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历史的一种写法:在文学性与非虚构之间腾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历史的一种写法:在文学性与非虚构之间腾挪

历史学家罗新认为,历史非虚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让历史与公共社会产生了联结,它不像历史专著那样有着大量脚注和文献,对读者提出的阅读挑战更小。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实习记者 张洁

编辑 | 潘文捷 黄月

“国外对图书的划分只有虚构和非虚构两类,没有历史非虚构一说。将历史和非虚构联合来谈,是牵强还是现实需要?”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社科文献出版社鸣沙史学嘉年华上,甲骨文书系创始人董风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在活动现场,董风云和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罗新、书评人止庵、前媒体人包丽敏就“走向公共空间: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多元解读”展开了讨论。

01 如何让历史与当下产生联结

历史非虚构究竟是什么?活动方将其界定为一个复合多义的概念,认为它“既指图书市场中的历史类非虚构作品,又指学理意义上创作此类作品的过程和方法;既是历史学与新闻、文学等领域交叉借鉴的产物,也是史学内在发展逻辑的自然延伸;既顺应西方史学叙事转向的新潮流,又呼应着‘良史莫不工文’(章学诚语)的中国传统史学底色”,既有复杂性,亦有公共性。

一方面,非虚构可以填补虚构的空白。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曾指出,“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体裁似乎无法回应今天的时代,没有办法建立起和时代的真实的关联,于是创作者需要转换一种视野,去寻求非虚构的可能性。”包丽敏从新闻学的角度补充了非虚构的含义——在新闻界,所有的新闻写作都属于非虚构写作,但无论是最早产生的通讯,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纪实文学,以及后来产生的特稿写作,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不是简单地陈述新闻事实,而是强调生动地写作新闻,使其更好地抵达公众。她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学中的非虚构和历史学谈非虚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董风云的视野中,国外对于图书的划分只有虚构和非虚构两类,没有历史非虚构一说。把历史和非虚构放在一起,是有其必要还是多此一举呢?

罗新回应认为,在我们意识到有历史非虚构这个概念之前,公众在行为上已经表现出渴望了解历史的冲动,历史类书籍《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以及历史类节目《百家讲坛》的火爆都可作为证据。罗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种渴望源自于历史焦虑:“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所面对的情况是过去从未发生过的……正因如此,这种焦虑就会在某些时刻被放大。焦虑是面向未来的。唯一能让我们从当前和未来的焦虑中脱离出来的,就是回看过去,希望在过去寻找到稳定感和方向感。”

罗新

作为历史学家,罗新认为研究者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与社会热点讨论脱节。历史学者长时间面对着遥远的过去,谈论的话题也是“官方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等等,基本无法回应当下的女性主义、种族主义的议题。而历史非虚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让历史与公共社会产生了联结,它不像历史专著那样有着大量脚注和文献,对读者提出的阅读挑战更小。包丽敏认为,从社会分工的意义上说,历史学专业研究的职责就是推进历史学科的发展,但是,历史非虚构写作是“让历史写作更好地走向公众”。

02 在非虚构与文学性之间寻找界线

罗新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写作历史非虚构是“对历史的高强度参与”。而在本次活动中,嘉宾们对历史非虚构写作的探讨则核心集中于文学与历史、虚构与非虚构的关系。用止庵的话来说就是,“有些人写作历史非虚构是文学的东西用少了,而有些属于文学的东西用多了,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说非虚构意味着真实,文学意味着可读性,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取舍问题?包丽敏将非虚构写作比喻为“戴着脚镣在跳舞”,真实的细节材料是非虚构写作的脚镣,文学性则决定了非虚构作品是否生动、能否成功走向公众。她谈到《纽约客》杂志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而设立事实核查员,付出了大量的成本、时间和人力,背后是这本杂志尊重事实、被采访人以及历史的态度。

从左至右:董风云,止庵,罗新,包丽敏,主持人

止庵则认为,目前国内市面上的历史剧以及过去的报告文学缺乏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没有真正去考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相反是在娱乐的层面上对历史展开演绎。他相信“作者和公众都应形成一种关于历史非虚构的共识”,只有如此,历史非虚构著作的真实性才会得到保证,不至于将教育的部分与娱乐的部分混为一谈,“我们可以被娱乐,也可以在教育中取得娱乐,但是不能被娱乐所教育,不要将历史剧当作真的历史去信服。”

除了历史剧和报告文学,止庵认为,即便是国内的历史非虚构的写作者,也常常相对欠缺非虚构的意识。一来不重视材料收集,尤其是口述材料的缺乏;二来,现存的历史记载忽视细节,只注重形成结论,而这一结论往往缺乏对前人历史观点的辨认。

以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为例,止庵指出国内对历史非虚构写作的认识存在根本性的错误。比如《左传》记载晋灵公对赵盾屡次直言劝谏心生杀意,于是派了刺客鉏鸒(chú yù)刺杀赵盾的情节。刺客到赵盾家时天还没亮,他看见赵盾一大早就起来穿上朝服端正地坐着,举止有度,感到赵盾是个忠臣,他叹息道:“杀害忠臣和背叛国君,罪过都是一样的。”说完撞树而死。止庵认为,此处刺客的叹息和撞树的行为都属于不合理的想象,写作者只有在现场亲眼观看或者有其他直接证人告知事情原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详实地记录到这些细节。“历史非虚构写作者应该读一读文学作品,以了解文学创作中哪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鉴,哪一些是绝对不能采用的,”他说。

那么,写作者要如何在历史非虚构写作中处理文学性?罗新认为,职业的历史学家一般不代表时代最高的思想水平,只能代表中等甚至再低一点的水平,因此,对历史表现出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是历史非虚构写作者的优势所在。他推荐了意大利学者卡洛·金茨堡的著作《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这本书讲述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弗留利磨坊主经受两次宗教审判的故事。按照作者的说法——《奶酪与蛆虫》既是一个故事,也是一部历史著作,既是写给普通读者,也是写给专业人士的。罗新评价这本书在做到让历史抵达公众的同时,也展现了许多历史学家都无法拥有的问题意识,该书写于上世纪70年代,彼时作者就已经突破了宏大史观,采用微观史学视角,讲述了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内心想法。这样的史学意识在一部非虚构作品中体现,罗新说,这不仅是对公众有意义,对历史学学科也意义重大。

《奶酪与蛆虫》
[意]卡洛·金茨堡 著 鲁伊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历史的一种写法:在文学性与非虚构之间腾挪

历史学家罗新认为,历史非虚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让历史与公共社会产生了联结,它不像历史专著那样有着大量脚注和文献,对读者提出的阅读挑战更小。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实习记者 张洁

编辑 | 潘文捷 黄月

“国外对图书的划分只有虚构和非虚构两类,没有历史非虚构一说。将历史和非虚构联合来谈,是牵强还是现实需要?”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社科文献出版社鸣沙史学嘉年华上,甲骨文书系创始人董风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在活动现场,董风云和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罗新、书评人止庵、前媒体人包丽敏就“走向公共空间: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多元解读”展开了讨论。

01 如何让历史与当下产生联结

历史非虚构究竟是什么?活动方将其界定为一个复合多义的概念,认为它“既指图书市场中的历史类非虚构作品,又指学理意义上创作此类作品的过程和方法;既是历史学与新闻、文学等领域交叉借鉴的产物,也是史学内在发展逻辑的自然延伸;既顺应西方史学叙事转向的新潮流,又呼应着‘良史莫不工文’(章学诚语)的中国传统史学底色”,既有复杂性,亦有公共性。

一方面,非虚构可以填补虚构的空白。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曾指出,“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体裁似乎无法回应今天的时代,没有办法建立起和时代的真实的关联,于是创作者需要转换一种视野,去寻求非虚构的可能性。”包丽敏从新闻学的角度补充了非虚构的含义——在新闻界,所有的新闻写作都属于非虚构写作,但无论是最早产生的通讯,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纪实文学,以及后来产生的特稿写作,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不是简单地陈述新闻事实,而是强调生动地写作新闻,使其更好地抵达公众。她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学中的非虚构和历史学谈非虚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董风云的视野中,国外对于图书的划分只有虚构和非虚构两类,没有历史非虚构一说。把历史和非虚构放在一起,是有其必要还是多此一举呢?

罗新回应认为,在我们意识到有历史非虚构这个概念之前,公众在行为上已经表现出渴望了解历史的冲动,历史类书籍《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以及历史类节目《百家讲坛》的火爆都可作为证据。罗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种渴望源自于历史焦虑:“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所面对的情况是过去从未发生过的……正因如此,这种焦虑就会在某些时刻被放大。焦虑是面向未来的。唯一能让我们从当前和未来的焦虑中脱离出来的,就是回看过去,希望在过去寻找到稳定感和方向感。”

罗新

作为历史学家,罗新认为研究者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与社会热点讨论脱节。历史学者长时间面对着遥远的过去,谈论的话题也是“官方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等等,基本无法回应当下的女性主义、种族主义的议题。而历史非虚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让历史与公共社会产生了联结,它不像历史专著那样有着大量脚注和文献,对读者提出的阅读挑战更小。包丽敏认为,从社会分工的意义上说,历史学专业研究的职责就是推进历史学科的发展,但是,历史非虚构写作是“让历史写作更好地走向公众”。

02 在非虚构与文学性之间寻找界线

罗新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写作历史非虚构是“对历史的高强度参与”。而在本次活动中,嘉宾们对历史非虚构写作的探讨则核心集中于文学与历史、虚构与非虚构的关系。用止庵的话来说就是,“有些人写作历史非虚构是文学的东西用少了,而有些属于文学的东西用多了,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说非虚构意味着真实,文学意味着可读性,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取舍问题?包丽敏将非虚构写作比喻为“戴着脚镣在跳舞”,真实的细节材料是非虚构写作的脚镣,文学性则决定了非虚构作品是否生动、能否成功走向公众。她谈到《纽约客》杂志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而设立事实核查员,付出了大量的成本、时间和人力,背后是这本杂志尊重事实、被采访人以及历史的态度。

从左至右:董风云,止庵,罗新,包丽敏,主持人

止庵则认为,目前国内市面上的历史剧以及过去的报告文学缺乏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没有真正去考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相反是在娱乐的层面上对历史展开演绎。他相信“作者和公众都应形成一种关于历史非虚构的共识”,只有如此,历史非虚构著作的真实性才会得到保证,不至于将教育的部分与娱乐的部分混为一谈,“我们可以被娱乐,也可以在教育中取得娱乐,但是不能被娱乐所教育,不要将历史剧当作真的历史去信服。”

除了历史剧和报告文学,止庵认为,即便是国内的历史非虚构的写作者,也常常相对欠缺非虚构的意识。一来不重视材料收集,尤其是口述材料的缺乏;二来,现存的历史记载忽视细节,只注重形成结论,而这一结论往往缺乏对前人历史观点的辨认。

以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为例,止庵指出国内对历史非虚构写作的认识存在根本性的错误。比如《左传》记载晋灵公对赵盾屡次直言劝谏心生杀意,于是派了刺客鉏鸒(chú yù)刺杀赵盾的情节。刺客到赵盾家时天还没亮,他看见赵盾一大早就起来穿上朝服端正地坐着,举止有度,感到赵盾是个忠臣,他叹息道:“杀害忠臣和背叛国君,罪过都是一样的。”说完撞树而死。止庵认为,此处刺客的叹息和撞树的行为都属于不合理的想象,写作者只有在现场亲眼观看或者有其他直接证人告知事情原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详实地记录到这些细节。“历史非虚构写作者应该读一读文学作品,以了解文学创作中哪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鉴,哪一些是绝对不能采用的,”他说。

那么,写作者要如何在历史非虚构写作中处理文学性?罗新认为,职业的历史学家一般不代表时代最高的思想水平,只能代表中等甚至再低一点的水平,因此,对历史表现出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是历史非虚构写作者的优势所在。他推荐了意大利学者卡洛·金茨堡的著作《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这本书讲述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弗留利磨坊主经受两次宗教审判的故事。按照作者的说法——《奶酪与蛆虫》既是一个故事,也是一部历史著作,既是写给普通读者,也是写给专业人士的。罗新评价这本书在做到让历史抵达公众的同时,也展现了许多历史学家都无法拥有的问题意识,该书写于上世纪70年代,彼时作者就已经突破了宏大史观,采用微观史学视角,讲述了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内心想法。这样的史学意识在一部非虚构作品中体现,罗新说,这不仅是对公众有意义,对历史学学科也意义重大。

《奶酪与蛆虫》
[意]卡洛·金茨堡 著 鲁伊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