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约瑟夫·波利希:21世纪的音乐家不应该只是学习音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约瑟夫·波利希:21世纪的音乐家不应该只是学习音乐

“我们一直鼓励学生不断去医院、去养老院、去幼儿园,为不同的人群演出,希望他们能看到作为艺术家,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约瑟夫·波利希,茱莉亚学院第六任院长。

对许多学习古典音乐的学生们来说,能进入茱莉亚学院深造是自己修习路上的一个巨大梦想,这里是王健、马友友、伊扎克·帕尔曼……诸多世界顶级音乐家的母校,能进入茱莉亚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开了一扇门。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里,茱莉亚学院在现任院长约瑟夫·波利希的带领下,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波利希认为,21世纪的音乐家不应该只是学习音乐,应该超出以前人们对艺术家的定义,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成为推动者和艺术倡导者。不仅要通过自己的艺术进行交流,还要了解社会的复杂性。要通晓政治、经济和人文社会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向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展示自己艺术的力量。因为人们一般并不了解艺术,且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活动,甚至有时还鄙视艺术,把它看成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的事情。”

在2005年,波利希为茱莉亚百年校庆创作了《艺术家引领社会》一书,谈起这本书的缘起,他说是因为当时虽然很多艺术界的人都在讨论艺术,但是艺术的概念已经被人们误解,大家并不觉得艺术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当时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更愿意练琴,却对台下的事情不闻不问。“其实他们不知道作为艺术家,他们可能对别人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

如今,这本书的中文版终于来到了中国,在当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借着波利希日前来到中国之际,界面文化对他进行了专访。

界面文化:你在新书里提到,32年前,参加茱莉亚学院院长的竞聘时,并没有觉得自己会入选,为什么最后你能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波利希:当年做出这个决定人去年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也没法再去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选择了我。当时我确实觉得自己不会被选中,所以在面试了提出了学院的很多问题,以及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我想是这些说服了面试官。

界面文化:在刚接手茱莉亚的时候,你提到交响乐团成员在准备充分、守时和团风方面有着各种懒散,甚至有人会说“练琴表示你有不安全感”。你是怎么把这个部分纠正过来的?

波利希:我们用了最好的指挥家来为交响乐团的学生排练,同学之间排练的时候会强调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让他们体验,这样他们才慢慢的有了自律精神。我们还给学生提供了卡耐基音乐厅,林肯艺术中心演出的机会,所以他们想更快的提高自己,就必须要参加排练。

界面文化:在你接手茱莉亚后,你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大大提高奖学金金额、增加少数族裔学生人数、强调文科课程在音乐本科教育的重要性、鼓励跨学科课程、督促学生们理解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等。为什么?

波利希:一方面,我们希望提高教学质量,找最好的老师,打造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应该有好奇心,要对社会层面的事情有责任心。我们一直鼓励学生们不断去医院、去养老院、去幼儿园,为不同的人群演出,不仅仅是演出,而是希望他们能看到作为艺术家,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界面文化:为什么你会特别强调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

波利希:美国一般学音乐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就看有多少面试的机会,他们要么进入乐团,要么就看哪里有教书的机会,很少能为自己创造些什么。这些是不够的,艺术家应该补充自己的视野,展开自己的才华。艺术家应该是多层次的,各方面的这种才华都要有,他可以做老师,可以做艺术管理,可以做社区里的艺术倡议者。但他必须得为自己在多方面的技能做足准备。

我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茱莉亚的学生,他特别想当医生,他最后从茱莉亚毕业确实去当医生了,学习声带方面的专业。所以他利用了自己的知识,作为医生为大家做贡献。

界面文化:为什么选择在2018年退休?

波利希:我两个星期前宣布将于2018年退休,到时候我就已经担任院长34年了,我想茱莉亚也应该有一些变化了,而我也应该去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了。

界面文化:在你接管茱莉亚期间,来自中国的学生有什么变化?

波利希:在质量上和专业上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84年我刚当院长的时候,接触的更多是海外华裔学生,但是今天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越来越多,已经是茱莉亚学院留学生最大的一部分,这可以说是很大的变化。

界面文化:回顾32年的职业生涯,你觉得致力于在古典音乐环境中的一些改变是否实现?

波利希: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对古典音乐做出了什么改变,但是我希望我在朱莉亚的工作,还是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朱莉亚毕业的学生,我希望他们都能够带着在学院学到的东西,到社会上去发挥作用,他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茱莉亚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始建于1905年,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专业音乐院校之一,位于美国纽约市林肯中心。学校有舞蹈、戏剧与音乐三个专业学科。茱莉亚学院第一个海外分院计划于2019年在天津开学。

约瑟夫·波利希,1984年9月起出任茱莉亚学院第六任院长,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巴松管演奏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约瑟夫·波利希:21世纪的音乐家不应该只是学习音乐

“我们一直鼓励学生不断去医院、去养老院、去幼儿园,为不同的人群演出,希望他们能看到作为艺术家,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约瑟夫·波利希,茱莉亚学院第六任院长。

对许多学习古典音乐的学生们来说,能进入茱莉亚学院深造是自己修习路上的一个巨大梦想,这里是王健、马友友、伊扎克·帕尔曼……诸多世界顶级音乐家的母校,能进入茱莉亚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开了一扇门。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里,茱莉亚学院在现任院长约瑟夫·波利希的带领下,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波利希认为,21世纪的音乐家不应该只是学习音乐,应该超出以前人们对艺术家的定义,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成为推动者和艺术倡导者。不仅要通过自己的艺术进行交流,还要了解社会的复杂性。要通晓政治、经济和人文社会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向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展示自己艺术的力量。因为人们一般并不了解艺术,且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活动,甚至有时还鄙视艺术,把它看成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的事情。”

在2005年,波利希为茱莉亚百年校庆创作了《艺术家引领社会》一书,谈起这本书的缘起,他说是因为当时虽然很多艺术界的人都在讨论艺术,但是艺术的概念已经被人们误解,大家并不觉得艺术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当时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更愿意练琴,却对台下的事情不闻不问。“其实他们不知道作为艺术家,他们可能对别人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

如今,这本书的中文版终于来到了中国,在当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借着波利希日前来到中国之际,界面文化对他进行了专访。

界面文化:你在新书里提到,32年前,参加茱莉亚学院院长的竞聘时,并没有觉得自己会入选,为什么最后你能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波利希:当年做出这个决定人去年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也没法再去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选择了我。当时我确实觉得自己不会被选中,所以在面试了提出了学院的很多问题,以及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我想是这些说服了面试官。

界面文化:在刚接手茱莉亚的时候,你提到交响乐团成员在准备充分、守时和团风方面有着各种懒散,甚至有人会说“练琴表示你有不安全感”。你是怎么把这个部分纠正过来的?

波利希:我们用了最好的指挥家来为交响乐团的学生排练,同学之间排练的时候会强调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让他们体验,这样他们才慢慢的有了自律精神。我们还给学生提供了卡耐基音乐厅,林肯艺术中心演出的机会,所以他们想更快的提高自己,就必须要参加排练。

界面文化:在你接手茱莉亚后,你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大大提高奖学金金额、增加少数族裔学生人数、强调文科课程在音乐本科教育的重要性、鼓励跨学科课程、督促学生们理解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等。为什么?

波利希:一方面,我们希望提高教学质量,找最好的老师,打造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应该有好奇心,要对社会层面的事情有责任心。我们一直鼓励学生们不断去医院、去养老院、去幼儿园,为不同的人群演出,不仅仅是演出,而是希望他们能看到作为艺术家,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界面文化:为什么你会特别强调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

波利希:美国一般学音乐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就看有多少面试的机会,他们要么进入乐团,要么就看哪里有教书的机会,很少能为自己创造些什么。这些是不够的,艺术家应该补充自己的视野,展开自己的才华。艺术家应该是多层次的,各方面的这种才华都要有,他可以做老师,可以做艺术管理,可以做社区里的艺术倡议者。但他必须得为自己在多方面的技能做足准备。

我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茱莉亚的学生,他特别想当医生,他最后从茱莉亚毕业确实去当医生了,学习声带方面的专业。所以他利用了自己的知识,作为医生为大家做贡献。

界面文化:为什么选择在2018年退休?

波利希:我两个星期前宣布将于2018年退休,到时候我就已经担任院长34年了,我想茱莉亚也应该有一些变化了,而我也应该去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了。

界面文化:在你接管茱莉亚期间,来自中国的学生有什么变化?

波利希:在质量上和专业上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84年我刚当院长的时候,接触的更多是海外华裔学生,但是今天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越来越多,已经是茱莉亚学院留学生最大的一部分,这可以说是很大的变化。

界面文化:回顾32年的职业生涯,你觉得致力于在古典音乐环境中的一些改变是否实现?

波利希: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对古典音乐做出了什么改变,但是我希望我在朱莉亚的工作,还是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朱莉亚毕业的学生,我希望他们都能够带着在学院学到的东西,到社会上去发挥作用,他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茱莉亚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始建于1905年,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专业音乐院校之一,位于美国纽约市林肯中心。学校有舞蹈、戏剧与音乐三个专业学科。茱莉亚学院第一个海外分院计划于2019年在天津开学。

约瑟夫·波利希,1984年9月起出任茱莉亚学院第六任院长,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巴松管演奏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