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无人驾驶概念股走强,合众思壮、金龙汽车涨停,概念指数下跌2.03%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无人驾驶概念股走强,合众思壮、金龙汽车涨停,概念指数下跌2.03%

无人驾驶落地的遥远和商业化的前景,依然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12日,无人驾驶概念股持续走强,截至下午四点,合众思壮、金龙汽车涨停,深城交涨近15%,皖通科技、高鸿股份、均胜电子等跟涨。

虽然个别概念股在今日走强,但资本市场对无人驾驶的整体态度似乎处于摇摆状态。据Wind数据,今日无人驾驶概念指数下跌2.03%。即便是今日涨停达到8.10元/股的金龙汽车,在今年4月29日,也曾有过4.90元/股的低点。

原因在于无人驾驶落地的遥远和商业化的前景,依然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17至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由681亿元增加至23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4%,预计2022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2894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针对无人驾驶赛道的融资活动也相当活跃。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投融资金额达782.4亿元,投融资数量122笔。

从概念到落地,成本和技术一直是阻碍无人驾驶发展的两大难题。如今,在其技术高速迭代的同时,其成本也在近年有了大幅下降。特别是激光雷达,该部件是实现无人驾驶的一大核心,被誉为“无人驾驶”之眼。

据普华永道研报,部分行业领先科技企业凭借在技术上的优势会拉动激光雷达的成本不断呈指数式下降,甚至到数百美元。

价格亲民,为激光雷达的量产上车扫清了障碍。因此去年以来,新上市的多款热门车型无不配备了激光雷达,如小鹏G3、蔚来ET5和ET7等车型。

在各家车企的激烈竞争下,激光雷达似乎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华泰证券研报也表示,在感知器方面,得益于半固态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各企业普遍选择搭载多颗半固态激光雷达,实现车辆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

除了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的推动,近年来,相关政策也一直在为无人驾驶的发展保驾护航。

去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从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主体、驾驶人及车辆、道路测试申请、示范应用申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无人驾驶由此开始进入应用阶段。

近日,深圳人大网刚刚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打破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方面的空白,并将从8月1日起实施。

据《条例》,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的智能网联汽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此外,无人驾驶的责任划分长期以来备受争议,该《条例》也对此进行了明确。

伴随着成本、技术以及相关法规日趋完善,无人驾驶的落地正在加速,但这并不表示其大规模商业化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

去年的1024科技日上,何小鹏就曾坦言,智能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人机共驾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一些制造商也预测无人驾驶在国内的落地时间或在2030年。

而在这之前,无人驾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辛苦跋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无人驾驶概念股走强,合众思壮、金龙汽车涨停,概念指数下跌2.03%

无人驾驶落地的遥远和商业化的前景,依然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12日,无人驾驶概念股持续走强,截至下午四点,合众思壮、金龙汽车涨停,深城交涨近15%,皖通科技、高鸿股份、均胜电子等跟涨。

虽然个别概念股在今日走强,但资本市场对无人驾驶的整体态度似乎处于摇摆状态。据Wind数据,今日无人驾驶概念指数下跌2.03%。即便是今日涨停达到8.10元/股的金龙汽车,在今年4月29日,也曾有过4.90元/股的低点。

原因在于无人驾驶落地的遥远和商业化的前景,依然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17至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由681亿元增加至23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4%,预计2022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2894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针对无人驾驶赛道的融资活动也相当活跃。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投融资金额达782.4亿元,投融资数量122笔。

从概念到落地,成本和技术一直是阻碍无人驾驶发展的两大难题。如今,在其技术高速迭代的同时,其成本也在近年有了大幅下降。特别是激光雷达,该部件是实现无人驾驶的一大核心,被誉为“无人驾驶”之眼。

据普华永道研报,部分行业领先科技企业凭借在技术上的优势会拉动激光雷达的成本不断呈指数式下降,甚至到数百美元。

价格亲民,为激光雷达的量产上车扫清了障碍。因此去年以来,新上市的多款热门车型无不配备了激光雷达,如小鹏G3、蔚来ET5和ET7等车型。

在各家车企的激烈竞争下,激光雷达似乎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华泰证券研报也表示,在感知器方面,得益于半固态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各企业普遍选择搭载多颗半固态激光雷达,实现车辆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

除了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的推动,近年来,相关政策也一直在为无人驾驶的发展保驾护航。

去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从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主体、驾驶人及车辆、道路测试申请、示范应用申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无人驾驶由此开始进入应用阶段。

近日,深圳人大网刚刚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打破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方面的空白,并将从8月1日起实施。

据《条例》,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的智能网联汽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此外,无人驾驶的责任划分长期以来备受争议,该《条例》也对此进行了明确。

伴随着成本、技术以及相关法规日趋完善,无人驾驶的落地正在加速,但这并不表示其大规模商业化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

去年的1024科技日上,何小鹏就曾坦言,智能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人机共驾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一些制造商也预测无人驾驶在国内的落地时间或在2030年。

而在这之前,无人驾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辛苦跋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