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编辑部聊天室 | 社交媒体究竟剥夺了我们还是丰富了我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编辑部聊天室 | 社交媒体究竟剥夺了我们还是丰富了我们?

你是社交媒体爱好者,还是主动选择疏离呢?随着年龄的变化,你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是否发生了改变呢?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到底是千篇一律,还是包罗万象?让我们来聊一聊。

来源:图虫

016期主持人 | 赵蕴娴

你会刷微博和朋友圈吗?刷的时候是觉得轻松快意,还是会产生浪费时间的罪恶感?“我不怎么用微博”、“我把朋友圈关掉了”,每每听见朋友这么说,我总觉得对方厉害,能有定力屏除杂音。但一段时间过后,宣称自己不看不发社交媒体的朋友大多回来了,有的是关了微博大号又开小号悄悄上线,有的是长久静默后发了一条不咸不淡的朋友圈,看到就像久未联系的旧相识打来一通电话。

现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发任何内容都有风险。晒自拍可能被骂说自恋虚荣,分享“小确幸”可能被嘲为无聊的“岁月静好”,批评时事、聊聊读书又可能被批为自命清高、高人一等,晒娃的是失去自我的妇女,发茶叶佛珠的是日渐滑腻的中年。但如果社交平台上的内容真的这般垃圾碎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欲罢不能,甚至离开又回来呢?

一些声音归罪于这个时代浅薄,一切都是破碎的,人人满足于没营养的东西,皇皇巨著无人光临。但我想,社交媒体如此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碎片之下有一条明明灭灭的时间线。它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譬如回看2020年初的朋友圈,它记录了个体在疫情当中的所思所感与行动,从而也小小地见证和留存了关于这个时代的记忆。

此外,我相信人生的叙述也是在对碎片的整理当中形成的,社交媒体就像一个自带时间轴的储物罐,帮我暂做收纳。回顾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足迹,过去的一些想法,甚至发生过的事,都让我感到陌生震惊——原来我还有过这样的时候!此时再去回想整理,那件事后来怎么样了,我是如何走出那种情绪的,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于个体而言,当初那些看似破碎的东西,不也一一拾起了吗?还有一些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来或想不通的,就让它在那里吧,或许下次再拿起来看就有新的感触呢?况且生命和生活不本就有难以归置的部分吗?

你是社交媒体爱好者,还是主动选择疏离呢?随着年龄的变化,你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是否发生了改变呢?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到底是千篇一律,还是包罗万象?让我们来聊一聊。

社交媒体来来去去,人生如同一期一会的旅行

林子人:中国社交媒体的兴起基本遵循仿造外国同类平台的模式。和早期的Facebook一样,80末90初这一代人所熟悉的人人网也是从高校普及开来的,实名制注册让它成为一个快速建立网络校友联系的平台。至少在我的大学时代,人人网如日中天,它也是我第一个花大量时间用心“经营”的社交平台。或许因为人人网有相对更强的熟人社交属性,我感觉成为人人的用户有种同辈压力和追赶时髦的成分在,积极运营(比如发表日记、状态、照片)也有种暗自和别人较劲的感觉——观察别人的人人页面,好友数越多、点赞数越多、评论越多,就意味着TA越活跃,是人人喜爱的校园风云人物。

这些年社交媒体越来越多样化,在各个平台上我确实会有不同的诉求和使用策略:朋友圈渐渐从晒生活变成了标榜自己是积极向上好打工人的展示空间(毕竟微信上绝大多数联系人都是同事、领导和工作伙伴);微博是我发现新闻热点、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地方;豆瓣的主要用途是标记书影音;小红书是我的guilty pleasure,在疲累的时候刷刷看看美好的物质生活……但现在的我也足够理智,知道追赶社交媒体的潮流大多时候是徒增压力和耗费时间,不用抖音快手是我最后的倔强。

潘文捷:啊学到了,以后也会努力展示打工热情!哈哈哈哈哈。要说专门用心打理过的社交平台,应该是百度空间。以前的爱好在学校比较小众,但网上的同好就很多了,因此不知不觉成为某贴吧的老人,有很多聊得来的朋友。大家一起做项目,组织活动,总之气氛很好。所以对百度空间的打理也格外积极,不论是发文、找背景音乐、换主题皮肤,还是到朋友那里留言,都特别用心。随着小伙伴们长大,到不同地方求学,大家对贴吧的兴趣逐渐减弱,很多人不知不觉消失了,再也没有上线。终于有一天,消失的就是我自己。查了一下发现百度空间居然好久以前就关闭了,人生真是一期一会的旅程。

陈佳靖:妈耶……你们不提百度空间,我都已经完全忘了自己也曾经努力经营过!那应该是在初中时代,后来学业忙起来渐渐就退出了,不过当时并不懂得社交媒体的概念,只是单纯觉得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件很棒的事,包括人人网发展起来的那些年,经营个人主页+校园社交也是再自然不过。

好友数越多、点赞数越多、评论越多,就意味着TA越活跃,是人人喜爱的校园风云人物。来源:图虫

姜妍: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使用有几拨潮流,像我的同龄人应该都经历过从博客到微博的转化,而更早之前大家的社交平台会聚集在水木清华、北大新青年这些网站论坛里面。这种变化伴随的通常是时间性的缩短,比如论坛时代你不上网的时候大家也找不到你,彼此之间叫的都是网名,到了MSN盛行的时候,也依赖于你有没有挂在网上,但是现在微信已经俨然变成了人类手臂的延伸工具,好在还没有“已读”功能。

Twitter出现以后,国内也迅速出现了模仿者,叽歪、饭否这些,在我的朋友中也流行过一段时间,差不多是2007年开始,那时候国内管这类平台叫迷你博客,因为有140字的限制。到了2009年新浪微博看中了这部分市场,开始内测,最初是里面的员工每个月都有拉人的任务,我也是为了帮朋友完成任务才有了新浪微博,结果因为加入太早占据了一个不错的ID,现在隔三差五老有人发私信问我能不能卖号。

社交媒体众声喧哗,令生活变得单调的同时也提示着人群的多样性

陈佳靖:我对社交媒体的态度真正有所改变是在大约五年前的时候,我停用了微博,没有注销账号(那时微博还不允许注销账号),只是不再使用它了,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再更新过主页,没有再点赞转发回复过任何微博,也不用微博来关注新鲜事了(除非工作需要,实际上可替代的社交媒体太多了)。拒绝使用的原因之一是我发现微博在几年前开始增加了大量广告,观感实在不佳。另一方面,它的算法推荐也“丰富”到让我窒息,比如会告诉我我的朋友点赞了哪条微博、关注了谁,谁又在某某榜单流行、值得我关注,甚至系统会“帮”我自动关注。我在想,我真的需要知道这么多吗?这些所谓的精准推送究竟是一种便利还是对用户信息选择的干涉?

现在的社交媒体越来越丰富,算法推荐能力也越来越强,很多人都会说社交媒体比周围的人还要了解自己,似乎没什么好奇怪。我自己不用抖音,但借着朋友刷抖音的机会看了不少热门的视频,有时觉得无聊,有时觉得大开眼界。社交媒体的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很多内容生产者有了创造的可能性,但作为使用者,我仍然想保持一点警惕心——究竟有多少内容是我真心想要了解,需要了解的?比起强调社交媒体丰富的那一面,我更想说太多人已经被社交媒体喂得太饱了。当我们不断投入时间划动屏幕,用社交媒体来填充生活时,反而会让现实生活变得更单调贫瘠。

叶青:我比较喜欢老派一点、基于自身关注刷时间线的社交媒体,比如微博。基于推荐算法的社交媒体(比如短视频软件和生活方式软件)总让我有些抗拒,就像佳靖提到的“社交媒体更了解你”,这里面有种莫名的窥私和监控感让我很不舒服——给某个帖子、视频点了个赞,立马首页推荐全是类似的内容。冲浪上网本该是我们最私密个人的时间和空间,我不喜欢这种有个隐形目光一直在注视用户的感觉。

更喜欢基于关注的社交媒体还有一个原因:用户想看什么或不看什么,是由用户自己掌控的,不需要通过反复地按赞、上划来调教某个推荐算法——很可能弄了半天,推送的依旧是些你不爱看的东西,甚至还要时刻警惕推送的到底是不是广告。但我也注意到,基于关注的社交媒体很容易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同温层,大家都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吵起架来也是各执一边,谁也听不进另一方的话,虽然社交媒体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平台,但公共讨论的空间却似乎越来越窄了。

用点赞的来调教某个算法靠得住吗?来源:图虫

董子琪:我其实喜欢逛垂直社区,因为垂直社区更有统一的氛围,更能涌现出一些术语和黑话,像“鸡娃”最先就是从家长帮bbs上看到的,尽管起源不一定是这里。除了家长帮,我还会看上海本地论坛“宽带山”和“篱笆”,最近也看了一些母婴论坛,比如“美柚”和“妈妈网”,对虎扑和贴吧的某些频道也保持着低频关注。

我发现有些黑话是有侮辱性质的,不怎么优雅,比如yp是送给外地人的蔑称;有的却非常有创意,某些表情包也是有特别的含义的,像虎扑高频出现的“文章(演员)表情包”就是自嘲中洋溢着乐观精神。这种地方越是垂直封闭、不为外人所关注,越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杂草丛生的样子。有人可能觉得混母婴论坛的都是“娇妻”,但也正因为缺少外人关注,女性在生育中的忧虑和痛苦得以大胆地交流,很难想象在别的地方女性能这么直接地坦白自己的生理隐痛吧。对这些内容不屑的人根本不会踏入垂直论坛。如此一来,这些垂直论坛反而有了某种难以统摄的、难以驯服的魅力,有什么比“明知道你不屑我还要说”更有挑衅精神呢?有什么比具体而微的讨论更能汇聚成具有现实感的意见呢?

不做什么判断,只是关注着,这种市场里的众声喧哗也提示着我,人群的面貌是非常丰富的,像贴吧里有的人,尤其是男性,并不是不敏感不痛苦,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只是与我生活在不同的地带。之前也说过之所以逛这些地方更多是好奇,因为觉得生活中共识基础非常低,就想向这些地方寻找原因,但不知不觉地在毫无认同中也消耗了很多时间。 

现实中的人比网络上更可靠?区别不在真假,而在立体与平面 

潘文捷:前一阵子听了和马的新歌《White Stallion》,讲他12岁的一段网恋。他只见过女孩一张穿着白色连衣裙的照片,就一直把她想象成为一个完美的、一尘不染的人,就像是白驹(white stallion)一样。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她心里其实有很多伤痕。“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世界,而一直活在幻想的世界里。”这个故事应该挺典型。网络上的线索其实很少,会给自我呈现以及想象他人留下很多的空间。一方面,信息的发布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利益,选择在什么时候如何自我暴露——例如前一段时间翻车的乔碧萝殿下,就选择用卡通图像遮脸,用自己擅长的甜美的声音直播。而且,当我们觉得一个人在某方面不错的时候,就很容易对其他的方面填补空白,自作主张把他人想象得很完美。究竟是他人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在自我欺骗呢?

赵蕴娴:这种选择性的展示以及自我欺骗,在现实中也是很容易做到的。林棹《流溪》中的女主角经常会以浪漫少女的笔调记录下自己和情人之间的小细节,比如光影挂在赤裸身躯上的样子、牵手走过的田坎,接下来,她又狠狠将这些有着“文青”情调的书写打碎,把灰暗和不堪的那一面写出来。网络或许便利了人们的自我包装和想象,但这种做法不是有了网络之后才兴起的。

现在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内容,很容易被攻击,而且这些攻击通常是指责某人很“假”——展现与现实不符的奢侈生活、展现强装出来的文化、展现根本不存在的幸福,总之看不过眼的东西,都可以用“假”来加以贬低。批评别人虚荣虚假、立人设、刻意经营等等,也许是将“现实-网络”同“真-假”对应了吧?这种观点认为,一些现实不顺或是居心叵测的人在网上为自己画皮,披上这张皮,什么妖魔鬼怪都能人模人样了。恶意包装牟利的情况的确存在,但现实中有策略的自我呈现不一定就比网上少,策略性地采取行动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不真纯。倘若笃信现实与网络的分野,又何必在意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发言呢?

自作主张把他人想象得很完美。究竟是他人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在自我欺骗呢?来源:视觉中国

黄月:社交网络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许不是“虚假-真实”的对立,而是“平面-立体”的区别。人的绝对真实就像历史的真实一样,是一种叙事,不是客观的实体的存在。有些人的网络人格也蛮可爱的,是其真身的心绪之一头,里面藏着所谓真实的ta。

赵蕴娴:我赞同黄月说的这一点,一个人在网络上呈现出来的样貌,不论好坏,都和ta作为人的境遇有关。想起互联网上谩骂他人的网民,或许在现实生活中遇上了也是个老实正经人,ta为什么会在网上如此行径呢?这个问题值得深究。

从比较漩涡网络暴力,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董子琪:社交网络的一个陷阱是不是就是将所有人拖入了比较的漩涡,车子房子收入这都不算什么,一切都是可比的,最夸张是看到有人在小红书比HCG(血值)和孕酮,这种身体的指标都能拿来比较,所以下一步是要包装什么,一个血值和孕酮都高度发达的健康孕妇?

叶青:哈哈哈哈,我还在交友平台上看到有人简介写super well-educated,连well- educated都不够了,感觉至少应该读了10个博士。

潘文捷:即使没有社交平台,不还是有批评指责的声音吗?这种声音可能来自于觉得你学习太用功或太不用功的同学,可能来自认为你“太娘”或太“不女人”的熟人,可能来自于批评你结婚生子太早或者太晚的亲戚。别太在意。不过,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如何接纳和成为自己,怎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怎么进入有差异的社会,这些都是永恒的课题。

林子人: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批评指责如今极易演变成网络暴力。前段时间我撰文批评过“X媛”事件,年轻女性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举一动吸引了不成比例的关注,且为此承受更多的道德指控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切切实实正在发生的现象。“佛媛”“病媛”之后,我注意到网络上又爆出了其他盗图并断章取义地污名化女性的案例。肆意编排女性的社交媒体内容,以此作为吸引流量的诱饵,这难道不是最值得批判的“财富密码”?这给女性用户释放了怎样的威胁信号,她们还能安心地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吗?

当然,被暴露在网暴风险中的不仅仅只是年轻女性,任何人其实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极化的牺牲品。一些对社交媒体的研究发现,如今通行的社交媒体构建逻辑其实有加剧网络极化的倾向。长期研究数字媒体理论的加拿大学者Wendy Hui Kyong Chun在今年11月出版的最新专著Correlation, Neighborhoods,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Recognition中提出,我们通常以为极化是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失误,但这其实是它们的目的——它们将隔离、优生学和身份政治编入社交网络的默认前提和预设条件中。大数据的预测潜力来源于数据相关性,但推荐系统常常利用趋同性(homophily)这一人性弱点将用户引导至信息茧房,一整套围绕认可和身份产生的政治和技术正在“训练”用户成为能被轻易预测的数据。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肆意攻击他人的人固然可鄙,但平台本身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如何构建一种能够促进包容多元的社交媒体生态,或许将是一个长期困扰全社会的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编辑部聊天室 | 社交媒体究竟剥夺了我们还是丰富了我们?

你是社交媒体爱好者,还是主动选择疏离呢?随着年龄的变化,你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是否发生了改变呢?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到底是千篇一律,还是包罗万象?让我们来聊一聊。

来源:图虫

016期主持人 | 赵蕴娴

你会刷微博和朋友圈吗?刷的时候是觉得轻松快意,还是会产生浪费时间的罪恶感?“我不怎么用微博”、“我把朋友圈关掉了”,每每听见朋友这么说,我总觉得对方厉害,能有定力屏除杂音。但一段时间过后,宣称自己不看不发社交媒体的朋友大多回来了,有的是关了微博大号又开小号悄悄上线,有的是长久静默后发了一条不咸不淡的朋友圈,看到就像久未联系的旧相识打来一通电话。

现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发任何内容都有风险。晒自拍可能被骂说自恋虚荣,分享“小确幸”可能被嘲为无聊的“岁月静好”,批评时事、聊聊读书又可能被批为自命清高、高人一等,晒娃的是失去自我的妇女,发茶叶佛珠的是日渐滑腻的中年。但如果社交平台上的内容真的这般垃圾碎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欲罢不能,甚至离开又回来呢?

一些声音归罪于这个时代浅薄,一切都是破碎的,人人满足于没营养的东西,皇皇巨著无人光临。但我想,社交媒体如此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碎片之下有一条明明灭灭的时间线。它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譬如回看2020年初的朋友圈,它记录了个体在疫情当中的所思所感与行动,从而也小小地见证和留存了关于这个时代的记忆。

此外,我相信人生的叙述也是在对碎片的整理当中形成的,社交媒体就像一个自带时间轴的储物罐,帮我暂做收纳。回顾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足迹,过去的一些想法,甚至发生过的事,都让我感到陌生震惊——原来我还有过这样的时候!此时再去回想整理,那件事后来怎么样了,我是如何走出那种情绪的,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于个体而言,当初那些看似破碎的东西,不也一一拾起了吗?还有一些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来或想不通的,就让它在那里吧,或许下次再拿起来看就有新的感触呢?况且生命和生活不本就有难以归置的部分吗?

你是社交媒体爱好者,还是主动选择疏离呢?随着年龄的变化,你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是否发生了改变呢?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到底是千篇一律,还是包罗万象?让我们来聊一聊。

社交媒体来来去去,人生如同一期一会的旅行

林子人:中国社交媒体的兴起基本遵循仿造外国同类平台的模式。和早期的Facebook一样,80末90初这一代人所熟悉的人人网也是从高校普及开来的,实名制注册让它成为一个快速建立网络校友联系的平台。至少在我的大学时代,人人网如日中天,它也是我第一个花大量时间用心“经营”的社交平台。或许因为人人网有相对更强的熟人社交属性,我感觉成为人人的用户有种同辈压力和追赶时髦的成分在,积极运营(比如发表日记、状态、照片)也有种暗自和别人较劲的感觉——观察别人的人人页面,好友数越多、点赞数越多、评论越多,就意味着TA越活跃,是人人喜爱的校园风云人物。

这些年社交媒体越来越多样化,在各个平台上我确实会有不同的诉求和使用策略:朋友圈渐渐从晒生活变成了标榜自己是积极向上好打工人的展示空间(毕竟微信上绝大多数联系人都是同事、领导和工作伙伴);微博是我发现新闻热点、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地方;豆瓣的主要用途是标记书影音;小红书是我的guilty pleasure,在疲累的时候刷刷看看美好的物质生活……但现在的我也足够理智,知道追赶社交媒体的潮流大多时候是徒增压力和耗费时间,不用抖音快手是我最后的倔强。

潘文捷:啊学到了,以后也会努力展示打工热情!哈哈哈哈哈。要说专门用心打理过的社交平台,应该是百度空间。以前的爱好在学校比较小众,但网上的同好就很多了,因此不知不觉成为某贴吧的老人,有很多聊得来的朋友。大家一起做项目,组织活动,总之气氛很好。所以对百度空间的打理也格外积极,不论是发文、找背景音乐、换主题皮肤,还是到朋友那里留言,都特别用心。随着小伙伴们长大,到不同地方求学,大家对贴吧的兴趣逐渐减弱,很多人不知不觉消失了,再也没有上线。终于有一天,消失的就是我自己。查了一下发现百度空间居然好久以前就关闭了,人生真是一期一会的旅程。

陈佳靖:妈耶……你们不提百度空间,我都已经完全忘了自己也曾经努力经营过!那应该是在初中时代,后来学业忙起来渐渐就退出了,不过当时并不懂得社交媒体的概念,只是单纯觉得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件很棒的事,包括人人网发展起来的那些年,经营个人主页+校园社交也是再自然不过。

好友数越多、点赞数越多、评论越多,就意味着TA越活跃,是人人喜爱的校园风云人物。来源:图虫

姜妍: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使用有几拨潮流,像我的同龄人应该都经历过从博客到微博的转化,而更早之前大家的社交平台会聚集在水木清华、北大新青年这些网站论坛里面。这种变化伴随的通常是时间性的缩短,比如论坛时代你不上网的时候大家也找不到你,彼此之间叫的都是网名,到了MSN盛行的时候,也依赖于你有没有挂在网上,但是现在微信已经俨然变成了人类手臂的延伸工具,好在还没有“已读”功能。

Twitter出现以后,国内也迅速出现了模仿者,叽歪、饭否这些,在我的朋友中也流行过一段时间,差不多是2007年开始,那时候国内管这类平台叫迷你博客,因为有140字的限制。到了2009年新浪微博看中了这部分市场,开始内测,最初是里面的员工每个月都有拉人的任务,我也是为了帮朋友完成任务才有了新浪微博,结果因为加入太早占据了一个不错的ID,现在隔三差五老有人发私信问我能不能卖号。

社交媒体众声喧哗,令生活变得单调的同时也提示着人群的多样性

陈佳靖:我对社交媒体的态度真正有所改变是在大约五年前的时候,我停用了微博,没有注销账号(那时微博还不允许注销账号),只是不再使用它了,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再更新过主页,没有再点赞转发回复过任何微博,也不用微博来关注新鲜事了(除非工作需要,实际上可替代的社交媒体太多了)。拒绝使用的原因之一是我发现微博在几年前开始增加了大量广告,观感实在不佳。另一方面,它的算法推荐也“丰富”到让我窒息,比如会告诉我我的朋友点赞了哪条微博、关注了谁,谁又在某某榜单流行、值得我关注,甚至系统会“帮”我自动关注。我在想,我真的需要知道这么多吗?这些所谓的精准推送究竟是一种便利还是对用户信息选择的干涉?

现在的社交媒体越来越丰富,算法推荐能力也越来越强,很多人都会说社交媒体比周围的人还要了解自己,似乎没什么好奇怪。我自己不用抖音,但借着朋友刷抖音的机会看了不少热门的视频,有时觉得无聊,有时觉得大开眼界。社交媒体的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很多内容生产者有了创造的可能性,但作为使用者,我仍然想保持一点警惕心——究竟有多少内容是我真心想要了解,需要了解的?比起强调社交媒体丰富的那一面,我更想说太多人已经被社交媒体喂得太饱了。当我们不断投入时间划动屏幕,用社交媒体来填充生活时,反而会让现实生活变得更单调贫瘠。

叶青:我比较喜欢老派一点、基于自身关注刷时间线的社交媒体,比如微博。基于推荐算法的社交媒体(比如短视频软件和生活方式软件)总让我有些抗拒,就像佳靖提到的“社交媒体更了解你”,这里面有种莫名的窥私和监控感让我很不舒服——给某个帖子、视频点了个赞,立马首页推荐全是类似的内容。冲浪上网本该是我们最私密个人的时间和空间,我不喜欢这种有个隐形目光一直在注视用户的感觉。

更喜欢基于关注的社交媒体还有一个原因:用户想看什么或不看什么,是由用户自己掌控的,不需要通过反复地按赞、上划来调教某个推荐算法——很可能弄了半天,推送的依旧是些你不爱看的东西,甚至还要时刻警惕推送的到底是不是广告。但我也注意到,基于关注的社交媒体很容易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同温层,大家都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吵起架来也是各执一边,谁也听不进另一方的话,虽然社交媒体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平台,但公共讨论的空间却似乎越来越窄了。

用点赞的来调教某个算法靠得住吗?来源:图虫

董子琪:我其实喜欢逛垂直社区,因为垂直社区更有统一的氛围,更能涌现出一些术语和黑话,像“鸡娃”最先就是从家长帮bbs上看到的,尽管起源不一定是这里。除了家长帮,我还会看上海本地论坛“宽带山”和“篱笆”,最近也看了一些母婴论坛,比如“美柚”和“妈妈网”,对虎扑和贴吧的某些频道也保持着低频关注。

我发现有些黑话是有侮辱性质的,不怎么优雅,比如yp是送给外地人的蔑称;有的却非常有创意,某些表情包也是有特别的含义的,像虎扑高频出现的“文章(演员)表情包”就是自嘲中洋溢着乐观精神。这种地方越是垂直封闭、不为外人所关注,越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杂草丛生的样子。有人可能觉得混母婴论坛的都是“娇妻”,但也正因为缺少外人关注,女性在生育中的忧虑和痛苦得以大胆地交流,很难想象在别的地方女性能这么直接地坦白自己的生理隐痛吧。对这些内容不屑的人根本不会踏入垂直论坛。如此一来,这些垂直论坛反而有了某种难以统摄的、难以驯服的魅力,有什么比“明知道你不屑我还要说”更有挑衅精神呢?有什么比具体而微的讨论更能汇聚成具有现实感的意见呢?

不做什么判断,只是关注着,这种市场里的众声喧哗也提示着我,人群的面貌是非常丰富的,像贴吧里有的人,尤其是男性,并不是不敏感不痛苦,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只是与我生活在不同的地带。之前也说过之所以逛这些地方更多是好奇,因为觉得生活中共识基础非常低,就想向这些地方寻找原因,但不知不觉地在毫无认同中也消耗了很多时间。 

现实中的人比网络上更可靠?区别不在真假,而在立体与平面 

潘文捷:前一阵子听了和马的新歌《White Stallion》,讲他12岁的一段网恋。他只见过女孩一张穿着白色连衣裙的照片,就一直把她想象成为一个完美的、一尘不染的人,就像是白驹(white stallion)一样。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她心里其实有很多伤痕。“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世界,而一直活在幻想的世界里。”这个故事应该挺典型。网络上的线索其实很少,会给自我呈现以及想象他人留下很多的空间。一方面,信息的发布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利益,选择在什么时候如何自我暴露——例如前一段时间翻车的乔碧萝殿下,就选择用卡通图像遮脸,用自己擅长的甜美的声音直播。而且,当我们觉得一个人在某方面不错的时候,就很容易对其他的方面填补空白,自作主张把他人想象得很完美。究竟是他人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在自我欺骗呢?

赵蕴娴:这种选择性的展示以及自我欺骗,在现实中也是很容易做到的。林棹《流溪》中的女主角经常会以浪漫少女的笔调记录下自己和情人之间的小细节,比如光影挂在赤裸身躯上的样子、牵手走过的田坎,接下来,她又狠狠将这些有着“文青”情调的书写打碎,把灰暗和不堪的那一面写出来。网络或许便利了人们的自我包装和想象,但这种做法不是有了网络之后才兴起的。

现在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内容,很容易被攻击,而且这些攻击通常是指责某人很“假”——展现与现实不符的奢侈生活、展现强装出来的文化、展现根本不存在的幸福,总之看不过眼的东西,都可以用“假”来加以贬低。批评别人虚荣虚假、立人设、刻意经营等等,也许是将“现实-网络”同“真-假”对应了吧?这种观点认为,一些现实不顺或是居心叵测的人在网上为自己画皮,披上这张皮,什么妖魔鬼怪都能人模人样了。恶意包装牟利的情况的确存在,但现实中有策略的自我呈现不一定就比网上少,策略性地采取行动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不真纯。倘若笃信现实与网络的分野,又何必在意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发言呢?

自作主张把他人想象得很完美。究竟是他人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在自我欺骗呢?来源:视觉中国

黄月:社交网络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许不是“虚假-真实”的对立,而是“平面-立体”的区别。人的绝对真实就像历史的真实一样,是一种叙事,不是客观的实体的存在。有些人的网络人格也蛮可爱的,是其真身的心绪之一头,里面藏着所谓真实的ta。

赵蕴娴:我赞同黄月说的这一点,一个人在网络上呈现出来的样貌,不论好坏,都和ta作为人的境遇有关。想起互联网上谩骂他人的网民,或许在现实生活中遇上了也是个老实正经人,ta为什么会在网上如此行径呢?这个问题值得深究。

从比较漩涡网络暴力,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董子琪:社交网络的一个陷阱是不是就是将所有人拖入了比较的漩涡,车子房子收入这都不算什么,一切都是可比的,最夸张是看到有人在小红书比HCG(血值)和孕酮,这种身体的指标都能拿来比较,所以下一步是要包装什么,一个血值和孕酮都高度发达的健康孕妇?

叶青:哈哈哈哈,我还在交友平台上看到有人简介写super well-educated,连well- educated都不够了,感觉至少应该读了10个博士。

潘文捷:即使没有社交平台,不还是有批评指责的声音吗?这种声音可能来自于觉得你学习太用功或太不用功的同学,可能来自认为你“太娘”或太“不女人”的熟人,可能来自于批评你结婚生子太早或者太晚的亲戚。别太在意。不过,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如何接纳和成为自己,怎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怎么进入有差异的社会,这些都是永恒的课题。

林子人: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批评指责如今极易演变成网络暴力。前段时间我撰文批评过“X媛”事件,年轻女性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举一动吸引了不成比例的关注,且为此承受更多的道德指控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切切实实正在发生的现象。“佛媛”“病媛”之后,我注意到网络上又爆出了其他盗图并断章取义地污名化女性的案例。肆意编排女性的社交媒体内容,以此作为吸引流量的诱饵,这难道不是最值得批判的“财富密码”?这给女性用户释放了怎样的威胁信号,她们还能安心地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吗?

当然,被暴露在网暴风险中的不仅仅只是年轻女性,任何人其实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极化的牺牲品。一些对社交媒体的研究发现,如今通行的社交媒体构建逻辑其实有加剧网络极化的倾向。长期研究数字媒体理论的加拿大学者Wendy Hui Kyong Chun在今年11月出版的最新专著Correlation, Neighborhoods,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Recognition中提出,我们通常以为极化是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失误,但这其实是它们的目的——它们将隔离、优生学和身份政治编入社交网络的默认前提和预设条件中。大数据的预测潜力来源于数据相关性,但推荐系统常常利用趋同性(homophily)这一人性弱点将用户引导至信息茧房,一整套围绕认可和身份产生的政治和技术正在“训练”用户成为能被轻易预测的数据。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肆意攻击他人的人固然可鄙,但平台本身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如何构建一种能够促进包容多元的社交媒体生态,或许将是一个长期困扰全社会的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