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缴纳11.5亿罚款,扫清“障碍”,瑞幸咖啡还能挑战星巴克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缴纳11.5亿罚款,扫清“障碍”,瑞幸咖啡还能挑战星巴克吗?

发现自己掉进坑里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巴菲特

文|侃见财经

过去两年,以往趋之若鹜的咖啡市场正在迅速降温,原本同星巴克“争雄”的局面已经消失,曾经疯狂涌入咖啡市场的投资机构已经不见了踪影,那些预测咖啡市场的机构甚至都不再更新新的报告。退潮时,裸泳的参与者清晰可见。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的咖啡市场规模约为1454亿元,2023年咖啡市场的规模约为1806亿元。对比茶饮市场的规模,好像中国的咖啡市场远没有那么饱和。

瑞幸咖啡递交招股书时也曾拿中国市场同美国市场做过对比,当时得出的结论是,2018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为6.2杯,仅为美国消费量的1.6%。该招股书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咖啡文化认知的加深,未来咖啡产业将会有巨大的市场。

2019年,CBNData曾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90后、95后为线上咖啡消费主力军,女性占比超六成;二线城市咖啡消费需求旺盛,人数占比近半,低线级城市消费人数增速突出。因此他们的结论是新的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转变。

不得不说的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前提,咖啡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30年了。

生活习惯是消费习惯的前提,咖啡市场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资本行为,一方面是行业增长的自然结果。

不得不承认,过去三五年里,随着资本的涌入,不少行业发生了巨变,从最早的出行领域,到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领域。从0.5元/小时的充电宝、共享单车到3元/小时,我们可以看到行业迅速在扩大,用户也迅速在增多,但是企业的盈利仍无比困难,且天花板非常明显。当同样的行为被复制在咖啡行业,免费的咖啡或者几块钱的咖啡成了企业扩张的秘诀,也是撑起行业规模的利器。

但当资本开始被限制,或者行业周期过了之后,这些行业往往都是一地鸡毛。

近期,SEC向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提交了一份通知,该通知确认瑞幸咖啡通过债务重组安排向公司的证券持有人支付现金,已经满足了法院最终判决的惩罚条款。

而瑞幸咖啡向SEC提供的文件也显示,瑞幸已经满足了此前与SEC达成和解协议的条件,即纽约南区联邦法院的最终判决同意瑞幸咖啡缴纳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罚款。

据悉,除了对投资人进行赔偿之外,瑞幸咖啡还向开曼法院正式提交了对可转债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方案,以及正式向SEC递交了包括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在内的2020年年报。

根据瑞幸披露的最新的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净收入同比增长105.6%至23.50亿元;净亏损为2350万元,同比减少98.6%;平均每月交易客户为1470万,同比增长79.2%。各项数据显示,瑞幸最危险的时期似乎正在过去。

但翻阅其2018年至2020年财报,其累积亏损金额仍超过了100亿元,而未来盈利将成为衡量该企业价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月27日,瑞幸咖啡曾发布公告原股东大钲资本牵头的买方财团已从陆正耀、钱治亚关联公司收购总计3.84亿股的A类普通股。目前大钲资本已经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据悉,该买方财团还包括IDG资本和Ares SSG。

当下,瑞幸咖啡在粉单市场的股价为11.55美元/股,市值为33.38亿美元,那么,在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之后,瑞幸咖啡还能重返美国资本市场吗?

我认为当下概率并不大,实际上1月20日《金融时报》也曾报道,瑞幸正在研究重新在美国上市,最快可能今年底重返纳斯达克,不过该消息很快被瑞幸否认。

综合而言,目前咖啡市场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互联网+咖啡的模式不再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对于咖啡企业而言,盈利将会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虽然瑞幸此次暂时挺过了难关,但是行业的造富路径已经被打断,对标欧美估值方式也会被重新计算,未来即使瑞幸能重返资本市场,我认为市场也不会给予其较高的估值,因为作为传统行业不会因为添加新的概念就会发生本质的改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瑞幸咖啡

3k
  • 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正式投产,总投资1.2亿美元
  • 瑞幸咖啡在西藏成立新公司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缴纳11.5亿罚款,扫清“障碍”,瑞幸咖啡还能挑战星巴克吗?

发现自己掉进坑里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巴菲特

文|侃见财经

过去两年,以往趋之若鹜的咖啡市场正在迅速降温,原本同星巴克“争雄”的局面已经消失,曾经疯狂涌入咖啡市场的投资机构已经不见了踪影,那些预测咖啡市场的机构甚至都不再更新新的报告。退潮时,裸泳的参与者清晰可见。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的咖啡市场规模约为1454亿元,2023年咖啡市场的规模约为1806亿元。对比茶饮市场的规模,好像中国的咖啡市场远没有那么饱和。

瑞幸咖啡递交招股书时也曾拿中国市场同美国市场做过对比,当时得出的结论是,2018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为6.2杯,仅为美国消费量的1.6%。该招股书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咖啡文化认知的加深,未来咖啡产业将会有巨大的市场。

2019年,CBNData曾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90后、95后为线上咖啡消费主力军,女性占比超六成;二线城市咖啡消费需求旺盛,人数占比近半,低线级城市消费人数增速突出。因此他们的结论是新的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转变。

不得不说的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前提,咖啡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30年了。

生活习惯是消费习惯的前提,咖啡市场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资本行为,一方面是行业增长的自然结果。

不得不承认,过去三五年里,随着资本的涌入,不少行业发生了巨变,从最早的出行领域,到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领域。从0.5元/小时的充电宝、共享单车到3元/小时,我们可以看到行业迅速在扩大,用户也迅速在增多,但是企业的盈利仍无比困难,且天花板非常明显。当同样的行为被复制在咖啡行业,免费的咖啡或者几块钱的咖啡成了企业扩张的秘诀,也是撑起行业规模的利器。

但当资本开始被限制,或者行业周期过了之后,这些行业往往都是一地鸡毛。

近期,SEC向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提交了一份通知,该通知确认瑞幸咖啡通过债务重组安排向公司的证券持有人支付现金,已经满足了法院最终判决的惩罚条款。

而瑞幸咖啡向SEC提供的文件也显示,瑞幸已经满足了此前与SEC达成和解协议的条件,即纽约南区联邦法院的最终判决同意瑞幸咖啡缴纳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罚款。

据悉,除了对投资人进行赔偿之外,瑞幸咖啡还向开曼法院正式提交了对可转债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方案,以及正式向SEC递交了包括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在内的2020年年报。

根据瑞幸披露的最新的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净收入同比增长105.6%至23.50亿元;净亏损为2350万元,同比减少98.6%;平均每月交易客户为1470万,同比增长79.2%。各项数据显示,瑞幸最危险的时期似乎正在过去。

但翻阅其2018年至2020年财报,其累积亏损金额仍超过了100亿元,而未来盈利将成为衡量该企业价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月27日,瑞幸咖啡曾发布公告原股东大钲资本牵头的买方财团已从陆正耀、钱治亚关联公司收购总计3.84亿股的A类普通股。目前大钲资本已经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据悉,该买方财团还包括IDG资本和Ares SSG。

当下,瑞幸咖啡在粉单市场的股价为11.55美元/股,市值为33.38亿美元,那么,在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之后,瑞幸咖啡还能重返美国资本市场吗?

我认为当下概率并不大,实际上1月20日《金融时报》也曾报道,瑞幸正在研究重新在美国上市,最快可能今年底重返纳斯达克,不过该消息很快被瑞幸否认。

综合而言,目前咖啡市场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互联网+咖啡的模式不再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对于咖啡企业而言,盈利将会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虽然瑞幸此次暂时挺过了难关,但是行业的造富路径已经被打断,对标欧美估值方式也会被重新计算,未来即使瑞幸能重返资本市场,我认为市场也不会给予其较高的估值,因为作为传统行业不会因为添加新的概念就会发生本质的改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