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克瑙斯高出版新作《晨星》,深刻睿智与陈词滥调兼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克瑙斯高出版新作《晨星》,深刻睿智与陈词滥调兼备

《晨星》是一个冗长而散乱的故事,充斥着难称严谨的结局以及叙事上的缺陷,但它仍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难以捉摸的强制力。

挪威的北极光 图片来源:David Robertson/Alamy

继7部非虚构类作品之后,在文学界忙于称颂他的六卷本自撰(autofiction)《我的奋斗》系列之际,卡尔·奥韦·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aard)携长达666页(这个象征恶魔的数字或许不是偶然)的新书《晨星》(The Morning Star)回归到了小说写作的行列。这本新作不是自传,或者说起码自传色彩不明显。

全书分为若干松散的章节,包含9名叙事者的第一人称叙述,这些人都在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时——可能是超新星——恰巧出了乱子或者遇上了某些奇怪的事情。

例如,牧师凯瑟琳本来在为一名死于一个多星期前的男子主持葬礼,她却认出这名男子就是昨天给她惹麻烦的那个人。又如护士索尔维格参与了一场为某个已经死去的政客摘除关键器官的手术,当负责移植的外科医生准备切开遗体时,这名政客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其它叙事者的遭遇也同样是荒诞不经或者令人费解的,其呈现通常借助一连串经过精心编排的叙事手法。这本书严格来说不是体裁写作(genre writing),但其中的散文显然十分注重悬念与惊悚。假如你可以想象一个研究过德国浪漫主义的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在某种艾曼纽·卡瑞(Emmanuel Carrère)式的神学冥想里沉浸一番,加一点尤·奈斯博(Jo Nesbø)式的硬派,再把以上这些元素都放到挪威森林的背景里,也许就能明白这本无法归类的书所具有的非凡口味大概是何等样貌了。

不过,其中最不和谐之处在于克瑙斯高写作里那些为人们所熟知的方面——这本小说里充满了他个人的意念与关切。几乎每个人都喝咖啡、抽香烟,也都对如何打发无聊时刻颇感兴趣,这和克瑙斯高在《我的奋斗》里表现出的自我形象如出一辙。

此外,不论叙事者的性别、年龄与学历为何,他们都共享了创作者刻画自然的独特方式,以及在一些偶发事件上离题万里的习惯。这倒不是说克瑙斯高创造了九个版本的自己,毕竟凯瑟琳和苦闷的文化记者乔斯坦这两个角色的个性起码还是比较鲜明的。

虽然书中大多数角色都自有其栩栩如生的方式,但风格上难以避免的相似性却频频促使读者回到我们已经烂熟于胸的克瑙斯高本人的诸多细节上,部分角色的生活面貌甚至和作者的生活有明显的重叠。

《晨星》

这本书以大学讲师阿恩的生活开篇,其妻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眼下正处于狂躁期。她可能砍掉了某只猫的脑袋,也可能没有,但她显然无法正常照料自家的小孩,于是阿恩打算把她送去医院。

克瑙斯高曾写到过前妻琳达·博斯特罗姆(Linda Boström)的双向情感障碍如何影响了自己以及孩子,还有她后来住院的事。阿恩对妻子怀有的那种怨怼心态,也是克瑙斯高在《我的奋斗》里谈到过的,而这个细节很难不让人在小说与现实生活之间划一个等号。话说回来,巨大的宇宙力量对行动既然有如此的影响,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去开解那些陈年旧事呢?

虽然是一个入世的诗人,但现实主义的传统对克瑙斯高的影响并不算大。在这个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已经普及的年代,我们绝无可能把这种显见的天星降临当成什么大事来看待。相反,这种现象的存在与意义依旧没有得到解释,谈论它时不妨抱有一些敬畏,把它当成一种隐含在平凡目光之中的存在之奥秘。

在伴随天象异变的所有离奇事件里,最骇人听闻的事是:某支崇拜恶魔的摇滚乐队先是失踪,继而遭到仪式性的谋杀。这段小插曲直接取自北欧黑色电影,克瑙斯高也确实说过,他以前写犯罪小说时不得不用笔名,把这个案件写进新书算是了却当时的一桩心愿。

在摇滚歌手失踪案里,乔斯坦这个形象乃是对某个粗鲁而嗜酒的市侩文人(hack,有下人、狗腿子等贬义,此处特指廉价受雇为报刊杂志撰写低俗文章者——译注)的漫画式讽刺,有趣的是,这又难免让人想起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笔下的某个引人反感的虚构故事。乔斯坦希望借助曝光谋杀案来让自己的事业东山再起,却很快就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另一重现实里:某种类似于梦幻世界或地下世界的、充斥着死亡与地狱般气息的境地。

说到底,这本奇特但又引人入胜的书的形而上学核心乃是死亡。克瑙斯高秉持着一种宗教式的激情——这种激情看起来略显过时但又相当应景(有意思的是,萨莉·鲁尼最新的小说也考察了宗教带来的安慰)——再度考察了“我们死后将会发生什么”这一古老问题。

然而,在死后生活或者说基督教的支持者里,身为牧师的凯瑟琳并不是最雄辩的。相反,这个人是阿恩的朋友埃吉尔,此人在学校里和凯瑟琳相爱(书中的某些角色之间有一些联系,但总的来看并没有比在天上盘旋的星辰更强有力的叙事线索)。埃吉尔蔑视理性主义的局限,在他看来,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科学领域之外的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全书以埃吉尔的一篇长文结束,当中既有圣经解释学的元素,也包含他的个人哲学。值得注意的是,埃吉尔和克瑙斯高一样,也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忠实粉丝,二人对于一些更加宏大的、超越经验事实的事物亦抱有相同的浪漫主义渴望。

最终的问题当然是星辰的意义。《晨星》的666页里有不少关于上帝、恶魔及其它许多内容的漫谈,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篇幅长度就已经很“魔鬼”了。这本书在某些地方表现出渊博的学识与兼容并包的精神,在另一些地方又显得重复啰嗦并且枯燥乏味。但克瑙斯高就是这样,把所有东西都熔冶于一炉,他的任务就是让读者与他共处。总的来说,他成功了。

克瑙斯高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轻松自如、全无尴尬地穿梭于深刻睿智与陈词滥调之间的作家之一,他似乎想要向我们展示,前者并不比后者更真实。《晨星》里不缺这两者,论丰富性它是合格的。这是一个冗长而散乱的故事,充斥着难称严谨的结局以及叙事上的缺陷,但它仍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难以捉摸的强制力,使读者无法自拔,这似乎正是克瑙斯高的特色所在。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Morning Star by Karl Ove Knausgaard review – a beguiling shaggy dog stor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克瑙斯高出版新作《晨星》,深刻睿智与陈词滥调兼备

《晨星》是一个冗长而散乱的故事,充斥着难称严谨的结局以及叙事上的缺陷,但它仍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难以捉摸的强制力。

挪威的北极光 图片来源:David Robertson/Alamy

继7部非虚构类作品之后,在文学界忙于称颂他的六卷本自撰(autofiction)《我的奋斗》系列之际,卡尔·奥韦·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aard)携长达666页(这个象征恶魔的数字或许不是偶然)的新书《晨星》(The Morning Star)回归到了小说写作的行列。这本新作不是自传,或者说起码自传色彩不明显。

全书分为若干松散的章节,包含9名叙事者的第一人称叙述,这些人都在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时——可能是超新星——恰巧出了乱子或者遇上了某些奇怪的事情。

例如,牧师凯瑟琳本来在为一名死于一个多星期前的男子主持葬礼,她却认出这名男子就是昨天给她惹麻烦的那个人。又如护士索尔维格参与了一场为某个已经死去的政客摘除关键器官的手术,当负责移植的外科医生准备切开遗体时,这名政客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其它叙事者的遭遇也同样是荒诞不经或者令人费解的,其呈现通常借助一连串经过精心编排的叙事手法。这本书严格来说不是体裁写作(genre writing),但其中的散文显然十分注重悬念与惊悚。假如你可以想象一个研究过德国浪漫主义的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在某种艾曼纽·卡瑞(Emmanuel Carrère)式的神学冥想里沉浸一番,加一点尤·奈斯博(Jo Nesbø)式的硬派,再把以上这些元素都放到挪威森林的背景里,也许就能明白这本无法归类的书所具有的非凡口味大概是何等样貌了。

不过,其中最不和谐之处在于克瑙斯高写作里那些为人们所熟知的方面——这本小说里充满了他个人的意念与关切。几乎每个人都喝咖啡、抽香烟,也都对如何打发无聊时刻颇感兴趣,这和克瑙斯高在《我的奋斗》里表现出的自我形象如出一辙。

此外,不论叙事者的性别、年龄与学历为何,他们都共享了创作者刻画自然的独特方式,以及在一些偶发事件上离题万里的习惯。这倒不是说克瑙斯高创造了九个版本的自己,毕竟凯瑟琳和苦闷的文化记者乔斯坦这两个角色的个性起码还是比较鲜明的。

虽然书中大多数角色都自有其栩栩如生的方式,但风格上难以避免的相似性却频频促使读者回到我们已经烂熟于胸的克瑙斯高本人的诸多细节上,部分角色的生活面貌甚至和作者的生活有明显的重叠。

《晨星》

这本书以大学讲师阿恩的生活开篇,其妻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眼下正处于狂躁期。她可能砍掉了某只猫的脑袋,也可能没有,但她显然无法正常照料自家的小孩,于是阿恩打算把她送去医院。

克瑙斯高曾写到过前妻琳达·博斯特罗姆(Linda Boström)的双向情感障碍如何影响了自己以及孩子,还有她后来住院的事。阿恩对妻子怀有的那种怨怼心态,也是克瑙斯高在《我的奋斗》里谈到过的,而这个细节很难不让人在小说与现实生活之间划一个等号。话说回来,巨大的宇宙力量对行动既然有如此的影响,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去开解那些陈年旧事呢?

虽然是一个入世的诗人,但现实主义的传统对克瑙斯高的影响并不算大。在这个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已经普及的年代,我们绝无可能把这种显见的天星降临当成什么大事来看待。相反,这种现象的存在与意义依旧没有得到解释,谈论它时不妨抱有一些敬畏,把它当成一种隐含在平凡目光之中的存在之奥秘。

在伴随天象异变的所有离奇事件里,最骇人听闻的事是:某支崇拜恶魔的摇滚乐队先是失踪,继而遭到仪式性的谋杀。这段小插曲直接取自北欧黑色电影,克瑙斯高也确实说过,他以前写犯罪小说时不得不用笔名,把这个案件写进新书算是了却当时的一桩心愿。

在摇滚歌手失踪案里,乔斯坦这个形象乃是对某个粗鲁而嗜酒的市侩文人(hack,有下人、狗腿子等贬义,此处特指廉价受雇为报刊杂志撰写低俗文章者——译注)的漫画式讽刺,有趣的是,这又难免让人想起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笔下的某个引人反感的虚构故事。乔斯坦希望借助曝光谋杀案来让自己的事业东山再起,却很快就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另一重现实里:某种类似于梦幻世界或地下世界的、充斥着死亡与地狱般气息的境地。

说到底,这本奇特但又引人入胜的书的形而上学核心乃是死亡。克瑙斯高秉持着一种宗教式的激情——这种激情看起来略显过时但又相当应景(有意思的是,萨莉·鲁尼最新的小说也考察了宗教带来的安慰)——再度考察了“我们死后将会发生什么”这一古老问题。

然而,在死后生活或者说基督教的支持者里,身为牧师的凯瑟琳并不是最雄辩的。相反,这个人是阿恩的朋友埃吉尔,此人在学校里和凯瑟琳相爱(书中的某些角色之间有一些联系,但总的来看并没有比在天上盘旋的星辰更强有力的叙事线索)。埃吉尔蔑视理性主义的局限,在他看来,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科学领域之外的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全书以埃吉尔的一篇长文结束,当中既有圣经解释学的元素,也包含他的个人哲学。值得注意的是,埃吉尔和克瑙斯高一样,也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忠实粉丝,二人对于一些更加宏大的、超越经验事实的事物亦抱有相同的浪漫主义渴望。

最终的问题当然是星辰的意义。《晨星》的666页里有不少关于上帝、恶魔及其它许多内容的漫谈,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篇幅长度就已经很“魔鬼”了。这本书在某些地方表现出渊博的学识与兼容并包的精神,在另一些地方又显得重复啰嗦并且枯燥乏味。但克瑙斯高就是这样,把所有东西都熔冶于一炉,他的任务就是让读者与他共处。总的来说,他成功了。

克瑙斯高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轻松自如、全无尴尬地穿梭于深刻睿智与陈词滥调之间的作家之一,他似乎想要向我们展示,前者并不比后者更真实。《晨星》里不缺这两者,论丰富性它是合格的。这是一个冗长而散乱的故事,充斥着难称严谨的结局以及叙事上的缺陷,但它仍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难以捉摸的强制力,使读者无法自拔,这似乎正是克瑙斯高的特色所在。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Morning Star by Karl Ove Knausgaard review – a beguiling shaggy dog stor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