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弗洛伊德到费兰特:美剧《白莲花度假村》中出现了这些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弗洛伊德到费兰特:美剧《白莲花度假村》中出现了这些书

无论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频繁出现的书籍封面在剧中都存在感十足。在这篇文章中,各领域专家将为你介绍剧中出现的书籍和它们所讲述的故事。

拍摄:Mario Perez 图片来源:HBO

谈及泳池读物,你可能不会想到弗洛伊德和尼采,但在美剧《白莲花度假村》中,剧中人物翻阅的正是这些著作。这部气氛紧张的新剧讲述了有钱人和上流阶层在夏威夷一家度假村相遇后的生活。

宝拉和奥利维亚真的在深入研究反殖民主义思想家弗朗茨·法农的思想吗?或是在研究卡米尔·帕利亚对西方文学经典的解构?抑或是,她们读书只是一种表演,为了掩盖偷窥的目光和八卦而上演了一场智识秀?

无论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频繁出现的书籍封面在剧中都存在感十足。因此,各领域专家将在本文中为你介绍剧中出现的道具书籍和它们所讲述的故事。也许你下次飞往海岛度假时,也能从中选一本带上——只是尽量别去白莲花度假村。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 方厚升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

“假如不能上震天堂,那么我将下撼地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引用了诗人维吉尔的名言,来总结他在这本书中解释梦的意义的目的——释梦手段是他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一直把《梦的解析》当作自己的杰作,还确保本书一定要在1900年出版,以彰显它的重要意义。

传统上,梦被认为是无意义的,或者是与神灵交流的工具。但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梦都关涉愿望的实现。他在书中写道,成年人的许多愿望本质都具有“张力”,如果过于直接地在梦中呈现这些愿望,愿望实现后我们很可能被惊醒。

所以,既要实现这些无意识的愿望又要保持睡眠状态,睡眠意识中“梦的运作”便使用了替代(让无关紧要的事情看起来很重要,或者反过来)、浓缩(在单个图像中汇集多个想法)和转换(将文字转化为看似随机的图像)等机制扭曲了原本的愿望。

这本书包含了引人注目的梦境分析,书中对弗洛伊德意识理论的总结也许是对该理论最好的一次系统性陈述,是一本有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马修·夏普,迪肯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全世界受苦的人》

《全世界受苦的人》
[法]法农 著 万冰 译
译林出版社 2005-5

精神病学家和反殖民主义思想家弗朗茨·法农1925年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岛。二战后前往法国学习,又在1953年搬到阿尔及利亚,加入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

《全世界受苦的人》(法语原版名为《Les damnés de la terre》,出版于1961年)写于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高潮时期。该书以法农在被殖民时期的阿尔及利亚工作的第一手经验为基础,展现了被殖民者所经受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暴力,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经典文本。

法农的书清晰地列出了殖民主义的确凿罪证:殖民主义以不可逆的方式改变着人们,改变着他们的社会和文化。《全世界受苦的人》竭力呼吁人们抵制殖民和压迫,出版时曾被殖民国家视作危险言论。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部重要的反殖民主义著作。

——伊莎贝尔·黑塞,悉尼大学英语系讲师

《性面具》

《性面具》
卡米拉·帕格利亚 著 王玫/王峰/李巧梅/萧湛 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3-6

卡米尔·帕格里亚的《性面具:艺术与颓废,从奈费尔提蒂到艾米莉·狄金森》(1990年)以挑衅的姿态解读了西方经典艺术与文化。

《性面具》在出版时被认为具有标志性、开创性和颠覆性,如帕格里亚所写,因为它专注于“宏伟艺术中的非道德性、侵略性、虐待狂、偷窥癖和色情”。这本书既因其对性、暴力和权力的洞察而受到称赞,又因其对性别和性的看法而被贴上了反女性主义和阴险的标签。

《性面具》讨论了西方文化中的道德堕落和异教的持久影响。帕格里亚将性自由与虐恋联系起来,她认为我们追求自我毁灭和好色的狄奥尼索斯式冲动与我们追求秩序的阿波罗式本能存在矛盾。

帕格里亚的这本书得名于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假面》(1966年),该书描绘了西方世界想象中反复出现的人物类型,例如“漂亮男孩”、“致命女性”和“女性吸血鬼”。她通过这些人物面具分析了《蒙娜丽莎》《呼啸山庄》和《道连·格雷的画像》等作品。其中关于艾米莉·狄金森的章节尤为著名,帕格里亚在这一章中分析了狄金森诗歌中的残酷和虐待狂隐喻。

帕格里亚的《性面具》既让人兴奋又充满争议,至今仍是研究九十年代性政治十分重要的文本。

——卡桑德拉·阿瑟顿,迪肯大学写作与文学系教授

《我的天才女友》

《我的天才女友》
[意]埃莱娜·费兰特 著 陈英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10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女性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谜团开始。

在最开始的几页中,知名作家埃莱娜得知老朋友莉拉消失了,毫无踪迹。莉拉的失踪促使埃莱娜着手书写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她们俩之间的复杂友谊。

本书着重描写20世纪50年代她们在那不勒斯的童年生活,冷峻地揭示了当时的贫穷、暴力、家庭冲突和组织型犯罪。小说情节紧凑,对那不勒斯的人物描摹得非常准确,书中埃莱娜坦率的讲述也有助于营造一个完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她用平实又快节奏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充满厌女氛围和家庭暴力的严峻童年,但她与莉拉的友谊使她的生活变得生动了起来。

费兰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友谊画卷。随着情节的展开,两个女孩逐渐看到了自己超越眼前这个世界局限的可能。

——卢卡斯·汤普森,悉尼大学英语系讲师

《尼采便携本》(The Portable Nietzsche

《尼采便携本》
沃尔特·考夫曼 编译

对尼采来说,哲学写作就是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对生命有所助益的艺术——即使这种艺术动摇了文化本身的根基。

沃尔特·考夫曼在《尼采便携本》中的翻译展示了尼采作为西方文化中优秀思想家代表的力量与美感。书中有尼采对圣保罗的批判性心理描写,也有恶名远扬的“上帝已死”宣言。此外还有他对于“快乐”的复杂定义,尼采的快乐概念诞生于确定性消解的可怖时刻。

尽管他在某些领域一直被当作是个恶意破坏者,但这本书却很好地体现了尼采的实际目的其实是为了避免虚无主义。欢快而颠覆性十足的“第五福音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尼采晚期作品《偶像的黄昏》被完整地收录其中,此外还精简地总结了他成熟的思想体系。

考夫曼的翻译现在已经过时了,他对尼采作品的选择有时也很古怪,但《尼采便携本》以令人钦佩的方式展现了尼采的许多方面:害羞的隐居者、厌恶反犹主义者,能够将痛苦转化为深刻而美丽的文本,以及不管怎样他都始终热爱生命。

——杰米·帕尔,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哲学系讲师

《眨眼之间》

《眨眼之间》
[加拿大]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著 靳婷婷 译
中信出版社 2014-4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眨眼之间》以一个青年立像的轶事开篇:1985年,盖蒂博物馆以不到1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座古希腊雕像。尽管他们为了保证雕像确为真迹已经耗时好几个月展开调查,但盖蒂博物馆还是上当了——该雕像是在20世纪80年代制作的。

据格拉德威尔说,发现是假货的那位艺术史学家一看到雕像就知道它不是真的。这种瞬间的识别(“决断”)就是格拉德威尔描述的“不假思索的力量”。格拉德威尔认为,随心的决定往往要比深思熟虑好得多。

《眨眼之间》是一个有趣的轶事集,从艺术史学家到“婚姻密语者”,他们通过观看伴侣互动的瞬间视频来判断一段关系是否能持续下去。但,正如俗话所说,轶事的复现不能作为数据。

——本·纽维尔,新南威尔士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

如果这些书都没有引起你的兴趣,那么剧中人物还读过朱迪思·巴特勒、艾梅·塞泽尔和雅克·拉康——更多关于女权主义、殖民主义与精神分析的休闲读物,不妨寻来一读。

(翻译:都述文)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Freud, Nietzsche, Paglia, Fanon: our expert guide to the books of The White Lotu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弗洛伊德到费兰特:美剧《白莲花度假村》中出现了这些书

无论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频繁出现的书籍封面在剧中都存在感十足。在这篇文章中,各领域专家将为你介绍剧中出现的书籍和它们所讲述的故事。

拍摄:Mario Perez 图片来源:HBO

谈及泳池读物,你可能不会想到弗洛伊德和尼采,但在美剧《白莲花度假村》中,剧中人物翻阅的正是这些著作。这部气氛紧张的新剧讲述了有钱人和上流阶层在夏威夷一家度假村相遇后的生活。

宝拉和奥利维亚真的在深入研究反殖民主义思想家弗朗茨·法农的思想吗?或是在研究卡米尔·帕利亚对西方文学经典的解构?抑或是,她们读书只是一种表演,为了掩盖偷窥的目光和八卦而上演了一场智识秀?

无论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频繁出现的书籍封面在剧中都存在感十足。因此,各领域专家将在本文中为你介绍剧中出现的道具书籍和它们所讲述的故事。也许你下次飞往海岛度假时,也能从中选一本带上——只是尽量别去白莲花度假村。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 方厚升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

“假如不能上震天堂,那么我将下撼地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引用了诗人维吉尔的名言,来总结他在这本书中解释梦的意义的目的——释梦手段是他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一直把《梦的解析》当作自己的杰作,还确保本书一定要在1900年出版,以彰显它的重要意义。

传统上,梦被认为是无意义的,或者是与神灵交流的工具。但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梦都关涉愿望的实现。他在书中写道,成年人的许多愿望本质都具有“张力”,如果过于直接地在梦中呈现这些愿望,愿望实现后我们很可能被惊醒。

所以,既要实现这些无意识的愿望又要保持睡眠状态,睡眠意识中“梦的运作”便使用了替代(让无关紧要的事情看起来很重要,或者反过来)、浓缩(在单个图像中汇集多个想法)和转换(将文字转化为看似随机的图像)等机制扭曲了原本的愿望。

这本书包含了引人注目的梦境分析,书中对弗洛伊德意识理论的总结也许是对该理论最好的一次系统性陈述,是一本有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马修·夏普,迪肯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全世界受苦的人》

《全世界受苦的人》
[法]法农 著 万冰 译
译林出版社 2005-5

精神病学家和反殖民主义思想家弗朗茨·法农1925年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岛。二战后前往法国学习,又在1953年搬到阿尔及利亚,加入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

《全世界受苦的人》(法语原版名为《Les damnés de la terre》,出版于1961年)写于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高潮时期。该书以法农在被殖民时期的阿尔及利亚工作的第一手经验为基础,展现了被殖民者所经受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暴力,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经典文本。

法农的书清晰地列出了殖民主义的确凿罪证:殖民主义以不可逆的方式改变着人们,改变着他们的社会和文化。《全世界受苦的人》竭力呼吁人们抵制殖民和压迫,出版时曾被殖民国家视作危险言论。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部重要的反殖民主义著作。

——伊莎贝尔·黑塞,悉尼大学英语系讲师

《性面具》

《性面具》
卡米拉·帕格利亚 著 王玫/王峰/李巧梅/萧湛 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3-6

卡米尔·帕格里亚的《性面具:艺术与颓废,从奈费尔提蒂到艾米莉·狄金森》(1990年)以挑衅的姿态解读了西方经典艺术与文化。

《性面具》在出版时被认为具有标志性、开创性和颠覆性,如帕格里亚所写,因为它专注于“宏伟艺术中的非道德性、侵略性、虐待狂、偷窥癖和色情”。这本书既因其对性、暴力和权力的洞察而受到称赞,又因其对性别和性的看法而被贴上了反女性主义和阴险的标签。

《性面具》讨论了西方文化中的道德堕落和异教的持久影响。帕格里亚将性自由与虐恋联系起来,她认为我们追求自我毁灭和好色的狄奥尼索斯式冲动与我们追求秩序的阿波罗式本能存在矛盾。

帕格里亚的这本书得名于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假面》(1966年),该书描绘了西方世界想象中反复出现的人物类型,例如“漂亮男孩”、“致命女性”和“女性吸血鬼”。她通过这些人物面具分析了《蒙娜丽莎》《呼啸山庄》和《道连·格雷的画像》等作品。其中关于艾米莉·狄金森的章节尤为著名,帕格里亚在这一章中分析了狄金森诗歌中的残酷和虐待狂隐喻。

帕格里亚的《性面具》既让人兴奋又充满争议,至今仍是研究九十年代性政治十分重要的文本。

——卡桑德拉·阿瑟顿,迪肯大学写作与文学系教授

《我的天才女友》

《我的天才女友》
[意]埃莱娜·费兰特 著 陈英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10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女性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谜团开始。

在最开始的几页中,知名作家埃莱娜得知老朋友莉拉消失了,毫无踪迹。莉拉的失踪促使埃莱娜着手书写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她们俩之间的复杂友谊。

本书着重描写20世纪50年代她们在那不勒斯的童年生活,冷峻地揭示了当时的贫穷、暴力、家庭冲突和组织型犯罪。小说情节紧凑,对那不勒斯的人物描摹得非常准确,书中埃莱娜坦率的讲述也有助于营造一个完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她用平实又快节奏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充满厌女氛围和家庭暴力的严峻童年,但她与莉拉的友谊使她的生活变得生动了起来。

费兰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友谊画卷。随着情节的展开,两个女孩逐渐看到了自己超越眼前这个世界局限的可能。

——卢卡斯·汤普森,悉尼大学英语系讲师

《尼采便携本》(The Portable Nietzsche

《尼采便携本》
沃尔特·考夫曼 编译

对尼采来说,哲学写作就是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对生命有所助益的艺术——即使这种艺术动摇了文化本身的根基。

沃尔特·考夫曼在《尼采便携本》中的翻译展示了尼采作为西方文化中优秀思想家代表的力量与美感。书中有尼采对圣保罗的批判性心理描写,也有恶名远扬的“上帝已死”宣言。此外还有他对于“快乐”的复杂定义,尼采的快乐概念诞生于确定性消解的可怖时刻。

尽管他在某些领域一直被当作是个恶意破坏者,但这本书却很好地体现了尼采的实际目的其实是为了避免虚无主义。欢快而颠覆性十足的“第五福音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尼采晚期作品《偶像的黄昏》被完整地收录其中,此外还精简地总结了他成熟的思想体系。

考夫曼的翻译现在已经过时了,他对尼采作品的选择有时也很古怪,但《尼采便携本》以令人钦佩的方式展现了尼采的许多方面:害羞的隐居者、厌恶反犹主义者,能够将痛苦转化为深刻而美丽的文本,以及不管怎样他都始终热爱生命。

——杰米·帕尔,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哲学系讲师

《眨眼之间》

《眨眼之间》
[加拿大]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著 靳婷婷 译
中信出版社 2014-4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眨眼之间》以一个青年立像的轶事开篇:1985年,盖蒂博物馆以不到1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座古希腊雕像。尽管他们为了保证雕像确为真迹已经耗时好几个月展开调查,但盖蒂博物馆还是上当了——该雕像是在20世纪80年代制作的。

据格拉德威尔说,发现是假货的那位艺术史学家一看到雕像就知道它不是真的。这种瞬间的识别(“决断”)就是格拉德威尔描述的“不假思索的力量”。格拉德威尔认为,随心的决定往往要比深思熟虑好得多。

《眨眼之间》是一个有趣的轶事集,从艺术史学家到“婚姻密语者”,他们通过观看伴侣互动的瞬间视频来判断一段关系是否能持续下去。但,正如俗话所说,轶事的复现不能作为数据。

——本·纽维尔,新南威尔士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

如果这些书都没有引起你的兴趣,那么剧中人物还读过朱迪思·巴特勒、艾梅·塞泽尔和雅克·拉康——更多关于女权主义、殖民主义与精神分析的休闲读物,不妨寻来一读。

(翻译:都述文)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Freud, Nietzsche, Paglia, Fanon: our expert guide to the books of The White Lotu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