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央行弱化“以我为主”释放了什么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央行弱化“以我为主”释放了什么信号?

央行在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把“以我为主”的表述从最开始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位置挪到了后面的汇率部分。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后,分析师表示,货币政策定调较三季度更加积极,未来央行可能还会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本次报告中把“以我为主”的表述从最开始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位置挪到了后面的汇率部分。分析师表示,这意味着央行对美联储政策外溢影响的关注度上升,美国加速加息可能会对我国货币宽松形成掣肘。

以下是部分机构对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解读

国盛证券: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有力扩大贷款投放”等定调,再次确认了我国货币政策已正式转向全面宽松。同时央行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预示央行希望信贷保持多增。

需注意的是,央行重新加上“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并把“以我为主”从一开始的货币政策总基调的位置挪到了后面的汇率政策,由此可见,央行会更顾及美联储加速加息对我国政策的掣肘。

我们认为,开始了就不会轻易结束,后续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但次数较为有限;短期信贷社融有望延续高增,一季度社融增速有望稳中趋升至10.5%-11%。

国泰君安证券:政策可能继续加码

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延续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宽松基调,货币政策可能继续加码。对债市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宽货币的确定性明显强于宽信用,建议投资者把握好加仓良机。

央行在专栏1(“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因素与央行流动性管理”)再次强调“关注价格而非数量”,结合上下文,当前贷款利率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还强调要稳定银行负债、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我们认为,这背后的意思是要继续通过宽松政策降低贷款利率,未来可能还会有降息降准。

对国内经济表述部分,央行更加悲观,对海外加息更加谨慎,政策强调“提前发力”,所以对冲的力度应该是越早越好,未来货币宽松的演绎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国金证券:“以我为主”或意味着对美联储政策外溢影响的关注上升

三季度报告在定调靠前的位置突出强调“以我为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而四季度报告在主基调位置删掉类似表态,只是在汇率部分提及“以我为主,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际上,变化在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已有体现。

我们认为,“以我为主”不再放在基调位置,只在汇率部分提及,或意味着央行对美联储政策外溢影响的关注上升。

此外,政策总体定调较三季度积极,相较年底年初表态有所弱化。相较于三季度的“稳字当头,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四季度强调“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不同于四季度例会,没有强调“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也没有此前新闻发布会“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类似表述,新增“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

中国银行:“以我为主”仍是货币政策调控首要考虑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基调不会发生变化,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提前发力,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强化逆周期调节,“以我为主”仍是货币政策调控首要考虑的因素。即便是“以为我主”表述减少,也不意味着这一方向出现变化。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势必会引发全球关注,但我们既不能低估外部风险的影响,也不能低估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也已经是金融大国,我们需要用大国心态去看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而不能用10年前的心态去看待。对于美联储加快货币紧缩可能引发的风险,也必须要给予足够关注。

今年要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节奏的变化,提前预判可能会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扰动,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力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浙商证券:央行表达了货币政策积极发力的决心

当前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为稳增长,从稳增长的角度,政策大概率会适当提高对杠杆率上行的容忍度,宏观杠杆率的下降为2022年一季度加杠杆留有空间,短期宽信用具有持续性。

同时,我国货币乘数仍处高位说明银行信贷投放意愿较强,也意味着经济对杠杆水平的依赖度较高,在宽信用环境中,信用释放对经济的正面拉动更强,短期内也有助于经济迅速企稳,因此信贷结构优化、社融的放量将与经济形势改善同步出现。

本次报告中,央行延续上个季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的表述,并增加“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等措辞,同时通过专栏继续强化“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政策思路,这与1月18日央行在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的相关表述一致,充分体现货币政策当前积极发力的决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央行弱化“以我为主”释放了什么信号?

央行在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把“以我为主”的表述从最开始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位置挪到了后面的汇率部分。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后,分析师表示,货币政策定调较三季度更加积极,未来央行可能还会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本次报告中把“以我为主”的表述从最开始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位置挪到了后面的汇率部分。分析师表示,这意味着央行对美联储政策外溢影响的关注度上升,美国加速加息可能会对我国货币宽松形成掣肘。

以下是部分机构对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解读

国盛证券: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有力扩大贷款投放”等定调,再次确认了我国货币政策已正式转向全面宽松。同时央行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预示央行希望信贷保持多增。

需注意的是,央行重新加上“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并把“以我为主”从一开始的货币政策总基调的位置挪到了后面的汇率政策,由此可见,央行会更顾及美联储加速加息对我国政策的掣肘。

我们认为,开始了就不会轻易结束,后续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但次数较为有限;短期信贷社融有望延续高增,一季度社融增速有望稳中趋升至10.5%-11%。

国泰君安证券:政策可能继续加码

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延续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宽松基调,货币政策可能继续加码。对债市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宽货币的确定性明显强于宽信用,建议投资者把握好加仓良机。

央行在专栏1(“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因素与央行流动性管理”)再次强调“关注价格而非数量”,结合上下文,当前贷款利率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还强调要稳定银行负债、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我们认为,这背后的意思是要继续通过宽松政策降低贷款利率,未来可能还会有降息降准。

对国内经济表述部分,央行更加悲观,对海外加息更加谨慎,政策强调“提前发力”,所以对冲的力度应该是越早越好,未来货币宽松的演绎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国金证券:“以我为主”或意味着对美联储政策外溢影响的关注上升

三季度报告在定调靠前的位置突出强调“以我为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而四季度报告在主基调位置删掉类似表态,只是在汇率部分提及“以我为主,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际上,变化在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已有体现。

我们认为,“以我为主”不再放在基调位置,只在汇率部分提及,或意味着央行对美联储政策外溢影响的关注上升。

此外,政策总体定调较三季度积极,相较年底年初表态有所弱化。相较于三季度的“稳字当头,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四季度强调“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不同于四季度例会,没有强调“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也没有此前新闻发布会“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类似表述,新增“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

中国银行:“以我为主”仍是货币政策调控首要考虑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基调不会发生变化,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提前发力,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强化逆周期调节,“以我为主”仍是货币政策调控首要考虑的因素。即便是“以为我主”表述减少,也不意味着这一方向出现变化。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势必会引发全球关注,但我们既不能低估外部风险的影响,也不能低估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也已经是金融大国,我们需要用大国心态去看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而不能用10年前的心态去看待。对于美联储加快货币紧缩可能引发的风险,也必须要给予足够关注。

今年要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节奏的变化,提前预判可能会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扰动,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力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浙商证券:央行表达了货币政策积极发力的决心

当前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为稳增长,从稳增长的角度,政策大概率会适当提高对杠杆率上行的容忍度,宏观杠杆率的下降为2022年一季度加杠杆留有空间,短期宽信用具有持续性。

同时,我国货币乘数仍处高位说明银行信贷投放意愿较强,也意味着经济对杠杆水平的依赖度较高,在宽信用环境中,信用释放对经济的正面拉动更强,短期内也有助于经济迅速企稳,因此信贷结构优化、社融的放量将与经济形势改善同步出现。

本次报告中,央行延续上个季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的表述,并增加“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等措辞,同时通过专栏继续强化“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政策思路,这与1月18日央行在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的相关表述一致,充分体现货币政策当前积极发力的决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