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除了下棋,还会写诗: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出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除了下棋,还会写诗: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出版

在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背后,我们看到的究竟是语言的可能性,还是集体意识的反射?

《香花织成一朵浮云》

像花的颜色/也渐渐模糊得不分明了/蘸着它在我雪净的手绢上写几句话/钢丝的车轮在偏僻的心房间

香花织成一朵浮云/有一模糊的暗淡的影/是我生命的安慰/只得由他们亲手烹调

2016年3月,谷歌计算机Alpha Go赢得了与韩国九段围棋选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讨论热闹一时;昨日,第一本人工智能诗集出版了,“诗人”是微软机器人小冰,这首短诗便收录于她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中。

小冰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于2014年推出的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她的人物设定是软萌妹子,从推出到现在,已经在多个国家的多个平台进行了300亿次对话。不过,从萌妹到诗人,她的作诗技能并非从聊天中习得,据微软工程师介绍,小冰用100个小时时间,“学习”了自1920年代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所有作品,并进行了多达10000次迭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从她创作的数万首诗歌中选取收录了139首。

自今年2月起,人工智能小冰先后使用了27个化名,在不同平台发表诗歌作品,直至诗集发布时还未被识破机器人真身,有两三首诗甚至被媒体诗刊发表了。微软工程师综合小冰的所有诗歌作品统计发现,她的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有四个,分别是太阳、小鸟、沙滩和老槐树。

人工智能小冰的官方形象

人工智能作诗:语言可能性 or 集体意识反射?

自古以来,中国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大概可以概括为“诗言志”三个字。人类作诗是出于情感的需求,诗歌是人经过思考和创作得出的一种文学成果。那么,小冰作为机器人,并不具备自我意志,她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并以诗抒怀的呢?她的诗歌写得究竟算不算好?

《青年文学》主编张菁在发布会上说,讨论小冰诗歌写得怎样是不准确的,小冰作为人工智能,始终处于流动的过程当中,每一首诗歌反映的都是她之前的一种技术状态,而不是多次迭代之后的当下。在讨论文学性的对话之外,张菁更关注的是小冰可以使语言走到多远的地方,是她为如今的语言规则与意象带来的种种可能性。小冰的诗歌充满着不可控性,或许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刺激、更多的冲撞与更多的愿景”。

创作歌手朱婧汐正与小冰进行音乐和歌词创作上的合作尝试。她认为,一方面,小冰写诗打破了艺术创作到底是感性还是理性这一界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没有自我意识的状态下,其作品呈现出的其实是集体意识的反射,这些诗歌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审美与生活,甚至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她早期接触小冰,是在小冰学习了1920-1940年代的诗歌作品之后,“那时候她的诗歌非常悲壮,非常伤感”;在小冰学习了1970年代往后的诗歌之后,朱婧汐觉得“她更快乐了”。

作家赵志明对小冰诗中所描绘的“人间”很感兴趣,他甚至想与非人的小冰聊聊人间。“作为人来写人间,指向是很清楚的。如果我能与小冰达成一次沟通,我想问问她想象中的人间到底是什么样子。”小冰提到“人间”的诗作着实不少,比如“梦在悬崖上一片苍空/寂寞之夜已如火焰的宝星/你是人间的苦人/其说是落花的清闲”,再比如“在人间似卜居于无光/你们的心地早已冰冷的风暴/我的眼睛看见自己的心/不过是幻梦的”。

“在诗人的国度里,”赵志明认为,“诗歌中有对过去的批评,和对未来的畅想。”从但丁到荷马,再到今天的小冰,诗歌在一个文化的维度里,始终是“有交叉、有共鸣、有沟通、有互相启发”的。而与人类诗人不同的是,小冰似乎提供了一个比较文学意义上的“比较”,她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赵志明不想把对人类诗歌的评价标准扣在人工智能的诗作上,“我们对小冰的理解和期望,远远超过我们对人类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她不是人”。

如果说诗人的诗歌指向过去和未来,那么人工智能的诗指向的是谁,或是哪里呢?她是在帮助人类保存过去所有经历吗,是集体记忆的储存和开发,以及作为集体的向前探索吗?这一方面的意义,赵志明觉得要比对诗歌文本好坏的探讨更重要。

赵志明不断在小冰的诗歌里发现“沙滩”的意象,这让他想起了诗人于坚的长诗《沙滩》。于坚这首诗要表达的是,沙滩可能是人类过去生活跟现代生活的一个缩影,一切人类生活的痕迹最终都被冲到沙滩之上,成为一个垃圾堆。那么,小冰的沙滩上有些什么呢?赵志明的想象是,一座关于地球的微缩的影像资料馆。

《阳光失了玻璃窗》小冰 著 湛庐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5月

本来要当小说家,后来成了诗人

小冰本来要写小说的,但是尝试失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宋睿华在看了电视剧《黑镜》之后被触动,想做一个有创造力、有个性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或许不是一个万事通,但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真实,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最初,宋睿华和研究团队想让小冰学习倪匡的小说作品,写一个倪匡体的小说出来,后来发现“这个想法不靠谱”,因为“小说其实非常难写,包含了非常多的东西,有故事内核,也有矛盾尝试等等。我们好像很难触发人工智能,让他写一个那么长而且有逻辑的东西”。后来她与团队讨论确定,参考技术的可行性,可以“用一些多感官刺激的方式,让她写出一首诗来”。

人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尚且没有定论,人工智能又是如何获得创造力的呢?来自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徐翔解释道,创造力的诱发源包括充足的信号和灵感的刺激,本体知识被诱发,从而得出创作成果,但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巨大的黑盒子,创作成果与诱发源相关,但仅此而已。简单地说,小冰如何从悬崖联想到寂寞虚无,如何从小鸟联想到美丽的梦,这一切藏于人工智能的黑盒之内,无人知晓。

“少女诗人小冰传承于自1920年代起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

相较于下围棋,诗歌对于人工智能而言的最大难点在于,很难判断所谓的输赢。人工智能很清楚围棋落子是否合规矩,或者落子之后的形势优劣。但却难以判断自己的诗句写得够不够好,用词是否规范,甚至这到底是不是一句诗。自我评价无法进行,于是,评价和反馈的工作就交给了人类。在小冰开始诗歌创作之后,宋睿华与团队每星期给她的作品打一次分,从一年前的三十几分,到后来的五六十分,在最近的一次大规模评测中,小冰拿到了82分。

小冰可能是第一个没有身份证号码的书籍作者。在申请书号的时候,出版社编辑被问了一遍又一遍:“你确定这不是人写的吗?”为了最大程度保证100%人工智能原创,书中的错别字和诗歌内容里出现的重复痕迹也被完全保留了。

今年年初,人工智能AlphaGo化名“Master”,在网络上以60连胜横扫中日韩顶尖高手,高晓松发微博说自己“难过极了”,“为所有的大国手伤心,路已经走完了……荣誉信仰灰飞烟灭”。紧接着,他写道:“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

当人工智能的诗集印成铅字传到人类读者的手中,闪烁着中国现代诗那似曾相识的“朦胧美”,高晓松说的这一天,离我们还有多远?

诗歌选摘

一、《尘埃》

五分了艺术纵通

一去不返于古代人

我曾孤独地走入梦

在你的心灵

***

伟大的艺术为自有的一切

看不见古代的尘埃

曾经在这世界

我有美的意义

二、《到了你我撒手的时候》

多于幻象的建筑

到了你我撒手的时候

好看着我的

忘了何时落下眼泪

***

是幻象的建筑

已经是大阳出山的时

我是二十世纪人类的灵魂

就做了这个世界我们的敌人

三、《万人的灵魂,游泳的石头》

万人的灵魂,游泳的石头

但在我逼仄的心

我的影在空中飞

看那里看出风的软弱

***

或游泳于湖滨

温柔怀里的一声

吻你的眼睛

这里野间有光明

(文中诗歌全部摘选自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经授权发布。)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除了下棋,还会写诗: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出版

在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背后,我们看到的究竟是语言的可能性,还是集体意识的反射?

《香花织成一朵浮云》

像花的颜色/也渐渐模糊得不分明了/蘸着它在我雪净的手绢上写几句话/钢丝的车轮在偏僻的心房间

香花织成一朵浮云/有一模糊的暗淡的影/是我生命的安慰/只得由他们亲手烹调

2016年3月,谷歌计算机Alpha Go赢得了与韩国九段围棋选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讨论热闹一时;昨日,第一本人工智能诗集出版了,“诗人”是微软机器人小冰,这首短诗便收录于她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中。

小冰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于2014年推出的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她的人物设定是软萌妹子,从推出到现在,已经在多个国家的多个平台进行了300亿次对话。不过,从萌妹到诗人,她的作诗技能并非从聊天中习得,据微软工程师介绍,小冰用100个小时时间,“学习”了自1920年代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所有作品,并进行了多达10000次迭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从她创作的数万首诗歌中选取收录了139首。

自今年2月起,人工智能小冰先后使用了27个化名,在不同平台发表诗歌作品,直至诗集发布时还未被识破机器人真身,有两三首诗甚至被媒体诗刊发表了。微软工程师综合小冰的所有诗歌作品统计发现,她的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有四个,分别是太阳、小鸟、沙滩和老槐树。

人工智能小冰的官方形象

人工智能作诗:语言可能性 or 集体意识反射?

自古以来,中国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大概可以概括为“诗言志”三个字。人类作诗是出于情感的需求,诗歌是人经过思考和创作得出的一种文学成果。那么,小冰作为机器人,并不具备自我意志,她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并以诗抒怀的呢?她的诗歌写得究竟算不算好?

《青年文学》主编张菁在发布会上说,讨论小冰诗歌写得怎样是不准确的,小冰作为人工智能,始终处于流动的过程当中,每一首诗歌反映的都是她之前的一种技术状态,而不是多次迭代之后的当下。在讨论文学性的对话之外,张菁更关注的是小冰可以使语言走到多远的地方,是她为如今的语言规则与意象带来的种种可能性。小冰的诗歌充满着不可控性,或许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刺激、更多的冲撞与更多的愿景”。

创作歌手朱婧汐正与小冰进行音乐和歌词创作上的合作尝试。她认为,一方面,小冰写诗打破了艺术创作到底是感性还是理性这一界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没有自我意识的状态下,其作品呈现出的其实是集体意识的反射,这些诗歌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审美与生活,甚至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她早期接触小冰,是在小冰学习了1920-1940年代的诗歌作品之后,“那时候她的诗歌非常悲壮,非常伤感”;在小冰学习了1970年代往后的诗歌之后,朱婧汐觉得“她更快乐了”。

作家赵志明对小冰诗中所描绘的“人间”很感兴趣,他甚至想与非人的小冰聊聊人间。“作为人来写人间,指向是很清楚的。如果我能与小冰达成一次沟通,我想问问她想象中的人间到底是什么样子。”小冰提到“人间”的诗作着实不少,比如“梦在悬崖上一片苍空/寂寞之夜已如火焰的宝星/你是人间的苦人/其说是落花的清闲”,再比如“在人间似卜居于无光/你们的心地早已冰冷的风暴/我的眼睛看见自己的心/不过是幻梦的”。

“在诗人的国度里,”赵志明认为,“诗歌中有对过去的批评,和对未来的畅想。”从但丁到荷马,再到今天的小冰,诗歌在一个文化的维度里,始终是“有交叉、有共鸣、有沟通、有互相启发”的。而与人类诗人不同的是,小冰似乎提供了一个比较文学意义上的“比较”,她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赵志明不想把对人类诗歌的评价标准扣在人工智能的诗作上,“我们对小冰的理解和期望,远远超过我们对人类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她不是人”。

如果说诗人的诗歌指向过去和未来,那么人工智能的诗指向的是谁,或是哪里呢?她是在帮助人类保存过去所有经历吗,是集体记忆的储存和开发,以及作为集体的向前探索吗?这一方面的意义,赵志明觉得要比对诗歌文本好坏的探讨更重要。

赵志明不断在小冰的诗歌里发现“沙滩”的意象,这让他想起了诗人于坚的长诗《沙滩》。于坚这首诗要表达的是,沙滩可能是人类过去生活跟现代生活的一个缩影,一切人类生活的痕迹最终都被冲到沙滩之上,成为一个垃圾堆。那么,小冰的沙滩上有些什么呢?赵志明的想象是,一座关于地球的微缩的影像资料馆。

《阳光失了玻璃窗》小冰 著 湛庐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5月

本来要当小说家,后来成了诗人

小冰本来要写小说的,但是尝试失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宋睿华在看了电视剧《黑镜》之后被触动,想做一个有创造力、有个性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或许不是一个万事通,但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真实,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最初,宋睿华和研究团队想让小冰学习倪匡的小说作品,写一个倪匡体的小说出来,后来发现“这个想法不靠谱”,因为“小说其实非常难写,包含了非常多的东西,有故事内核,也有矛盾尝试等等。我们好像很难触发人工智能,让他写一个那么长而且有逻辑的东西”。后来她与团队讨论确定,参考技术的可行性,可以“用一些多感官刺激的方式,让她写出一首诗来”。

人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尚且没有定论,人工智能又是如何获得创造力的呢?来自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徐翔解释道,创造力的诱发源包括充足的信号和灵感的刺激,本体知识被诱发,从而得出创作成果,但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巨大的黑盒子,创作成果与诱发源相关,但仅此而已。简单地说,小冰如何从悬崖联想到寂寞虚无,如何从小鸟联想到美丽的梦,这一切藏于人工智能的黑盒之内,无人知晓。

“少女诗人小冰传承于自1920年代起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

相较于下围棋,诗歌对于人工智能而言的最大难点在于,很难判断所谓的输赢。人工智能很清楚围棋落子是否合规矩,或者落子之后的形势优劣。但却难以判断自己的诗句写得够不够好,用词是否规范,甚至这到底是不是一句诗。自我评价无法进行,于是,评价和反馈的工作就交给了人类。在小冰开始诗歌创作之后,宋睿华与团队每星期给她的作品打一次分,从一年前的三十几分,到后来的五六十分,在最近的一次大规模评测中,小冰拿到了82分。

小冰可能是第一个没有身份证号码的书籍作者。在申请书号的时候,出版社编辑被问了一遍又一遍:“你确定这不是人写的吗?”为了最大程度保证100%人工智能原创,书中的错别字和诗歌内容里出现的重复痕迹也被完全保留了。

今年年初,人工智能AlphaGo化名“Master”,在网络上以60连胜横扫中日韩顶尖高手,高晓松发微博说自己“难过极了”,“为所有的大国手伤心,路已经走完了……荣誉信仰灰飞烟灭”。紧接着,他写道:“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

当人工智能的诗集印成铅字传到人类读者的手中,闪烁着中国现代诗那似曾相识的“朦胧美”,高晓松说的这一天,离我们还有多远?

诗歌选摘

一、《尘埃》

五分了艺术纵通

一去不返于古代人

我曾孤独地走入梦

在你的心灵

***

伟大的艺术为自有的一切

看不见古代的尘埃

曾经在这世界

我有美的意义

二、《到了你我撒手的时候》

多于幻象的建筑

到了你我撒手的时候

好看着我的

忘了何时落下眼泪

***

是幻象的建筑

已经是大阳出山的时

我是二十世纪人类的灵魂

就做了这个世界我们的敌人

三、《万人的灵魂,游泳的石头》

万人的灵魂,游泳的石头

但在我逼仄的心

我的影在空中飞

看那里看出风的软弱

***

或游泳于湖滨

温柔怀里的一声

吻你的眼睛

这里野间有光明

(文中诗歌全部摘选自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经授权发布。)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