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吉利“喜提”魅族,“吉你太魅”终于成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吉利“喜提”魅族,“吉你太魅”终于成真

收购一家拥有十余年相关经验的企业,来打造吉利自己的人车交互生态,显然远比从不同手机厂商慢慢挖人、磨合团队更高效率。

文|三易生活

随着手机厂商跨界造车已蔚然成风,汽车厂商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此前在去年秋季,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宣布创办新公司星纪时代、“反攻”手机行业。在此之后,外界就一直有关于吉利与魅族洽谈收购事宜的传言出现。日前有消息显示,网友口中的“吉你太魅”终究成为了现实。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公示了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星纪时代)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魅族)股权案。其中显示,星纪时代已与魅族及涉及这一交易的股东签署协议,拟收购后者79.09%的股权。在这一交易完成后,创始人黄秀章(也就是黄章)对于魅族的持股将降低至9.79%、淘宝中国将退出,而收购方星纪时代则会取得对魅族的控制权。

旋即,魅族方面也确认这一消息,并回应称,“近期,由李书福先生领衔投资的星纪时代已和魅族科技就战略投资事宜签署协议,本次交易尚需履行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手续,交易细节还在协商中。相信魅族会以此次战略投资为契机,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由此看来,在黄章出山“小试牛刀”五年后,魅族并没有度过“危急存亡之秋”,此次他终究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纵观魅族这19年的发展历程,这家公司的兴衰无疑与创始人黄章有着密切的联系。2008年黄章主导下的魅族M8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国产智能手机,可谓是开启了国内手机行业的新篇章,此后的魅族MX系列更是名噪一时,甚至有过年出货量超过2000万部的惊人表现。

在2014年,也就是小米等新兴厂商用互联网手机的打法高歌猛进时,魅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彼时黄章复出、并引入了阿里方面5.9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拿到这笔投资的魅族在“弹药充沛”的情况下也开启了扩张之旅,并成立子品牌魅蓝、大肆推行“机海战术”,几乎每个月都有魅族的发布会或者说“演唱会”举行。

然而快速扩张的副作用同样也是很明显的,时任魅蓝总裁的李楠就曾公开表示“机海战术是错的”,而当时被认为正确的魅族Pro 7,更是将魅族带入了深渊。在魅族Pro 7这一魅族史上最惨烈的失败后,黄章再次“出山”,选择收缩阵线“砍掉”魅蓝专注于魅族品牌,重新回归了“小而美”的状态。

但可惜的是,魅族这次没能找到新的投资方。并且更为严峻的挑战是,自智能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后,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软硬件研发、供应链整合、销售渠道搭建、广告宣发、售后支持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体量来支撑,“小而美”俨然已经无法成立了。毕竟“小”就代表着资源投入不足,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投入下的产品要如何才能“美”得起来呢。

在这样的局面下,“真香机”魅族16系列的高性价比、魅族17系列的精品化路线,抑或魅族18系列的“三零手机”愿景,都接连受挫。并且在上游元器件成本飞涨的情况下,即便是回归的魅蓝也没能掀起太多的浪花。当活下去成为了魅族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后,则开始做Lipro智能家居、做奇趣探索品牌、做PANDAER潮牌,但“煤油”们翘首以盼的魅族19系列至今仍不见踪影。

当回天乏术俨然成为魅族的现状后,其市场份额被一步步蚕食也就是必然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吉利此次的出手或许拯救了魅族这个品牌。

但问题就来了,吉利是来做慈善的吗?当然不是,尽管魅族的手机业务不复当年之勇,但是其Flyme系统与依旧可观的用户体量,可能才是吉利最想要获得的东西。尽管吉利早在2016年就创立了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亿咖通科技,但毕竟术业有专攻,汽车厂商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把控,显然不如在这一领域浸淫了十余年的手机厂商。

相比于传统车企,由于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地位,手机行业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则是空前的,这也导致手机厂商在人机交互设计、软硬件开发、供应链整合,乃至生态的塑造上,可谓是如今整个科技圈之最。再加上目前主流的车机系统基本都是基于Android打造,要论在Android系统上的开发能力,魅族无疑是很有发言权的。

万物互联如今已成为了智能设备领域几乎成为共识的趋势之一,汽车与手机作为其中的两大重要终端设备,自然也就成为了新时代的“流量入口”。在手机厂商纷纷下场造车的同时,汽车厂商反其道而行之、做出“防御”举措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有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计算终端,反而比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重要,毕竟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远胜于开车。

尽管汽车是交通工具,但手机却是集通信、娱乐、工作于一体的终端设备,大多数消费者可以不开车、但显然离不开手机,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厂商造车这件事,会让汽车厂商如临大敌。而汽车厂商之所以对手机念念不忘,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汽车行业至今可谓是只有品牌、而无生态,其用户粘性往往是建立在对品牌的青睐或忠诚上,而非类似互联网或手机行业塑造的软硬件生态,这种让用户无法主动脱离的模式。

这一现实反应出来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手机品牌忠诚度其实要远胜于汽车品牌。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华为、苹果、OPPO、vivo 和小米五大品牌用户在换机时继续选择原品牌的比例,也就是品牌忠诚度最低的也高达34.3%,其中品牌忠诚度最高的小米更是达到了63.2%。而作为对比,易车研究院发布的品牌忠诚度洞察报告(2022版)表明,品牌忠诚度最高的林肯、丰田、红旗、大众只在30%左右。

不久前,苹果方面WWDC22上公开的一组数据,也就是79%的美国消费者表示只会购买支持CarPlay的汽车,更是代表了一个令汽车厂商胆战心惊的数字。用蔚来创始人李斌的话就能诠释了汽车厂商的这种担忧,“想想2025年苹果车出来了,我们的六成甚至更多用户都是用苹果手机,我们却一点儿防御都没有。今天还不做点儿准备,到时就不好办了”。

所以收购一家拥有十余年相关经验的企业,来打造吉利自己的人车交互生态,显然远比从不同手机厂商慢慢挖人、磨合团队更高效率。并且魅族此前就曾尝试过Flyme for Car,也表明其软件研发团队有横跨汽车、手机两大领域的经验,所以在吉利“拿下”魅族后,两者后期在业务流程的整合上势必也将会更加顺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魅族

3.7k
  • 魅族也加入AI手机混战,新旗舰机对所有大模型开放
  • 科技早报 | 小米北京昌平智能工厂落成投产;OPPO回应暂停折叠屏项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吉利“喜提”魅族,“吉你太魅”终于成真

收购一家拥有十余年相关经验的企业,来打造吉利自己的人车交互生态,显然远比从不同手机厂商慢慢挖人、磨合团队更高效率。

文|三易生活

随着手机厂商跨界造车已蔚然成风,汽车厂商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此前在去年秋季,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宣布创办新公司星纪时代、“反攻”手机行业。在此之后,外界就一直有关于吉利与魅族洽谈收购事宜的传言出现。日前有消息显示,网友口中的“吉你太魅”终究成为了现实。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公示了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星纪时代)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魅族)股权案。其中显示,星纪时代已与魅族及涉及这一交易的股东签署协议,拟收购后者79.09%的股权。在这一交易完成后,创始人黄秀章(也就是黄章)对于魅族的持股将降低至9.79%、淘宝中国将退出,而收购方星纪时代则会取得对魅族的控制权。

旋即,魅族方面也确认这一消息,并回应称,“近期,由李书福先生领衔投资的星纪时代已和魅族科技就战略投资事宜签署协议,本次交易尚需履行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手续,交易细节还在协商中。相信魅族会以此次战略投资为契机,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由此看来,在黄章出山“小试牛刀”五年后,魅族并没有度过“危急存亡之秋”,此次他终究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纵观魅族这19年的发展历程,这家公司的兴衰无疑与创始人黄章有着密切的联系。2008年黄章主导下的魅族M8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国产智能手机,可谓是开启了国内手机行业的新篇章,此后的魅族MX系列更是名噪一时,甚至有过年出货量超过2000万部的惊人表现。

在2014年,也就是小米等新兴厂商用互联网手机的打法高歌猛进时,魅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彼时黄章复出、并引入了阿里方面5.9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拿到这笔投资的魅族在“弹药充沛”的情况下也开启了扩张之旅,并成立子品牌魅蓝、大肆推行“机海战术”,几乎每个月都有魅族的发布会或者说“演唱会”举行。

然而快速扩张的副作用同样也是很明显的,时任魅蓝总裁的李楠就曾公开表示“机海战术是错的”,而当时被认为正确的魅族Pro 7,更是将魅族带入了深渊。在魅族Pro 7这一魅族史上最惨烈的失败后,黄章再次“出山”,选择收缩阵线“砍掉”魅蓝专注于魅族品牌,重新回归了“小而美”的状态。

但可惜的是,魅族这次没能找到新的投资方。并且更为严峻的挑战是,自智能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后,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软硬件研发、供应链整合、销售渠道搭建、广告宣发、售后支持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体量来支撑,“小而美”俨然已经无法成立了。毕竟“小”就代表着资源投入不足,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投入下的产品要如何才能“美”得起来呢。

在这样的局面下,“真香机”魅族16系列的高性价比、魅族17系列的精品化路线,抑或魅族18系列的“三零手机”愿景,都接连受挫。并且在上游元器件成本飞涨的情况下,即便是回归的魅蓝也没能掀起太多的浪花。当活下去成为了魅族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后,则开始做Lipro智能家居、做奇趣探索品牌、做PANDAER潮牌,但“煤油”们翘首以盼的魅族19系列至今仍不见踪影。

当回天乏术俨然成为魅族的现状后,其市场份额被一步步蚕食也就是必然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吉利此次的出手或许拯救了魅族这个品牌。

但问题就来了,吉利是来做慈善的吗?当然不是,尽管魅族的手机业务不复当年之勇,但是其Flyme系统与依旧可观的用户体量,可能才是吉利最想要获得的东西。尽管吉利早在2016年就创立了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亿咖通科技,但毕竟术业有专攻,汽车厂商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把控,显然不如在这一领域浸淫了十余年的手机厂商。

相比于传统车企,由于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地位,手机行业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则是空前的,这也导致手机厂商在人机交互设计、软硬件开发、供应链整合,乃至生态的塑造上,可谓是如今整个科技圈之最。再加上目前主流的车机系统基本都是基于Android打造,要论在Android系统上的开发能力,魅族无疑是很有发言权的。

万物互联如今已成为了智能设备领域几乎成为共识的趋势之一,汽车与手机作为其中的两大重要终端设备,自然也就成为了新时代的“流量入口”。在手机厂商纷纷下场造车的同时,汽车厂商反其道而行之、做出“防御”举措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有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计算终端,反而比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重要,毕竟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远胜于开车。

尽管汽车是交通工具,但手机却是集通信、娱乐、工作于一体的终端设备,大多数消费者可以不开车、但显然离不开手机,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厂商造车这件事,会让汽车厂商如临大敌。而汽车厂商之所以对手机念念不忘,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汽车行业至今可谓是只有品牌、而无生态,其用户粘性往往是建立在对品牌的青睐或忠诚上,而非类似互联网或手机行业塑造的软硬件生态,这种让用户无法主动脱离的模式。

这一现实反应出来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手机品牌忠诚度其实要远胜于汽车品牌。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华为、苹果、OPPO、vivo 和小米五大品牌用户在换机时继续选择原品牌的比例,也就是品牌忠诚度最低的也高达34.3%,其中品牌忠诚度最高的小米更是达到了63.2%。而作为对比,易车研究院发布的品牌忠诚度洞察报告(2022版)表明,品牌忠诚度最高的林肯、丰田、红旗、大众只在30%左右。

不久前,苹果方面WWDC22上公开的一组数据,也就是79%的美国消费者表示只会购买支持CarPlay的汽车,更是代表了一个令汽车厂商胆战心惊的数字。用蔚来创始人李斌的话就能诠释了汽车厂商的这种担忧,“想想2025年苹果车出来了,我们的六成甚至更多用户都是用苹果手机,我们却一点儿防御都没有。今天还不做点儿准备,到时就不好办了”。

所以收购一家拥有十余年相关经验的企业,来打造吉利自己的人车交互生态,显然远比从不同手机厂商慢慢挖人、磨合团队更高效率。并且魅族此前就曾尝试过Flyme for Car,也表明其软件研发团队有横跨汽车、手机两大领域的经验,所以在吉利“拿下”魅族后,两者后期在业务流程的整合上势必也将会更加顺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