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批评韩炳哲:如果说他喜欢讨论政治症状,那么他本身就是一种症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批评韩炳哲:如果说他喜欢讨论政治症状,那么他本身就是一种症状

“韩炳哲热” 说明了怎样的社会趋势?他的作品又是否能够如实地诠释当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琼就此展开讨论。

活动现场照片。图片来源: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有“哲学界的当红炸子鸡”之称的韩炳哲是一位韩裔德国思想家,作品中译本也很受欢迎。在前日歌德学院与中信出版社合作举办的一场活动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评价他是“一个韩国人在德国学习和工作,说着一口巴黎行话,被中国的读者广泛阅读”。韩炳哲的特点在于文风清晰易读,作品往往指向当代人面临的问题,比如高失业率、“996”与高压绩效,其代表作《倦怠社会》展示了当今社会的病理形态,包括抑郁症与过劳症等。

《倦怠社会》
[德] 韩炳哲 著  王一力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

韩炳哲极少在大众前露面,除了曾在2015年的纪录片《倦怠社会》中以自述方式出现——他漫步在柏林街道上回溯自己的求学之路,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来到德国学习并教授哲学。镜头也跟随韩炳哲来到韩国首尔,地铁上坐满了面带倦容的上班族,如他所说:“地铁就像是供人睡觉的火车卧铺。”他们的劳作是疲倦的,与之相反的则是庄子游世时的行走,它提倡“无用之用”,由此避开了效率逻辑。

“韩炳哲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趋势?他的作品又是否能够如实诠释当下?在纪录片《倦怠社会》放映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和吴琼就此展开讨论。

活动现场照片,左起:汪民安、吴琼、胡明峰。图片来源: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韩炳哲的书卖得好,是因为他关心“当下”而非“永恒”

汪民安认为,德国这十多年来好像没有出现过特别有影响的哲学家,在以前却不是这样的,法兰克福学派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名,“韩炳哲大概是最后一个具有这种影响力的哲学家。”

在他看来,韩炳哲之所以广受欢迎,除了作品写得好看、适合年轻人阅读,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非常关心当下。启蒙时期之前的哲学,关心的都是永恒和更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从康德开始关心自己的时代,福柯做的虽然是历史学和谱系学研究,但他同样也是为了反观当下。

这事关60年代以来法国哲学的两种密切相关的趋势:一种是讨论现在,这也是韩炳哲采取的路径;另一种是关心未来,比如流行的后人类主义和所谓的末世论,关心AI会导向怎样的结局、气候变化与物种消失。根据汪民安的观察,在法国哲学家的著作中,卖得好的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它一定是在讨论现在的社会。“比如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这种标题带有‘社会’二字的书。”

韩炳哲的《倦怠社会》也是如此。本书的定位是关心我们自己,也就是主体性。在韩炳哲看来,之所以会出现倦怠社会,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追求理想中的绩效,达不到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抑郁症也就由此产生。

纪录片《倦怠社会:韩炳哲在首尔和柏林》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韩炳哲不做严肃社会批评,而对主体症状做出诊断和描述

吴琼也提到了主体性的问题。他认为,韩炳哲并不是一个做严肃社会批评的人,而是对主体的症状做出诊断和描述的人,虽然主体背后是新自由主义的社会语境,但他很少把目标直接指向那里。

这是一种怎样的主体?吴琼指出,它最基本的特征是同质化与自恋,比如《透明社会》描述的是一座同质化监狱,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然而自由成为了新的律令和强迫。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他者的死亡”,他者并不外在于主体,而是跟主体相关联,它是主体内的异质性力量,使得主体需要不断地自我生产。既然他者不再存在,人们就只能不断自我重复与自我剥削,并成为了韩炳哲口中的“倦怠主体”。

《透明社会》
[德] 韩炳哲 著 吴琼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

他认为,韩炳哲的共情者是社会中的极少数,是那些坐在空调房里吹着冷气,把自己当做宇宙中心、又自认为处于宇宙边缘的人,而这一边缘性也是自我指认出来的。“我们共情的还是倦怠的自我本身,而这样的主体永远是一个困局。”

于是,在吴琼看来十分讽刺的就是:

如果说韩炳哲喜欢讨论政治症状,那么他本身就是一种症状;他喜欢讲全球化情境下的问题,但他就是全球化生产出来的一个主体。正是韩炳哲所描述的那些挫败感十足的绩效主体,让他成为了一个成功的绩效主体。

吴琼也提到,韩炳哲的作品会提到鲍德里亚、德勒兹等重要人物,但他不是在理论意义上与之对话,而是在他们描述的场景之上继续往下讨论。针对这一批评,韩炳哲著作中文版策划编辑胡明峰回应认为,虽然图书宣发通常把韩炳哲定义为一名哲学家,而我们对哲学家的理论原创性和体系性的要求更高,但是他的确是一名“思想者”,韩炳哲并不想建立体系、提出一些颠覆性的创见,而是想要借助哲学资源,最终探求自己内心的状态和生活的形式。

绩效主体不来自于自我要求,而来自于更隐秘的控制

汪民安从另一角度批评了韩炳哲。韩炳哲几乎在每本书中都会对福柯进行一番批判,比如在《倦怠社会》里认为福柯的“规训社会”已经过时了,现在是“绩效社会”。人们的身体不再被外在的力量严格监管,而是成为自由的个体,致力于自我剥削,权力机构也不再是封闭的工厂、学校、医院和军队,而变成了银行、健身房和机场。

然而汪民安指出,规训社会在福柯那里本来就是18-19世纪的概念,从20世纪开始,欧洲已然进入了自由主义社会,福柯对此的分析也比韩炳哲要严肃和复杂得多。“绩效是怎么来的呢?韩炳哲到这里就很含糊其辞了,但是福柯讲得非常好,他认为所谓自由的核心在于竞争,比如班上有50个人,我考到第一名,我就把其他人都打败了。所以,绩效完全不是自我对自我的要求,而是来自于绝对的竞争。”

活动现场照片。图片来源: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他补充道,德勒兹也写过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叫做《控制社会》。德勒兹认为,福柯所说的“规训”确实过时了,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隐秘也更宽松的规矩。你的上班时间可以自由分配,并不会受到全方位的监视,但是公司会通过绩效来控制你;大学老师基本不管学生上不上课,但是需要在期末交上论文。也就是说,绩效仍然和外在的机构有关。“我根本不想把绩效完成得多好,但是老板逼着我这么做。”在汪民安看来,这才更加符合我们的现实。

“现在的公司取代了原来工厂纪律,而是搞出一套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它看上去很软,但实际上背后仍然存在绩效,属于一种软性暴力。工厂下班就没事了,但是企业文化天天喊着加油上进,我年终的时候看到还有论文没发表,肯定会非常难受。这样的一种控制,恐怕比规训控制还要厉害。”汪民安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批评韩炳哲:如果说他喜欢讨论政治症状,那么他本身就是一种症状

“韩炳哲热” 说明了怎样的社会趋势?他的作品又是否能够如实地诠释当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琼就此展开讨论。

活动现场照片。图片来源: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有“哲学界的当红炸子鸡”之称的韩炳哲是一位韩裔德国思想家,作品中译本也很受欢迎。在前日歌德学院与中信出版社合作举办的一场活动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评价他是“一个韩国人在德国学习和工作,说着一口巴黎行话,被中国的读者广泛阅读”。韩炳哲的特点在于文风清晰易读,作品往往指向当代人面临的问题,比如高失业率、“996”与高压绩效,其代表作《倦怠社会》展示了当今社会的病理形态,包括抑郁症与过劳症等。

《倦怠社会》
[德] 韩炳哲 著  王一力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

韩炳哲极少在大众前露面,除了曾在2015年的纪录片《倦怠社会》中以自述方式出现——他漫步在柏林街道上回溯自己的求学之路,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来到德国学习并教授哲学。镜头也跟随韩炳哲来到韩国首尔,地铁上坐满了面带倦容的上班族,如他所说:“地铁就像是供人睡觉的火车卧铺。”他们的劳作是疲倦的,与之相反的则是庄子游世时的行走,它提倡“无用之用”,由此避开了效率逻辑。

“韩炳哲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趋势?他的作品又是否能够如实诠释当下?在纪录片《倦怠社会》放映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和吴琼就此展开讨论。

活动现场照片,左起:汪民安、吴琼、胡明峰。图片来源: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韩炳哲的书卖得好,是因为他关心“当下”而非“永恒”

汪民安认为,德国这十多年来好像没有出现过特别有影响的哲学家,在以前却不是这样的,法兰克福学派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名,“韩炳哲大概是最后一个具有这种影响力的哲学家。”

在他看来,韩炳哲之所以广受欢迎,除了作品写得好看、适合年轻人阅读,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非常关心当下。启蒙时期之前的哲学,关心的都是永恒和更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从康德开始关心自己的时代,福柯做的虽然是历史学和谱系学研究,但他同样也是为了反观当下。

这事关60年代以来法国哲学的两种密切相关的趋势:一种是讨论现在,这也是韩炳哲采取的路径;另一种是关心未来,比如流行的后人类主义和所谓的末世论,关心AI会导向怎样的结局、气候变化与物种消失。根据汪民安的观察,在法国哲学家的著作中,卖得好的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它一定是在讨论现在的社会。“比如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这种标题带有‘社会’二字的书。”

韩炳哲的《倦怠社会》也是如此。本书的定位是关心我们自己,也就是主体性。在韩炳哲看来,之所以会出现倦怠社会,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追求理想中的绩效,达不到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抑郁症也就由此产生。

纪录片《倦怠社会:韩炳哲在首尔和柏林》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韩炳哲不做严肃社会批评,而对主体症状做出诊断和描述

吴琼也提到了主体性的问题。他认为,韩炳哲并不是一个做严肃社会批评的人,而是对主体的症状做出诊断和描述的人,虽然主体背后是新自由主义的社会语境,但他很少把目标直接指向那里。

这是一种怎样的主体?吴琼指出,它最基本的特征是同质化与自恋,比如《透明社会》描述的是一座同质化监狱,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然而自由成为了新的律令和强迫。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他者的死亡”,他者并不外在于主体,而是跟主体相关联,它是主体内的异质性力量,使得主体需要不断地自我生产。既然他者不再存在,人们就只能不断自我重复与自我剥削,并成为了韩炳哲口中的“倦怠主体”。

《透明社会》
[德] 韩炳哲 著 吴琼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

他认为,韩炳哲的共情者是社会中的极少数,是那些坐在空调房里吹着冷气,把自己当做宇宙中心、又自认为处于宇宙边缘的人,而这一边缘性也是自我指认出来的。“我们共情的还是倦怠的自我本身,而这样的主体永远是一个困局。”

于是,在吴琼看来十分讽刺的就是:

如果说韩炳哲喜欢讨论政治症状,那么他本身就是一种症状;他喜欢讲全球化情境下的问题,但他就是全球化生产出来的一个主体。正是韩炳哲所描述的那些挫败感十足的绩效主体,让他成为了一个成功的绩效主体。

吴琼也提到,韩炳哲的作品会提到鲍德里亚、德勒兹等重要人物,但他不是在理论意义上与之对话,而是在他们描述的场景之上继续往下讨论。针对这一批评,韩炳哲著作中文版策划编辑胡明峰回应认为,虽然图书宣发通常把韩炳哲定义为一名哲学家,而我们对哲学家的理论原创性和体系性的要求更高,但是他的确是一名“思想者”,韩炳哲并不想建立体系、提出一些颠覆性的创见,而是想要借助哲学资源,最终探求自己内心的状态和生活的形式。

绩效主体不来自于自我要求,而来自于更隐秘的控制

汪民安从另一角度批评了韩炳哲。韩炳哲几乎在每本书中都会对福柯进行一番批判,比如在《倦怠社会》里认为福柯的“规训社会”已经过时了,现在是“绩效社会”。人们的身体不再被外在的力量严格监管,而是成为自由的个体,致力于自我剥削,权力机构也不再是封闭的工厂、学校、医院和军队,而变成了银行、健身房和机场。

然而汪民安指出,规训社会在福柯那里本来就是18-19世纪的概念,从20世纪开始,欧洲已然进入了自由主义社会,福柯对此的分析也比韩炳哲要严肃和复杂得多。“绩效是怎么来的呢?韩炳哲到这里就很含糊其辞了,但是福柯讲得非常好,他认为所谓自由的核心在于竞争,比如班上有50个人,我考到第一名,我就把其他人都打败了。所以,绩效完全不是自我对自我的要求,而是来自于绝对的竞争。”

活动现场照片。图片来源: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他补充道,德勒兹也写过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叫做《控制社会》。德勒兹认为,福柯所说的“规训”确实过时了,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隐秘也更宽松的规矩。你的上班时间可以自由分配,并不会受到全方位的监视,但是公司会通过绩效来控制你;大学老师基本不管学生上不上课,但是需要在期末交上论文。也就是说,绩效仍然和外在的机构有关。“我根本不想把绩效完成得多好,但是老板逼着我这么做。”在汪民安看来,这才更加符合我们的现实。

“现在的公司取代了原来工厂纪律,而是搞出一套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它看上去很软,但实际上背后仍然存在绩效,属于一种软性暴力。工厂下班就没事了,但是企业文化天天喊着加油上进,我年终的时候看到还有论文没发表,肯定会非常难受。这样的一种控制,恐怕比规训控制还要厉害。”汪民安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