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1年,这些文化大咖离我们而去 | 逝者·国际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1年,这些文化大咖离我们而去 | 逝者·国际篇

R.I.P

唐纳德·斯通(Donald David Stone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名誉顾问

1942年1月17日-2021年1月21日

1982年秋天,哈佛大学博士、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英语系教授唐纳德·斯通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师范学院(现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教书。在美国荣休后,斯通从2006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客座教授,每年秋天都会到北大校园为英语系的同学讲授文学课。学生们称他为“石头爷爷”,他也总是称赞中国学生,说美国学生理解不了的笑话中国学生能懂,说中国学生总是能够发现文学里新的解读,说这里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教到第四年,他在私人信件中写道,“在北大四年,我遇见的优秀学生已超过前四十年总和。”2014年,他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在2007-2019年的十三年间,他用毕生薪水购买了超过六百余件西方艺术品佳作(包括版画、素描、水彩等)及二十余件组中国文物,捐给北大赛克勒博物馆。

菲利普·雅各泰(Philippe Jaccottet

瑞士翻译家、诗人

1925年6月30日-2021年2月24日

雅各泰通过阅读和翻译歌德、荷尔德林、里尔克的作品来汲取营养。1946年,他在巴黎工作,结识了法国诗人弗朗西斯·蓬热、伊夫·博纳富瓦等创作者。当时,法国正处于超现实主义诗歌衰落后的“怀疑的时代”,人们厌倦了波德莱尔式的文字游戏,试图转向事物本身,让诗歌与感性的世界建立一种明澈的联系。1953年,雅各泰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苍鹄》,随后开始了在法国村庄的漫长隐居。在诗集《无知者》(1958)《风》(1967)以及同时期的散文诗中,雅各泰表现出了更多的回归自然的倾向,摒弃过度膨胀的自我和显示自我的欲望,试图通过自我的隐退展现出事物最本质、最清晰的样貌。

在艺术家莫兰迪成为时尚界宠儿之前,雅各泰就曾为莫兰迪写下一本艺术散文专著,以其他诗人、哲人、画家、音乐家为观照,深入剖析了莫兰迪灰暗又明亮的世界。在他去世前一周,法国伽里玛出版社还发布了雅各泰的新书信息,这本书被命名为《最后的意大利牧歌》。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

波兰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

1945年6月21日-2021年3月21日

出生于利沃夫(今属乌克兰)的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虽然没有直面战争的经历,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依然成为了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主题,在这一时期他成为了政治诗人。他受到米沃什和赫贝特的影响,感动于他们既接纳整个人类经验的雄心,又把目光放在具体的个体上。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扎加耶夫斯基积极投身于波兰“新浪潮”诗歌运动,作为主要理论阐述者和代表诗人闻名。1982年,因为波兰颁布戒严法,扎加耶夫斯基自我流放到巴黎,在当地,他融入波兰移民的知识分子圈子,并成长为米沃什、赫伯特、辛波斯卡之后波兰的重要诗人、波兰现代诗歌遗产的继承人。

扎加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一首诗是《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在 “9.11事件”后,《纽约客》在封底的位置发表了这首诗,也使得这位诗人的名字在美国一夜间家喻户晓。苏珊·桑塔格曾在《重点所在》一书里这样评价他的风格:“这里虽然有痛苦,但平静总能不断地降临。这里有鄙视,但博爱的钟声迟早总会敲响。这里也有绝望,但慰藉的到来同样势不可挡。”扎加耶夫斯基对中国古典诗歌也很感兴趣,在大学攻读哲学时就学习了道家和儒学,称李白、杜甫、王维为“我的好朋友”。2014年,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中国。

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

人类学家

1930年—2021年4月5日

萨林斯是美籍犹太人,少年时爱读印度小说,书里谈到松林里的一棵树开口说话,它的枝杈是分岔的舌头,这一情节让他对非西方社会产生了好奇,从此走上了人类学之路。早期,他受到人类学家莱斯利·A·怀特的社会-文化进化论影响,后来又在法国跟随列维·斯特劳斯学习结构主义,写出了代表作《历史之岛》。2000年以后,萨林斯回归对人性的思考,写作了《关于人性的西方幻觉》《向修昔底德致歉》等书。

在论文集《实践中的文化》里,萨林斯从抽象的经济、人性等问题谈到越南战争与太平洋诸岛。萨林斯也是越战期间“Teach-in”示威的发起人之一。1965年,密歇根大学的教师们罢课反战,被指责为“不尽教育之责”,萨林斯说道:“Let’s teach in instead of teaching out(让我们用教学示威代替授课),下课之后我们就接手整栋楼,讲一晚上的越南战争。”由此,师生们彻夜展开有关越战的讨论,多所高校纷纷效仿。

保罗·拉比诺(Paul Rabinow

人类学家

1944年-2021年4月6日

保罗·拉比诺年轻时师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受象征人类学影响。他还是美国主要的福柯思想介绍者之一,出版有《福柯读本》《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等著作。不过,他更为著名的作品当属《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拉比诺在这部作品中颠覆了过去以实证性、科学性为标准的人类学者写作方法,记录下了自己的心理变化以及与调查对象的互动等工作细节。支持者赞扬他将田野调查去神秘化,也有批评者认为这种写作方式容易使人类学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拉比诺开始了生物科学三部曲——《PCR传奇》《法国DNA》《制造未来机器》的写作,并由此提出“当代性人类学”的概念。他将当代性视作新旧元素的集合交汇,它总是新兴而偶然的,要理解当代性不能只像福柯那样挖掘过去。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法国艺术家

1944年-2021年7月14日

波尔坦斯基出生在刚从德国占领下解放12天的巴黎。他的父亲因犹太人身份在二战期间长居地下室两年,因此给他取了一个中间名——“自由”(Liberté)。波尔坦斯基没有接受过真正的教育或者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训练,他在13岁那年开始自学绘画,还用橡皮泥完成了一件小作品。1960年代晚期,他开始尝试影像与装置媒介。

战争对人性的拷问和撕裂影响了波尔坦斯基的世界观,“死亡”与“人类境况”是他的创作核心。他收集过上万张瑞士人的讣告照片,做出了艺术作品《死去的瑞士人》(The Dead Swiss)。他还将新生儿照片和传输带、铁架组成作品《机遇·命运之轮》(Chance - the Wheel of Fortune)等,在饼干盒、衣物、照片、档案等日常物件中揉入情感与艺术。2018年,波尔坦斯基举办了他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忆所”(Storage Memory),将他在创作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向中国观众一一呈现。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瑞典汉学家

1932年6月4日-2021年9月26日

林西莉是从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开设的讲座开始学习中文的,当时已有七十多岁的高本汉对汉字的热情感染了林西莉,使得她产生了去往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想法。1961年,28岁的林西莉来到中国。除了学习汉语,喜欢音乐的林西莉也设法在北京古琴协会学习,那里的音乐家大多是旧时代的文人,他们对古琴的热爱和博学让她心潮涌动。

回到瑞典后,林西莉开设了汉语课,自己做教材。1979年之后,林西莉几乎年年到中国拜访学者、参观考古现场,追寻汉字的历史和知识。她利用学到的这些新的考古资料,写作了讲述汉字象形起源的通俗读物《汉字王国》。1989年,在林西莉57岁时,这部作品终于出版了,并获得了瑞典文学图书最高奖——奥古斯特奖。在2006年,林西莉又结合自己几十年学琴的经验,写作了《古琴》一书,于当年再度获得奥古斯特奖,并在瑞典掀起了中国热和古琴热。她第三本关于中国的著作是《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据说原本还计划再写一部关于中国剪纸的作品,然而随着她的离世,与中国文化的缘分也只得止步于此。

琼·狄迪恩(Joan Didion)

美国作家

1934年-2021年12月23日

琼·狄迪恩在青少年时期就把海明威小说中的章节打印出来进行研究,深受其处理对话和沉默的方式影响。从加州伯克利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她曾在《VOGUE》杂志工作,随后又到《星期六晚邮报》从事实地报道,写下了不少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后来收录进她的成名之作《向伯利恒跋涉》(1968)里。就这样,她凭借对美国文化——特别是加州的反文化潮——的洞察和颇具主观色彩的叙事风格引起关注,作为“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人物而闻名。

狄迪恩在小说、非虚构写作及剧本写作方面都颇有成就,在丈夫邓恩于2003年心脏病去世之后,狄迪恩写作了悲悼之书《奇想之年》,这本书为她赢得了2005年的普利策奖以及美国国家图书奖。紧接着,狄迪恩又遭到了女儿离世的打击,在文集《蓝夜》中,她讲述了女儿从被收养、成长到逝去的经过,也思考着衰老、照护等主题。2013年狄迪恩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奖章时,奥巴马称她是“美国政治和文化最尖锐、最被尊敬的观察家”。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

历史学家

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6日

史景迁被誉为费正清之后的美国汉学三杰之一(另两位是孔飞力和魏斐德)。他出生于英国,在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前往耶鲁大学攻读历史系博士学位,师从芮玛丽(Mary C. Wright)。期间,中国史学前辈房兆楹取了他姓氏的首字母赠予他中文名“史景迁”,寓意为景仰司马迁。在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姚大力看来,“史景迁”这个名字背后的期许对他本人可能没有太多意义,因为尽管史景迁和司马迁都是以“擅讲故事”闻名的历史学家,但前者其实并不赞同后者充满道德批判意味的书写方式。

博士毕业后,史景迁留校任教。他主攻清代以后的文化与政治史,完成了14部有关中国的历史著作,其中12部已于2019年由理想国引进简体中文版。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后来变成畅销书的《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从那个时候开始,史景迁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大多数社会科学理论的流行都相当短暂,因此不主张理论先行,而是选择讲故事。除了作品广为流传之外,史景迁还为海外中国研究领域培养了不少知名学者,包括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鲁乐汉(John Delury)、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等。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

美国生物学家

1929年-2021年12月26日

你一定听说过“生物多样性”这个词,该词就是爱德华·威尔逊向公众普及的。生前,他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对生态学、演化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的研究闻名,他的主题研究对象是蚂蚁,尤其是蚁类社会行为,有人称其为“当代达尔文”。

1975年,威尔逊开启了社会生物学这个学说,他为其所下的定义是“有关动物社会行为与复杂社会组成这两者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然而,这个学说引发了很大争议,特别是遭到了他的同事——遗传学家理查德·勒沃汀和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的反对,他们认为其中的一些观点,如人类的行为最后可以还原到生物学中去理解、相信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本性等,在生物学上缺乏根据,并且在政治上十分危险,甚至有人称威尔逊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之后《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出现,很多观点与威尔逊类似,进一步引燃战火——威尔逊本人甚至在公开场合被人浇了一罐水。

生前,威尔逊被《时代》杂志评为对当代美国影响最大的25位美国人之一,他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克拉福德奖和两次普利策奖等荣誉。威尔逊的“半个地球项目”(Half-Earth Project)呼吁保护地球上一半的陆地和海洋,以便有足够多样性和连接良好的生态系统扭转物种灭绝的进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1年,这些文化大咖离我们而去 | 逝者·国际篇

R.I.P

唐纳德·斯通(Donald David Stone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名誉顾问

1942年1月17日-2021年1月21日

1982年秋天,哈佛大学博士、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英语系教授唐纳德·斯通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师范学院(现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教书。在美国荣休后,斯通从2006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客座教授,每年秋天都会到北大校园为英语系的同学讲授文学课。学生们称他为“石头爷爷”,他也总是称赞中国学生,说美国学生理解不了的笑话中国学生能懂,说中国学生总是能够发现文学里新的解读,说这里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教到第四年,他在私人信件中写道,“在北大四年,我遇见的优秀学生已超过前四十年总和。”2014年,他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在2007-2019年的十三年间,他用毕生薪水购买了超过六百余件西方艺术品佳作(包括版画、素描、水彩等)及二十余件组中国文物,捐给北大赛克勒博物馆。

菲利普·雅各泰(Philippe Jaccottet

瑞士翻译家、诗人

1925年6月30日-2021年2月24日

雅各泰通过阅读和翻译歌德、荷尔德林、里尔克的作品来汲取营养。1946年,他在巴黎工作,结识了法国诗人弗朗西斯·蓬热、伊夫·博纳富瓦等创作者。当时,法国正处于超现实主义诗歌衰落后的“怀疑的时代”,人们厌倦了波德莱尔式的文字游戏,试图转向事物本身,让诗歌与感性的世界建立一种明澈的联系。1953年,雅各泰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苍鹄》,随后开始了在法国村庄的漫长隐居。在诗集《无知者》(1958)《风》(1967)以及同时期的散文诗中,雅各泰表现出了更多的回归自然的倾向,摒弃过度膨胀的自我和显示自我的欲望,试图通过自我的隐退展现出事物最本质、最清晰的样貌。

在艺术家莫兰迪成为时尚界宠儿之前,雅各泰就曾为莫兰迪写下一本艺术散文专著,以其他诗人、哲人、画家、音乐家为观照,深入剖析了莫兰迪灰暗又明亮的世界。在他去世前一周,法国伽里玛出版社还发布了雅各泰的新书信息,这本书被命名为《最后的意大利牧歌》。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

波兰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

1945年6月21日-2021年3月21日

出生于利沃夫(今属乌克兰)的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虽然没有直面战争的经历,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依然成为了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主题,在这一时期他成为了政治诗人。他受到米沃什和赫贝特的影响,感动于他们既接纳整个人类经验的雄心,又把目光放在具体的个体上。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扎加耶夫斯基积极投身于波兰“新浪潮”诗歌运动,作为主要理论阐述者和代表诗人闻名。1982年,因为波兰颁布戒严法,扎加耶夫斯基自我流放到巴黎,在当地,他融入波兰移民的知识分子圈子,并成长为米沃什、赫伯特、辛波斯卡之后波兰的重要诗人、波兰现代诗歌遗产的继承人。

扎加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一首诗是《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在 “9.11事件”后,《纽约客》在封底的位置发表了这首诗,也使得这位诗人的名字在美国一夜间家喻户晓。苏珊·桑塔格曾在《重点所在》一书里这样评价他的风格:“这里虽然有痛苦,但平静总能不断地降临。这里有鄙视,但博爱的钟声迟早总会敲响。这里也有绝望,但慰藉的到来同样势不可挡。”扎加耶夫斯基对中国古典诗歌也很感兴趣,在大学攻读哲学时就学习了道家和儒学,称李白、杜甫、王维为“我的好朋友”。2014年,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中国。

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

人类学家

1930年—2021年4月5日

萨林斯是美籍犹太人,少年时爱读印度小说,书里谈到松林里的一棵树开口说话,它的枝杈是分岔的舌头,这一情节让他对非西方社会产生了好奇,从此走上了人类学之路。早期,他受到人类学家莱斯利·A·怀特的社会-文化进化论影响,后来又在法国跟随列维·斯特劳斯学习结构主义,写出了代表作《历史之岛》。2000年以后,萨林斯回归对人性的思考,写作了《关于人性的西方幻觉》《向修昔底德致歉》等书。

在论文集《实践中的文化》里,萨林斯从抽象的经济、人性等问题谈到越南战争与太平洋诸岛。萨林斯也是越战期间“Teach-in”示威的发起人之一。1965年,密歇根大学的教师们罢课反战,被指责为“不尽教育之责”,萨林斯说道:“Let’s teach in instead of teaching out(让我们用教学示威代替授课),下课之后我们就接手整栋楼,讲一晚上的越南战争。”由此,师生们彻夜展开有关越战的讨论,多所高校纷纷效仿。

保罗·拉比诺(Paul Rabinow

人类学家

1944年-2021年4月6日

保罗·拉比诺年轻时师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受象征人类学影响。他还是美国主要的福柯思想介绍者之一,出版有《福柯读本》《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等著作。不过,他更为著名的作品当属《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拉比诺在这部作品中颠覆了过去以实证性、科学性为标准的人类学者写作方法,记录下了自己的心理变化以及与调查对象的互动等工作细节。支持者赞扬他将田野调查去神秘化,也有批评者认为这种写作方式容易使人类学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拉比诺开始了生物科学三部曲——《PCR传奇》《法国DNA》《制造未来机器》的写作,并由此提出“当代性人类学”的概念。他将当代性视作新旧元素的集合交汇,它总是新兴而偶然的,要理解当代性不能只像福柯那样挖掘过去。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法国艺术家

1944年-2021年7月14日

波尔坦斯基出生在刚从德国占领下解放12天的巴黎。他的父亲因犹太人身份在二战期间长居地下室两年,因此给他取了一个中间名——“自由”(Liberté)。波尔坦斯基没有接受过真正的教育或者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训练,他在13岁那年开始自学绘画,还用橡皮泥完成了一件小作品。1960年代晚期,他开始尝试影像与装置媒介。

战争对人性的拷问和撕裂影响了波尔坦斯基的世界观,“死亡”与“人类境况”是他的创作核心。他收集过上万张瑞士人的讣告照片,做出了艺术作品《死去的瑞士人》(The Dead Swiss)。他还将新生儿照片和传输带、铁架组成作品《机遇·命运之轮》(Chance - the Wheel of Fortune)等,在饼干盒、衣物、照片、档案等日常物件中揉入情感与艺术。2018年,波尔坦斯基举办了他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忆所”(Storage Memory),将他在创作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向中国观众一一呈现。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瑞典汉学家

1932年6月4日-2021年9月26日

林西莉是从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开设的讲座开始学习中文的,当时已有七十多岁的高本汉对汉字的热情感染了林西莉,使得她产生了去往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想法。1961年,28岁的林西莉来到中国。除了学习汉语,喜欢音乐的林西莉也设法在北京古琴协会学习,那里的音乐家大多是旧时代的文人,他们对古琴的热爱和博学让她心潮涌动。

回到瑞典后,林西莉开设了汉语课,自己做教材。1979年之后,林西莉几乎年年到中国拜访学者、参观考古现场,追寻汉字的历史和知识。她利用学到的这些新的考古资料,写作了讲述汉字象形起源的通俗读物《汉字王国》。1989年,在林西莉57岁时,这部作品终于出版了,并获得了瑞典文学图书最高奖——奥古斯特奖。在2006年,林西莉又结合自己几十年学琴的经验,写作了《古琴》一书,于当年再度获得奥古斯特奖,并在瑞典掀起了中国热和古琴热。她第三本关于中国的著作是《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据说原本还计划再写一部关于中国剪纸的作品,然而随着她的离世,与中国文化的缘分也只得止步于此。

琼·狄迪恩(Joan Didion)

美国作家

1934年-2021年12月23日

琼·狄迪恩在青少年时期就把海明威小说中的章节打印出来进行研究,深受其处理对话和沉默的方式影响。从加州伯克利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她曾在《VOGUE》杂志工作,随后又到《星期六晚邮报》从事实地报道,写下了不少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后来收录进她的成名之作《向伯利恒跋涉》(1968)里。就这样,她凭借对美国文化——特别是加州的反文化潮——的洞察和颇具主观色彩的叙事风格引起关注,作为“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人物而闻名。

狄迪恩在小说、非虚构写作及剧本写作方面都颇有成就,在丈夫邓恩于2003年心脏病去世之后,狄迪恩写作了悲悼之书《奇想之年》,这本书为她赢得了2005年的普利策奖以及美国国家图书奖。紧接着,狄迪恩又遭到了女儿离世的打击,在文集《蓝夜》中,她讲述了女儿从被收养、成长到逝去的经过,也思考着衰老、照护等主题。2013年狄迪恩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奖章时,奥巴马称她是“美国政治和文化最尖锐、最被尊敬的观察家”。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

历史学家

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6日

史景迁被誉为费正清之后的美国汉学三杰之一(另两位是孔飞力和魏斐德)。他出生于英国,在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前往耶鲁大学攻读历史系博士学位,师从芮玛丽(Mary C. Wright)。期间,中国史学前辈房兆楹取了他姓氏的首字母赠予他中文名“史景迁”,寓意为景仰司马迁。在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姚大力看来,“史景迁”这个名字背后的期许对他本人可能没有太多意义,因为尽管史景迁和司马迁都是以“擅讲故事”闻名的历史学家,但前者其实并不赞同后者充满道德批判意味的书写方式。

博士毕业后,史景迁留校任教。他主攻清代以后的文化与政治史,完成了14部有关中国的历史著作,其中12部已于2019年由理想国引进简体中文版。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后来变成畅销书的《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从那个时候开始,史景迁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大多数社会科学理论的流行都相当短暂,因此不主张理论先行,而是选择讲故事。除了作品广为流传之外,史景迁还为海外中国研究领域培养了不少知名学者,包括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鲁乐汉(John Delury)、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等。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

美国生物学家

1929年-2021年12月26日

你一定听说过“生物多样性”这个词,该词就是爱德华·威尔逊向公众普及的。生前,他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对生态学、演化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的研究闻名,他的主题研究对象是蚂蚁,尤其是蚁类社会行为,有人称其为“当代达尔文”。

1975年,威尔逊开启了社会生物学这个学说,他为其所下的定义是“有关动物社会行为与复杂社会组成这两者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然而,这个学说引发了很大争议,特别是遭到了他的同事——遗传学家理查德·勒沃汀和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的反对,他们认为其中的一些观点,如人类的行为最后可以还原到生物学中去理解、相信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本性等,在生物学上缺乏根据,并且在政治上十分危险,甚至有人称威尔逊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之后《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出现,很多观点与威尔逊类似,进一步引燃战火——威尔逊本人甚至在公开场合被人浇了一罐水。

生前,威尔逊被《时代》杂志评为对当代美国影响最大的25位美国人之一,他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克拉福德奖和两次普利策奖等荣誉。威尔逊的“半个地球项目”(Half-Earth Project)呼吁保护地球上一半的陆地和海洋,以便有足够多样性和连接良好的生态系统扭转物种灭绝的进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