学者专家为学生作报告,包括左翼作家魏猛克、音乐家马丝白和抗日将领冯玉祥等,皆为一时之选。

《章开沅口述自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在高中毕业前的最后半学期,章开沅因某些原因被迫肄业,辗转到一艘从重庆运米到泸州的木船上打工,夹杂在船工纤夫里体会旧社会的百味杂陈。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得以深入体验人生、观察社会,困顿时的际遇反而滋养了自己的治学治史之路,“真实是历史的生命,这段路加深了我理解和阐释历史上的人和事。”

1946年9月,章开沅进入金陵大学就读历史系,由于形势越来越紧张,他未毕业就离开了南京。1948年11月与一批追求进步的大学生投奔中原解放区,进入中原大学继续深造。结业之后,章开沅被安排留校工作,分到了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后武汉解放,中原大学随军南下武汉,与华中大学合并而立华中师范学院,他遂在该校历史系从事教学与科研。

1954年秋,民主德国历史学者贝喜发博士专程到武汉调查研究辛亥革命,章开沅被指派参与接待工作。此事对他触动很大,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到武汉来研究辛亥革命,而常年住在武汉的中国学者却不大关心,实在有点难以言说,从那时起他决心研究辛亥革命。1961年,他在武汉召开了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第一场以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在1961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实乃空前之举。1981年,章开沅主持编写的《辛亥革命史》出版,这是中国学界第一部大型辛亥革命史著作,海外学者誉其为“最能代表中国大陆研究水平与趋向的学术成果”。在这期间,他在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成立了辛亥革命史研究室,1984年扩建为历史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更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沿用至今。

《辛亥革命史》
章开沅 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在学术上,章开沅致力于建构“社会历史土壤学”,强调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环境的研究,实现从革命向社会的视角转换,从社会结构的变迁研究辛亥革命。他还一再主张中国近代史研究必须“走出近代,上下延伸,横向会通”——上下延伸是指时间,横向会通是指空间,而走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将中国近代史研究置于更为绵长的多层次多向度时间,和更为广阔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里。这一学术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章开沅出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当时,教育部在几所大学开展试点进行校长选聘,华中师大是试点之一。选聘程序是先经过民意测试,不设候选人,在中层以上干部(包括副教授以上)中海选;工作组把所有的选票收齐之后,封存送到教育部;最后,教育部根据投票情况,再经过讨论,决定由章开沅担任校长。他当时非常意外,上任时只对师生们说了一句话:“我宁可站着倒下去,也不躺着混下去。”

从学者到校长,他一学蔡元培,把美育列为必修课,开设音乐系、美术系;二学陶行知,推行“一校一县”模式,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授付海晏说,章开沅先生始终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对那些比较边缘的系所的关心不够,也时刻担心自己保守,跟不上年轻人的进步。

《走出中国近代史》
章开沅 著
北京出版社 2020

章开沅认为,大学校长应该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老师负责,而不是只对上负责。他主张“以生为本”,把学生看作教育的根本。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一辈子没有别的追求,就是欢喜学生,我一见到本科生就容易激动。这种‘爱’是一种本能,总想为学生、为青年人做点事。”

章开沅曾四度提出辞去资深教授。时任华师大党委书记马敏坦言:“一开始我们是犹豫的,是舍不得的,是想挽留的。” 后见章先生再三提及此事,且言辞恳切地表示“荣誉可以终身,待遇应该退休”,学校决定同意他的请辞。2014年,他成为中国人文社科界第一位辞去资深教授的人,一同失去的还有资深教授所享有的院士待遇,包括每年10万元的津贴。当天,章开沅宣布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回归学术。

章开沅门下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历史学者,如桑兵、马敏、王奇生、虞和平等,留学美国的王汎森、罗志田也是他当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的授业弟子。但他常常谦称自己是“高徒出名师”——因众多优秀的学生使他这位老师的知名度更高,自己充其量只是一枚铺路的石子。2018年12月,章开沅获颁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他也说:“我只愿为年轻人当铺路石子,让他们在学术生涯的道路上走得顺当一点。”

参考资料:

《章开沅:见史思文明》

http://www.infzm.com/contents/147535

《“敢为人先”章开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728/c405057-28591116.html

《教育家章开沅去世:上任校长时曾说“宁可站着倒下去,也不躺着混下去”》

https://new.qq.com/rain/a/20210528A053LF0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