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咖啡
时间退后到四、五年前,人们谈起咖啡,总想起新闻里充满文艺气息的鸡汤故事,年轻情侣辞职在某一条长着青苔的巷子里,开了一家布满鲜花的咖啡店,座位不多,主人和客人围坐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就是不谈咖啡!
……
关于咖啡当然是浪漫的,坐在开满鲜花的咖啡店,一杯咖啡,一小份起司蛋糕,忙碌的世界和心平气和的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咖啡带给很多人意义,享受慢生活(Slow Down)。
就尖队个人体验而言,喝咖啡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在虫鸣鸟叫盛夏,空气里都是干蒸泥土的味道,一口冰咖啡下肚,解渴又畅爽。
而这大冬天的尖队又惦记起咖啡店里常见的拿铁、卡布,当然最爱的还是Flat White,它还有一个略带诗意的中文名称“馥芮白”,这是星巴克在将这款红遍欧美的年轻咖啡品类推入中国市场时起得名字。
无数文艺青年又多了一种去星巴克装腔作势的资本,但跃跃欲试之前别把名字读错就行:馥芮白(中文读:Fu Rui Bai),它的基本特征是要在一份或双份浓缩咖啡中倒入“微奶沫”,也就是打出较为细小、平滑细致的奶泡,这种奶沫口感极为细腻、顺滑,外表富有光泽。
尖队更愿意称呼Flat White 咖啡为“小白”,小白来自澳洲,发迹于英国,大热于美国。
澳洲人在1980年发明了这款咖啡,2005年渴望喝到“家乡味道”的澳洲人将“国粹”小白咖啡(Flat White)带到英国,不过那时小白还只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只在小众圈里流行。
直到2010年,机智的星巴克在英国境内推出了“小白”,很多人惊奇的发现,全世界只有英国的星巴克在卖“小白”误以为是区域限定款,要知道什么东西一旦扯上“限定”二字就离火不远了,全世界的青年都喜欢装逼英国也不例外,随后“小白”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纷纷刷屏,营的一手好销。
之后“小白”(Flat White)进入美国市场、攻占中国市场,走上“咖生”巅峰。不过在“小白”的爸爸是谁这个问题上,一向友好的新、澳人民吵得不可开交。
来自新西兰惠灵顿的咖啡师Fraser McInnes表示小白咖啡是自己在1989年一次偶然当中发明的,但是澳大利亚人Preston对McInnes的说法并不认同,“呵呵,无中生有是典型的新西兰人的做法”;两国人民在互联网上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只有口水的嘴仗,互改维基百科,维护自己国家的“荣誉”。
我们先把这两个“国旗都几乎都长一样的国家”争论“小白”归属地问题放一边,他们爱谁谁,尖队只是来喝咖啡的。不过走近咖啡店问题就来了,到底小白、卡布奇诺、拿铁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由浓缩咖啡、热牛奶、以及奶泡所组成的饮料吗?
一般来说“小白”用陶瓷杯喝而拿铁多用玻璃杯,这种区分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并不严谨。
真正区分“小白”和拿铁、卡布奇诺的关键在于一个“奶”字。
卡布奇诺是在意大利浓缩咖啡上加上一层厚重的、气泡较大的粗奶沫(像帽子一样鼓
起来),奶沫悬浮在咖啡上,喝起来咖啡味占主导。
▲柔绵温暖的卡布奇诺
拿铁是在意大利浓缩咖啡上加入打热的乳脂状牛奶(三者中牛奶量最多),最后在上面再加一层奶沫,喝起来像咖啡味的牛奶。
▲细腻柔滑的拿铁
而这三者中“小白”(Flat White)对奶沫的质量要是最高的,咖啡师需要找到隐藏在奶缸上层的大沫和下层的牛奶之间最细致的细小奶沫,将细致乳白色的牛奶倒入咖啡中,形成了平滑、柔软的质地,这也就是所谓的Flat,既有咖啡风味又不会太重,口感最均衡。
▲纯粹缠绵的“小白”
郁金香形状的陶瓷杯配“小白”最完美,下窄上宽的杯形使得 “小白”(Flat White)入口时,绵密的奶泡顺着咖啡一同滑入口腔,确实是“纵享丝滑”!
慢生活从一杯现磨咖啡开始
研磨咖啡豆
▼
手冲咖啡粉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